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Hg2+、Ni2+、Cu2+和Zn2+及黄河水样对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5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四膜虫的生长符合典型的微生物“S”型生长曲线,在不同浓度重金属作用下,四膜虫的生物量尽管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明显的抑制。(2)在重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研究中,Hg2+、Ni2+、Cu2+和Zn2+对四膜虫的24h IC50分别是:5.66,17.78,25.47,26.30mg·L-1;48h的IC50分别是:5.02,17.34,22.75,25.29;72h的IC50分别是:4.83,16.52,21.43,23.93mg·L-1;96h的IC50分别是:4.63,15.74,19.91,23.28mg·L-1。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四膜虫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Ni2+﹥Cu2+﹥Zn2+,且4种重金属的IC50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3)在重金属离子的联合毒性研究中,采用了毒性单位法(TU)、混合毒性指数法(MTI)、相加指数法(AI)、V值法和联合作用系数法(K)五种方法来评价,在不同配比下,联合作用类型和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同一配比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联合作用结果也存在差异。总体来说,Hg2+-Ni2+、Ni2+-Zn2+及Hg2+-Ni2+-Cu2+在毒性比1:1时为先拮抗后协同,浓度比1:1时均为拮抗作用;Hg2+-Cu2+、Ni2+-Cu2+及Cu2+-Zn2+在毒性比1:1时为协同作用,浓度比1:1时为拮抗作用;Hg2+-Zn2+、Hg2+-Ni2+-Zn2+在毒性比1:1和浓度比1:1时均为拮抗作用;Ni2+-Cu2+-Zn2+在毒性比1:1时为先拮抗后相加,浓度比1:1时为拮抗作用;Hg2+-Cu2+-Zn2+共存时为先拮抗后相加;Hg2+-Ni2+-Cu2+-Zn2+共存在毒性比1:1时为拮抗作用,浓度比1:1时为先拮抗后相加。(4)于2006年7月至12月在黄河兰州市区段设置了5个采样点(钟家河桥、银滩桥、中山桥、雁滩桥、包兰桥)采集水样,利用嗜热四膜虫BF5的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作为指标来评价水质。结果表明,这5个样点的水对四膜虫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世代时间分别为:7.062h、7.610h、7.686h、7.820h、8.038h,与对照6.802h存在明显的差异;在α= 0.05及α= 0.01水平下进行了Duncan检验,比较了各样点的差别;最后采用欧氏距离——最近相邻法得聚类龙骨图。从四膜虫的种群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的变化可反映出水质污染状况,及各样点污染的差异性,能够快速评价水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嗜热四膜虫减数分裂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 2016(01)
- [2].应用嗜热四膜虫评估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5)
- [3].嗜热四膜虫功能基因组数据库[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02)
- [4].嗜热四膜虫在评价珠江广州段水体中的应用初探[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20)
- [5].草铵膦对四膜虫毒性作用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6(04)
- [6].嗜热四膜虫可变剪接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1)
- [7].嗜热四膜虫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扩大培养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2)
- [8].低剂量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研究[J]. 环境化学 2012(05)
- [9].四膜虫在科研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11(08)
- [10].嗜热四膜虫在东江东莞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1)
- [11].当归补血汤作用于四膜虫抗氧化基因——抗氧化药物筛选新方法初探[J]. 中国现代中药 2016(07)
- [12].三聚氰胺对单细胞生物四膜虫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01)
- [13].淄博市孝妇河不同区段水质对四膜虫有性生殖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1)
- [14].四膜虫基因表达数据库:四膜虫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和协同表达分析的数据资源[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12)
- [15].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对嗜热四膜虫生长的毒性效应微量热学研究[J]. 化学学报 2010(03)
- [16].环境相关浓度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暴露对嗜热四膜虫体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12)
- [17].嗜热四膜虫两类不同金属硫蛋白的功能补偿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2)
- [18].低浓度头孢类抗生素暴露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9)
- [19].氧化石墨烯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3)
- [20].细胞应激条件下嗜热四膜虫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研究[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1].七性生物暗藏世间[J]. 生物学通报 2013(04)
- [22].嗜热四膜虫胱硫醚γ-裂解酶Cgl1的表达、定位及功能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03)
- [23].嗜热四膜虫异染色质蛋白Tcd1磷酸化位点的突变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8(05)
- [24].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科研人员揭示四膜虫端粒酶组分p75-p45-p19是其独特的CST复合物[J]. 生命的化学 2015(06)
- [25].抗沉默因子Asf1调控嗜热四膜虫细胞核的稳定性[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5(01)
- [26].不同苯系物对四膜虫和大肠杆菌的毒性及其机理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18)
- [27].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XS75-GFP的构建及在嗜热四膜虫中的应用[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2(10)
- [28].嗜热四膜虫Ran结合蛋白1的表达对大小核分裂的影响[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04)
- [29].四膜虫锌指结构蛋白Zfp1影响离子胁迫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30].环境相关浓度有机紫外防晒剂对嗜热四膜虫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