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

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

论文摘要

海洋和大气的持续性不仅表示系统有多长的记忆性,还暗示着系统的潜在可预报性。所以正确认识海-气耦合系统的持续性对理解全球气候状态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虽然人们对持续性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有些重要内容还未涉及。特别是对于海温冬季重现现象,目前尚未有人从海气耦合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围绕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展开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利用定量化的方法,从海气两个方面,对北半球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研究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选取重现年和非重现年,对海-气系统基本特征随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进一步从海气耦合的角度对北太平洋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其次,通过定量的标准,从全球的角度,对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夏季障碍和南海-印尼秋季障碍的可能成因进行系统探讨。最后,利用IPCC20C3M耦合模式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对海-气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障碍的模拟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冬季重现的空间范围都是海盆尺度的,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结构。在北太平洋,中部重现时间比其周围晚;而在北大西洋以30°N为分界,北边重现晚(为冬季),南边重现早(为秋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与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北大西洋,海洋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的地理分布与海温重现的时空结构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大(小),海温重现时间晚(早)。但是对北太平洋,在一些区域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的大小并不能解释海温重现时间的早晚。这表明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并不是决定海温冬季重现时间早晚的唯一因子。(2)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及其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人们对冬季重现的研究都是针对海温。这里我们突破前人研究的局限,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现不仅仅存在于海洋中,大气环流场也存在显著的冬季重现,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而且这几个重现区域在高空也是存在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在北太平洋,重现区域海-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大气环流异常与海温异常之间超前相关大于它们之间的滞后相关,这就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可能占主导地位提供了观测上的证据。因此,大气环流存在冬季-冬季的重现,它可能会强迫产生海温冬季-冬季的重现。而且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大气强迫海洋的过程中风应力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以上结果说明海洋内部的‘重现机制’(Alexander et al.,1995)可能并不是产生海温冬季重现的唯一因子,这就为冬季重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而在北大西洋,大气环流重现区域的海平面气压与北大西洋海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3)其它因素对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可能影响。主要研究了ENSO、年际-年代际变化、PDO以及北极海冰与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北半球海温还是大气环流,其冬季重现的产生都与ENSO是线性独立的。这与ENSO自身的持续性特征有关,因为Nino-3区海温只表现出明显的春季障碍特征,但无论从哪个月开始都不存在海温重现现象。所以,ENSO可能并不是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必要因素,海-气系统冬季重现可能是北半球固有的持续性特征。其次,通过对资料进行滤波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年际变化(小于10年)以外,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还与这一地区的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而年代际变化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最后,对PDO指数及北极海冰的分析表明,虽然PDO及北极海冰存在冬季重现,但它们对整个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产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4)北太平洋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重现年与非重现年海-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从冬季重现的气候学特征出发对每年海温的变化情况进行判定,从而使研究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成为可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现并非每年都存在。通过选取重现年和非重现年,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基本特征(垂直和水平结构)随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北太平洋冬季重现可能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无论是重现年还是非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过程都会对海表温度产生影响。(1)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是同向的,因为第二年秋冬季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过程都会产生与前冬相同的海表温度异常。(2)非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是反向的。主要是由于第二年冬季大气异常与前冬反号,大气强迫海洋又是占主的,致使海表温度也发生符号的改变。而对于次表层海温,虽然夏季非重现年与重现年次表层海温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但是非重现年夏季次表层海温的作用不足以抵消接下来冬季大气的强迫作用,所以不能使第二年冬季的海表温度重现。综上所述,无论是重现年还是非重现年,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特别是在冬季。阿留申低压减弱(增强),西风减弱(增强),最终导致了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增暖(变冷)。因此,海表温度在冬季重现与否主要取决对于大气环流的变化,而海洋内部的‘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可能并不是主要的。(5)全球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持续性障碍的定量化定义,利用全球海温格点资料,全面分析了全球海温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了人们熟知的ENSO春季障碍之外,全球其它区域还存在不同季节的持续性障碍。如:北太平洋中部存在夏季障碍;南海、印度尼西亚区域存在秋季障碍。这是我们下面两章重点研究的内容。(6)北太平洋海温夏季障碍及其可能的产生原因。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夏季持续性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其可能的成因。我们发现,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持续性不仅表现出夏季障碍,还存在另一显著特征—冬季重现。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NSO并不是夏季障碍产生的必要因素,夏季障碍可能是北太平洋海温固有的持续性特征。对各月平均海温及其标准差的分析发现,海温变化的季节锁相并不能解释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夏季障碍的产生。可见,北太平洋海温夏季障碍和ENSO春季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北太平洋中部夏季障碍的产生与该地区海温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可能与PDO有关,因为它们对该区域7-12月海温的持续性有显著影响。但是,海温年代际变化和PDO对北太平洋中部1-6月海温持续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事实上该区域1-6月海温持续性主要表现出冬季重现特征。结合第三章和第五章的结论,我们认为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持续性不仅受到海盆尺度PDO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局地海洋内部过程(重现机制)和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强迫的作用,从而产生了夏季障碍。(7)南海-印尼区域秋季障碍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关系。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角度对南海-印尼海温持续性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ENSO春季障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南海和印尼区域海温年代际变化的方差占总方差的25%,而Nino-3区的只占10%。这种差异决定了年代际变化在南海-印尼秋季障碍和ENSO春季障碍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对于南海和印尼区域,海温年际变化不能单独产生秋季障碍,如果不考虑海温年代际变化持续性障碍也就不存在。而且,年代际变化对这两个区域海温持续性的影响可能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有关,而PDO对其影响并不显著。然而,海温持续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在Nino-3区并不存在。因为去除海温年代际变化以后,ENSO春季障碍仍然存在。这说明南海-印尼区域秋季障碍与ENSO春季障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8)IPCC 20C3M耦合模式对海-气系统持续性季节变化的模拟。比较了各模式对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时空特征、北太平洋中部海温持续性特征以及全球海温持续性障碍时空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北半球海温大范围的冬季重现现象。但是与重现范围的模拟相比,耦合模式对重现时间地理差异的模拟都比较差。与海温相比,各模式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较差,大部分模式未能模拟出大气环流场中主要的重现区域。其次,与观测相比,各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持续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各不相同。23个模式中8个模式模拟的持续性整体趋势与观测比较接近;9个模式完全没有模拟出这一区域海温持续的主要特征。此外,23个模式中只有5个模式模拟出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春季障碍,有3个模式模拟出了印尼区域的秋季障碍,而对于北太平洋夏季障碍和南海秋季障碍却没有一个模式模拟出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回顾
  • 1.2.1 海温冬季重现
  • 1.2.2 海温持续性障碍
  • 1.3 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 1.3.1 中高纬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
  • 1.3.2 中纬度大气对海洋的弱反馈
  • 1.3.3 热带外海洋影响中纬度海洋
  • 1.4 问题的提出
  • 1.4.1 冬季重现
  • 1.4.2 持续性障碍
  • 1.4.3 IPCC耦合模式对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模拟
  •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特色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 资料
  • 2.2.2 方法
  • 2.3 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
  • 2.3.1 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
  • 2.3.2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异同之处
  • 2.4 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与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
  • 2.5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及其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2.1 资料
  • 3.2.2 方法
  • 3.3 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北半球大气环流及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
  • 3.4.1 北太平洋
  • 3.4.2 北大西洋
  • 3.5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其它因素对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可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3 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与ENSO的关系
  • 4.4 年际-年代际变化对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影响
  • 4.5 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与PDO之间的关系
  • 4.6 海冰与冬季重现的关系
  • 4.7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北太平洋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重现年与非重现年海-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 5.1 引言
  • 5.2 资料
  • 5.3 重现年和非重现年的确定
  • 5.4 重现年和非重现年海-气系统的垂直结构
  • 5.4.1 海洋
  • 5.4.2 大气环流
  • 5.4.3 海洋和大气
  • 5.5 重现年和非重现年海-气系统的水平结构
  • 5.5.1 海表温度异常场
  • 5.5.2 次表层海温异常场
  • 5.5.3 海平面气压异常场
  • 5.5.4 300 hPa位势高度异常场
  • 5.5.5 表面风异常场
  • 5.6 重现年和非重现年初春中国降水特征
  • 5.7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球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
  • 6.1 引言
  • 6.2 资料和方法
  • 6.2.1 资料
  • 6.2.2 方法
  • 6.3 全球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
  • 6.4 ENSO春季障碍的地理分布在海洋和大气中的非对称性
  • 6.5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北太平洋海温夏季持续性障碍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 7.1 引言
  • 7.2 资料和方法
  • 7.2.1 资料
  • 7.2.2 方法
  • 7.3 北太平洋海温季节障碍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
  • 7.4、北太平洋海温夏季持续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
  • 7.4.1 ENSO
  • 7.4.2 年循环
  • 7.4.3 不同时间尺度对夏季持续障碍的影响
  • 7.4.4 PDO
  • 7.4.5 北半球海温夏季障碍与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
  • 7.5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南海-印尼区域秋季障碍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 8.1 引言
  • 8.2 资料和方法
  • 8.3 南海-印尼海温持续性障碍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特征
  • 8.4 南海-印尼持续性障碍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 8.5 南海-印尼持续性障碍与ENSO的关系
  • 8.6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IPCC 2003M耦合模式对海-气系统异常持续性特征的模拟
  • 9.1 引言
  • 9.2 采用的耦合模式概况
  • 9.3 耦合模式对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模拟
  • 9.3.1 对冬季重现时空结构特征的模拟
  • 9.3.2 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持续性的模拟
  • 9.4 耦合模式对全球海温持续性障碍时空特征的模拟
  • 9.5 小结和讨论
  • 第十章 总结和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统计方法的典型冬季海温变率分类研究[J]. 高原气象 2017(05)
    • [2].洞庭湖出流丰枯变化与全球海温变异的关系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4(12)
    • [3].厄尔尼诺和台风共同影响下的7月份黄、东海海温变化[J]. 海洋学报 2017(12)
    • [4].气候变化背景下渤黄海海温时空特征分析[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8(03)
    • [5].海温是如何被测量的[J]. 生命与灾害 2016(11)
    • [6].全球海温变化的方差及其相关性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Z1)
    • [7].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海温长期趋势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06)
    • [8].南大洋海温长期变化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9)
    • [9].5月华南降雨前期海温信号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2)
    • [10].冬季澳大利亚东侧海温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可能物理机制[J]. 科学通报 2011(16)
    • [11].夏季西太副高脊面年际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关系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09(02)
    • [12].一种卫星反演海温资料的补缺方法[J]. 气象科学 2008(03)
    • [13].青藏高原春夏季温度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 干旱气象 2008(03)
    • [14].前冬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J]. 大气科学 2016(06)
    • [15].海温观测方法及常用海温资料数据集比较[J]. 气象科技进展 2013(06)
    • [16].热带海温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1)
    • [17].近赤道海温对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影响机理——模糊映射诊断[J]. 大气科学学报 2013(03)
    • [18].海温震荡对区域旱涝灾害的敏感性研究——以中国浙江省为例[J]. 灾害学 2017(02)
    • [19].长江流域春夏旱涝灾害与太平洋海温关联性研究[J]. 灾害学 2015(03)
    • [20].延伸期预报中大气初值与海温边值的相对作用[J]. 气象学报 2017(01)
    • [21].最优插值法在海温数据同化中的应用研究[J]. 海洋技术 2008(04)
    • [22].全球变暖背景下最近40年太平洋海温变化数值模拟[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05)
    • [23].热带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温资料对比分析[J]. 韶关学院学报 2019(12)
    • [24].前秋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气象科学 2017(02)
    • [25].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温垂直分布预测模型[J]. 海洋科学进展 2010(02)
    • [26].中国南方多雪年环流特征及对关键区海温的响应[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04)
    • [27].宁德近海海温短期预报模型的初步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02)
    • [28].黑潮延伸体区纬向扰动海温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系统变异的指示作用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05)
    • [29].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模糊神经网络耦合的海温预测模型[J]. 热带海洋学报 2008(04)
    • [30].WindSat海表面温度产品与Hadley中心海温资料对比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6(12)

    标签:;  ;  ;  ;  ;  ;  ;  ;  ;  ;  ;  

    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