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农林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各烟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且由于其特殊的生态对策,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不断增强,因此目前寻求多种生防手段共同使用防治烟蚜,是国内外生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本文在室内研究了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害效果,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烟蚜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旨在为昆虫病原真菌与天敌的协调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烟蚜的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烟蚜茧蜂对烟蚜功能反应在温度25±0.5℃,相对湿度75±5%,每日光照14L∶10D的条件下,每天每头雌蜂分别定时定量供给5、10、20、40、80头2~3龄的烟蚜若蚜,直至雌蜂死亡,记载被寄生蚜虫数和寄生蜂的存活天数。结果显示,雌蜂寄生烟蚜量随日供蚜量的不同而变化,当日供蚜量为5、10头时,雌蜂平均寄生量为24和36头,供蚜量为20头/日以上时,雌蜂平均寄生量上升至60~81头,且日供蚜量为40或80头时,寄生蜂寄生量无显著差异。与寄生量不同,烟蚜茧蜂存活情况与寄主密度无关,雌成蜂寿命为5.6~6.4d。烟蚜茧蜂对烟蚜不同虫口密度的寄生作用,亦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经计算,a=1.1953,Th=0.0618,Na=1.1953No/(1+0.0738No),烟蚜茧蜂单雌的最大寄生量为16.2头/日。2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分别在烟蚜茧蜂寄生烟蚜前、后的不同时间对供试烟蚜进行高剂量(1900孢子/mm2)接菌,检测烟蚜感病率和寄生蜂形成的僵蚜率及僵蚜出蜂率。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的影响随接菌时间不同而变化。在烟蚜茧蜂寄生前1d、寄生当天和寄生后3d接菌,烟蚜感病率分别为59.6%、56.2%和34.8%;与对照相比,僵蚜率分别下降94%、59%和47%,僵蚜出蜂率分别减少83%、54%和49%。在寄生后5或7d接菌,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影响不明显,但蚜虫感病率降低到8.2%以下。对蚜尸内白僵菌菌体含量检测表明,随着烟蚜茧蜂寄生后接菌时间的推移,菌体数量迅速下降。寄生蜂寄生后5或7d接菌,蚜尸内几乎检测不到菌体。直接喷雾接菌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缩短4d左右,且81.8%的蜂尸受白僵菌感染。接菌后的寄生蜂对蚜虫寄生率几乎无影响,但寄生蜂的存活时间缩短了27.8%。3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室内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毒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烟蚜具有较高毒力,对烟蚜茧蜂也具有较强毒性,白僵菌浓度为1.0×108孢子/ml(1900孢子/mm2)时,其LT50分别为95.13、123.07h。在对接菌和未接菌的烟蚜进行烟蚜茧蜂寄生行为的试验中,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能通过感染烟蚜间接影响烟蚜茧蜂的寄生行为,使烟蚜茧蜂更趋于寄生未接菌的烟蚜,烟蚜茧蜂对未接菌烟蚜的寄生率为52.54%,显著高于接菌烟蚜的寄生率40.19%。与对照相比,烟蚜茧蜂接菌后不同感病阶段的成蜂,其寄生时间明显缩短30.9~53.1%,寄生率显著下降17.2~33.3%。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豆科植物繁殖烟蚜及扩繁烟蚜茧蜂的潜力[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6)
- [2].烟株不同叶位接蚜与接蚜量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4)
- [3].有机蔬菜适用活体动物杀虫剂蚜茧蜂[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5)
- [4].绿眼赛茧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J]. 昆虫学报 2020(08)
- [5].潍坊烟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研究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12)
- [6].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新桥镇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1)
- [7].镇远县繁育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探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23)
- [8].温度及光周期对烟蚜茧蜂滞育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16(11)
- [9].吉林省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操作流程[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1)
- [10].汉中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烟蚜茧蜂防控效果分析[J]. 烟草科技 2017(05)
- [11].黄色潜蝇茧蜂成虫的生物学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1)
- [12].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6)
- [13].陕西烟田蚜茧蜂优势种群的调查[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05)
- [14].茶足柄瘤蚜茧蜂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7(07)
- [15].陕西蚜茧蜂滞育诱导研究和田间滞育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7)
- [16].烟蚜茧蜂生物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4)
- [17].烟蚜茧蜂在烟蚜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1)
- [18].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7)
- [19].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6)
- [20].不同繁育器材对褐带卷蛾茧蜂繁育效果比较[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3)
- [21].蚜茧蜂在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探索[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3)
- [22].不同类型漂浮育苗盘的烟蚜和烟蚜茧蜂繁殖效果研究[J]. 作物研究 2016(06)
- [23].保山市越冬蚜虫的种群消长及蚜茧蜂越冬性评价[J]. 中国植保导刊 2017(01)
- [24].临沂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04)
- [25].4种寄主植物的繁蚜-繁蜂能力和子代烟蚜茧蜂的寄生潜力比较[J]. 植物保护 2017(04)
- [26].海南发现椰子织蛾的重要天敌褐带卷蛾茧蜂[J]. 生物安全学报 2017(03)
- [27].用于防治蚜虫的蚜茧蜂释放技术研究和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0)
- [28].低湿度烟蚜寄主作物繁育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9)
- [29].四川省不同烟区蚜虫及蚜茧蜂生殖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15(12)
- [30].瘦怒茧蜂的发育与生殖及对草地螟的控制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