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内分泌及糖代谢异常所致的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肥胖、多毛、月经失调、不孕为特征。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约占5-10%,占不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由于其生化特征、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的异质性而成为妇科内分泌领域最复杂的研究热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PCOS病人发生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子宫内膜癌,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因此,纠正因雄激素过多引起的肥胖、多毛、痤疮、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预防各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对于保护妇女的生命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因此本病的发生多以肾的功能失调为本,以痰浊、瘀血阻滞为标,治疗上以补肾调整脏腑功能为主,标实者在治本的基础上,或化痰或祛瘀。因此,拟定了补肾化痰祛瘀的中药复方,用Poresky法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探索其对生殖内分泌系统及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对瘦素水平、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复方中药的药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Poresky法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预试验预实验用Poresky法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干预对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体重、阴道细胞涂片的影响,同时研究血清性激素及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用Poresky法诱导成功地制作出中医肾虚痰瘀的PCOS动物模型。大鼠体重以模型组增加最为显著,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大鼠T及LH水平,以模型组最高,中药组次之。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LH/FSH比值以模型组最高,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较模型组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大鼠FBG水平,以模型组为最高,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数值较模型组降低;大鼠FINS水平,以模型组为最高,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差异。大鼠阴道细胞涂片变化模型组大多数无排卵,中药组部分有排卵。以上说明中药补肾化痰祛瘀治疗可以减轻或改善多囊卵巢的程度。第二部分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一般情况,并评价对血清性激素T、FSH、LH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中药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均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LH水平、LH/FSH比值,而三者之中,以联合用药组降低血清睾酮的疗效最好,且优于罗格列酮组;血清LH水平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为明显;同时,联合用药组也能显著改善LH/FSH比值情况。第三部分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的观察为评价模型的成功及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进一步观察了各组大鼠HE染色的卵巢组织病理改变,通过观察卵巢大体解剖及卵泡形态的改变,以对PCOS大鼠模型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观察药物治疗后卵巢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研究证明:复方中药治疗后卵巢重量与模型组相比P<0.01,有极显著差异;卵巢平均面积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复方中药治疗后卵巢重量及卵巢平均面积均有明显下降。病理切片是衡量卵巢形态学变化的客观指标,复方中药治疗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PCOS大鼠卵巢仅见少许囊性窦卵泡的出现,窦腔不大,卵泡壁颗粒细胞层及黄体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均证实了中药治疗后PCO的改善和排卵功能的恢复。第四部分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体重、血糖的变化,并评价对血清INS、IGF-1的影响,从而来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组、联合有药组均能有效降低PCOS大鼠体重,且联合用药组优于罗格列酮组。模型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模型是基本成功的。治疗后各组均能降低血清INS水平,但联合用药组降低血清INS的作用要优于纯中药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及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FBG水平,而中药组降低FBG的作用不明显。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后各组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用药组及罗格列酮的作用要优于纯中药组,尤其以联合用药组最好。对于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以模型组最高,其余各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明显。模型组血清IGF-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种治疗均能降低血清IGF-I水平,其中,联合用药组降低IGF-1的效果较之纯中药组为佳。第五部分PCOS模型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血清Leptin水平的变化,并对大鼠Leptin水平与相关因素(FSH、LH、LH/FSH、T、IGF-1、INS、WEIGHT)的分析,从而来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组Leptin水平的比较,以模型组最高,其余各组均降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模型组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这与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结果相似。治疗后罗格列酮组及联合用药组均能明显降低Leptin水平,中药组虽作用不明显,但在数值上也明显低于模型组,可能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加,中药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对大鼠Leptin血清与FSH、LH、LH/FSH、T、IGF-1、INS、WEIGHT的分析发现,大鼠Leptin血清与LH、T、IGF-1、INS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血清Leptin水平随LH、T、IGF-1、INS增加而增高。第六部分PCOS模型大鼠血清APN测定及脂肪组织APN-mRNA表达的研究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用ELISA方法测定治疗后大鼠血清APN水平的变化,并通对大鼠脂肪组织APN-mRNA表达的研究,从而来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组血清Adiponectin水平的比较,以模型组最低,其余各组均升高。正常组及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中药组及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中药组及罗格列酮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三种方法均能升高血清Adiponectin水平,但联合用药组较中药组及罗格列酮组为佳。各组脂肪组织Adiponectin-mRNA相对表达含量的比较,以模型组最低,其余各组均升高。其中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联合用药组及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差异。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中药组及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三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三种方法均能上调脂肪组织Adiponectin的表达,且彼此之间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论文; 罗格列酮论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论文; 生殖内分泌论文; 糖代谢论文; 瘦素论文; 脂联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