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薛红
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问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学没学或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深入钻研,用好教材
1.1仔细研读教材,熟练驾驭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通用的、共性的。由于篇幅限制,教材中有的内容没有提供详尽的材料,也没有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驾驭教材,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这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经过这样一系列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正所谓“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如果教师只在“浅水湾”打转转,看见“鱼虾”便止步,抑或误把“鱼虾”当蛟龙,那么他对教材的理解一定是肤浅的,也就谈不上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了。
1.2合理确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知识的难度。教学难度太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适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依纲据本,又要适当深挖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1.3细挖深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笛卡尔说过:“数学是使人类聪明的一门科学”,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形成数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作为知识的数学往往出校门不到几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印在头脑中的数学思想,研究方法,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如果说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一条暗线,往往隐藏在一个个课题或一道道习题的背后。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在数与计算中主要有集合思想、函数思想等;在空间与图形中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变换思想、极限思想、建模思想等;在问题解决中主要有化归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有统计思想、排列思想、组合思想、统筹思想、符号化思想、等量代换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出这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将它们内化为解题策略。
2精心设计,合理引导
2.1以有效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兴趣上来,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就会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中的作用与用途,明确统计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统计欲望,教师可改变教材的情境形式,创设一个更具现实生活意义的情境。如上课伊始,老师提出全班开展一次优秀作业评选活动,看谁得的“优”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主动地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去,而且通过统计表获得的信息,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有效地促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这样的情境教学比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
2.2让学生体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流到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因此,只有让学生体验、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想法、见解才能在表达碰撞中不断提升,才能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适当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理解,又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提升和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引导必须适当,只有适时、适度、适法的引导,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适时体现在:淤妥善处理先与后的关系。是先引导再探究还是先探究再引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于妥善处理主与次的关系。当学生的思路偏离学科特征时,教师应引导转向;当学生思路出现障碍时,教师必须排忧解难、点拔指导。盂妥善处理优与多的关系。当学生的思路与他人重复时,应引导学生另觅新法;当学生思维活跃,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时,应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方法。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为学生持续、有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