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艳赏杨莉莉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常常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压力,难以面对个人发展道路上所出现的各种挫折,以致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以一些国内外的挫折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挫折教育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8-0072-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却明显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产生焦虑、失落甚至绝望的心理,困扰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研究挫折理论以及挫折教育的意义,提出相关的挫折教育对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国内外挫折心理研究现状
1.国外挫折心理研究现状
第一,挫折本能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的愿望常常与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受到代表社会道德的超我的压抑,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则可能产生挫折情绪。为了实现本我的欲望,不至于引发挫折情绪甚至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几种,即压抑、投射、反向、合理化、替代、否认、白日梦、补偿、升华等。防御机制的实施,有利于个人应对挫折情境,实现自我保护。
第二,“挫折——倒退”理论和“挫折——奋进”理论。20世纪40年代,巴克等人提出“挫折——倒退”理论。该理论认为,挫折会引起人们行为的倒退,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姆赛尔提出了“挫折——奋进”理论,也称为“挫折——效应”理论。并通过实验给挫折下了定义,即认为挫折是有机体在先体验到奖赏后又体验到无奖赏时所出现的情况。根据实验阿姆赛尔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可以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这一理论常被应用于儿童,它对儿童学习、培养挫折耐力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挫折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研究了人们失败的归因倾向,提出了归因模型。这个模型分为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组成。六因素即个体能力、主观努力、工作难度、机遇运气、身体状况以及别人的反应;三个维度即起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他认为,人们对自身遭遇的挫折往往从这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来进行归因。
第四,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创立者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他们强调文化和社会条件对个体的挫折产生及反应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他们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认为挫折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到压抑的缘故。为了防止挫折,他们提出个体要自尊、乐观,同时社会对个体要予以关心和尊重。
2.国内挫折心理研究现状
近现代,我国心理学家主要是在引进和翻译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把视觉放在挫折心理方面,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吉林大学的车文博在《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对挫折有比较深刻的阐述,他认为挫折心理和挫折情境是密切联系的。一般来说,挫折情境愈严重,则挫折感愈明显。国内华南师范大学的曹静梅对大学生挫折心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挫折心理是多方向的,主要集中在能力、学业、理想、个人情感和自身条件等方面,大一、大四年级是挫折心理发生的高峰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具有动力作用,对大学生的发展有正向激励和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挫折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1.激发大学生的奋斗意识
挫折——奋进理论表明,挫折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和积极的影响,摒弃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使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后不仅不会被困难吓倒,反而被挫折激发,从而表现出一种不懈奋斗的意识和行为。
2.调整大学生的处世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和不同规范条件下调整自己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学会以更有效的方法应对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大学生的意志能力
洛克认为,“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习惯于受到一定程度的痛苦而不畏缩,是一种使他们的精神变得坚强,并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的方法。”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忍耐力,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挫折教育和挫折锻炼。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挫折和困难都由家长和老师帮助解决,导致自身受挫能力较差,也缺乏足够的克服挫折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意志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挫折给自身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4.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和合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学会找同学倾诉,从而释放消极的情绪,缓解受挫带来的心理痛苦。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还能够找到应对挫折的多种有效方法,从而尽快摆脱挫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个互助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教育要从多个方面来开展,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1.加强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时,首先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增强教材中挫折教育理论知识的含量,并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理论知识;再者,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力求做到评价多样化。根据学生设定的目标,把教学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解成合理的层次,把产生挫折的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
2.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高校挫折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需要将理论构想纳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而为挫折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课题,严密地进行设计,并保证其得以科学地实施,为解决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服务。
3.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中经受磨练,能够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的挫折耐受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表演、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挫折情境。以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预演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体验挫折和失败对人生命运的冲击;也可以给学生演练一些真实的挫折情境,举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仍自强不息的人物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就是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挫折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挫折教育。
在挫折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接受挫折教育,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同时,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锻炼,将学校的挫折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挫折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断发展挫折教育理论,加强挫折教育实践,从而提高大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0~264
[2]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挫折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20、355~376
[3]杨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戴巍.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
[5]毋亚蕾.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李彦争.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