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行投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硅橡胶印模,平行投照技术,分角线投照技术
平行投照论文文献综述
韩超,高安天,王铁梅,花凌晨,李厚轩[1](2019)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界牙体宽度(W),按照牙位分为前牙+上颌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比较2种投照技术2次投照的差异。结果:虽然两种投照技术前后2次投照的牙体长度及宽度的配对t检验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与分角线投照技术相比,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所得到的前后两次根尖片上的牙体长度和宽度的组内相关系数更高。结论: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投照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根尖片投照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纵向定量对比的各类口腔科疾病诊断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苏岩,李秋红,雷凤翔[2](2016)在《平行、分角投照技术估测牙齿工作长度准确性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的根管治疗,常规需要清晰准确的根尖片来辅助诊断和判断治疗进程。而准确测量牙齿工作长度,是贯穿整个根管治疗过程的关键步骤。为此,我们分析了平行和分角两种投照方式根尖片对于测量牙齿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和优缺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2014-10—2015-08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55例,其中上颌磨牙10例,上颌前磨(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苏岩[3](2016)在《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估测根管工作长度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是完善根管治疗的核心环节,贯穿于根管治疗的每个步骤。根尖片可以显示牙齿全貌以及根管、根尖周围组织的硬组织情况,作为一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为此,对比分析了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两种根尖片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和优缺点,便于为临床灵活选择何种根尖片提供依据。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患牙,男性23例,女性32例,年龄22岁到84岁。按牙位分为前牙组(18例)、前磨牙组(19例)、上颌磨牙组(10例)、下颌磨牙组(9例)。所有患牙都是首次进行根管治疗,且根尖孔全都发育完成未曾有吸收破坏,术前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同期拍摄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两张根尖片,由两名医生通过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根尖片上牙冠参照点到根尖的距离,测量两次均值减去1mm后获得两个EWL(estimated working length,估计根管工作长度)记为EWL1和EWL2。患牙经过开髓、拔髓、疏通根管后通过根尖定位仪和诊断丝拍片法得到目标牙的AWL(actual working length,实际根管工作长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两种投照方式根尖片估计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并将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的统计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结果在准确率方面,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平行投照的准确率为88.69%和88.67%,两组分角投照的准确率均为66.67%,平行投照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分角投照;而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平行投照的准确率分别为88.89%和100%仅略高于分角投照的准确率88.83%和88.89%。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p值为0.034和0.020,均小于0.05,认为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在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p值分别为0.104和0.503,均大于0.05,认为在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而言,在前牙区和上颌磨牙区,平行投照根尖片比分角投照根尖片更准确,建议采用平行投照拍摄根尖片协助判断根管工作长度;而在前磨牙区和下颌磨牙区,平行投照与分角投照估计根管工作长度的能力相当,可以选择方便易操作的分角投照根尖片即可满足临床需要。(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王双,王茜,陈惠萍[4](2006)在《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单根管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对92颗拟行根管治疗的单根管牙术前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其牙根长度,测量值减去0.5mm即为估计工作长度,再与实际根管工作长度比较,研究其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的准确性,并用秩和检验检测两者有无差异。结果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单根管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为89.13%,与实际工作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根管牙在根管治疗术前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工作长度的准确率高。(本文来源于《广东牙病防治》期刊2006年03期)
石咏梅,王虎中,王翔,王早堂,彭艳芳[5](2005)在《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临床实用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制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设计制作一套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并在该定位器的X线探测器的固定板上装置一条长5mm,直径0.8mm的金属条。采用X线牙片机和ODIS-Ⅰ型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对20人次拍摄20对平行投照根尖定位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0对牙片中金属条测量值的一致性及目标牙根尖到金属条近中端的距离和角度关系的一致性。结果等效性检验显示20对定位片的金属条测量值与金属条实际长度、直径均无差异(P<0.05),且两种测量方法下,金属条长度与直径和金属条近中端点与目标牙根尖的连线距离及角度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这套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重复性好,可比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沙海亮,白玉兴[6](2005)在《前磨牙根尖片分角投照与平行投照牙齿长度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磨牙区分角投照根尖片和平行投照根尖片在评价牙齿长度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64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齿,拔除前同期拍摄分角投照和平行投照根尖片。将两种根尖片的影像长度和牙齿实际长度之间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前磨牙区,分角投照、平行投照根尖片影像长度和牙齿实际长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前磨牙区的分角投照根尖片和平行投照根尖片均能精确反映牙齿的实际长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05年02期)
张成飞,赵宝红,丁瑞宇,林琼光[7](2002)在《平行和偏移投照根尖片在确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X线片检查在确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MB2 )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的患者 5 9例作为实验对象。每个患牙均需拍摄术前X线正位投照片、X线偏移投照片和诊断丝正位、偏移投照片。患牙经根管治疗术后 ,计算MB2的发现率。比较 4种X线投照方法与MB2发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5 9例 5 9个患牙中 ,存在MB2的患牙为 2 4个 ,占 40 .7%。X线正位投照片发现根管偏移的占 49.2 % ,X线偏移投照片发现根管偏移的占 5 2 .5 % ,诊断丝正位投照片发现根管偏移的占 44 .1% ,诊断丝偏移投照片发现根管偏移的占 5 5 .9%。统计学分析显示 :X线正位投照片和诊断丝正位投照片中根管偏移比率与MB2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应用偏移投照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据不同角度X线片和诊断丝照相 ,分析根管影像偏移程度 ,有助于寻找和确定MB2根管的存在。(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2年12期)
张万林,张刚,马绪臣[8](1997)在《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使根尖片的投照标准化,以使根尖片上所显示的牙槽骨骨量的细微变化实现稳定的纵向可比性。材料和方法:设计和制作了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装置,并利用本装置及传统的平行投照装置对颅骨标本不同目标牙分别投照,将获得的两组根尖片(分别为29对、14对)投照角度误差以及减影后灰度的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平行投照时定位与否,对照片的重复性有着明显差别,采用定位装置可明显提高根尖片图像的可重复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王长福[9](1991)在《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应用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牙周病是口腔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X线片对于牙周病诊断,牙周病病程进展及治疗效果的观察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曲面体层摄影X线片的清晰度、锐利度较差,牙齿牙槽突影象失真较大,难以对牙槽突的情况进行准确观察,因而在临床上仍然广泛应用根尖片分角技术检查方法。国外目前已广泛应用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而国内目前尚未推广应用。本文将对平行投照技术的投照方法,投照要点及优缺点做重点叙述。平行投照技术是由Mccormick1902年首先描述,摄影原理是胶片位置与被照牙齿的长轴平行,X线中心线垂直于被照牙的长轴和胶片中心(图1)。(本文来源于《现代口腔医学杂志》期刊1991年01期)
平行投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完善的根管治疗,常规需要清晰准确的根尖片来辅助诊断和判断治疗进程。而准确测量牙齿工作长度,是贯穿整个根管治疗过程的关键步骤。为此,我们分析了平行和分角两种投照方式根尖片对于测量牙齿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和优缺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2014-10—2015-08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55例,其中上颌磨牙10例,上颌前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行投照论文参考文献
[1].韩超,高安天,王铁梅,花凌晨,李厚轩.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9
[2].苏岩,李秋红,雷凤翔.平行、分角投照技术估测牙齿工作长度准确性的对比[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
[3].苏岩.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估测根管工作长度的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
[4].王双,王茜,陈惠萍.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6
[5].石咏梅,王虎中,王翔,王早堂,彭艳芳.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临床实用性探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
[6].沙海亮,白玉兴.前磨牙根尖片分角投照与平行投照牙齿长度的对比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5
[7].张成飞,赵宝红,丁瑞宇,林琼光.平行和偏移投照根尖片在确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的作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
[8].张万林,张刚,马绪臣.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装置的研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
[9].王长福.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应用简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