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进行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对CSG患者“因时”、“因地”、“因人”而治。对象与方法:将1年内在厦门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集到的在厦门地区发病的CSG患者309例,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五型;不论初发或复发,均以本次就诊的发病时间定发病季节,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春(立春-立夏前)、夏(立夏-立秋前)、秋(立秋-立冬前)、冬(立冬-立春前)四季;按有无Hp感染分为Hp(+)和Hp(-)。再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厦门部分地区CSG的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309例纳入病例中,肝胃不和型66例,脾胃虚弱型136例,脾胃湿热型63例,胃阴不足型12例,胃络瘀血型32例。肝胃不和型在四季的发病情况为:春季(45.5%)>冬季(25.8%)>夏季(15.2%)>秋季(13.6%);脾胃虚弱型在四季的发病情况为:冬季(48.5%)>春季(34.6%)>秋季(10.3%)>夏季(6.6%);脾胃湿热型在四季的发病情况为:夏季(61.9%)>秋季(22.2%)>春季(9.5%)>冬季(6.3%);胃阴不足型在四季的发病情况为:秋季(58.3%)>冬季(25%)>春季(8.3%)=夏季(8.3%);胃络瘀血型在四季的发病情况为:冬季(75%)>春季(12.5%)>夏季(6.3%)=秋季(6.3%)。309例观察病例中,HP感染(+)的中医分型为:脾胃湿热型(85.7%)>胃络瘀血型(78.1%)>肝胃不和型(74.2%)>脾胃虚弱型(60.3%)>胃阴不足型(50%)。结论:1.所观察病例中,CSG中医分型以脾胃虚弱型最多(136/309),肝胃不和型次之(66/309),脾胃湿热型居第三(63/309),胃络瘀血型较少(32/309),胃阴不足型发病最少(12/309)。2.CSG肝胃不和型发病以春季居多,脾胃虚弱型发病以冬季、春季居多,脾胃湿热型发病以夏季居多,胃阴不足型发病以秋季居多,胃络瘀血型发病以冬季居多。3.CSG中医实证的Hp感染率(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肝胃不和型)>虚证(脾胃虚寒弱、胃阴不足型)(P<0.01)。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对象
  • 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穴位贴敷对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0)
    • [2].疏肝理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2)
    • [3].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31)
    • [4].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0)
    • [5].朱莹教授运用抑木培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0)
    • [6].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9)
    • [7].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
    • [8].癫狂梦醒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4(01)
    • [9].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0(04)
    • [10].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J]. 现代医院 2008(06)
    • [11].五音疗法配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奄包在改善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3)
    • [12].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0)
    • [1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 中药材 2015(04)
    • [14].疏降饮对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4)
    • [15].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17(04)
    • [16].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1)
    • [17].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3)
    • [18].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38例[J]. 河南中医 2012(07)
    • [19].探讨肝胃不和型胃炎的兼证与治疗[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14)
    • [20].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3)
    • [21].中西药联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05)
    • [2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2)
    • [23].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和胃肠激素的相关性[J]. 医学综述 2017(11)
    • [24].浅析李冀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证经验[J]. 中医药信息 2015(03)
    • [25].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8)
    • [26].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02)
    • [27].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3(04)
    • [28].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4)
    • [29].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30].健脾疏肝汤佐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疗效观察[J]. 国医论坛 2020(05)

    标签:;  ;  ;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