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防御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生病毒,植保所,防御反应,农科院
防御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双生病毒逃逸寄主防御反应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New Phytologist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病毒逃逸寄主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为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双生病毒是一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单链DNA病毒,在全球番茄、烟草、棉花、玉米、小麦、豆类、木薯等经济和粮食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我国流行暴发的双生病毒中一部分双生病毒伴随有卫星DNA,其致病性由卫星编码的βC1蛋白决定;另一部分双生病毒无卫星DNA伴随。云南番茄曲叶(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包敖民,张东,王洋,张子健,刘艳[2](2019)在《NO参与茉莉酸诱导豌豆芽苗机械伤害防御反应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茉莉酸(Jasmonicacid,JA)和NO对果蔬伤害防御反应形成的信号调控机制,完善与伤害防御反应形成相关的信号传递链,为今后在果蔬贮运、加工领域建立合理调控措施,提高果蔬采后品质提供重要依据。以2周龄宁夏豌豆(Pisum sativum L.)幼苗为试材,迅速将茎顶端及幼叶剪伤,模拟机械伤害处理。叶面喷施JA(10μmol·L-1)、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0.2 mmol·L-1)、亚油酸(75μmol·L-1)、NO供体SNP(0.1mmol·L-1)、NO清除剂PTIO(0.5mmol·L-1)、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30μmol·L-1)、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NaN3(0.1 mmol·L-1)处理1 h,使材料充分吸收后开始计时。于处理后1、24和48 h取样,液氮速冻,用于JA、NO、木质素含量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复合药剂处理均为第1种药剂先处理1h后开始第2种药剂处理,处理方法同上。每个处理30株幼苗,设3次重复。结果显示,机械伤害诱导豌豆幼苗木质素含量增加,蛋白酶抑制剂(TI、CI)活性提高。未经机械伤害处理外施JA或NO同样诱导上述防御反应形成。JA合成酶抑制剂NDGA能部分抑制木质素含量增加和TI、CI活性提高,抑制率分别为35.31%、32.24%和28.46%;JA生物合成前体亚油酸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未经伤害幼苗木质素含量、TI、CI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63%、23.25%和18.91%。NO供体SNP处理后豌豆幼苗叶片木质素含量提高31.55%。清除NO或抑制NO合成相关酶活性,显着抑制了伤害诱导的木质素含量增加,但并不改变伤害诱导的PI、CI活性提高。表明JA和NO参与机械伤害诱导豌豆芽苗木质素含量增加,蛋白酶抑制剂则受JA诱导,不受NO调控。推测植物遭受机械伤害后有多条途径形成防御反应。JA生物合成酶和生物合成底物共同调节JA信号形成。NOS和NR协同作用调节NO产生。外施NO供体SNP的豌豆芽苗叶片JA含量、LOX活性以及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均与未伤害对照无显着差异;清除NO或抑制NO合成相关酶活性不改变伤害诱导的JA含量增加,LOX活性提高以及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增加。外施JA在未经伤害处理下NO含量、NOS和NR活性均有所提高,分别较对照升高了54.30%、11.79%和24.78%;LOX合成酶抑制剂NDGA则有效降低了伤害诱导的NO含量提高,同时部分抑制了NR和NOS活性。JA能诱导NO合成,NO并不改变伤害诱导的JA含量增加。推测在豌豆幼苗伤害防御反应形成途径中JA信号可能在NO信号上游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李蕾蕾,孔垂华[3](2019)在《黑麦草内酯激发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可以识别邻近植物释放的化学信号物质并产生化学防御反应。在地上部,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介导植物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然而,关于土壤中信号物质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前期研究发现,小麦与异种植物共存时,可以识别邻近植物并产生化学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邻近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黑麦草内酯可以诱导小麦化感物质的合成。因此,黑麦草内酯可以作为介导植物间地下相互作用的化学信号分子,然而,其激发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探讨黑麦草内酯通过根系释放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黑麦草内酯可以通过诱导小麦化感物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化感物质合成,同时启动植物的系统防御反应。小麦根系活性氧系统测定结果表明,黑麦草内酯可以提高植物根系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植物根系抗逆性,但并未引起膜脂过氧化及活性氧的大量积累,排除了黑麦草内酯通过胁迫作用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可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黑麦草内酯对多种植物的典型化学防御物质均具有诱导作用,包括萜类(稻壳酮内酯,青蒿素),酚酸类(香豆酸,咖啡酸,绿原酸及阿魏酸),黄酮类(木犀草素,大豆苷元及染料木素),生物碱类(烟碱,降烟碱)及芥子油苷类(黑芥子苷)化合物。转录组分析表明,黑麦草内酯可以通过根系诱导植物的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综上,黑麦草内酯可以通过根系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同时这种诱导防御反应在植物中具有普遍性。本研究为黑麦草内酯作为土壤传递的信号分子介导植物间地下化学通讯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高文强,胡净净,郭超,曹志艳,刘宁[4](2019)在《二点委夜蛾幼虫触碰拟南芥表皮毛诱导防御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拟南芥表皮毛抵抗植食性昆虫侵袭和取食的化学防御机制,本研究利用显微镜观察二点委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爬行时对拟南芥叶片表皮毛的碰触;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幼虫爬行是否损伤表皮毛及植物防御素基因AtPDF1.2在表皮毛内的表达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茉莉酸合成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发现,二点委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爬行触碰并损伤表皮毛、诱导植物防御素基因AtPDF1.2在表皮毛内表达;外力模拟昆虫触碰表皮毛使茉莉酸合成酶基因AtLOX3、AtAOC3、AtOPR3的相对表达量升高、胼胝质累积在表皮毛细胞底部和分支处。说明植食性昆虫爬行对表皮毛的触碰可诱导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防御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为植物抗虫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金平[5](2019)在《武汉植物园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诱导防御反应的研究中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经常受到具有不同取食类型的多种昆虫的攻击,并且对这些昆虫诱导的防御反应有很大差异。例如,植食性昆虫可诱导植物的一般特异性反应,进而改变后续植食性昆虫的直接和间接防御。不同的诱导防御类型(局部与系统诱导、单一与多重诱导的防御)可能取决于植食性昆虫的种类与取食方式。因此,研究植物防御反应中特异性的演化可以为理解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提供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刘雪梅[6](2019)在《视觉本能防御反应及其适应性的神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恐惧情感对于感知外界环境中潜在的危险信息、躲避天敌、做出快速防御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维持物种繁衍与生存是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情感表征之一。本能反应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与生俱来且保守的行为反应模式。对于天敌的恐惧是物种生存、繁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固有本能。借助于视觉系统,大脑能够快速识别出环境线索中的天敌危险信息,如天敌的轮廓、大小、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如何快速检测天敌的危险信号并根据环境线索选择恰当的防御反应策略,大脑中是否存在模块化的区域,或是否存在特异的神经通路或者具体的神经基质来介导视觉危险刺激的恐惧情感加工呢?单独一次没有重复的经验在生物学上并不重要,生物学中有价值的在于有机体对于情景适应性的学习。恐惧情感是恐惧的无意识的生理防御反应与恐惧意识的综合作用,恐惧意识是物种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学习的产物。本能恐惧的适应性学习机制有助于我们认识构筑恐惧意识的神经基质。因此研究本能恐惧与习得性恐惧的相互关系是未来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运用光遗传学、在体电生理、药物遗传学、在体光纤钙成像、嗜神经病毒的环路示踪等技术,结合模拟上视野天敌危险信息的阴影刺激的视觉本能恐惧以及习得性恐惧、奖赏等的行为学范式,研究证明了:1)VTA GABA能神经元与DA神经元都参与了上视野危险信号的快速检测;2)在“有窝可逃”的环境线索下,上丘的中深层CaMKIIα阳性的神经元到VTA的神经通路介导了视觉本能恐惧防御反应;3)而VTA GABA神经元对于视觉本能恐惧的“逃跑回窝”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4)而VTA DA能神经元对于视觉本能恐惧的“逃跑回窝”行为是非“必要”的,但是参与了“逃回窝”状态的维持;5)而投射到中央杏仁核的长投射的VTA GABA能神经元介导了视觉本能的防御反应;6)VTA VGLUT2神经元对于不可预测的正性的奖赏刺激以及负性的恐惧(足底电击)的刺激都有较强的响应;7)正性的奖赏刺激与恐惧刺激在条件化以及提取阶段,VTA VGLUT2编码的机制不同;8)VTA VGLUT2参与条件恐惧记忆的形成,但是可能对于奖赏记忆没那么敏感。尽管本能行为相对保守固定,但是本能防御行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以被个体经验、环境因素以及大脑内在状态所调控。本能防御生存环路的激活同时激活了情感、动机、学习、注意等的认知系统,是本能恐惧习得性的神经基础。我们通过在体光纤钙成像、基于c-Fos蛋白表达的图形理论分析、神经化学逆向标记、光遗传学等证明了:1)长期的舒适抚触降低了视觉本能恐惧反应的强度以及上丘中深层神经元的活动水平;2)长期的舒适抚触改变大脑网络状态应对视觉本能恐惧的反应;3)上丘中深层处于连接感觉输入以及本能恐惧神经网络的“节点”,能够接受广泛的来自皮层、丘脑、下丘脑、脑干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的连接;4)重复性的自然状态下视觉本能恐惧刺激,可以诱发野生型的小鼠产生对于视觉本能恐惧逃跑反应的“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特征的分群;5)通过光遗传学调控下的行为学发现上丘的CaMKIIα阳性标记神经元到腹侧被盖区的神经通路可以介导“非适应性”这一亚群;6)利用光遗传学刺激上丘的CaMKIIα阳性标记神经元到腹侧被盖区的神经通路结合非条件刺激,动物可以产生长期的恐惧记忆。处理本能恐惧和习得性恐惧情绪的神经环路的异常是导致恐怖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解析本能恐惧和习得性恐惧的神经环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恐惧情感障碍”类疾病,寻找康复、治疗上述疾病的干预靶点。环境、经验依赖的活动对于大脑网络状态的改变,进而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分子水平的变异机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经验、环境信息输入对于大脑可塑性功能的强化,导致个体、个性的差异,如果能够解析特定脑区内特定神经元的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引起的认知功能、情感的变化,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析情感障碍的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差异,通过药物靶向表观遗传水平,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位点的小分子药物,可能有望从分子、基因水平治疗精神神经疾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期刊2019-06-01)
徐丽萍[7](2019)在《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的若干重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遭受植食性昆虫攻击时,植物能识别植食性昆虫相关分子模式,并由此激活防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最后产生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植食性昆虫为害所激活的特异性防御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在调控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一种植食性昆虫所激活的植物防御相关信号转导途径,是揭示这种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机理的基本前提。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rice brown planthopper,BPH)是危害水稻(Oryza sativa)的最重要害虫之一。尽管已有研究表明,BPH为害能诱导水稻中茉莉酸(jsamonic acid,JA)、茉莉酸-异亮氨酸(jasmonicacid-isoleucine,JA-Ile)、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乙烯和过氧化氢等含量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特定的防御反应,但仍有很多情况是未知的。如BPH取食与产卵是否能同时激活钙离子(Ca2+)信号?BPH为害除了对防御相关信号分子合成有影响外,是否对其下游的信号转导有影响?等等。为此,本文以水稻和BPH为对象,探究了 Ca2+信号与BPH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的关系,并分析了 BPH为害对水稻防御相关信号途径下游元件的影响以及褐飞虱诱导防御反应的其他一些特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BPH取食和产卵为害,都能在早期诱导水稻局部Ca2+骤升,但单纯的机械损伤不能诱导损伤部位产生Ca2+内流。同时,BPH产卵为害能显着诱导钙感知蛋白CDPKs和CMLs基因转录水平上升。水稻中下调OsMPK3不影响BPH为害诱导的水稻叶鞘局部Ca2+信号,但下调OsMPK6的水稻对BPH取食和产卵诱导的Ca2+信号都产生了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BPH取食和产卵能特异性的诱导水稻Ca2+信号的产生,并且Ca2+信号的转导可能与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级联途径有关,其中 OsMPK6起到了正调控的作用。BPH产卵能够显着诱导JA、SA、ET等水稻防御相关的信号分子合成基因及大多数下游的响应基因转录水平上调,JA响应基因OsJWRKY26、OsJAMyb、OsJAZ8及OsPR10a转录水平表现出显着上调的趋势,ET响应基因OsPR3转录水平在整个产卵期间持续显着上调,SA响应基因OsPR1a、OsWRKY45和OsWRKY62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相比也都在早期被显着诱导上调。JA典型标记基因Os VSP2,SA响应基因OsPR2的转录水平在本实验中没有被BPH产卵诱导上调,说明这些基因不响应BPH产卵诱导的JA或SA信号。BPH在整个取食为害期间没有诱导信号分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部分信号分子响应基因如OsJAMyb、OsWRKY62、OsWRKY45、OsPR4和OsPR3的转录水平均只在12h时被取食诱导上调,其余时间点则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BPH产卵能特异性的激活水稻JA、SA和ET等防御相关信号途径,而BPH取食只能轻微的诱导水稻防御反应。通过分析相关信号分子响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发现,BPH产卵为害能诱导水稻产生系统防御信号;JA和ET信号通路还会受到叁龄若虫与产卵雌成虫为害顺序的影响;OsMPK3/OsMPK6可能负调控了 BPH产卵诱导的水稻JA和SA信号通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冯建雄[8](2019)在《外源茉莉酸对3种油菜幼苗的诱导防御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近10年油菜虫害呈重发态势,而茉莉酸在植物抗虫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了外源茉莉酸对油菜诱导抗性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选择了 2个抗性品种(太空蒙Ⅳ、大黄油菜)和1个感虫品种(青油14),在苗期对油菜叶片喷施了 100μmol/L的茉莉酸,于喷施后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测定了油菜幼苗叶片不同物质含量、防御酶活性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1.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100μmol/L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喷施叶片后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ien)和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含量较对照均显着降低,其中太空蒙Ⅳ的这两种物质在72h和120h达到最低,分别降低了 47%和44%。大黄油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在48h和120h达到最低,降低了 51%和41%。青油14在120h和72h达到最低,降幅达到了 16%和32%。叶绿素(Chlorophyll)含量方面,太空蒙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72h降到最低,降低了 30%。大黄油菜的叶绿素含量缓慢下降,在120h降低了 18%。青油14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h较对照提升了 25%。2.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A处理后3个油菜品种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较对照均有显着提高。太空蒙ⅣPPO活性提升最多,提高了 41%。大黄油菜PAL活性较对照提升最高,提高了 135%。青油14的POD和SOD活性提升最高,分别提升了 94%和41%。3.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苗蛋白质抑制剂含量的影响JA诱导后3品种油菜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proteinase inhibitor,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proteinase inhibitor,CI)的活性较对照均有显着升高。太空蒙Ⅳ、大黄油菜、青油14的TI活性分别在48h、48h和24h达到最高,提升了 47%、28%和30%。CI活性在48h、120h、48h 达到最高,提升了 70.14%、77.95%、67.31%。4.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苗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对3品种油菜喷施JA后可溶性单宁(soluble tannin)和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GSs)含量均显着提高。太空蒙Ⅳ、大黄油菜、青油14的单宁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120h分别是1.25mg/g、1.01mg/g、0.94mg/g,提高了 131.48%、103.62%、108%。JA处理后3品种油菜GSs含量为5.75μmol/g、58.09μmol/g 和 65.69μmol/g,分别是对照的 6.33 倍、2.10 倍和1.66倍。5.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JA处理后,太空蒙Ⅳ株高、叶面积、干重较对照显着提高。大黄油菜在35d时处理叶面积显着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大了 15.21%。大黄油菜根长在28d和35d显着高于对照,提高了 36.26%和50.34%。其他品种根长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综上所述。JA处理3品种油菜叶片后可使3种油菜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降低,叶绿素含量除青油14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外,另外两品种均较对照显着降低。4种防御酶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升高,可溶性丹宁和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显着提高。但JA处理对3品种油菜生长发育状况没有显着影响。表明JA可诱导植物产生各种抗性物质并降低营养物质含量从而诱导植株抗性提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利[9](2019)在《西花蓟马重要酶基因对寄主植物菜豆和蚕豆防御反应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入侵害虫,对花卉和蔬菜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前人基因方面的研究和本实验室前期所测转录组数据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西花蓟马从菜豆豆荚转换到较嗜食寄主菜豆植株和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后连续适应中F_1代、F_2代和F_3代3个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P450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基因、消化酶(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psin和类胰蛋白酶tryptase)基因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西花蓟马寄主适应性以及植物与昆虫的互作关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花蓟马解毒酶基因对菜豆和蚕豆的响应本文选取9个P450基因,包括5个CYP4基因(CYP4-1、CYP4-2、CYP4-3、CYP4-4与CYP4-5)和4个CYP6基因(CYP6-1、CYP6-2、CYP6-3和CYP6-4),4个GSTs基因(CL992.contig6、CL992.contig14、CL1914.Contig2和Unigene18748),以及注释为CarE基因的CL4503.Contig2进行引物设计并测定转换到菜豆和蚕豆植株后西花蓟马体内2龄若虫和成虫不同解毒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从菜豆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CYP4-1和CYP4-2的表达量在3个世代上都显着上调且F_1代最高,CYP4-3和CYP6-4只在F_1代显着上调,CYP4-4和CYP6-2只在F_3代显着上调,CYP4-5和CYP6-3的表达量在转换到菜豆植株后的3个世代都显着下调,且在F_2代最低,CYP6-1只在F_2代显着下调。成虫体内CYP4-1、CYP4-2和CYP4-3的表达量都在F_2代和F_3代显着下调,CYP4-1和CYP4-2在F_2代最低,CYP4-3在F_3代最低;CYP4-4只在F_1代显着上调;CYP4-5和CYP6-4转换到菜豆植株后都在F_1代显着上调,而F_2代和F_3代显着下调;CYP6-1、CYP6-2和CYP6-3的表达量在西花蓟马转换到菜豆植株后3个世代都显着下调,其中F_2代和F_3代间都无显着差异,但显着低于F_1代。取食菜豆豆荚(即对照)和转换到菜豆植株后西花蓟马3个世代2龄若虫体内CYP4-3、CYP6-1、CYP6-2和CYP6-4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成虫;CYP4-4、CYP4-5和CYP6-3的表达量除在F_1代差异不显着外,对照、F_2代和F_3代2龄若虫体内都显着高于成虫;CYP4-1和CYP4-2的表达量在取食菜豆豆荚的成虫体内显着高于2龄若虫,转换后CYP4-1的表达量各世代2龄若虫体内都显着高于成虫,而CYP4-2的表达量仅F_2代2龄若虫体内显着高于成虫。西花蓟马转换到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CYP4-1、CYP4-3、CYP6-3和CYP6-4的表达量只在F_2代显着高于对照;CYP4-4和CYP4-5的表达量在转换到蚕豆植株后的3个世代都显着下调,且世代间无显着差异;CYP4-2的表达量在F_2代和F_3代显着高于对照,CYP6-2在各个世代都显着高于对照,且CYP4-2和CYP6-2的表达量在F_2代最高;CYP6-1的表达量也在F_2代最高,显着高于对照,而在F_1代和F_3代显着低于对照。成虫体内,转换到蚕豆植株后CYP4-1、CYP4-4和CYP4-5的表达量各世代都显着低于对照,而CYP4-3、CYP6-2和CYP6-4各世代都显着高于对照,CYP4-2在F_2代和F_3代显着高于对照,CYP6-3在F_1代和F_3代显着高于对照,CYP6-1在各世代的表达量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对照和转换到蚕豆植株后的各世代2龄若虫体内CYP4-3、CYP6-1和CYP6-2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成虫,而CYP4-2的则相反,其他基因因世代而异。P450基因的表达量在取食菜豆植株和蚕豆植株时不同,其中取食蚕豆植株的西花蓟马成虫体内CYP4-2、CYP4-3、CYP6-2和CYP6-3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的;其他基因在两种植株间的差异因世代和虫态各不相同。GSTs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转换到菜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各个世代CL992.contig6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CL992.contig14的表达量在F_2代和F_3代显着高于对照,CL1914.Contig2的表达量在F_2代显着高于对照,而在F_3代则显着低于对照,转换到菜豆植株后各个世代Unigene18748的表达量都显着低于对照,且世代间无显着差异。CL992.contig6的表达量在成虫体内,只在F_3代显着高于对照,CL992.contig14的表达量只在F_2代显着低于对照,CL1914.Contig2的表达量在F_1代和F_3代显着高于对照,Unigene18748的表达量在各个世代与对照都无显着差异。转换到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CL992.contig6的表达量只在F_1代显着下调,而成虫体内在F_1和F_2代均下调。CL992.contig14、CL1914.Contig2和Unigene18748的表达量无论在2龄若虫还是成虫体内,转换到蚕豆植株后各世代都显着下调,且世代间均无显着差异。GSTs基因对不同寄主的响应不同,四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取食菜豆植株和蚕豆植株两种寄主间,除在F_2代成虫体内无显着差异外,其他均是取食菜豆植株后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取食蚕豆植株的。西花蓟马CarE基因的寄主响应研究表明,西花蓟马转换到菜豆植株后3个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CL4503.Contig2表达量显着下调,而转换到蚕豆植株后,各个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CL4503.Contig2的表达量都显着上调。不同寄主植物间CL4503.Contig2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取食蚕豆植株的各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的。2西花蓟马保护酶基因对菜豆和蚕豆的响应转换到菜豆植株后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保护酶基因FoCAT在各个世代均显着下调,2龄若虫各世代间无显着差异,而在成虫的3个世代中F_2代显着低于F_1和F_3代。转换到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各世代都显着下调,在F_1代最低;成虫体内只有F_1和F_3代显着低于对照。取食蚕豆植株后3个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FoCAT表达量都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的。SOD基因的响应结果显示取食菜豆植株后各世代2龄若虫体内Unigene3401和Unigene15728表达量都显着下调,而取食蚕豆植株上则相反。取食菜豆植株的西花蓟马成虫体内,只有F_1代和F_3代Unigene3401和Unigene15728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取食蚕豆植株的各世代都显着上调,并在F_2代最高。取食蚕豆植株的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Unigene3401和Unigene15728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上的。POD基因的响应结果表明,取食菜豆植株的2龄若虫体内Unigene10079的表达量在F_2和F_3代显着上调,CL4306.Contig1只在F_3代显着上调,而取食蚕豆植株的Unigene10079在各世代都显着上调,CL4306.Contig1在F_2和F_3代显着上调;成虫体内,取食蚕豆植株的各世代Unigene10079和CL4306.Contig1的表达量都上调,而取食菜豆植株的各不相同。除F_3代2龄若虫外,取食蚕豆植株的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Unigene10079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的;不同植株上西花蓟马体内CL4306.Contig1的表达量因虫态而不同。3西花蓟马消化酶基因对菜豆和蚕豆的响应消化酶基因中,西花蓟马转换到菜豆植株后各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淀粉酶基因CL7175.Contig1的表达量都显着降低,而蚕豆植株上则与之相反,显着上调。从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胰蛋白酶基因CL10275.Contig2的表达量在各世代都显着下调,CL4520.Contig1则只在F_1代显着下调,而转换到蚕豆植株后CL10275.Contig2各世代与对照都无显着差异,CL4520.Contig1则在F_2和F_3代显着上调。成虫体内,转换到菜豆植株后CL10275.Contig2和CL4520.Contig1表达量变化不一,而取食蚕豆植株的则都显着上调。西花蓟马类胰蛋白酶基因CL2175.Contig1和CL579.Contig4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从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CL2175.Contig1的表达量在各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显着下调,CL2175.Contig1的表达量各世代2龄若虫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成虫体内则在F_1和F_2代显着下调,而F_3代又显着上调。转换到蚕豆植株后,CL2175.Contig1和CL579.Contig4的表达量无论2龄若虫还是成虫,各世代都显着上调。测定的消化酶基因中,不同植株上西花蓟马成虫体内CL10275.Contig2的表达量在F_2代差异不显着,其余消化酶基因均表现为转换到蚕豆植株后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取食菜豆植株的。(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张,徐志荣,汪青松,王治宇,沈泽辉[10](2019)在《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叶片防御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叶片抗性酶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比例的JD211固体发酵物浸提液处理水稻种子和根系,测定种子发芽率、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叶片抗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适宜比例的JD211浸提液处理种子,种子发芽率、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高于对照,用稀释比例为1∶2 500 JD211浸提液处理的根系活力比对照高41.5%,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用稀释比例为1∶320的浸提液处理根系60 h后,水稻叶片中的5种抗性酶活性明显优于对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防御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茉莉酸(Jasmonicacid,JA)和NO对果蔬伤害防御反应形成的信号调控机制,完善与伤害防御反应形成相关的信号传递链,为今后在果蔬贮运、加工领域建立合理调控措施,提高果蔬采后品质提供重要依据。以2周龄宁夏豌豆(Pisum sativum L.)幼苗为试材,迅速将茎顶端及幼叶剪伤,模拟机械伤害处理。叶面喷施JA(10μmol·L-1)、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0.2 mmol·L-1)、亚油酸(75μmol·L-1)、NO供体SNP(0.1mmol·L-1)、NO清除剂PTIO(0.5mmol·L-1)、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30μmol·L-1)、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NaN3(0.1 mmol·L-1)处理1 h,使材料充分吸收后开始计时。于处理后1、24和48 h取样,液氮速冻,用于JA、NO、木质素含量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复合药剂处理均为第1种药剂先处理1h后开始第2种药剂处理,处理方法同上。每个处理30株幼苗,设3次重复。结果显示,机械伤害诱导豌豆幼苗木质素含量增加,蛋白酶抑制剂(TI、CI)活性提高。未经机械伤害处理外施JA或NO同样诱导上述防御反应形成。JA合成酶抑制剂NDGA能部分抑制木质素含量增加和TI、CI活性提高,抑制率分别为35.31%、32.24%和28.46%;JA生物合成前体亚油酸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未经伤害幼苗木质素含量、TI、CI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63%、23.25%和18.91%。NO供体SNP处理后豌豆幼苗叶片木质素含量提高31.55%。清除NO或抑制NO合成相关酶活性,显着抑制了伤害诱导的木质素含量增加,但并不改变伤害诱导的PI、CI活性提高。表明JA和NO参与机械伤害诱导豌豆芽苗木质素含量增加,蛋白酶抑制剂则受JA诱导,不受NO调控。推测植物遭受机械伤害后有多条途径形成防御反应。JA生物合成酶和生物合成底物共同调节JA信号形成。NOS和NR协同作用调节NO产生。外施NO供体SNP的豌豆芽苗叶片JA含量、LOX活性以及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均与未伤害对照无显着差异;清除NO或抑制NO合成相关酶活性不改变伤害诱导的JA含量增加,LOX活性提高以及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增加。外施JA在未经伤害处理下NO含量、NOS和NR活性均有所提高,分别较对照升高了54.30%、11.79%和24.78%;LOX合成酶抑制剂NDGA则有效降低了伤害诱导的NO含量提高,同时部分抑制了NR和NOS活性。JA能诱导NO合成,NO并不改变伤害诱导的JA含量增加。推测在豌豆幼苗伤害防御反应形成途径中JA信号可能在NO信号上游发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御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双生病毒逃逸寄主防御反应新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包敖民,张东,王洋,张子健,刘艳.NO参与茉莉酸诱导豌豆芽苗机械伤害防御反应形成[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李蕾蕾,孔垂华.黑麦草内酯激发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分子生物学证据[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4].高文强,胡净净,郭超,曹志艳,刘宁.二点委夜蛾幼虫触碰拟南芥表皮毛诱导防御反应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5].张金平.武汉植物园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诱导防御反应的研究中取得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9
[6].刘雪梅.视觉本能防御反应及其适应性的神经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
[7].徐丽萍.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的若干重要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9
[8].冯建雄.外源茉莉酸对3种油菜幼苗的诱导防御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9].刘利.西花蓟马重要酶基因对寄主植物菜豆和蚕豆防御反应的响应[D].贵州大学.2019
[10].李张,徐志荣,汪青松,王治宇,沈泽辉.链霉菌JD211所产活性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叶片防御反应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