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环税环保咨询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资源,但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气污染、雾霾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加入有关环保的国际公约后,我国大气环保的的立法也越来越完善,从最初的单一法律慢慢发展成完善、科学的一套大气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尽管如此,在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现状面前现有的大气环保法律仍然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保的法制化进程进行探究。首先对国际大气环保的主要法律进行了分析,列举出了相关的国际协约;其次我国大气环保的法制化进程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新时期大气环保法制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气环保;法制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气污染开始加剧,同时人们意识到尽管煤炭和石油工业能够大大提高工业和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会排出大量的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从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已有的大气环保历程不难看出,推动大气环保法制化进程是控制并减轻大气污染的最有效途径。工业革命后,为了尽快改善大气污染的状况,发达国家开始探究大气环保的法制化,多项有关大气环保的法律法规被通过,主要是致力于缓解工业生产导致的大气污染。
一、国际大气环保的主要法律
从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工业化的规模和覆盖率不断增加,使得大气污染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尽管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致力于缓解大气污染,但在严重的污染现实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在此情况下,联合国近四十年来都在着力于制定国际性的大气环保法,其中主要的几项重要国际协约包括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二、我国大气环保的法制化进程简述
此次简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我国工业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大气环保法制建设的重要进程以及参与国际大气环保法制建设的重要进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工业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的阶段,煤炭和石油工业是推动我国社会建设的最主要动力。但是在煤炭和石油的采挖、运输、加工和应用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包括SO2、CO2、NO2、CO等多种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导致我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常年居于世界前列。尤其是近三十年我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尽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让我国的经济位居世界第二,但付出的代价是我国的工业污染固体、液体和气体排放量巨大,导致我国大气的污染状况愈发严峻,酸雨、PM2.5超标等情况屡见不鲜。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对全球大气污染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存在十个大气污染尤其严重的城市,其中有七个都是中国城市,可以说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是燃眉之急[1]。
(二)我国大气环保法制建设的重要进程
197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法律的高度,宣告了我国大气环保的法制化建设正式开始,并在此后的四十年当中渐渐形成了完善、全面的大气环保法律体系。1987,年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大气环保的环境保护法律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强调了大气环保的法律地位和重要意义。1990年后,为控制SO2的排放量、降低酸雨的出现,大气环保的法律法规体系开始不断细化,并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提出要求,同期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2015年,我国新的《环保法》正式出台[2]。
(三)参与国际大气环保法制建设的重要进程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国家,坚持积极参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和沟通。1972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8年签订《京都议定书》;2012年签订《〈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2015年签订《巴黎协定》。
三、我国新时期大气环保法制化建设简述
2010年开始,我国大气环保法制化建设开始大力推进,推进的途径包括:加强企业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系统、严格落实法律政策等。具体内容包括:不断完善、修正有关大气环保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签署并积极响应有关大气环保的国际协约,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2011年,我过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城市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促进我国碳交易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并致力于探索出最适合中国实际状况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碳排放产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促进企业生产的低碳环保化,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同时有关部门积极完善并推行产业的污染排放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做好对大气环境的评估和预测,定期展开对环境的专项检查。
结语
就我国当前的法律系统而言,大气环保经过多年来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多令人满意的成效,对不断恶化的大气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尽管如此,要想实现彻底改善大气环境的梦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的大气环保法制化建设还需要不断推进,持续完善有关的法律法体系并深入贯彻落实,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气环境保护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韩睿.大气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的追问与反思[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4):121-121.
[2]王怡文.我国大气环保的法制化进程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1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