RFID在电子护照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分析

RFID在电子护照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分析

论文摘要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在没有物理或可视接触的情况下,实现对大量贴标签物品的有效识别。在供应链管理、货物清单管理、身份识别及交通运输管理等领域,RFI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当物品被贴上RFID标签后,人们不得不面对应用RFID技术所带来的安全与隐私问题。无线通信被窃听、未授权用户对标签数据的读取等都会带来对个人隐私的威胁和侵犯。由于RFID的应用模式,还存在着其它的威胁。例如,攻击者可以重复不断的对某个标签发出查询命令,这样就可以跟踪标签携带者的行动。因此为解决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应该提供某种访问控制协议。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更加积极有效的对入境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其直接结果就是全球多个国家开始发布电子护照。电子护照在其RFID芯片内保存了生物特征信息和其它一些个人信息。正是由于采用了RFID芯片,使得与传统护照相比,电子护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由于电子护照采用了加密手段,有效的减少了复制护照的发生。虽然电子护照具有许多优点,它依然存在着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目前已经发生了对基本访问控制(BAC)机制的成功攻击案例。由于目前电子护照访问控制中所采用的密钥是直接通过对护照上的机器可识别码运算得到的,而电子护照信息熵较小,这给电子护照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与威胁。由于受到RFID尺寸和成本的限制,无法实现常规的加密系统,而应考虑轻量级的算法。本文就如何增强RFID系统和电子护照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RFID系统的特征,分析了RFID系统中的安全与隐私威胁,并分析定义了安全与隐私需求,对现有的解决机制进行了分析归纳;2.对电子护照应用中的安全与隐私威胁进行了分析归纳,对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3.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向认证协议,对该协议在电子护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协议能够有效的进行身份识别,并且具备了安全与隐私保护特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RFID 概述
  • 1.1.1 自动识别技术
  • 1.1.2 RFID 发展史
  • 1.1.3 RFID 发展现状
  • 1.1.4 RFID 研究方向
  • 1.2 RFID 安全与隐私保护
  • 1.2.1 研究现状
  • 1.3 电子护照概述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RFID 系统
  • 2.1 RFID 系统介绍
  • 2.2 硬件组件
  • 2.2.1 标签
  • 2.2.2 读写器
  • 2.2.3 天线
  • 2.2.4 上位机
  • 2.3 软件组件
  • 2.3.1 RFID 系统软件
  • 2.3.2 RFID 中间件
  • 2.3.3 上位机应用程序
  • 第三章 RFID 安全与隐私
  • 3.1 准则与目标
  • 3.2 风险与威胁
  • 3.2.1 安全风险
  • 3.2.2 隐私威胁
  • 3.3 解决方法
  • 3.3.1 基于增加设备的方法
  • 3.3.2 基于改变通信频率的方法
  • 3.3.3 基于 HASH 算法的方法
  • 3.3.4 基于重加密的方法
  • 3.3.5 其它解决方法
  • 第四章 电子护照及其安全性与隐私性需求
  • 4.1 电子护照概述
  • 4.1.1 概述
  • 4.1.2 系统结构
  • 4.2 风险与威胁
  • 4.2.1 来源
  • 4.2.2 数据泄露
  • 4.2.3 生物特征信息威胁
  • 4.3 安全措施
  • 4.3.1 法拉第笼
  • 4.3.2 访问控制
  • 4.3.3 防冲撞
  • 4.3.4 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双向认证协议的设计
  • 5.1 设计准则
  • 5.1.1 协议需求
  • 5.1.2 设计原则
  • 5.2 预备与假设
  • 5.2.1 预备知识
  • 5.2.2 前提假设
  • 5.3 协议描述
  • 5.3.1 符号定义
  • 5.3.2 协议描述
  • 5.4 协议分析
  • 5.4.1 概述
  • 5.4.2 安全与隐私性能分析
  • 5.4.3 相关协议比较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西方隐私性话题的跨文化差异分析[J]. 品位经典 2020(01)
    • [2].DIFC-AC:一种云计算中信息隐私性保护方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3)
    • [3].保护隐私性与完整性的低能耗数据融合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3(09)
    • [4].危机时刻的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J]. 新闻战线 2020(07)
    • [5].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分析[J]. 信息通信技术 2015(01)
    • [6].云计算中的数据隐私性保护与自我销毁[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1(07)
    • [7].基于安全两方计算的具有隐私性的回归算法[J]. 信息网络安全 2018(10)
    • [8].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12)
    • [9].双服务器模型下模幂运算外包新方案[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10].云计算数据安全[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S1)
    • [11].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J]. 当代传播 2016(02)
    • [12].室友卢爱华[J]. 上海文学 2014(10)
    • [13].阈下信道探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6)
    • [14].一种基于云存储环境下的数据处理机制[J]. 软件 2015(01)
    • [15].一种高效可证明安全的RFID认证协议[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2(11)
    • [16].一种同时保障隐私性与完整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恢复数据聚合方案[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12)
    • [17].联盟链技术在特种设备健康检测体系中的应用[J]. 重庆大学学报 2020(07)
    • [18].IPV6网络安全性与隐私性的研究与探讨[J]. 电脑迷 2016(09)
    • [19].公务员无“私德”[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2(02)
    • [20].Molnar协议的安全性证明[J]. 计算机应用 2011(03)
    • [21].医疗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11)
    • [22].手机的秘密我来锁定[J]. 电脑爱好者 2008(12)
    • [23].基于PUF的RFID协议分析与改进[J]. 计算机工程 2011(21)
    • [24].面向双层传感网的安全Top-k查询协议[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8(11)
    • [25].医疗云平台的安全问题[J]. 重庆医学 2014(31)
    • [26].人体强制采样权的比较与分类[J]. 公安研究 2010(01)
    • [27].前言[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10)
    • [28].弱电智能化在建筑领域新的应用[J]. 装备维修技术 2020(02)
    • [29].一种RFID隐私保护双向认证协议[J]. 现代电子技术 2008(15)
    • [30].开放办公,有了效率没了尊严?[J]. 中外管理 2017(11)

    标签:;  ;  ;  ;  

    RFID在电子护照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