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向遗忘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记忆,定向遗忘,情绪效价,剂量效应
定向遗忘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邱娟,沈倩,钟沙沙,刘伟[1](2019)在《越努力去忘就越能忘记吗?——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剂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分别使用情绪性语词和图片材料,考察主观努力程度影响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心理机制。研究采用2(语词或图片情绪效价:正效价/负效价)×2(指示符:记住/忘记)×3(主观努力程度:高/中/低)的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正效价词在叁种努力程度忘记条件的再认率无差别,越努力去忘记负效价词,反而越能记住;正负效价的图片材料都呈现出越努力去忘记反而越能记住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语词与图片分别适合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记住指令导致对情绪性语词和图片的选择性复述,部分符合选择性复述/被动衰退理论;不同努力程度的忘记指令引发了对情绪性语词和图片的主动抑制,符合注意抑制/执行控制理论。(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丽娴,李铃芳,张锦坤[2](2019)在《妒忌情绪下的定向遗忘效应:基于情境模拟诱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负性情绪会影响个体的注意与记忆。妒忌往往产生于社会比较,其对优势他人的指向性可能与定向遗忘指令产生"竞争"。研究以情境模拟法诱发妒忌情绪,以10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情绪状态:妒忌、中性)×2(指示类型:记忆、遗忘)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妒忌对项目法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情绪条件下,要求记住项目(TBR)的再认成绩显着高于要求遗忘项目(TBF),出现典型的定向遗忘效应。妒忌情绪条件下,TBF项目和TBR项目再认成绩未出现显着差异,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妒忌情绪的负性情绪和指向性两个特征所导致的注意抑制的削弱和对优势他人信息的选择性编码有关。(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崔治国[3](2019)在《错误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呈现方式和预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错误记忆和定向遗忘的关系仍未得出明确的结论。以往的研究发现,在自由回忆测验中定向遗忘可以降低错误记忆,但在再认测验中定向遗忘是否可以降低错误记忆仍然存在争议。在错误记忆的编码阶段和提取阶段,定向遗忘会对错误记忆产生怎样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了字表法范式下再认测验中错误记忆编码阶段的呈现方式和提取阶段的预警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并探究产生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设计了叁个实验。实验一采用2(组别:记忆组、遗忘组)×2(字表:L1、L2)的混合实验设计,选取40名大学生被试,在字表法定向遗忘范式下使用DRM词表来诱发错误记忆,考察再认测验中错误记忆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发现,在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上存在显着的定向遗忘效应,表现为要求忘记的字表中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低于要求记忆的字表,但在对学习项目的正确再认上无差异。实验二选取40名大学生被试,DRM词表采用随机呈现的方式,考察错误记忆编码阶段学习项目呈现方式的变化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机呈现条件下错误记忆存在定向遗忘效应,要求忘记的字表中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着低于要求记忆的字表,正确记忆不存在定向遗忘效应。实验叁选取40名大学生被试,在再认测验阶段之前加入预警变量,考察错误记忆提取阶段的预警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要求忘记的字表中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与要求记忆的字表相比无差异,表明加入预警变量后错误记忆不存在定向遗忘效应。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字表法范式下再认测验中的错误记忆存在定向遗忘效应,正确记忆不存在定向遗忘效应。(2)错误记忆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在错误记忆不同情境的编码阶段具有稳定性,分组呈现和随机呈现下都发现了错误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呈现方式的变化不会对错误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造成影响。(3)在错误记忆提取阶段加入预警,会导致错误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消失。(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诗榕,周榕[4](2019)在《第二语言负性情绪词的定向遗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情绪材料是否影响记忆的研究一直存在不同的结果,本实验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研究范式,以英语专业研究生为被试,通过被试对负性和中性英语单词的再认成绩,考察第二语言负性情绪词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2(指令语:记住vs.忘记)×2(情绪词:中性vs.负性)相关样本设计,结果显示:负性和中性单词都产生了定向遗忘效应,且定向遗忘效应的大小没有显着差异.此外,在"记住"和"忘记"条件下,中性和负性单词的再认正确率也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韩志力,莫雷[5](2018)在《定向遗忘效应的发生机制:价值定向的记忆能量守恒与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定向遗忘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对某部分材料进行有意遗忘,经典关于定向遗忘的研究结果表明,定向遗忘效应遵循代价—收益原则,在信息材料中要求遗忘的项目回忆量会下降,而要求记忆的项目回忆量会增加。之前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记忆过程中"记忆能量守恒"规律的存在,即在完成特定的记忆任务时,个体记忆总能量是不变的,当某个部分或某个环节付出的能量降低,那么节省下来的能量就会加强到另外的部分或另外的环节的记忆中去。特别在定向遗忘的条件下,如果项目超于个体的记忆能量,那么,要求遗忘的项目记忆量的减少数与要求记忆的项目记忆量的增加数可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定向遗忘条件下全部项目的记忆量与控制条件下全部项目的记忆量可能相等,表现出"记忆能量守恒"。为了进一步证明"记忆能量守恒与分配"存在于我们的记忆过程中,本研究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实验一旨在得到经典的定向遗忘效应,实验将会去掉经典定向遗忘范式中的记忆和遗忘指令,用颜色赋予正负价值量的方式代替指令,不同字表的汉字会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然后比较定向遗忘条件下两类字表记忆总量与一般记忆条件下两类字表记忆总量。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于正价值的汉字的记忆显着高于负价值的汉字,并且经典的定向遗忘效应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定向遗忘条件下全部项目的记忆量与控制条件下全部项目的记忆量差异不显着。这说明,被试对于总体项目的记忆是恒定的,而且会根据不同价值的项目进行记忆的分配。实验二将改变实验指令,将定向遗忘条件改为定向强记,比较此条件下字表记忆总量与一般记忆条件下两类字表记忆总量。结果进一步证明,即使是隐性指令,依旧表现出"记忆能量守恒"规律,不论是记忆还是遗忘。总的来说,在完成特定的记忆任务时,个体记忆总能量是不变的,当某个部分或某个环节付出的能量降低,那么节省下来的能量就会加强到另外的部分或另外的环节的记忆中去,表现为记忆能量的守恒,并且是无时无刻存在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陈睿,杨景,何顺超,李鹏[6](2018)在《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激的情绪性具有增强记忆的效果,那么,带有情绪信息的刺激对遗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有研究从行为及认知神经机制层面探讨了情绪性刺激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但结果并不一致。总结已有文献发现,以情绪性刺激的材料类型、情绪效价、唤醒度和熟悉度为主的客观因素和以被试的情绪状态为主的主观因素均为影响定向遗忘效应产生及其稳定性的重要原因。这类研究是对有意遗忘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也加深了人们对有意遗忘机制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邹夏,龚烨,刘梦茹,朱捷[7](2017)在《越努力去忘就越能忘记吗?——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剂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向遗忘的项目法研究范式,考察有意遗忘的不同努力程度(低、中和高)对情绪性材料定向遗忘效果的影响。实验一以情绪性词为材料,进行2(情绪词效价:正/负)×2(指令:记住/忘记)×3(努力程度:20%/60%/100%)的被试内设计的实验,发现努力程度越高,再认成绩越好,正情绪词和负情绪词均存在定向遗忘效应,且高、中程度努力时的定向遗忘效果好于低程度努力时。实验二的实验材料为情绪性图片,采用2(情绪图片效价:正/负)×2(指令:记住/忘记)×3(努力程度:20%/60%/100%)的被试内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记忆效果方面,高程度努力时再认成绩最高,中等程度努力时最低,正情绪图片的再认正确率高于负情绪图片;在定向遗忘效应方面,只有低程度努力的负情绪图片存在定向遗忘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情绪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高于情绪性图片,情绪性词的定向遗忘受主观努力程度影响,即存在"剂量效应",但情绪性图片的定向遗忘不受努力程度的影响。对定向遗忘加工机制的分析显示,在不同努力程度下,情绪性图片的定向遗忘符合注意抑制理论,而对正情绪词定向遗忘的加工过程支持了选择性复述理论,对负情绪词定向遗忘的加工则支持选择性搜寻理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李铃芳[8](2017)在《不同诱发方式下妒忌情绪的定向遗忘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术上妒忌(envy)被定义为一种痛苦的情感,当他人在有价值的财富、特点或成就等方面更胜自己一筹时,这种不顺利的社会比较就会带来妒忌。妒忌是夹杂受挫、敌意、自卑、愤恨等混合的复合情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妒忌在认知领域的研究,回顾前人的一些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着重探讨妒忌在“记忆加深”方面的作用,而忽视掉了记忆系统中遗忘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遗忘不仅仅是编码、保持、提取的失败,它也是一种积极的适应功能。个体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此时主动遗忘起着关键作用。为此,我们关注妒忌性记忆是否可以有效遗忘。在国内外研究中,学者普遍采用定向遗忘范式来考察人们的主动遗忘功能。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回忆联想法和情境模拟法两种不同诱发情绪的方式考察妒忌对定向遗忘的效应。实证研究由叁个实验构成,实验一探讨回忆联想法诱发的妒忌情绪对定向遗忘任务的影响,实验二考察情境模拟法下诱发的妒忌情绪对定向遗忘的影响。实验叁基于前两个实验的研究结果,初步考察妒忌情绪对定向遗忘的机制。我们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回忆联想法诱发的妒忌状态和中性状态都会产生定向遗忘效应,但妒忌状态的定向遗忘效应显着小于中性状态组,具体表现在记住项目上两组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在遗忘项目上妒忌组成绩显着高于中性组。(2)情境模拟法的中性组产生典型定向遗忘效应,妒忌组不产生定向遗忘效应,具体表现在记住项目与遗忘项目不存在显着差异。(3)情景模拟法比回忆联想法更为客观有效具有针对性,回忆联想法诱发的妒忌情绪存在较大的争议。(4)妒忌情绪会占用认知资源,导致指令失效。(5)项目法定向遗忘机制是编码阶段的注意抑制。(6)妒忌状态对定向遗忘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6-30)
陶丹,李朋,宣宾[9](2017)在《老年人对疾病或死亡敏感词的定向遗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人在中性和负性情绪干扰条件下对疾病或死亡敏感词的定向遗忘能力。方法:选取36名老年人(60~75岁)和37名青年人(20~30岁)参与试验,采用单字法定向遗忘范式,在中性或负性情绪面孔图片的干扰条件下,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对疾病或死亡敏感词的再认正确率和定向遗忘效应值。结果:在中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干扰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均表现为要求记住的再认正确率大于要求遗忘的项目(Ps<0.05);老年人定向遗忘效应值小于青年人[中性:(0.4±0.1)vs.(0.6±0.1);负性:(0.3±0.1)vs.(0.7±0.04),Ps<0.05]。在负性情绪干扰条件下,老年人对敏感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值大于非敏感词[(0.4±0.1)vs.(0.1±0.1),P<0.001]。结论:老年人的定向遗忘能力弱于青年人,非敏感词的定向遗忘能力弱于敏感词,且老年人对非敏感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在负性情绪下小于中性情绪。(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李鹏飞[10](2017)在《情绪状态和情绪材料匹配下听觉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遗忘是被试对特定学习材料进行有意识的遗忘,如果被试根据指导语的要求记住相应的项目或者忘记相应的项目,那么定向遗忘效应就产生了,该效应遵从代价-收益原则。本实验与前人研究的本质不同在于用听觉代替视觉,并分析研究听觉通道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以及其产生机制。研究目的:(1)实验采用词表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听觉通道进行研究,对词表1和词表2中中性情绪材料的再认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听觉通道能否和视觉一样产生定向遗忘效应。(2)在平静情绪状态下,对叁种不同情绪学习材料(正性、中性和负性)的再认成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情绪的学习材料对听觉定向遗忘效应是否存在影响。(3)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间设计),分别检验即时测验组(词表法研究范式)、主回忆组(词表法中增加对词表2的回忆和复述)和干扰组(词表法中增加干扰,阻止被试对词表2复述排除近因效应。)中中性情绪材料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同时对即时测验组和干扰组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在阻止被试进行复述后是否还存在定向遗忘效应,进一步分析听觉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是什么。(4)研究不同情绪状态和不同情绪性学习材料之间对听觉定向遗忘效应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3(正性情绪状态、负性情绪状态、中性情绪状态)×3(正性性学习材料、负性性学习材料、中性学习材料)的混合实验设计,共2个自变量,不同的情绪状态是被试间变量,不同情绪的学习材料是被试内变量。同一种情绪状态下被试进行叁组不同的实验。因变量是叁个不同实验组中词表1和词表2的再认成绩,当词表2的成绩明显好于词表1的成绩时,定向遗忘效应就产生了。被试选取四川师范大学校各年级共150名(各年级均分),正性情绪组、中性情绪组和负性情绪组的被试各50人,分析数据并剔除无效数据和极端数据后,正性情绪组有效被试33人,中性情绪组有效被试40人,负性情绪组有效被试35人,有效被试共108人。研究结果:1、听觉感觉通道有明显的定向遗忘效果。2、在听觉通道里,不同情绪材料的再认成绩有显着的差异,中性情绪的材料结果最显着,即产生听觉定向遗忘效应;正性和负性情绪材料均不存在的听觉定向遗忘效果。3、听觉通道的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是提取抑制。4、由于感觉通道的差异原因,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听觉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没有差异;情绪状态和情绪材料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0)
定向遗忘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负性情绪会影响个体的注意与记忆。妒忌往往产生于社会比较,其对优势他人的指向性可能与定向遗忘指令产生"竞争"。研究以情境模拟法诱发妒忌情绪,以10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情绪状态:妒忌、中性)×2(指示类型:记忆、遗忘)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妒忌对项目法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情绪条件下,要求记住项目(TBR)的再认成绩显着高于要求遗忘项目(TBF),出现典型的定向遗忘效应。妒忌情绪条件下,TBF项目和TBR项目再认成绩未出现显着差异,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妒忌情绪的负性情绪和指向性两个特征所导致的注意抑制的削弱和对优势他人信息的选择性编码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向遗忘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邱娟,沈倩,钟沙沙,刘伟.越努力去忘就越能忘记吗?——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剂量效应”[J].心理科学.2019
[2].杨丽娴,李铃芳,张锦坤.妒忌情绪下的定向遗忘效应:基于情境模拟诱发[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
[3].崔治国.错误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呈现方式和预警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9
[4].刘诗榕,周榕.第二语言负性情绪词的定向遗忘效应[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5].韩志力,莫雷.定向遗忘效应的发生机制:价值定向的记忆能量守恒与分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陈睿,杨景,何顺超,李鹏.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J].心理科学.2018
[7].邹夏,龚烨,刘梦茹,朱捷.越努力去忘就越能忘记吗?——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剂量效应”[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8].李铃芳.不同诱发方式下妒忌情绪的定向遗忘效应及其内在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9].陶丹,李朋,宣宾.老年人对疾病或死亡敏感词的定向遗忘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
[10].李鹏飞.情绪状态和情绪材料匹配下听觉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