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大洋学校,四川省凉山61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语文教材都加入了名著导读的内容,引导学生接受文学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享受经典名著的大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要改变这种局面,语文教学工作者都需要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对策

前言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流,而且更富有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尤其是名著教学,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价值

1.1文学名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作者笔下的小说社会,对作者所描写的人和事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国内,无论是钱钟书、巴金、老舍、鲁迅,他们笔下的作品都描述了或家庭或战争或人生的世界观,通过文学名著,我们可以从侧面感受到社会的另一面。

1.2名著导读培养健康人格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在这期间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是极大的影响因素。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需要正能量的精神食粮,而相比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文章,许多文学名著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名著来开阔视野,促进人格健康和谐的发展。

1.3名著导读培养语文能力

小学时,学生们可能已经习惯了一篇一篇的文章阅读方式,但这是不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读短篇幅文章,还需要与整本书打交道,有些著作、论文、周刊这类型的文章篇幅长、结构复杂但内容丰富、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去阅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学生长篇幅文章的阅读能力,名著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技能有极大的提高,所以阅读名著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良好锻炼。不同的年龄段读同一本书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书可以用一生去阅读,反复去品味。

1.4名著导读丰富人生经验

因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限,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社会经验。而名著阅读大多都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的一生,所以具有借鉴文学中主人公的遭遇,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名著阅读使读者和社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了解人生、社会有了一个方便的平台。

2.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之现状

2.1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育内容单调和匮乏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只是以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为主,即使这样也只是把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这少有的内容当作了一种课外辅助手段。而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不少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学生的分数和教学成绩,而将教材中的本就不多的名著导读内容简化为作者常识、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等知识点,汇编为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其死记硬背。这不仅仅加剧了学生本就相对匮乏的名著导读量急剧下降,还使得本来充满乐趣和意义的名著导读也在学生心中变得枯燥无聊,丧失了对语文名著导读的兴趣。这使得原本生趣盎然的名著阅读变成了枯燥无聊的知识点记忆。如此这般,学生又怎能在名著导读里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赏析的快感呢?

2.2教师对学生在语文名著导读过程中缺乏指导

由于文学作品总是脱离不了其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这在无意之中变成了当今学生的阅读障碍。而且,一些名著情感相对复杂,思想也相对深邃一些。并且,不少名著还带有特定时代特点、特定地域印记以及一些时代语言特点,更使得学生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名名著导读方面对于学生的指导就是势在必行、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存在自身文学修养和名著见解的局限性和偏颇性,导致了其对这类名著的解读相对浅显和偏颇。这会导致初中语文名著教学效率的低下,而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

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建议

3.1针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第一,深化教学目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的的时候,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文学作品进行细化深入的研究,设置全面的教学目标。针对文化知识层面主要传授学生三个主要教学目标:(1)与文本相关的文学知识;(2)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句理解;(3)总结文本的主要情节。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理解程度,同时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加深文本内容理解程度。首先教师应提高自我的文本意识的培养,通过对文章的细化阅读和认真思考,更加透彻地领悟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更透彻地给学生讲授文本中心思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初中语文课本大多是节选名著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如果学生不进行整篇文本的阅读,很难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精神,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熟悉。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对文本的理解受到多方面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和精神表达。第三,转变教学观念。指导思想决定教学效果,教师为提升文学名著教学,需以转变自我的文学认识为前提。教师要了解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传统古板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的第一步应从突破教科书的框架出发,明确自我对文学名著的认知,通读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不断研究加深对其的理解和感悟。第四,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方式单一的教学法,教师应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方式找到适合语文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讲究的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性,旨在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具有引导学生思考的创新手段,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对学生施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提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3.2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建议

第一,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准备不同类型的课堂导言;(2)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3)开发学生的课外活动;(4)设计多样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教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方式,品读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品读能够体会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应用,从而达到陶冶自我情操的目的。第二,增加阅读数量。社会环境影响了学生对文学著作的阅读数量,阅读数量对于学生人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教师从下面几点出发:首先,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寒暑假阅读课本中提到的文学作品通文,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其次,教师应举行班级小型阅读比赛,竞争给学生增加阅读动力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量的完成。第三,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死读书和读死书是新的教育形式不支持的阅读方式。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与文章相关的观点,短时间内促进学生思维速度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养成。当学生读书遇到瓶颈时,教师应适当点拨,培养学生另辟蹊径的思考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同时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4.总结

名著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三观,陶冶学生写作的情操。提高学生品质的同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素质也应得到了提升。努力的发展课堂名著导读式教学,让语文导读式教学成为一个语文课堂当中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海彦,周正梅.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9):50~52

[2]颜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4~127.

标签:;  ;  ;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