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卫星编队飞行是通过多颗小卫星协同飞行组成一个“虚拟大卫星”,依靠大的合成孔径和测量基线进行干涉测量,在完成单个大型空间飞行器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和风险,降低卫星故障对任务的影响。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已把卫星编队飞行技术视为下一代可用的关键技术,将在电子侦察、立体成像,导航定位、卫星遥感等方面展示其重要作用。尽管小卫星编队飞行具有很多优点,但真正在功能和性能上发挥重要作用,还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本文重点针对小卫星编队飞行的高稳定构形设计和基于HLA的分布式编队飞行数字仿真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编队飞行的相对动力学建模方法,着重讨论了数值积分法、C-W方程方法、Lawden方程方法、轨道要素差法、相对轨道要素法和参照轨道要素法等相对运动描述方法,并对每种描述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说明和比较。其次,本文详细研究了卫星编队飞行构形设计,包括构形设计中的任务分析、构形选择、构形初始化、队形稳定性分析等。文中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编队构形特点,并用基于C-W方程的初始化方法给出了每种典型编队的初始化条件,并分析了卫星按此初始化条件飞行的编队构形的稳定性。文中着重分析了C-W方程方法的局限性,一方面通过保留非线性项的方法修正C-W方程线性化带来的误差,另一方面对考虑J2项影响下编队构形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用平均摄动法对C-W方程初始化条件进行优化,使得编队构形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最后,本文介绍了HLA分布式仿真平台的特点,利用HLA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特点,搭建基于HLA的卫星编队飞行任务仿真框架,进行联邦成员的初步设计和建模。同时以三星编队微波立体成像和三星空间圆形编队数字仿真为例,进行编队飞行的分布式仿真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编队飞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2.1 编队飞行任务1.2.2 编队飞行构形设计方法1.2.3 编队飞行的分布式仿真技术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1.3.1 本文工作1.3.2 创新点第二章 小卫星编队飞行相对动力学模型2.1 坐标系定义2.2 几种常用的卫星编队相对运动描述方法2.2.1 数值积分法2.2.2 C-W方程方法2.2.3 Lawden方程方法2.2.4 轨道要素差法2.2.5 相对轨道要素法2.2.6 参照轨道要素法2.3 几种相对运动描述方法比较分析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编队飞行构形设计3.1 任务分析及构形选择3.1.1 任务分析3.1.2 几种常见的编队构形3.2 编队构形初始化及稳定性分析3.2.1 基于 C-W方程的构形初始化3.2.2 基于 C-W方程初始化的构形稳定性分析3.2.3 C-W方程线性化修正3.2.4 考虑 J2项摄动影响下的平均摄动法优化3.3 本章小结第四章 HLA分布式仿真平台4.1 高层体系结构HLA4.1.1 HLA的组成4.1.2 HLA的基本思想4.1.3 HLA的主要特点4.2 联邦运行支撑环境 RTI4.3 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4.4 联邦成员的程序框架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基于HLA的三星编队飞行仿真5.1 任务概述5.2 联邦设计5.2.1 对象模型模版5.2.2 基于Windows方式的联邦成员5.2.3 联邦成员的主要功能5.3 仿真结果及分析5.3.1 三星组合编队5.3.2 三星空间圆形编队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卫星编队飞行论文; 构形设计论文; 分布式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