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乌江二桥健康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涪陵乌江二桥健康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论文摘要

桥梁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桥梁跨度不断有新的突破,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作为生命线工程中的桥梁健康监测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传感器系统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优化布设作为目前桥梁健康监测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涪陵乌江二桥为工程背景,以乌江二桥健康监测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其健康监测系统中关键子系统—传感器系统的优化布置。首先,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结构在典型荷载作用下的主要静力响应,找到结构的关键部位。以结构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参考类似桥梁的运营服役情况,得出该桥位移、应力、索力及温度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其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板壳模型,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按照模态动能法最初理论找出全桥各阶振型下振幅极值点的位置,结合类似桥梁的监测经验,确定出该桥的动力传感器布置方案。最后,汇总全桥监测项目包括静力响应、环境监测、动力响应以及相应布置位置,结合目前传感器的发展水平,确定出适合本桥的传感器类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的现状
  • 1.1.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构成
  • 1.1.2 桥梁健康监测国内外发展概况
  • 1.1.3 桥梁健康监测必要性与迫切性
  • 1.2 传感器选择及其布置优化
  • 1.2.1 传感器系统
  • 1.2.2 传感器布置的原则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斜拉桥健康监测相关内容
  • 2.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监测项目
  • 2.1.1 监测项目的设计准则
  • 2.1.2 桥梁远程监测测点布置原则
  • 2.1.3 常见监测桥型的监测部位及监测内容
  • 2.1.4 桥梁结构状态参数监测的主要内容和传感器的确定
  • 2.2 斜拉桥健康监测的内容
  • 2.2.1 大跨桥梁监测项目的选择因素
  • 2.2.2 大跨斜拉桥的主要监测项目
  • 2.2.3 大跨斜拉桥健康监测的等级
  • 2.3 斜拉桥传感器布置的相关内容
  • 2.3.1 传感器测点优化
  • 2.3.2 传感器选型原则
  • 2.3.3 传感器布置的主要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乌江二桥静力特性分析及传感器优化布置
  • 3.1 乌江二桥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置概述
  • 3.2 乌江二桥工程概况
  • 3.2.1 概况
  • 3.2.2 技术标准
  • 3.2.3 主要材料
  • 3.3 静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计算荷载及结构参数
  • 3.3.2 结构有限元模型
  • 3.4 乌江二桥静力传感器优化布置
  • 3.4.1 位移传感器优化布置
  • 3.4.2 应力传感器优化布置
  • 3.4.3 索力传感器优化布置
  • 3.4.4 温度传感器优化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乌江二桥动力特性分析及传感器优化布置
  • 4.1 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4.1.1 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的特点
  • 4.1.2 大跨斜拉桥动力行为方面的特殊性
  • 4.2 斜拉桥动力特性有限元模型的实现
  • 4.2.1 斜拉桥有限元计算方法
  • 4.2.2 斜拉桥动力分析中常用的模型
  • 4.3 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乌江二桥有限元模型所采用的单元简介
  • 4.3.2 乌江二桥空间有限元模型
  • 4.4 自振特性分析计算
  • 4.4.1 自振特性分析原理
  • 4.4.2 自振特性计算结果
  • 4.5 乌江二桥振动传感器优化布置
  • 4.5.1 动力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
  • 4.5.2 乌江二桥振动传感器的布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江二桥健康监测传感器系统组成
  • 5.1 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概要
  • 5.2 乌江二桥传感器监测系统的组成
  • 5.2.1 监测项目汇总
  • 5.2.2 传感器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6.2 后需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集约式工业广场优化布置技术研究与实施[J]. 煤炭技术 2020(0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0(04)
    • [3].矿用车辆的风扇驱动探讨及冷却优化布置[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12)
    • [4].给水网管的优化布置研究[J]. 地下水 2019(02)
    • [5].高层建筑结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的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17(02)
    • [6].高桩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传感器优化布置[J]. 水运工程 2013(12)
    • [7].分段锚固设计的实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及预应力优化布置[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0(01)
    • [8].十一矿西翼风井凿井设备优化布置[J]. 中州煤炭 2009(05)
    • [9].山地城市市政管线规划优化布置初探[J]. 低碳世界 2020(08)
    • [10].给水管网新增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J]. 给水排水 2017(03)
    • [11].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布置[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11)
    • [12].工业用户能耗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研究[J]. 电力学报 2017(01)
    • [13].考虑降雨影响的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4].基于重要风险源的深基坑监测测点优化布置[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1(07)
    • [15].优化布置刚度结构地震响应基础研究[J]. 建筑结构 2008(05)
    • [16].基于特征聚类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7].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位移反分析的测点优化布置[J]. 黄金 2014(09)
    • [18].基于距离系数-有效独立法的大型空间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J]. 振动与冲击 2013(16)
    • [19].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与展望[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11)
    • [20].桥梁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5)
    • [21].基于模态的损伤识别过程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2].均匀设计方法在测点优化布置中的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01)
    • [23].高拱坝动力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合理性研究[J]. 人民黄河 2017(03)
    • [24].屋面工程排气管优化布置施工关键技术综述[J]. 甘肃科技 2016(11)
    • [25].胎带机浇筑混凝土优化布置模型设计及应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04)
    • [26].基于混沌猴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4(10)
    • [27].基于子结构灵敏度分析的传感器优化布置[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04)
    • [28].20RK270型柴油机传感器线缆优化布置设计[J]. 柴油机 2020(02)
    • [29].光栅光纤传感网络节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30].基于协同爬猴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J]. 计算力学学报 2014(06)

    标签:;  ;  ;  ;  

    涪陵乌江二桥健康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