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分离式砼箱梁高空平台预制与拼装技术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分离式砼箱梁高空平台预制与拼装技术

论文摘要

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广泛采用的一种桥型,大跨度斜拉桥由于桥位处地质条件特点和实用性、经济性设计需要,经常采用混合梁、高低塔的不对称结构体系。混合梁斜拉桥是指斜拉桥的主梁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主跨采用钢箱梁,边跨(或伸入主跨一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梁。这种结构的边跨混凝土箱梁通常采用短线法进行预制和拼装。本文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南边跨混凝土箱梁的施工为背景,通过对梁段预制、拼装过程中的翘曲等变形进行实测和计算,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梁段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拼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南边跨分离式混凝土边箱梁节段短线法预制施工时,采用高空多平台同时进行梁段预制,各平台预制的交接梁段利用湿接缝实现无缝连接,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不同平台预制梁段拼装时的匹配问题,以保证整体线形的平顺性。(2)短线匹配法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通过对梁段实测值与理论值分析比较,及时调整下一段待浇梁的控制数据,避免误差累积到后面的梁段。(3)匹配梁段定位是短线匹配法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几何控制法推算出待浇梁段底板及套筒的三维坐标,为其精确定位提供理论数据。(4)通过对梁段当前状态下实测数据分析,梁段在竖向方向发生了翘曲变形,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顶底板缝宽差和改进剪力键设计的有效措施,大大改善了拼梁的进度和质量,保证了成桥线形与理论线形接近。(5)利用ANSYS程序,对移梁过程中由于轨道不平整造成的支座脱空进行分析,在支架脱空的情况下将导致箱梁节段平面出现开裂。(6)南边跨混凝土梁涉及到临时支架的拆除,并提到了三种拆除边跨临时支架的方案,通过对应力、下挠度以及索力的理论计算,从中得出最优方案,即逐跨分段拆除。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混合斜拉桥国内外发展概述及特点
  • 1.1.2 斜拉桥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发展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短线法节段预制与拼接问题的提出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梁段的预制
  • 2.1 概述
  • 2.2 短线法预制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 2.2.1 工艺原理
  • 2.2.2 工艺特点
  • 2.2.3 工艺流程
  • 2.3 高空预制平台
  • 2.4 混凝土箱梁的预制
  • 2.4.1 模板
  • 2.4.2 匹配梁定位
  • 2.4.3 预应力
  • 2.4.4 混凝土的养护
  • 2.4.5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措施
  • 2.4.6 控制误差分析
  • 2.5 待浇梁段及套筒的计算
  • 2.5.1 待浇梁段的计算
  • 2.5.2 套筒的计算
  • 2.6 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箱梁的拼装
  • 3.1 概述
  • 3.2 拼装原理及计算
  • 3.2.1 工艺原理及流程
  • 3.2.2 控制点理论标高计算
  • 3.3 梁段拼装
  • 3.3.1 初始梁段定位
  • 3.3.2 试拼
  • 3.3.3 正式拼装
  • 3.3.4 拼装过程出现的问题
  • 3.4 线形误差分析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 3.4.1 梁段翘曲的影响
  • 3.4.2 标高与缝宽差的调整
  • 3.4.3 剪力键的处理
  • 3.5 调整后的主梁线形
  • 3.6 小结
  • 第四章 梁段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梁段变形分析
  • 4.2.1 横向预应力的影响
  • 4.2.2 纵向预应力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
  • 4.2.4 自重的影响
  • 4.2.5 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
  • 4.3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
  • 4.3.1 混凝土收缩计算
  • 4.3.2 混凝土徐变计算
  • 4.4 移梁过程计算分析
  • 4.4.1 移梁步骤
  • 4.4.2 移梁注意事项
  • 4.4.3 自重荷载下支架脱空计算
  • 4.4.4 支座反力计算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支架拆除方案优化
  • 5.1 概述
  • 5.2 三种方案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1 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2 线形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3 索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4 拆除方案的选定
  • 5.3 支架分段拆除实测分析
  • 5.3.1 拆除第一跨临时支架
  • 5.3.2 拆除第二跨临时支架
  • 5.3.3 拆除第三跨临时支架
  • 5.4 索力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分析[J]. 四川建筑 2020(01)
    • [2].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轨道系统受力特性[J]. 铁道工程学报 2019(09)
    • [3].我国首座高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建设完工[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8(04)
    • [4].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方案设计[J]. 山西建筑 2015(28)
    • [5].混合梁斜拉桥主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科学家 2016(08)
    • [6].考虑施工误差的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全过程施工可靠性分析[J]. 青海交通科技 2019(06)
    • [7].佛山市南庄大道东延线工程混合梁斜拉桥设计[J]. 上海公路 2020(01)
    • [8].超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温度影响及对策[J]. 中外公路 2020(01)
    • [9].收缩徐变对大跨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成桥索力及线形影响研究[J]. 四川建筑 2020(02)
    • [10].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脱空识别方法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7)
    • [11].基于地震作用的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点位置优化分析[J]. 世界桥梁 2017(05)
    • [12].混合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分析[J]. 桥梁建设 2016(01)
    • [13].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4)
    • [14].混合梁斜拉桥接合部关键技术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15)
    • [15].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计[J]. 公路交通技术 2010(04)
    • [16].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影响分析[J]. 公路与汽运 2009(03)
    • [17].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 四川建筑 2009(05)
    • [18].钢混结合段位置对混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3(02)
    • [19].混合梁斜拉桥不对称双悬臂施工技术[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04)
    • [20].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配切合龙技术研究与实践[J]. 安徽建筑 2019(05)
    • [21].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0)
    • [22].混合梁斜拉桥结合段加劲过渡区受力机理分析[J]. 福建交通科技 2017(01)
    • [23].单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部合理位置研究[J]. 北方交通 2017(07)
    • [24].甬江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关键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4(23)
    • [25].混合梁斜拉桥主梁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技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6].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部位弯矩范围的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07)
    • [27].超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非线性受力分析研究[J]. 桥梁建设 2011(04)
    • [28].山区大跨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成套技术[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11)
    • [29].超大跨混合梁斜拉桥极限承载能力研究[J]. 桥梁建设 2017(05)
    • [30].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无索区影响及合理确定方法[J]. 结构工程师 2013(06)

    标签:;  ;  ;  ;  ;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分离式砼箱梁高空平台预制与拼装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