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的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肿瘤的发生与p53基因的突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50%以上的肿瘤发生伴随着p53基因的突变,其中74%是错义突变,而且p53基因的突变与病情的发展,肿瘤的转移以及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和预后都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突变型p53可以与p53的靶基因启动子结合而抑制野生型p53的功能,突变的p53对野生型p53有显著的负效应,并且部分突变的p53有内在的致癌特性。如何封闭肿瘤相关性p53杂合突变成为突破口和关键,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实验主要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即RNAi)原理,研究特异性发夹环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对突变型p53(mtp53)的沉默效果以及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对shRNA发挥干扰效果的影响。RNAi是生物体内固有的机制,即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基因沉默。RNAi具有高效、特异性强的特点,应用于治疗可以回避其他基因治疗的缺点和不确定性。实验选取与中国人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p53突变子175H为研究对象,采取引物重叠PCR定点突变技术及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突变子表达载体并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肺腺癌细胞株H1299,构建突变子细胞模型。在模型中观察突变子基因沉默的效果,同时联合应用X射线照射,对比联合治疗与单纯RNAi治疗的封闭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构建的突变子表达载体PcDNA3.1-175H具有生物活性,在H1299细胞中表达出了p53突变蛋白;2.针对突变子175H设计的特异性shRNA及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能够有效发挥基因沉默的功能;3.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后对shRNA沉默的功能未见明显的影响。因此,应用RNAi技术能够达到有效沉默突变型p53(mtp53)的目的,放射治疗的联合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以上实验结果,将为肿瘤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野生型、超突变子大肠杆菌PFGE分型及大肠杆菌超突变子发生的分子基础[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2].黑曲霉纤维素酶突变子T-DNA插入位点的遗传分析及性质鉴定[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04)
- [3].人G6PD 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的体外构建[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5)
- [4].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T-DNA转化系统优化及拮抗能力突变子的性质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 2009(03)
- [5].高产γ-氨基丁酸低产桔霉素红曲霉(Monascus ruber)突变子1047筛选与发酵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4(05)
- [6].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301的转座诱变[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7].红曲霉T-DNA插入突变库中色素突变子的筛选[J]. 微生物学杂志 2011(04)
- [8].不同蛋白酶突变子对鲢鱼蛋白酶解及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10)
- [9].HCT116-p53~(-/-)细胞中p53基因突变子模型的建立[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 [10].紫外诱变筛选低自溶高产2,3-丁二醇的地衣芽孢杆菌突变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06)
- [11].定点突变提高Thermococcus siculi HJ21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催化活性[J]. 食品科学 2011(15)
- [12].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12)
- [13].抑癌基因NF2突变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05)
- [14].企业基因理论的演化及其顺反子系统新模型的构建[J]. 上海管理科学 2008(02)
- [15].农杆菌介导转化黑曲霉分生孢子及产孢缺陷突变子T-DNA插入位点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1(02)
- [16].利用雨生红球藻表达系统高通量筛选活力提高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突变子[J]. 生物工程学报 2011(04)
- [17].简单节杆菌3-甾酮-△~1-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定点突变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