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抗寄生疫霉菌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初步分析

拟南芥抗寄生疫霉菌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初步分析

论文摘要

卵菌(Oomycetes)包括腐霉菌(Pythium)、霜霉菌(downy mildews)和疫霉菌(Phytophthora)等,多数是世界上毁灭性植物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研究卵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机理,可望为建立卵菌类植物病原菌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结果可分为两类:亲和互作和非亲和互作,两者都是植物抗性因子/易感因子与病原物无毒蛋白/毒性因子复杂互作的结果。近年来人们对非亲和互作的认识突飞猛进,大量的无毒基因和抗性基因被鉴别,但相对于非亲和互作,人们对亲和互作的研究比较少。为了解植物-卵菌亲和互作的机理,本研究在已建立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亲和互作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拟南芥的一个包括12000个独立的T-DNA插入的化学诱导激活型突变体库,寻找抗寄生疫霉菌的拟南芥突变体,以期为了解拟南芥-卵菌亲和互作的机制奠定基础。通过寄生疫霉菌游动孢子接菌离体的拟南芥叶片,我们从约12000个独立转化株的37808个T3代植株中,筛选到失活型突变体165株,激活型突变体145株,其中失活型抗病突变体267-31的抗病性表型十分稳定;将267-31 T4代收种子后,用皿内活体接菌的方法验证其抗病性,结果与T4代离体接菌一致;对野生型拟南芥、抗病突变体接种H1111游动孢子后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接菌2h后在抗病植株上与野生型上游动孢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抗病突变体上附着胞产生率明显低,菌丝扩展也明显较慢。通过Tail-PCR法和Southern blot法分析表明,267-31抗病突变体上有3个T-DNA插入位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寄生疫霉菌
  • 1.2.1 寄生疫霉菌的危害
  • 1.2.2 寄生疫霉菌的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及致病机理
  • 1.3 拟南芥的研究现状
  • 1.3.1 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1.3.2 拟南芥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 1.3.2.1 验证基因功能方法
  • 1.3.2.2 拟南芥突变体的获得
  • 1.4 植物-病原菌亲和互作进展
  • 1.4.1 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毒性因子研究进展
  • 1.4.2 植物病原卵菌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 1.4.3 植物中亲和互作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基础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抗寄生疫霉菌拟南芥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南芥培养方法
  • 2.2.2 寄生疫霉菌H1111 游动孢子悬液制备
  • 2.2.3 拟南芥叶片接菌量测定
  • 2.2.4 突变体筛选方法
  • 2.2.4.1 叶片离体接菌
  • 2.2.4.2 抗病突变体培养皿内活体接菌验证
  • 2.3 实验结果
  • 2.3.1 接菌量测定结果
  • 2.3.2 突变体筛选
  • 2.3.3 皿内接菌验证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抗病突变体、野生型拟南芥接菌寄生疫霉菌H1111 后的细胞学观察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野生型拟南芥接菌寄生疫霉菌H1111 后观察结果
  • 3.3.2 拟南芥抗病突变体接菌寄生疫霉菌H1111 后观察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Tail-PCR 法和 Southern 杂交验证抗病突变体267-31 的 T-DNA 拷贝数
  • 4.1 Tail-PCR 法验证抗病突变体的T-DNA 拷贝数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抗病突变体基因组 DNA 提取
  • 4.1.2.2 Tail-PCR
  • 4.1.3 实验结果
  • 4.2 Southern 杂交验证抗病突变体的 T-DNA 拷贝数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T-DNA 探针模板制备
  • 4.2.2.2 抗病突变体基因组DNA 提取(参照4.1.2.1)
  • 4.2.2.3 杂交尼龙膜的制备
  • 4.2.2.4 预杂交(prehybridization)
  • 4.2.2.5 探针标记
  • 4.2.2.6 Southern 杂交(hybridization)
  • 4.2.2.7 洗膜
  • 4.2.2.8 信号收集(压屏)
  • 4.2.2.9 信号检测(扫屏)
  • 4.2.3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瓜银叶突变体48a的表型特征及其遗传学分析[J]. 中国瓜菜 2020(04)
    • [2].一株晚花和镉敏感拟南芥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凤尾鸡冠花耐盐突变体的RAPD鉴定[J]. 吉林农业 2016(23)
    • [4].水稻脆茎突变体的主要性状比较研究[J]. 杂交水稻 2017(05)
    • [5].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6)
    • [6].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2)
    • [7].烟草叶形突变体的形态特征与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3)
    • [8].水稻少分蘖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9)
    • [9].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筛选[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0].尿酸酶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1].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4)
    • [12].水稻白化突变体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11)
    • [13].辣椒叶色黄化突变体的遗传及生理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4].N-脱氧核糖转移酶Ⅱ突变体高通量筛选方法及迭代饱和定点突变研究[J]. 山东化工 2020(06)
    • [15].糜子穗型突变体光合特性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6)
    • [16].红掌黄化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特征分析[J]. 绿色科技 2020(09)
    • [17].水稻穗发芽突变体的筛选及候选基因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5)
    • [18].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J]. 作物学报 2016(07)
    • [19].籼稻93-11类病斑突变体的特征研究[J]. 核农学报 2015(03)
    • [20].烟草幼苗期耐低钾突变体的筛选及验证[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6)
    • [21].水稻类病变突变体中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7)
    • [22].水稻黄色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15(09)
    • [23].笃斯越桔耐弱碱突变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J].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5)
    • [24].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 上海农业学报 2014(03)
    • [25].水稻无种子类突变体的保存方法研究[J]. 中国稻米 2013(02)
    • [26].对一个新发现的棉纤维突变体的鉴定及特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01)
    • [27].水稻脆秆矮生突变体鉴定及基因定位研究[J]. 核农学报 2012(01)
    • [28].一个水稻类病条纹斑突变体的鉴定和遗传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2)
    • [29].植物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体检测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6)
    • [30].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构建[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06)

    标签:;  ;  ;  ;  

    拟南芥抗寄生疫霉菌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