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深度运用,人们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数字计算机已遭遇到其发展的“瓶颈”。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设想。这个设想的提出,无疑是推动了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来表示和操作信息的一门新学科--“量子信息学”的飞速发展。其中,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信息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人们对它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量子信息学的发展过程和一些基本概念。接着,着重介绍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基本原理、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以及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采用正定算符值测量(POVM)进行量子隐形传态的理论方案,并分别讨论了它们成功传输的相应几率。第一个方案中,假定发送者和接收者事先分享三个两体部分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在发送者实施三个Bell基态测量以及接收者构造合适的POVM算符对辅助粒子进行广义测量后,任意三粒子纯态的概率量子隐形传送可得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成功传输几率仅与量子通道的参数有关,而且方案的平均保真度大于2/3,这要优于经典方案的保真度。在第二个方案中,利用两个部分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提出了一种运用POVM测量辅助粒子,可控量子隐形传送一般的两体三维量子纠缠态方案。在该方案中,两个接收者中的一方需在另一方的协助下才能重构发送者所要传递的初始态。本文的工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量子隐形传态过程中量子通道与成功传输几率的关系,同时对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际应用以及量子通信过程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通信波段多频道量子通道的实验研究[J]. 中国基础科学 2019(01)
- [2].非旋波近似下量子通道的实验模拟[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3].几种三量子位态作为量子通道的最佳的控制隐形传态[J].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8(09)
- [4].移动设备触屏感觉压力[J]. 科技创业 2010(03)
- [5].二粒子纠缠态受控传递的最佳量子通道[J]. 量子光学学报 2012(02)
- [6].中国科大在石墨烯分子条带中实现自旋量子通道转换[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6(02)
- [7].基于混态Bell态通道的量子远程态制备[J]. 池州学院学报 2010(06)
- [8].中国科大在石墨烯分子条带中实现自旋量子通道转换[J]. 人工晶体学报 2016(02)
- [9].量子退相位通道中量子Fisher信息动力学[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5(01)
- [10].腔QED中三粒子W态的隐形传递(英文)[J].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1].激发相干态在耗散量子通道中Husimi函数的演化[J]. 量子光学学报 2010(01)
- [12].基于非对称量子通道受控QOT量子投票协议[J]. 物理学报 2013(16)
- [13].耗散系统中实现原子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J]. 物理学报 2011(09)
- [14].建立两光子间强相互作用系统[J]. 中国光学 2014(06)
- [15].团簇态的概率隐形传送(英文)[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6].广义GHZ态参与的量子隐形传态最优方案[J]. 量子电子学报 2018(05)
- [17].量子密码技术与因特网[J]. 煤炭技术 2011(09)
- [18].传送任意三粒子纠缠态的三个方案[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06)
- [19].基于五粒子Cluster态的受控双向量子隐形传态[J]. 量子电子学报 2016(02)
- [20].张量表示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04)
- [21].在第三方控制下实现量子隐形传输[J]. 量子电子学报 2014(02)
- [22].一类X-态量子关联的几何测量[J]. 量子电子学报 2011(04)
- [23].正则变量的量子隐形传态[J]. 量子电子学报 2008(01)
- [24].量子隐形传态的通用线路[J]. 软件学报 2019(12)
- [25].远程制备任意双粒子态(英文)[J]. 量子电子学报 2011(04)
- [26].概率远程制备多粒子GHZ纠缠态(英文)[J]. 量子光学学报 2008(04)
- [27].运用双通道实现任意两粒子量子态的传送[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 [28].N粒子纠缠GHZ态的控制性概率传送[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9].一种较好的三粒子W态概率隐态传输方案(英文)[J]. 量子电子学报 2012(03)
- [30].四粒子团簇态的量子信息分离[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