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流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皇俄国,西伯利亚,政治流放
政治流放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亮[1](2010)在《19世纪西伯利亚政治流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沙皇俄国专制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和民主革命兴起的过程,对19世纪的沙皇俄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沙皇俄国的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配合下,19世纪的西伯利亚政治流放渐成系统,成为当时一个显着的社会现象。(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08期)
杨劼[2](2007)在《流放与抗争的历史文本——从后殖民视域下看《宠儿》中的身体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揭示了美国白人对黑人身体施暴的"隐形暴力"和"显形暴力"模式及其中的危害性,阐明了美国黑人对身体进行审美化等消解后殖民逻辑的颠覆策略,呈现了一种不同于白人的差异表述,演示了多样化的种族概念的合理性;黑人身体是黑人在流放与抗争的共同体验中形成的历史文本,加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集体凝聚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黑人的文化与社会,成为他们生存及反抗殖民意识的基本立足点,这有助于非裔美国黑人构建自我和民族的主体性和民族身份,从而达到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从身处边缘向中心递进的政治目的。(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7年18期)
李晓亮[3](2007)在《浅论19世纪沙皇俄国的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沙皇俄国专制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和民主革命兴起的过程,对19世纪的沙皇俄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沙皇俄国的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配合下,19世纪的西伯利亚政治流放渐成系统,成为当时一个显着的社会现象,并产生了大量的反映这种社会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对19世纪西伯利亚政治流放做一个立体的考察是为必要。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叁点:第叁厅的设置与西伯利亚政治流放的关系;教育控制与西伯利亚政治流放的关系;书刊检查制度与西伯利亚政治流放的关系。通过对以上叁点的考察,可以发现19世纪的沙俄专制政府主要采取两种手法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一是通过对教育和出版物的控制来加强社会控制;二是通过特务、密探、宪兵和警察,用逮捕、监禁和流放的形式来加强控制。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思潮的涌动,第二种手法在沙皇社会控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政治流放犯的基本生活状况。尤其通过对政治流放犯刑满释放后的生活状况的考察可以看出,从第一代革命者——十二月党人开始沙皇当局的政治流放并没有达到它想要的效果。革命者并没有因为沙皇的残暴而放弃了继续斗争,相反,参与斗争的人开始从上层逐步走向下层,规模也越来越大。到了19世纪末,政治流放愈益无力,逃跑成为屡见不鲜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政治流放并没有改变政治犯的信念,无论在流放地还是流放结束后他们继续从事着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第叁章主要介绍了19世纪西伯利亚政治流放的特点和影响。19世纪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人数多、范围广,政治迫害渐成系统;其次是政治流放的随意性。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不仅同俄国革命运动密切相关,而且政治流放犯的活动也成为俄国社会文化及思想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大规模政治流放的过程中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郭宇春[4](2003)在《雅库特省政治流放犯对当地文化发展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1 9世纪 ,沙皇政府把一批批政治犯流放到雅库特省 ,他们中的许多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上 ,为雅库特省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01期)
高晓慧[5](2002)在《往昔苍凉流放地 今朝经贸合作区——读《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俄罗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同样经历了“休克疗法”的阵痛 ,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也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俄罗斯的西(本文来源于《东欧中亚研究》期刊2002年05期)
张叁夕[6](2000)在《从古代的政治流放地到现代的经济特区——论海南岛与大陆文化认同的历史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文化岛屿”的叁种类型的区别入手 ,首先考察了海南岛与大陆文化认同的首要问题 ,即大陆中央政府对海南岛的政策与态度以及海南岛与大陆的行政隶属关系 ,勾勒了海南岛从大陆间接管理地到政治流放地到军事战略要地最后到经济特区的历史演变特征。第叁部分研究了海南文化游离于大陆文化的一些特质或变异因素 ,如黎族文化、移民文化、方言的多样性等。文章最后探讨了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文化关系存在的现实可能性 ,并对海南岛的“文化畸型”、相对封闭性以及试验性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蒋宁[7](1986)在《流放反倒使她声名倍增——阿根廷影后与政治题材片的一段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九七六年,阿根廷国内政 局动荡,日色恐怖笼罩,持不同 政见者纷纷遭到迫害。一天,一 伙极权分子向着名电影演员诺 玛·亚历德罗出现的地方投去了 催泪弹,并扬言还要在她的住处 安放炸弹。诺玛并非官场角逐中与人结怨的政界人物,然而,由于她被推为阿根廷“影剧界第一夫人”,她的行踪常为新闻界追寻,言论也被广泛传播,而她还有“阿根廷的简·方达”的美称,擅长演出政治题材片,曾公开批评拉美政客菲德尔和平切特。因此,极权政府及其爪牙对她切齿痛恨,几欲置于死地。但又迫于她的名声,不敢加害于她,后来,只得将她流放异国它乡。(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1986年08期)
政治流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揭示了美国白人对黑人身体施暴的"隐形暴力"和"显形暴力"模式及其中的危害性,阐明了美国黑人对身体进行审美化等消解后殖民逻辑的颠覆策略,呈现了一种不同于白人的差异表述,演示了多样化的种族概念的合理性;黑人身体是黑人在流放与抗争的共同体验中形成的历史文本,加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集体凝聚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黑人的文化与社会,成为他们生存及反抗殖民意识的基本立足点,这有助于非裔美国黑人构建自我和民族的主体性和民族身份,从而达到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从身处边缘向中心递进的政治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流放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亮.19世纪西伯利亚政治流放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
[2].杨劼.流放与抗争的历史文本——从后殖民视域下看《宠儿》中的身体政治[J].名作欣赏.2007
[3].李晓亮.浅论19世纪沙皇俄国的西伯利亚政治流放[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郭宇春.雅库特省政治流放犯对当地文化发展的贡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
[5].高晓慧.往昔苍凉流放地今朝经贸合作区——读《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J].东欧中亚研究.2002
[6].张叁夕.从古代的政治流放地到现代的经济特区——论海南岛与大陆文化认同的历史性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7].蒋宁.流放反倒使她声名倍增——阿根廷影后与政治题材片的一段纠葛[J].电影评介.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