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元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脑皮层发育,Bmal1,神经元迁移,轴突投射
神经元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黄青芸,刘斯佳,郭忠信,熊欣欣[1](2019)在《Bmal1对小鼠胚胎期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和轴突投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脑皮层的发育是脑结构形成与功能建立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及胼胝体区的轴突投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受基因转录的调控,但相关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转录因子BMAL1 (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1)是体内重要的生物钟节律因子之一,最新研究发现其还参与调节海马神经祖细胞增殖,提示其与神经发育存在潜在的相关性。为明确Bmal1基因在大脑皮层发育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RT-PCR和Real-timePCR检测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表达丰富,并且在发育期的大脑内呈现特定的表达规律:在胚胎后期和出生后早期脑内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以出生后第3 d为高峰。进一步通过联合使用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和RNAi干扰方法敲减脑内神经元中Bmal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胚胎期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发生了延迟,延迟程度与RNAi的敲减效率呈正相关,存在一定的基因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观察发现,在胚胎期脑内神经元中降低Bmal1表达水平以后,胼胝体轴突向对侧大脑半球的投射也出现了明显的缺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BMAL1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以及轴突投射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调控分子,为从转录因子角度深入理解大脑皮层发育的分子调节机制和寻找调控靶点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6期)
李芳[2](2019)在《Bmal1对小鼠胚胎期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和轴突投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脑的功能和可塑性依赖于发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复杂神经环路结构。其中大脑皮层在脑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脑皮层的发育包涵一系列关键过程,例如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这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错误都会导致不同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作为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神经元迁移到新生皮层内的适当位置,以及获得特定层的神经元身份和轴突投射,显得额外重要。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放射状迁移以及胼胝体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向对侧大脑半球的延伸过程受到多种分子或因素的调节,这些调节机制对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形成演化以及发育相关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哺乳动物生物钟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编码的是一种含有bHLH(basic helix-loop-helix)-PAS(PER-ARNT-SIM)结构域家族的转录因子,是生物钟转录、翻译反馈环中的核心部分,是分子昼夜震荡器的关键元件,也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起搏点不可缺少的组件。但是它在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功能迄今很少被报道,仍不清楚。新近的研究发现,Bmal1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退出前发生的细胞分裂数量。这暗示了Bmal1基因与大脑神经发育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利用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组织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结合逆转录R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等主要技术,对Bmal1在小鼠大脑皮层及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相应的生理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可丰富表达,并且其表达模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脑内具有规律性,主要在围生期高表达,以出生后第3天为表达高峰,这个结果提示了Bmal1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可能起着特定的作用。随后,我们联合使用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的方法和干扰RNAi的方法来降低脑内神经元中Bmal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胚胎期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发生了延迟,并且与RNAi的敲减效率相关,存在基因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降低Bmal1在脑内的表达水平影响了胼胝体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对发育期脑内的神经元轴突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项研究工作初步阐明了Bmal1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调节功能,揭示了皮层神经元发育调控的新的一个分子机制,并为今后进一步了解Bmal1在脑内的作用和相关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斌[3](2018)在《发育时期Disabled-1可变性剪接调控神经元迁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是分层结构的基础。在多种复杂的迁移行为中,多极向双极过渡(multipolar-to-bipolar transition,MBT)是神经元精确迁移与精准定位的关键。Reelin--Disabled-1(Dab1)信号通路在调控神经元迁移中至关重要,然而,Dab1分子如何协同介导下游分子,最终影响多极向双极过渡,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前,我们曾发现,Dab1基因通过可变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能够产生多种迥异的剪接体(isoforms),分别携带不同的酪氨酸结构域,招募不同的下游效应分子。本次工作,我们在发育过程的皮层中揭示Dab1基因经由外显子7、外显子8和外显子9bc的可变性剪接可以动态调节酪氨酸结构域的组装与活性。不同发育时相胚胎鼠皮层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荧光实时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结果显示,Dabl可变性剪接具备时间空间特异性,主要发生于胚胎期14.5天(E14.5)的多极神经元聚集区(multipolar accumulation zone,MAZ)。借助子宫内胚胎电转染(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技术,我们向皮层迁移神经元外源表达不同的Dab1剪接体,发现缺失外显子7和/或外显子8,或者冗余外显子9bc的Dab1剪接体均削弱了 Dab1酪氨酸磷酸化激活水平,阻滞导向突起(leading process)的延伸,使多极神经元丢失迁移指向,大量滞留在多极神经元聚集区,最终引发迁移紊乱。另外,在Dab1基因敲除(Dab1 knock-out,Dab1 KO)的小鼠皮层神经元中,外源引入典型Dab1剪接体有助于MBT的完成,继而挽救因Dab1敲除导致的迁移紊乱。但引入缺失外显子7和外显子8,或冗余外显子9bc的剪接体却丧失了挽救神经元迁移紊乱的能力。由于以上外显子直接编码酪氨酸磷酸化基序(motif),因此,可变性剪接可以通过Dab1剪接体的磷酸化激活状态的切换,间接介导皮层神经元多极向双极过渡,实现对迁移的精确调控。此次研究,揭示了 Dab1基因可变性剪接是协调神经元多极向双极过渡和迁移的时空特异性调控的关键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0-01)
张建华[4](2018)在《DCC介导的Dab1磷酸化参与调控新皮质神经元辐射迁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发育是由一系列精密调控的细胞学事件构成的。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位于大脑皮层室管膜区以及室管膜亚区的神经前体细胞会进行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产生神经前体细胞和大量的神经元。这些分化以后的神经元细胞会通过多极迁移、辐射迁移和胞体移位的迁移方式向皮层板最外侧移动,并正确的定位在相应的皮层位置,进而形成“由内而外”的六层板层结构。其中神经元辐射迁移是新皮质发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神经网络功能形成和维持的基础。在皮层锥体神经元的辐射迁移过程中,多极向双极的形态转换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目前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神经元形态转换的异常以及神经元的迁移异常都与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调控新皮层神经元辐射迁移的机制的研究并不是很清楚。Reelin信号通路是调节皮层神经元迁移和定位的最经典的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Reelin与跨膜受体载脂蛋白E受体2(ApoER2)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结合,介导接头蛋白Disabled 1(Dab1)分子发生磷酸化从而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然而,在Reelin敲除小鼠Reeler中,Dab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但并没有消除,这暗示可能存在不依赖于Reelin的Dab1磷酸化信号机制。然而,接头蛋白分子Dab1在非Reelin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结肠癌缺失蛋白(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DCC)是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中的跨膜分子,其作为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的受体之一,在胚胎发育时期影响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及导向,并参与调节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的迁移。已有研究表明DCC在胚胎期大脑皮层中呈现较高水平的表达,然而对于DCC在胚胎大脑皮层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并不清楚。首先,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DCC和Dab1在胚胎时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和GST-pull down实验检测发现,在生理条件下DCC和Dab1形成功能性复合物。加入DCC的胞外配体Netrin-1刺激会引起Dab1分子的酪氨酸发生磷酸化。进一步,DCC的P3结构域缺失或降低DCC表达都会导致Netrin-1刺激所引发的Dab1磷酸化水平下降,并且导致神经元迁移的阻滞以及神经元从多极向双极形态转换的异常。这种迁移异常的情况能够被Dab1磷酸化激活形式所恢复,并且持续性激活的Fyn激酶能够完全补救这种迁移异常。总的来说,我们这些研究说明了以前未定义的DCC-Dab1信号通路,并阐明了其在新皮质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DCC通过其胞内的P3结构域与Dab1的PTB结构域相结合。DCC的配体Netrin-1能够诱导Dab1发生酪氨酸磷酸化。敲除DCC或缺失DCC的P3结构域都会显着抑制皮层神经元的辐射迁移,并导致迁移神经元的多极向双极的形态转换异常。这种迁移阻滞和形态转换的缺陷能够被磷酸化激活形式的Dab1或组成型激活的Fyn激酶补救。总之,本研究首次发现了DCC-Dab1形成功能性复合物并初步阐明其在新皮层发育过程的皮层神经元迁移中的功能。Netrin-1/DCC-Dab1这一信号通路的揭示对于深化新皮质神经元辐射迁移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沈秀莲,逯宜超,甲芝莲,吴强[5](2018)在《N-WASP通过polyPro和VCA结构域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与细胞骨架构建和重塑的调控息息相关。N-WASP蛋白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WASP-WAVE family)的一个重要成员,又名WAS-like蛋白(WASL),直接参与细胞骨架中肌动蛋白丝状分支的动态调控。本研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发现N-WASP表达于小鼠胚胎发育时期(E12.5~E18.5)的大脑皮层中,并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低。利用在体子宫内胚胎电转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或者敲低N-WASP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障碍,说明N-WASP在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中起到关键作用。N-WASP蛋白主要包含4个结构域:WH1、GBD、poly Pro和VCA。为进一步研究N-WASP各结构域在神经元迁移中的调控功能,设计了一系列的显性负性突变实验。通过过表达结构域删除的N-WASP蛋白,发现(35)poly Pro、(35)VCA和(35)WH1均能造成神经元迁移障碍。但是,过表达不能结合Cdc42的N-WASP蛋白(H208D突变体)却不能造成明显的神经元迁移障碍。另外,单独过表达N-WASP的结构域poly Pro或VCA能够造成神经元迁移障碍,而过表达WH1结构域却不能影响迁移。最后,通过过表达poly Pro和VCA结构域同时删除的N-WASP(WH1-GBD),发现WH1-GBD结构域对神经元迁移没有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N-WASP蛋白主要是通过poly Pro和VCA两个结构域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迁移过程。(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8年05期)
Rui,Qin,Shuai,Cao,Tianjie,Lyu,Cai,Qi,Weiguang,Zhang[6](2018)在《CDYL功能缺失干扰神经元迁移增加小鼠癫痫易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在本研究中,课题组使用了形态学、电生理学及动物行为学等多种实验方法,配合条件性敲除小鼠、RNAi及胚胎电转等技术,揭示了CDYL在胚胎发育后期神经元迁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发现CDYL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癫痫的潜在分子机制。CDYL的表达量随着大脑的发育逐渐降低,在小鼠的胚胎发育期含量最高,成年后含量明显减少,提示CDYL可(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8年04期)
李秋玲[7](2018)在《Wnt3a过表达对脊髓连合纤维投射及神经元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在脊髓发育过程中,产生于背部的连合纤维沿固定轨迹投射到脊髓对侧,而神经元从神经上皮祖细胞区域迁移到正确的位置,才能形成正确的组织结构和神经回路,发挥脊髓信息传递的功能。Wnt3a作为Wnt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以及迁移。有关Wnt3a在脊髓损伤修复方面的功能已有研究,但其在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功能(如调控神经元迁移、连合纤维投射等)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目的1.研究Wnt3a异位表达对脊髓连合纤维投射及神经元迁移的影响。2.探索Wnt3a过表达对神经细胞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1.通过RNA提取、PCR扩增、酶切和连接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Wnt3a基因克隆到pCAGGS-EGFP载体上,再进行菌落PCR和酶切验证,最后进行基因测序。2.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Wnt3a过表达载体(pCAGGS-EGFP-Wnt3a)转入SH-SY5Y细胞,提取蛋白,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Wnt3a表达情况。另外,利用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将pCAGGS-EGFP-Wnt3a转入E2.8鸡胚脊髓中,E4取材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检测Wnt3a表达情况。3.将pCAGGS-EGFP-Wnt3a或pCAGGS-EGFP转入E2.8鸡胚脊髓中,E6时取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阳性胚胎,一部分材料进行组织切片,每组至少5个材料,利用免疫荧光检测Wnt3a,Pax7,Map2和MNR2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GFP示踪检测Wnt3a异位表达后对神经元形态及迁移的影响。另一部分材料用于神经元的提取培养,检测体外条件下Wnt3a异位表达对神经元形态的影响。4.将pCAGGS-EGFP-Wnt3a或pCAGGS-EGFP转入SH-SY5Y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检测Tubulin的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catenin,CyclinD1,C-myc,PCNA,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菌落PCR,酶切验证以及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CAGGS-EGFP-Wnt3a载体。2.pCAGGS-EGFP-Wnt3a转染的SH-SY5Y细胞的Western blot及脊髓切片免疫荧光结果表明,Wnt3a在SH-SY5Y细胞和脊髓中表达量增加。3.在E6鸡胚脊髓中,Wnt3a异位表达后,连合纤维未投射到对侧,绝大多数GFP阳性神经元滞留在VZ区,且无法伸出突起或伸出较短的突起。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ap2阳性表达区域减少,MNR2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且大部分滞留在VZ区,而Pax7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脊髓神经元分离培养的结果显示,pCAGGS-EGFP-Wnt3a转染的神经元呈球形或伸出较短的突起。4.pCAGGS-EGFP-Wnt3a转染的SH-SY5Y细胞的Tubulin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细胞无法伸出突起或突起变短;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实验组中β-catenin,C-myc以及PC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Bcl-2的表达量下调,而CyclinD1和Caspase3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1.Wnt3a异位表达抑制脊髓连合纤维投射;2.Wnt3a异位表达调节神经元形态进而影响迁移;3.Wnt3a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期刊2018-03-01)
KRIVOSHAPKINA,LIUBOV[8](2017)在《癫痫大鼠模型中miR-134-5p和神经元迁移蛋白双皮质素(DCX)的异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2.1.背景及目的:目前,癫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癫痫是最目前常见的疾病之一。截至到2016年,全球范围内约有5千万癫痫患者,发病率约为0.85%。因此目前研究尝试从形态学,神经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等多方面去探索癫痫疾病的机制及治疗(Scharfman.,2002,Harvey.B.D et al.,2003,Kalinichenko S.G et al.,2004)。目前研究发现脑组织可以分泌数种miRNA,进而影响树突的形态,神经元的迁移和胶质细胞的功能(E.M.Jimenez-Mateos,D.C.Henshal,2013),并可以通过影响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癫痫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miRNA是一类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有研究发现miR-134的功能与神经触突的可塑性有关,并且参与神经细胞的迁移与分化(E.M.J-Mateos,2012)。目前研究发现,miRNA-134-5p(miRNA-134)的靶基因有PUM2(Fiore et al.2009),CREB(Gao et al.2010)and DCX(Gaughwin et al.2011)等。而双皮质素(DCX)参与皮质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细胞的迁移。DCX基因的突变可以引起神经元迁移的异常导致癫痫。DCX可以用测量作齿状回成熟神经元的标志物,与无脑回畸形和灰质异位症的致病机制有关(Rayner et al.2006)。故本文采用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miR-134及DCX在癫痫动物模型中的异常表达,探讨其在癫痫中的作用。2.2.材料与方法:采用匹罗卡品-氯化锂点燃模型作为大鼠的癫痫发作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急性期(发作后24小时)组、亚急性期(发作3周)组,慢性期(发作后2个月)组。采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海马标本,采用q PT-PCR检测miRNA-134的表达,Western blot等检测DCX的表达,探寻其异常表达及关系。2.3.结果:qPT-PCR检测发现大鼠癫痫模型的海马组织中的miRNA-134在发作24小时后升高明显,而叁周及两个月组则无明显升高。Western blot发现大鼠癫痫模型的海马组织中的DCX在各个时期的表达均下降明显。2.4.结论: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miR-134在急性发作时升高明显,此后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又逐渐下降至正常,而DCX在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发作后各个时期均程下降。二者可能参与癫痫的致病机制及发作后的神经元损伤与修复过程。(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6-30)
黄映雪[9](2017)在《Fyn的RNA干扰和重要位点突变对神经元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六层结构的形成依赖神经元的正确迁移,该过程受到多种信号分子的调节,神经元迁移障碍会造成多种神经系统疾病。Fyn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敲除小鼠大脑皮质结构异常,大脑皮质浅层神经元数量减少,晚出生神经元异常定位在大脑皮质深层。Fyn在神经元迁移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Fyn对神经元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我们结合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结果,对Fyn在神经元迁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进行进一步探索。为了研究Fyn对神经元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利用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并结合RNA干扰和基因定点突变探讨了降低Fyn表达和N末端修饰位点突变对神经元迁移和神经元形态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yn下游可能的信号分子,构建这些分子的不同点突变载体,分别将其与Fyn超表达和干扰载体共同转染神经元,探索Fyn调节神经元迁移的信号通路。研究结果如下:1.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筛选出有效的干扰片段,结合子宫内电击转染发现降低Fyn表达不仅对晚出生的神经元迁移有影响,还抑制早出生神经元的迁移。在胚胎15.5天转染标记晚出生的神经元,出生后1天取材,对照组中大部分神经元已经到达它们的目的地——边缘带附近,干扰组中大部分被转染的神经元则滞留在中间带。并且,在出生后第7天,干扰组中许多神经元仍停留在中间带和皮质板,说明干扰Fyn抑制神经元迁移而不是延迟迁移。在胚胎12.5天转染标记早出生神经元,胚胎16.5天取材时对照组中神经元迁移进入皮质板,干扰组大部分神经元则滞留在中间带。降低Fyn表达在迁移初期阻碍神经元顶突起的形成,在中间带和皮质板交界处双极神经元比例降低,神经元多数呈圆形且没有形成明显的顶突起;进入皮质板的神经元顶突起增长,但存在一些极性反转的细胞;而接触到边缘带的细胞则顶突起长度增加且分枝减少。2.Fyn的N末端修饰包括第二位甘氨酸豆蔻酰化修饰、第叁和第六位半胱氨酸棕榈酰化修饰以及第七和第九位甲基化修饰,N末端修饰对Fyn的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利用基因定点突变构建4种Fyn的N末端点突变真核表达载体:Fyn-G2A、Fyn-C3,6S、Fyn-K7A和Fyn-K7,9A。子宫内电击转染结果显示在胚胎15.5天转染后5天,Fyn-WT超表达抑制神经元迁移,神经元在脑室区和中间带形成团状聚集,几乎没有到达边缘带附近的神经元。各点突变载体转染组中,大多数神经元能够接触到边缘带,这与对照组相似但与Fyn-WT转染组相比有显着差异。Fyn-K7A,Fyn-K7,9A转染组中细胞聚集减少,在Fyn-G2A,Fyn-C3,6S转染组中没有神经元聚集现象。Fyn-G2A转染组中出现一些顶突起朝向脑室区的细胞,产生了类似干扰Fyn所引起的神经元极性反转。以上结果说明这些修饰位点在Fyn调节神经元迁移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3.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Fyn引起FAK-Y925和PI3K-p85磷酸化,研究显示Rho蛋白GTP酶对神经元迁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FAK-Y925F(不可被磷酸化),RhoA-DN,RhoA-CA,Rac1-DN,Rac1-CA,结合子宫内电击转染探索Fyn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在胚胎15.5天转染后5天,FAK-Y925F+Fyn-WT转染组多数神经元到达边缘带附近,细胞聚集明显减少,说明FAK-Y925F能够挽救Fyn-WT造成的神经元迁移障碍和细胞异常聚集。Fyn-WT+Rac1-DN和shFyn+Rac1-CA转染组神经元在各层的分布与对照组和Fyn-WT组相比均有显着差异,神经元聚集减少,但仍有大量细胞形成团状或柱状聚集,说明Rac1参与Fyn对神经元迁移的调节,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Fyn所引起神经元迁移障碍。Fyn-WT+RhoA-DN和shFyn+RhoA-CA转染组神经元在不同层的分布与对照组相似,Fyn-WT+RhoA-DN转染组形成聚集的神经元明显减少,shFyn+RhoA-CA转染组大部分神经元在中间带和皮质板交界处可以形成典型的双极形态,且皮质板中部分神经元顶突起恢复正常,但是到达边缘带的神经元仍然有较长的顶突起和较少的分枝,说明RhoA可能是Fyn调节神经元迁移的关键分子。综上所述,Fyn对早出生和晚出生的神经元迁移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对神经元形态造成影响,通过调节神经元形态变化影响神经元迁移。Fyn蛋白表达缺陷导致神经元顶突起形态异常,FAK和RhoA可能是Fyn调节神经元迁移的关键分子,Rac1也参与Fyn对神经元迁移的调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谢炅芳[10](2017)在《LIMK1通过磷酸化Cofilin调节神经元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元有序地从室带迁移到边缘带形成大脑皮层由内而外的六层结构。当神经元迁移到达目的地,顶树突向上延伸到边缘带,轴突向下伸至室带从而建立突触联系。神经元迁移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对大脑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其依赖于许多细胞功能,如细胞形状、极性和动力。神经元迁移障碍会导致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癫痫、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于LIMK1的表达,LIMK1的缺失会导致一种复杂的发育疾病,威廉姆斯综合征,该疾病常伴有精神失常和空间认知障碍。LIM激酶家族有两大成员,LIMK1和LIMK2。LIMK1含有两个LIM结构域、一个丝氨酸/脯氨酸富集区和一个激酶结构域,其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的建立、细胞动力和结构重塑等多个细胞进程。LIMK1高表达于成熟的神经元突触中,在神经系统中,LIMK1对轴突生长、小棘形态和突触可塑性都至关重要。海马锥体神经元中超表达LIMK1会诱导生长锥的形成和轴突的生长。另外,LIMK1可被其上游信号分子Rho和Rac1激活,研究表明无论在体内或体外环境下,ROCK都可通过磷酸化LIMK1的508位的苏氨酸来激活LIMK1的表达。作为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LIMK1还可以通过磷酸化Cofilin使其失活来重塑细胞骨架。关于LIMK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轴突生长,小棘形态及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然而LIMK1在神经元迁移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仍是未知。本研究构建了LIMK1野生型载体LIMK1-WT及位点失活型突变载体LIMK1-DN和持续激活型突变载体LIMK1-CA,通过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结合细胞转染技术、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拍照技术,研究并分析了LIMK1在神经元迁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LIMK1影响神经元迁移的潜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Cofilin持续激活型载体Cofilin-S3A来进行挽救实验,阐明了在神经元迁移过程中LIMK1与Cofilin的关系。结果如下:1.成功克隆了LIMK1基因并构建了LIMK1野生型超表达载体,转染3T3细胞发现超表达LIMK1会促进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运用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发现超表达LIMK1野生型载体显着地抑制神经元的迁移,并引起神经元突起增加及顶突起分支数目增加。2.运用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了LIMK1位点失活型载体LIMK1-DN,我们将LIMK1-DN电转到小鼠大脑左侧脑室,发现与LIMK1-WT相比,超表达LIMK1-DN对神经元迁移的抑制作用减弱,并使神经元长出了两个顶突起。3.为了研究LIMK1的磷酸化位点T508在神经元迁移中的功能,构建了LIMK1-CA持续激活型载体。子宫内电击转染结果显示LIMK1-CA更加强烈地抑制了神经元迁移,并影响了神经元形态,顶突起长度发生明显改变。4.运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其下游分子Cofilin的非磷酸化载体Cofilin-S3A来研究LIMK1影响神经元迁移的机制,通过共转LIMK1-CA与Cofilin-S3A发现可以有效地挽救神经元的迁移障碍,并且在高倍镜下观察其神经元形态发现,顶突起长度完全恢复。综上所述,LIMK1表达量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神经元迁移,并且在神经元迁移过程中,LIMK1是通过调节Cofilin来影响神经元迁移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神经元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脑的功能和可塑性依赖于发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复杂神经环路结构。其中大脑皮层在脑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脑皮层的发育包涵一系列关键过程,例如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这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错误都会导致不同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作为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神经元迁移到新生皮层内的适当位置,以及获得特定层的神经元身份和轴突投射,显得额外重要。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放射状迁移以及胼胝体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向对侧大脑半球的延伸过程受到多种分子或因素的调节,这些调节机制对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形成演化以及发育相关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哺乳动物生物钟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编码的是一种含有bHLH(basic helix-loop-helix)-PAS(PER-ARNT-SIM)结构域家族的转录因子,是生物钟转录、翻译反馈环中的核心部分,是分子昼夜震荡器的关键元件,也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起搏点不可缺少的组件。但是它在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功能迄今很少被报道,仍不清楚。新近的研究发现,Bmal1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退出前发生的细胞分裂数量。这暗示了Bmal1基因与大脑神经发育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利用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组织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结合逆转录R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等主要技术,对Bmal1在小鼠大脑皮层及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相应的生理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mal1基因在神经系统中可丰富表达,并且其表达模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脑内具有规律性,主要在围生期高表达,以出生后第3天为表达高峰,这个结果提示了Bmal1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可能起着特定的作用。随后,我们联合使用小鼠子宫内胚胎电转的方法和干扰RNAi的方法来降低脑内神经元中Bmal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胚胎期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发生了延迟,并且与RNAi的敲减效率相关,存在基因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降低Bmal1在脑内的表达水平影响了胼胝体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对发育期脑内的神经元轴突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项研究工作初步阐明了Bmal1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调节功能,揭示了皮层神经元发育调控的新的一个分子机制,并为今后进一步了解Bmal1在脑内的作用和相关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元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李芳,黄青芸,刘斯佳,郭忠信,熊欣欣.Bmal1对小鼠胚胎期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和轴突投射的影响[J].遗传.2019
[2].李芳.Bmal1对小鼠胚胎期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和轴突投射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9
[3].张斌.发育时期Disabled-1可变性剪接调控神经元迁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张建华.DCC介导的Dab1磷酸化参与调控新皮质神经元辐射迁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沈秀莲,逯宜超,甲芝莲,吴强.N-WASP通过polyPro和VCA结构域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J].遗传.2018
[6].Rui,Qin,Shuai,Cao,Tianjie,Lyu,Cai,Qi,Weiguang,Zhang.CDYL功能缺失干扰神经元迁移增加小鼠癫痫易感性[J].科学新闻.2018
[7].李秋玲.Wnt3a过表达对脊髓连合纤维投射及神经元迁移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8
[8].KRIVOSHAPKINA,LIUBOV.癫痫大鼠模型中miR-134-5p和神经元迁移蛋白双皮质素(DCX)的异常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17
[9].黄映雪.Fyn的RNA干扰和重要位点突变对神经元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0].谢炅芳.LIMK1通过磷酸化Cofilin调节神经元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