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分类和主题

世博会的分类和主题

一、世博会的分类与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永树理[3](2021)在《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扩大对外开放和经贸人文交流,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虽然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起步较晚,但各地政府办会热情很高,短短20多年,我国已成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较多的国家之一。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一方面在扩大国家影响力、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办会后往往容易形成场馆资源的闲置浪费。如何有效利用好场馆资源,关键是要研究清楚是何因素影响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权重是多少,关键的影响因素到底是些什么,从而有的放矢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方向,应用问卷调查法、德尔斐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调研法等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并研究优化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用我国首次举办并距今已有22年历史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作为研究案例实证,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今后举办类似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能实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利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科技、园林园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会后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在我国已成功举办的7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场馆资源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保留和合理利用,这体现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举办后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充分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较好方法。(2)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5个维度一级指标及社会稳定性、城市适应度、公共交通完善度、城市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政策支持度、区域产业密集度、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低碳经济、品牌价值、公益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居民受教育程度、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土地价值、周边环境、功能可拓展性、场馆规划布局、整合定位、园林园艺水平、场馆科技水平共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的影响。以上各影响因素指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得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研究确定出与其他指标关系较为密切的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人居环境改善度和政策支持度等;对其他因素指标影响较大的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居民消费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度和企业运营能力等;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中有13个重要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密集度、政策支持度、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城市生态建设、功能可拓展性。研究表明,中国各地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必须高度关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按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有的放矢提高场馆资源的利用效率。(4)案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出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本论文对于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上的创新。国内一些学者之前从不同研究角度提出过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方式方法,也直接或间接的零星提出过办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影响因素,但这些学者都未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完整的挖掘梳理。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专家评价打分、问卷调查、Kendall’s W协同系数一致性检验等方法,研究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共5个维度27个比较全面完整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国内外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DEMATEL-ANP研究方法相关文献研究来看,虽然之前一些学者应用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但未见到运用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问题进行的研究。本论文结合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的特点,创新性的应用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构建了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应用中国首次举办并完整保留至今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案例进行了研究实证,最后根据本论文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参考价值。

李晶晶[4](2020)在《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城市以奥运会、亚运会及博览会等重大节事的开展为契机,推动城市结构完善、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等城市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营销及形象推广的重要媒介。而品质提升导向下,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也正被广泛探索;但由于我国旧城旧村及旧厂房等亟需更新升级的用地数量庞大,面临更新转型动力不足、推进难度大、文化塑造缺乏等问题,相比于仅寄希望于通过举办高投入、高风险、场地要求高的重大节事,许多地区逐渐尝试通过渐进式、灵活性高、风险及费用较低的文化节事的举办,利用既有资源推动更新实践。深港双年展全称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作为国内首个以城市化问题为主题的文化节事,已连续举办八届,组织及运作模式相对成熟;而承办过深双的展场大部分因节事对其更新历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入,有的在节事结束后面临闲置或拆除;有的则以节事为契机推动改造得到新生。基于此背景,本文对深双与深圳城市更新有何关联、如何关联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机制及策略。本文以城市触媒、城市营销及城市经营理论为基础,以深双为实证案例,对其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对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进行关联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形成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进而回顾深圳城市更新历程及特征,以深双作为实证案例,对其特征、运作模式、选址及空间干预进行梳理,从时间维度及空间维度总结深双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机制;最后,基于前文总结不同介入策略及其特点,从物质、社会、经济及文化层面分析其介入影响,并对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方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的关联基础是行为主体和作用客体的相关性,关联性体现在文化节事助力建成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及外在形象塑造、建成空间的文化禀赋与空间特质孕育文化节事、节事运营促进城市更新机制完善三个方面;深双在主题、选址及空间改造上与深圳城市更新产生关联,以城市策展的形式推动城市更新;并通过创意式、改进式、引导式、营销式的介入策略,分别以驱动空间转型、提升空间品质、探讨改造方向及塑造空间形象等方式介入城市更新,对深圳城市更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城市更新可积极引入文化节事,与地区发展需求协调,结合建成环境的本底特征开展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以文化为内生动力,通过不同的利用方式提升文化内涵,塑造地区形象;管理层面应积极探寻政府与市场协作的创新更新模式,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并全周期运作,注重完善场地后续更新及建设的追踪机制,使文化节事更加持续地介入城市更新。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田宇[6](2020)在《应用传统建筑元素的铁路客站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铁路客站应用传统建筑元素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现象,作者开始从建筑学角度思考推动两者结合的深层原因。虽然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是建筑设计领域重要创作主题之一,伴随现代建筑发展至今,但在铁路客站造型设计中充分实践还得等到本世纪初高速铁路网建设。设计者运用传统建筑元素设计出许多优秀案例,并且这种创作方向呈现明显,但作者也注意到其中趋同化、具象化等弊端。在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应用经验基础上,作者通过梳理铁路客站形态演变历程,分析相关案例,归纳总结传统建筑元素在铁路客站中转译与重构具象嫁接、构件抽象、夸张变形、意象概括等六种方法。最后自拟题目开展试设计,检验设计方法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文共六章,首章绪论阐明研究对象,介绍相关背景、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提出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阐述相关理论,进行基础研究,短暂地拓展研究范围,从更宏大的视角研究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现代建筑方法经验,论述其结合铁路客站客观原因,简要概括现阶段实践成果;第三章梳理铁路客站演变历程,指出演变原因,从决策者、设计方立场分析铁路客站应用传统建筑元素机制,总结评价具体转译与重构方法;第四章逐条阐述设计方法,举例说明方法特征,归纳应用要点,每个方法进行针对性小设计验证方法合理性;第五章作者自拟题目,在第四章试设计基础上,为贴近现实情况,综合运用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方法,模拟进行辽阳西站方案设计,再次检验方法可行性;第六章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绘制系谱图,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将原本地理层面由铁轨串联各地的铁路客站通过应用传统建筑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建筑地域性、建筑民族性等研究热点联系起来;第二,没有局限讨论铁路客站建筑形态,而是站在设计者角度思考现象背后的文化需求、运营模式改进、材料进步等深刻原因;第三,分析大量案例得出更普遍实用的设计方法,对今后在类似地区设计铁路客站提供专业指导;第四,着眼设计方法,结合自拟题目现实背景用设计践行理论方法。

王舒[7](2020)在《基于展后再利用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国内城市开展的博览会活动在数量和规模上也不断攀升。如何延续展会效应,提高展后再利用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展会自身建设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延续这些城市重大事件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文化记忆,还可以提升周边土地价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区域注入新鲜活力。世博会作为最高级别的会展类型,园区建设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其展后再利用经验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以上海世博会的展后再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在展后城市公园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展会建设资源,从而突出城市文化记忆、彰显城市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针对上海世博会的具体情况,首先剖析了世博会定义和发展历程等概念,分析了展后利用及景观改造方面经典案例,归纳总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展后再利用经验。通过研究场地发展脉络,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延续世博记忆、提升绿地功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展现都市精神风貌及保障城市安全健康的景观设计策略和尊重场地特征、延续世博记忆、功能多元复合、激发社区活力等设计原则,并以此指导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方案设计。

张墅阳[8](2020)在《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集合市场等大跨度建筑的不断出现,提出伞状结构,并将其作为一类独特的结构形式加以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伞状结构的定义,厘清伞状结构的分类方式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线索。通过对国内外一系列伞状结构典型案例的归纳梳理和不同建筑师代表伞型及技术策略比较,完成伞状结构类型的分析和功能划分。从结构线索和形式线索着重讨论了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结构线索方面,梳理了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树状伞、膜结构伞三种典型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找形、选型与优化策略;形式线索方面,从单体形态与组合类型两个方面对其类型予以分类。分析了伞状结构单体的尺度规律,阐明伞状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并从组合结构的剖面及屋面形式、侧缘空间、连接方式和采光方式等方面阐述其与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塑造的联系。最后,从结构美学、绿色生态、模块化建造、场所营造和结构主义与新陈代谢思想五个方面出发,探讨与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塑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并系统阐述在特定功能类型和特定环境条件下伞状结构建筑的设计策略,以期激发结构技术与建筑美学在建筑创作中相结合的新的可能性,为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王欣宜[9](2020)在《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事件是当今世界各个城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取得国际级大型活动的举办权,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大型会展类事件的举办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事件因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受到各界学者的探讨研究。大型会展类事件由于投资大,占地面积庞大,对会展结束后其所在城市中的场址后续如何利用展开研究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利用大事件的影响和场址的后续利用带动相关城市片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世园会的后续利用为研究内容,在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既有案例研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会展类案例中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和可能利用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2019年延庆世园会具体案例,在对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对2019年延庆世园会的后续利用提出有价值的规划方案和有参考意义的策略建议。

张琪[10](2012)在《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150多年的发展,世博会已经成为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如何利用世博契机推动城市的发展,在世博会结束后发挥场馆的最大作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到后世博发展中,成为东道国最为重视的问题。本文以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为切入点,例举并总结历届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典型案例,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案例在实际的得失,并对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讨论。世博会的发展,从最初没有意识到世博会场馆的再利用,到逐渐发现世博场馆的利用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城市建设与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再到有意识地在世博场馆建设和后续利用中注重生态与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世博会的场馆设计中得到了体现: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建设规范、灵活通用的建筑结构、可再生的材料使用,使得场馆的再利用途径更为丰富。上海世博会场馆在后世博时期的利用,以及对其功能重新定义,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世博举办的契机和世博场馆的特点,促进所在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带动世博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使城市内涵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利用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的示范作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城市建设和其它领域中深入、持久地展开。上海世博会虽然结束了,但关于世博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还将继续。

二、世博会的分类与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博会的分类与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3)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2.1 相关概念
        2.1.1 展览会
        2.1.2 国际展览局
        2.1.3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2.1.4 世界博览会
        2.1.5 世界园艺博览会
    2.2 历届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
        2.2.1 历届世界博览会
        2.2.2 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2.2.3 场馆资源利用
    2.3 中国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2.3.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3.2 2006 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2.3.3 中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2.3.4 2010 年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2.3.5 2011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2.3.6 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2.3.7 2016 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2.3.8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2.4 场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1 相关理论
        3.1.1 系统理论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文献综述
        3.2.1 大型会展场馆经营利用
        3.2.2 世界博览会和世界园艺博览会
        3.2.3 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3.2.4 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3.2.5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3.2.6 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关键概念的界定
    4.2 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
    4.3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
        4.4.1 应用DEMATEL-ANP法优势
        4.4.2 DEMATEL法概述
        4.4.3 DEMATEL法实施步骤
        4.4.4 ANP法概述
        4.4.5 ANP法实施步骤
第五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研究
    5.1 指标选取原则及过程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指标选取过程
    5.2 专家组构成
    5.3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识别
    5.4 影响因素评价含义及作用机理
    5.5 评价指标确立
        5.5.1 第一轮专家组调查
        5.5.2 第二轮专家组调查
        5.5.3 第三轮专家组调查
        5.5.4 第四轮专家组调查
        5.5.5 一致性检验
第六章 基于DEMATEL-ANP法相结合的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6.1 评价模型构建过程设计
        6.1.1 模型方法基础
        6.1.2 模型构建过程
    6.2 基于DEMATEL法的评价指标影响关系确立
        6.2.1 确定初始直接影响矩阵
        6.2.2 确定标准化直接影响矩阵
        6.2.3 确定综合影响矩阵
        6.2.4 确定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6.2.5 确定影响关系
    6.3 基于AN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6.3.1 确定判断矩阵
        6.3.2 确定未加权超矩阵
        6.3.3 确定加权超矩阵
        6.3.4 确定极限超矩阵
        6.3.5 基于评价模型改善设计
第七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7.1 利用DEMATEL法确定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7.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7.1.2 问卷信度
        7.1.3 一级指标影响矩阵
        7.1.4 二级指标影响矩阵
        7.1.5 各指标影响关系分析
    7.2 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研究结果
        7.2.1 中心度分析
        7.2.2 原因度分析
    7.3 利用AN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7.4 影响因素权重研究结果及作用机理
第八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案例实证—以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8.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8.1.1 展会概况
        8.1.2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建设分布
        8.1.3 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
    8.2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及展望
        9.2.1 对策建议
        9.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4)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品质提升导向下,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被广泛探索
        1.1.2 全球竞争背景下,重大节事助力城市建设及品牌营销
        1.1.3 双年展等文化节事作为新驱动要素,推动城市更新及空间转型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4.1 文化节事
        1.4.2 城市更新
        1.4.3 深港双年展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触媒理论
        2.1.2 城市营销理论
        2.1.3 城市经营理论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大事件的研究综述
        2.2.2 文化节事的研究综述
        2.2.3 双年展的研究综述
        2.2.4 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的关联性分析
    3.1 营销层面:节事助力建成空间文化内涵提升及外在形象塑造
        3.1.1 节事主题选择与节事营销
        3.1.2 节事丰富建成空间的文化内涵
        3.1.3 节事助力建成空间品牌及形象塑造
    3.2 规划层面:建成空间的文化禀赋及空间特质孕育文化节事
        3.2.1 节事的空间选址与布局
        3.2.2 节事对建成空间的规划与改造
        3.2.3 节事与空间选址的不同组合模式
    3.3 管理层面:节事运营促进城市更新机制的完善
        3.3.1 对象方面:扩大更新的参与主体类别及参与度
        3.3.2 活动组织方面:节事组织与更新管理机制相匹配
    3.4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国内外实践
        3.4.1 国外实践:“欧洲文化之都”以文化为导向的更新实践
        3.4.2 国内实践:北京、上海等地在小尺度空间的更新探索
    3.5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城市更新与深双的关联性分析
    4.1 深圳城市更新历程及特征演变
        4.1.1 萌芽阶段:以个体利益为主导的更新起步(80-90年代初)
        4.1.2 起步阶段: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更新探索(90年代-21世纪初)
        4.1.3 发展阶段:以综合效益为主导的更新完善(21世纪初至今)
        4.1.4 更新特征的演变总结
    4.2 历届深双的组织及运作模式
        4.2.1 展览缘起与发展概况
        4.2.2 展览的主题与结构
        4.2.3 展览运作模式及相关主体
    4.3 历届深双的选址及空间干预
        4.3.1 展览场地的空间分布及功能类型
        4.3.2 展览场地概况及深双介入历程
        4.3.3 展览介入目的及空间干预分析
    4.4 深圳城市更新与深双的关联机制
        4.4.1 关联基础:行为主体与作用客体的相关性
        4.4.2 空间维度:深双主题及选址响应城市发展阶段特征
        4.4.3 时间维度:深双各阶段对更新改造进程的干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双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及影响分析
    5.1 深双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分析
        5.1.1 创意式介入策略:文化植入,驱动空间转型
        5.1.2 改进式介入策略:文化再生,提升空间品质
        5.1.3 引导式介入策略:文化保育,探索改造方向
        5.1.4 营销式介入策略:文化推广,塑造空间形象
        5.1.5 策略总结
    5.2 深双对深圳城市更新的影响分析
        5.2.1 物质层面: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及空间品质提升
        5.2.2 文化层面:文化内涵提升及文化供给能力提升
        5.2.3 社会层面:治理体系完善及社会网络再生
        5.2.4 经济层面: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
    5.3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方法总结及建议
        5.3.1 规划层面,文化节事与城市规划战略相协调,因地特治
        5.3.2 营销层面,以文化为内生动力,塑造城市或地区形象
        5.3.3 管理层面,多元主体、创新机制的全周期运作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应用传统建筑元素的铁路客站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铁路快速发展
        1.1.2 铁路客站文化内涵与时代需要
        1.1.3 铁路客站设计成果与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总结经验,服务未来
        1.2.2 提升城市形象,彰显文化历史
        1.2.3 记录时代变迁与建筑风格演变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
    2.1 我国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基础条件及发展历程
        2.1.1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基础条件
        2.1.2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发展历程
    2.2 国外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方法研究
        2.2.1 日本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发展脉络
        2.2.2 欧美传统建筑转译与重构应用
    2.3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设计方法综述
        2.3.1 建筑布局
        2.3.2 建筑构架
        2.3.3 建筑材料
        2.3.4 建筑构件
        2.3.5 建筑形态
        2.3.6 建筑色彩
    2.4 传统建筑元素在铁路客站中应用
        2.4.1 铁路客站概念
        2.4.2 铁路客站应用传统建筑元素
        2.4.3 传统建筑元素在铁路客站中应用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3 铁路客站应用传统建筑元素设计方法解析
    3.1 铁路客站形态演变历程
        3.1.1 铁路客站起步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3.1.2 铁路客站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
        3.1.3 铁路客站丰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3.1.4 铁路客站迸发阶段——21世纪初至今
    3.2 客站形态演变原因分析
        3.2.1 建筑材料与结构进步
        3.2.2 运营模式改进
        3.2.3 时代因素影响
    3.3 铁路客站应用传统建筑元素机制分析
        3.3.1 城市背景考量
        3.3.2 设计方主题选择
    3.4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设计方法成果反馈
        3.4.1 传统建筑元素创作主题占比大
        3.4.2 转译与重构抽象趋势
        3.4.3 转译与重构方法逐渐形成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建筑元素在铁路客站应用样本群中设计方法
    4.1 具象嫁接
        4.1.1 具象嫁接解释
        4.1.2 具象嫁接方法分类
        4.1.3 具象嫁接应用策略
        4.1.4 具象嫁接试设计
    4.2 构件抽象
        4.2.1 构件抽象定义
        4.2.2 构件抽象方法分析
        4.2.3 构件抽象设计特征
        4.2.4 构件抽象试设计
    4.3 夸张变形
        4.3.1 夸张变形说明
        4.3.2 夸张变形要素分析
        4.3.3 夸张变形试设计
    4.4 意象概括
        4.4.1 意象概括阐明
        4.4.2 意象概括方法特性
        4.4.3 意象概括方法分析
        4.4.4 意象概括试设计
    4.5 隐喻象征
        4.5.1 隐喻象征解说
        4.5.2 隐喻象征方法分类
        4.5.3 隐喻象征应用要点
        4.5.4 隐喻象征试设计
    4.6 解构重组
        4.6.1 解构重组说明
        4.6.2 解构重组案例分析
        4.6.3 解构重组应用技巧
        4.6.4 解构重组补充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结合传统建筑元素设计方法检验——辽阳西站试设计
    5.1 题目背景与城市区位
        5.1.1 题目背景
        5.1.2 城市区位
    5.2 辽阳西站试设计简介
    5.3 辽阳西站试设计分析
        5.3.1 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方法分析
        5.3.2 辽阳西站试设计立面分析
    5.4 辽阳西站试设计成果展示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关于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A “中国固有式建筑”分类
附录B “民族形式”建筑分类
附录C 台湾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
附录D 80年代至今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
附录E 日本传统建筑元素转译与重构
附录F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铁路客站建筑风格
附录G 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铁路客站建筑风格
附录H 20世纪80、90年代铁路客站形态发展
附录I 21世纪铁路客站创作主题分类
致谢

(7)基于展后再利用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工业时代与“城市双修”
        1.1.2 城市展后土地再利用需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世博会
        2.1.2 城市综合公园
    2.2 相关理论
        2.2.1 后工业景观
        2.2.2 场所精神
        2.2.3 生态修复
        2.2.4 景观感知理论
3 国内外已有研究综述
    3.1 世博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综述
        3.1.1 案例研究
        3.1.2 关于世博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3.1.3 世博会园区及绿地的后续利用研究
        3.1.4 其他研究
    3.2 后工业景观相关理论综述
        3.2.1 国外后工业景观发展综述
        3.2.2 我国后工业景观综述
4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4.1 日本大阪世博会(1970年)
        4.1.1 项目背景
        4.1.2 展期规划设计
        4.1.3 再利用规划设计
        4.1.4 借鉴意义
    4.2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1988年)
        4.2.1 项目背景
        4.2.2 展期规划设计
        4.2.3 再利用规划设计
        4.2.4 借鉴意义
    4.3 北京奥运会(2008年)
        4.3.1 项目背景
        4.3.2 会期规划设计
        4.3.3 再利用规划设计
        4.3.4 借鉴意义
    4.4 伦敦奥运会(2012年)
        4.4.1 项目背景
        4.4.2 会期规划设计
        4.4.3 再利用规划设计
        4.4.4 借鉴意义
    4.5 小结
        4.5.1 延续世博文化记忆
        4.5.2 功能多元复合
        4.5.3 设计手法趋于自然生态
        4.5.4 激发社区活力
        4.5.5 尊重城市场地特征
5 基于展后再利用的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功能多元复合原则
        5.1.2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5.1.3 尊重场地历史文化特征原则
        5.1.4 注重延续世博场馆和场地原有功能原则
        5.1.5 安全健康原则
    5.2 设计策略
        5.2.1 延续世博记忆,发掘人文内涵,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
        5.2.2 构建可持续性公园绿地体系,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
        5.2.3 构建功能明确,交通畅达的城市公园
        5.2.4 通过景观空间设计展示都市精神风貌
        5.2.5 构建安全健康的城市公园
6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设计
    6.1 前期分析
        6.1.1 区位分析
        6.1.2 历史沿革
        6.1.3 用地分析
        6.1.4 水文分析
        6.1.5 植被分析
        6.1.6 交通分析
        6.1.7 地形土壤分析
        6.1.8 使用人群分析
        6.1.9 现状问题总结
    6.2 设计目标与策略
        6.2.1 设计目标
        6.2.2 设计定位
        6.2.3 景观结构
        6.2.4 功能分区
    6.3 分区设计
        6.3.1 世博展馆保留区
        6.3.2 世博记忆轴线
        6.3.3 工业景观区
        6.3.4 花艺园区
        6.3.5 音乐公园
        6.3.6 生态休闲区
        6.3.7 节庆活动广场
        6.3.8 桥下带状绿地
    6.4 专项设计
        6.4.1 道路交通设计
        6.4.2 铺装设计
        6.4.3 植物设计
        6.4.4 竖向水系设计
        6.4.5 服务设施设计
        6.4.6 用地平衡表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纸目录
附录 图则

(8)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伞状结构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伞状结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伞状结构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伞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阐述
    1.5 伞状结构的分类
        1.5.1 伞状结构的功能类型
        1.5.2 伞状结构的结构类型
第二章 伞状结构发展的历史背景
    2.1 伞状结构发展的整体时间线索与地域分布
        2.1.1 伞状结构发展的时间线索
        2.1.2 伞状结构在西欧的起源和发展
        2.1.3 伞状结构在拉美的广泛应用
        2.1.4 伞状结构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发展
        2.1.5 伞状结构在东方的探索和尝试
    2.2 加速发展时期-20世纪西欧与拉美的伞状结构
        2.2.1 加速发展时期典型伞状结构类型的时间分布
        2.2.2 加速发展时期的三个阶段
        2.2.2.1 埃蒙德开启的试验探索阶段(1929-1952)
        2.2.2.2 坎德拉为代表的发展变化阶段(1952-1964)
        2.2.2.3 奥托引领的轻质化数字化阶段(1964-今)
        2.2.3 三个阶段典型伞状结构的特征归纳
第三章 三种典型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
    3.1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
        3.1.1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的初期设计尝试与结构形式变型
        3.1.2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的物理模型试验
        3.1.3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结构的优化改良
    3.2 分支结构伞(树状伞)
        3.2.1 分支结构伞初期的设计尝试与选型
        3.2.2 分支结构物理模型试验与计算机辅助找形与优化
        3.2.2.1 纯形态找形研究
        3.2.2.2 结构效率的模型研究
        3.2.2.3 数值找形研究
        3.2.3 分支结构伞的优化
    3.3 膜结构伞
        3.3.1 膜结构伞的物理模型试验与设计
        3.3.2 膜结构伞的优化改良
    3.4 三种典型伞状结构设计的找形、选型与优化策略
第四章 伞状结构的单体形态类型
    4.1 单体形态类型的分类要素
        4.1.1 分段式与一体式
        4.1.2 有肋伞与无肋伞
        4.1.3 伞顶形式
        4.1.4 柱体形式
    4.2 单体形态的类型划分与比例分析
    4.3 单体形态的尺度规律
        4.3.1 定性比较
        4.3.2 定量分析
第五章 伞状结构的组合形态类型
    5.1 组合形态类型的分类要素
        5.1.1 空间形态的均质与异质
        5.1.2 水平布局
        5.1.3 竖直分层
    5.2 组合形态的类型划分与比例分析
    5.3 组合伞状结构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5.3.1 模块化建造下的空间形态特征
        5.3.2 似是而非的结构形式
        5.3.3 偏心结构伞的应用
        5.3.4 侧缘空间的处理方式
        5.3.5 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
        5.3.6 顶部自然采光方式
        5.3.7 排水措施与可变遮阳构造
第六章 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和实践展望
    6.1 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
        6.1.1 伞状结构的美观性与合理性
        6.1.2 伞状结构预制装配式生产下的模块化建造
        6.1.3 伞状结构气候与环境适应性
        6.1.4 伞状结构建筑场所感的营造
        6.1.5 伞状结构与结构主义及新陈代谢派思想的延续
    6.2 伞状结构建筑的设计策略
        6.2.1 特定功能类型下的伞状结构建筑及构筑物的设计策略
        6.2.2 特定条件下伞状结构的适应性和一般性解决方式
    6.3 伞状结构的实践-偏心筒伞结构体育馆的设计
        6.3.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6.3.2 结构优势及设计策略
        6.3.3 设计总结与思考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涉及的统计案例相关信息统计及缩略图片
    附录二 129个伞状结构建筑案例尺寸数据统计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大事件与大型活动
        1.3.2 世园会及其设施的后续利用
        1.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大事件影响下的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
        2.1.1 城市触媒理论
        2.1.2 旅游经济理论
        2.1.3 场所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2.1.5 城市设计理论
    2.2 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2.2.1 用地布局调整:提升土地价值,带动经济发展
        2.2.2 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地区更新
        2.2.3 综合服务完善: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旅游发展
        2.2.4 环境质量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意象
    2.3 世园会后续利用的主要模式与实施策略
        2.3.1 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分析
        2.3.2 实施策略
第三章 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研究
    3.1 延庆世园会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分析
        3.1.1 协同与错位发展的优势
        3.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功能衔接
        3.1.3 区域旅游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3.1.4 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HBD)的发展潜力
        3.1.5 贯彻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3.2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必要性
        3.2.1 完善城市结构
        3.2.2 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
        3.2.3 合力打造延庆旅游品牌
    3.3 延庆世园会园区资源价值评估
        3.3.1 文化价值评估
        3.3.2 生态价值评估
        3.3.3 教育价值评估
        3.3.4 科技价值评估
    3.4 延庆世园会园区现状分析
        3.4.1 园区现状相关分析
        3.4.2 后期利用的基本条件
        3.4.3 后续利用的需求研究
        3.4.4 后续利用的核心问题
    3.5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探讨
        3.5.1 后续利用的目标定位
        3.5.2 后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3.5.3 后续利用的模式选择
        3.5.4 后续利用的设计策略
第四章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设计探讨
    4.1 园区用地及功能规划
        4.1.1 空间结构规划
        4.1.2 用地及功能调整规划
        4.1.3 游线规划设计
    4.2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4.2.1 衔接城市交通
        4.2.2 内部交通规划
        4.2.3 园区停车规划
    4.3 营造园区特色景观
        4.3.1 景观秩序控制规划
        4.3.2 节点空间的场所塑造
        4.3.3 植物配置及配色规划
        4.3.4 区域风貌特色规划
第五章 小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反馈

(10)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框架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第二章 世博场馆建设理念的沿革
    2.1 早期,作为展览空间的阶段
    2.2 中期,作为时代标志的阶段
    2.3 后期,作为观念象征的阶段
    2.4 场馆建设理念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章 场馆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3.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演变与内涵发展
        3.1.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
        3.1.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核心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3.2 世界博览会场馆后续利用研究
        3.2.1 经济层面
        3.2.2 城市建设层面
        3.2.3 场馆建筑层面
    3.3 影响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因素
        3.3.1 世博会的性质和举办目的的转变
        3.3.2 世博会场址选择
        3.3.3 世博会的分类的不同
        3.3.4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历届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研究
    4.1 大阪世博会,日本1970年
        4.1.1 世博会概况
        4.1.2 后续利用
        4.1.3 综合评价
    4.2 布里斯班世博会,澳大利亚1988年
        4.2.1 世博后概况
        4.2.2 区域选择
        4.2.3 后续利用
        4.2.4 综合评价
    4.3 塞维利亚世博会,西班牙1992年
        4.3.1 塞维利亚世博会概况
        4.3.2 总体布局
        4.3.3 后续利用
        4.3.4 综合评价
    4.4 里斯本世博会葡萄牙1998年
        4.4.1 世博会概况
        4.4.2 区位选择和重建计划
        4.4.3 后续利用(多功能的运用)
        4.4.4 综合评价
    4.5 汉诺威世博会,德国2000年
        4.5.1 汉诺威世博会概况
        4.5.2 区位选择及总体布局
        4.5.3 后续利用
        4.5.4 综合评价
    4.6 爱知世博会,日本2005年
        4.6.1 爱知世博会概况
        4.6.2 总体规划
        4.6.3 后续利用
        4.6.4 综合评价
    4.7 世博会案例的纵向分析
第五章 世博场馆后续利用的技术条件与方法
    5.1 永久性场馆的分类与利用
    5.2 临时性场馆的拆除与回收
    5.3 改建建筑的改造利用
        5.3.1 改建建筑的分类
        5.3.2 建筑改建的技术措施
    5.4 配套服务设施的利用和改造
    5.5 场馆建筑材料的回收与降解
        5.5.1 建筑材料的回收与降解的定义
        5.5.2 场馆建筑材料的回收
        5.5.3 场馆中降解材料的使用
第六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
    6.1 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应
    6.2 上海世博会场址分析
        6.2.1 世博会场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6.2.2 世博会场址选择的优势
    6.3 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定位和后续利用探讨
        6.3.1 世博会主题的诠释和延续
        6.3.2 充分利用历史建筑和黄浦江优势
        6.3.3 场馆后续利用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
    6.4 上海世博会场馆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分析
        6.4.1 世博会场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6.4.2 实施策略
        6.4.3 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及目标
        6.4.4 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第七章 中国馆后续改造项目实践
    7.1 中国馆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建筑概况
        7.1.3 结构概况
    7.2 工程背景
    7.3 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7.4 工程规模及范围
    7.5 中国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后续利用的影响
    7.6 总平面布置
        7.6.1 概念起源
        7.6.2 平面布局介绍
    7.7 交通流线设计
    7.8 展厅风格设计
    7.9 中国馆在后续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7.9.1 形式与功能的失调
        7.9.2 展示形式所面临的尴尬
        7.9.3 交通流线不合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对下届世博会的展望——2015年米兰世博会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世博会的分类与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D]. 永树理.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D]. 李晶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应用传统建筑元素的铁路客站设计方法研究[D]. 田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展后再利用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为例[D]. 王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张墅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D]. 王欣宜.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世博会的分类和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