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烤烟,水,钾,EM
生物学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庄文贤,穆方,王雯,卢中华[1](2019)在《水肥耦合因素对烤烟生物学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烤烟的生物学产量是影响烤烟产值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水肥因素对烤烟产量的耦合效应及水、钾、EM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探明了各因素对烤烟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与机制,形成了烤烟产量与水、钾二元一次线性相关关系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提高产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0期)
李超,肖小平,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2](2019)在《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动稻草焚烧、高氮低密等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在稻草还田下设置:常氮常密(T1)、常氮增密(T2)、减氮常密(T3)、减氮增密(T4)4种双季机插栽培模式,研究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T4通过早、晚稻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密27.3%,显着提高了成穗率、有效穗及结实率(P<0.05),早、晚稻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重较T1仅分别减少3.3%、1.3%,早稻产量较T1增加1.6%,晚稻仅降低0.5%,周年产量增加0.4%。稻草还田下,早、晚稻T4的生育期较T1缩短2 d,有利于保障晚稻适龄机插;早、晚稻的个体SPAD及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群体叶面积衰减率、群体表观转运率、SPAD衰减率及Pn衰减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以T4最低。综上,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虽然抑制了机插双季稻的个体生长,但提高了抽穗期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为双季稻区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蔡莉[3](2019)在《金钗石斛不同种质生物学特性及产量质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集药用和观赏于一身。随着野生金钗石斛资源日渐枯竭,合理开发利用金钗石斛这一药用资源尤为重要。在国内外学者对金钗石斛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深入研究了金钗石斛不同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和质量,完善了金钗石斛的相关研究,可为筛选优良金钗石斛种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赤水的温度、降水、日照时数、海拔等条件在金钗石斛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能够满足金钗石斛的生长需求。青苔和丹霞石所含矿质元素的种类与含量均有差异。青苔中主要的矿质元素有15种,其中N含量最高达9.06 g/kg,Ca、K、Mg、P、Na的含量均较高,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Fe、Mn、Zn、B、Cu元素,Pb和Cd元素含量较低。丹霞石中元素有17种,其中Si含量最高达400.78 g/kg,主要的元素为O、Al、K、Na、Fe,还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C、Mg、Ca、P、Mn、S、N等元素。同前人对金钗石斛中矿质元素的研究进行比较,金钗石斛中部分矿质元素来源于伴/附生物,其它矿质元素可能来源于空气中的养分。2.金钗石斛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茎生长期、长叶期、落叶期、开花期、结果期、休眠期7个时期。两份种质在茎生长期、开花期和生长停止时间叁方面存在差异。鱼肚兰的茎高和茎粗变化均快于竹叶兰,且茎高和茎粗均大于竹叶兰。金钗石斛两年生的叶片SPAD值显着高于一年生,鱼肚兰叶片的SPAD值高于竹叶兰。金钗石斛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随光强的增加在9:30左右出现最大值,随后光合速率下降,在13:30左右为最低值,15:30有微小峰值。金钗石斛光合速率较低,表现阴生植物特性。鱼肚兰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AQY值较竹叶兰高,光补偿点较竹叶兰低,表明鱼肚兰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竹叶兰的宽,且光合作用强于竹叶兰。金钗石斛病害率较高,虫害率较低,两份种质的病虫害发生率差异不显着。两份种质均不耐旱,在SOD水平上,鱼肚兰的抗旱性优于竹叶兰。3.采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金钗石斛不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15对引物对15份金钗石斛样品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83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91.64%,说明SRAP标记在15份金钗石斛样品间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和稳定性,表明SRAP标记适用于研究金钗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质的高矮秆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差异不明显,多年种植后同一种质的高矮杆可能是环境作用的结果。鱼肚兰、竹叶兰、圆茎兰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较大,属于不同种质,环境并未完全同质化不同来源种质的遗传差异。4.鱼肚兰的单株鲜重/干重均高于竹叶兰,说明鱼肚兰的单株产量高于竹叶兰。竹叶兰的每丛株数显着高于鱼肚兰,说明竹叶兰的繁殖系数较高。两份种质的多糖、浸出物、总灰分、黄酮、石斛碱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二者茎的质量无显着差异。两份种质的折干率、每丛鲜/干重均无显着差异,说明二者的总生物量差异不明显。两份种质花的多糖、浸出物、总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鱼肚兰的黄酮含量显着低于竹叶兰,而石斛碱含量显着高于竹叶兰。金钗石斛花和茎的质量指标成分存在差异,花的总灰分、黄酮、石斛碱含量显着高于茎,花的浸出物含量较茎高,而多糖含量较茎低。试验中全日照处理的金钗石斛全部死亡,表明金钗石斛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遮阴处理。不同遮阴度下鱼肚兰的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高于竹叶兰,折干率和5个质量指标差异不显着。两份种质的鲜重在叁种遮阴度下存在显着差异,其干重和折干率在不同遮阴度下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鱼肚兰的浸出物和总灰分含量在叁种遮阴度下均存在显着差异,竹叶兰的多糖含量在叁种遮阴度下存在显着差异。综合产量和质量表现,鱼肚兰适宜遮阴度为50%,竹叶兰适宜遮阴度为60%。5.两份种质两个采样点6个检测指标含量在1~12月均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的采收时间金钗石斛存在质量变化。金钗石斛各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的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对两个采样点的两份种质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鸭岭村鱼肚兰:F=0.62024×F1+0.19295×F2,红花村鱼肚兰:F=0.57200×F1+0.20782×F2,鸭岭村竹叶兰F=0.61909×F1+0.19154×F2,红花村竹叶兰:F=0.48691×F1+0.25721×F2。两个采样点两份种质的综合成分得分表明,两个采样点适宜采收鱼肚兰和竹叶兰的时间分别为9~12月和9~11月,且两个采样点的最佳采收鱼肚兰和竹叶兰的时间分别为11月和10月。(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潘绿昌[4](2019)在《贵州不同生态区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品质及产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灰毡/黄褐毛忍冬是贵州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山银花品种,近年来,由于山银花价格低迷,经济效益欠佳,质量和产量参差不齐,品种混杂,药农积极性不高,导致贵州山银花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由于对山银花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等方面认识不足,系统研究不够,盲目扩大种植区域致使山银花产、质量下降,无能力抵御市场风险。因此,系统研究山银花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迫在眉睫。本试验为揭示贵州不同生态区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差异、品质及产量情况,首先对采集于贵州各地的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两个物种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其次以贵州黔北绥阳和黔中安顺种植的灰毡毛忍冬、黔西南安龙和黔中清镇种植的黄褐毛忍冬为材料,系统研究其在各生态点的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表现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表明,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ITS2共有序列长度分别为404 bp、395 bp,相似度达99.49%;psbA-trnH共有序列长度分别为409 bp、410 bp,相似度达97.52%,黄褐毛忍冬psbA-trnH共有序列在5′端多2个碱基,3′末端多5个碱基,中间部分少6个碱基以及10个碱基位点上与灰毡毛忍冬不一样。psbA-trnH序列可鉴定区分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ITS2序列无法准确鉴定两者。将psbA-trnH序列作为鉴定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DNA条形码,推荐ITS2序列作为psbA-trnH序列的辅助序列加以鉴定。2.黄褐毛忍冬安龙和清镇试验点土壤肥力均属肥沃,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综)分别为2.34、2.20;灰毡毛忍冬安顺试验点土壤肥力属肥沃,绥阳试验点土壤肥力属一般,安顺和绥阳试验点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综)分别为1.90、1.54。总体看来,黄褐毛忍冬安龙试验点土壤肥力高于清镇试验点,灰毡毛忍冬安顺试验点土壤肥力高于绥阳试验点。黄褐毛忍冬安龙试验点多项气象要素值均高于清镇试验点,灰毡毛忍冬绥阳试验点气象要素值与安顺试验点差异不大。3.灰毡毛忍冬营养枝条生长量在绥阳生态点远高于安顺生态点,花枝生长量无显着差异,黄褐毛忍冬营养枝生长量在安龙生态点高于清镇生态点,花枝生长量变化并无显着差异;贵州灰毡毛忍冬物候期划分为新梢萌发期、营养枝生长期、越冬期、花枝萌发期、花枝生长期、显蕾期和开花期;黄褐毛忍冬物候期划分为新梢萌发期、营养枝生长期、缓慢生长期、花枝萌发期、花枝生长期、显蕾期和开花期。贵州灰毡毛忍冬花发育时期分为米粒期、叁青期、青白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和金花期七个时期;黄褐毛忍冬花发育时期分为米粒期、青色期、青白期、大白期、银花期和金花期六个时期。灰毡毛忍冬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和胡萝卜微管蚜,对植株生长和产量有明显影响,且绥阳生态点较安顺生态点更严重,黄褐毛忍冬无明显病虫害。4.灰毡/黄褐毛忍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胞间CO_2浓度早晨和傍晚时段高于中午和下午时段,水分利用效率上午时段高于下午时段。灰毡毛忍冬绥阳生态点光合能力强于安顺生态点,黄褐毛忍冬清镇生态点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能力强于安龙生态点,安龙生态点利用弱光能力强,安龙生态点光合作用受到Rubisco催化的羧化作用最大催化速率、电子传递速率控制的RuBP最大再生速率以及由磷酸丙糖运输速率控制的RuBP再生的限制作用较大。5.灰毡毛忍冬绥阳生态点花蕾发育优于安顺生态点,黄褐毛忍冬花蕾发育在安龙和清镇两生态点无较大差异。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花蕾大白期品质高于花蕾银花期,绥阳生态点的灰毡毛忍冬品质高于安顺生态点,黄褐毛忍冬品质在安龙和清镇两生态点无较大差异。灰毡毛忍冬绥阳生态点亩产量为334.13kg,单株产量为4.22kg,安顺生态点亩产量为212.72kg,单株产量为2.25kg,绥阳生态点单株产量和亩产量均高于安顺生态点;黄褐毛忍冬安龙生态点亩产量为244.37kg,单株产量为2.12kg,清镇生态点亩产量为228.58kg,单株产量为2.02kg,安龙生态点单株产量和亩产量均高于清镇生态点。综上所述,灰毡毛忍冬在黔北生态点种植较黔中生态点更好,黄褐毛忍冬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在黔西南和黔中生态点均能适应。(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帅帅,吴人敏,张传进,杨尚东[5](2019)在《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阐明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为构建杂草生态防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葱为试验对象,设置3种杂草防除处理:不除草(CK)、人工除草(T1)和木糠覆盖(T2);并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处理T2显着提高了大葱产量和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及真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6.5%、20.8%和33.3%,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可培养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显着;处理T2显着提高了大葱根际土壤β-葡糖苷酶和氨肽酶活性,但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显着;处理T2显着提高了大葱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但对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不显着;不同杂草防除模式下,细菌丰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呈现T2>T1>CK的趋势;细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呈现CK>T1>T2的趋势,表明处理T2的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门分类水平下,杂草防除处理提高了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的比例,分别增加了28.08%、7.53%和74.59%;属分类水平下,处理T1和T2与对照相比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显着减少,分别减少了486.00%和925.00%。【结论】木糠覆盖防除杂草模式能够提高大葱的产量和改善大葱根际土壤的健康状况,适宜作为南方大田作物生产中杂草生态防控的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推广。(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慕云,陈旭,朱森林,李剑,魏善元[6](2018)在《皇竹草对灵芝“南GL11”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来灵芝栽培的主要原料木屑上涨且紧缺的问题,用皇竹草部分替代木屑,设计以皇竹草添加量在70%-20%,依次递减的6个栽培配方,以木屑为主要栽培料配方CK为对照,进行灵芝"南GL11"出芝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40%皇竹草)的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原料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8年06期)
刘均霞,罗元琼[7](2018)在《不同硼砂施用量对油菜生物学积累根际养分及产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油菜在不同硼砂施用量情况下生物量积累、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硼砂有利于油菜生物学积累,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从而使油菜获得高产。在严重缺硼土壤上增施1.58 kg/667 m2硼砂比增施1.05 kg/667m2硼砂对油菜生物学积累,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及产量增加幅度大。(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8年08期)
宋宇,刘东,李金启,王怡,杜凯[8](2018)在《生物复混肥对强筋小麦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择强筋小麦绿色生产中高效、适用的生物复混肥,比较分析了微生物复混肥(航天)与同价格高含量复配化肥(N、P、K)对小麦生长发育、成产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复混肥对小麦生物学特性(生育期、株高、旗叶长和结实率)、成产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促进和提高的效果。且施用2 a的效果高于施用1 a的。施用生物复混肥可减少化肥施用量的30%。施用生物复混肥对强筋小麦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增加了小麦的株高、旗叶长和结实率,提高了成产因素(667 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尤其是产量增加4.3%~5.4%,最高667 m~2产量可达595.2 kg(基本达到高产创建667 m~2产量600 kg的指标),达到显着水平。由此可见,微生物复混肥(航天)对强筋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都有明显的效果,是减施增效、改良土壤,实现绿色生产和高产创建的理想产品,值得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8年16期)
孟祥海[9](2018)在《丘陵区暗棕壤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变丘陵区暗棕壤大豆田传统守旧的施肥模式而低产的局面,评价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建立筛选最佳施肥模式试验研究,采用田间小区模拟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含量N、P、K和微量元素下、不同大豆生长阶段(分枝期、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下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重和株高,分析了不通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陵半山区中低产田大豆土壤最佳优化施肥技术模式为:优化施肥+花期追氮的效果最好,产量水平较常规施肥增产29.57%,增产率达到36.04%;该施肥模式表现出增产效果显着、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该研究结果提出的大豆施肥模式可为坡耕地土壤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8年03期)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10](2018)在《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选用两个品种的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大卡"和"海牛"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以8.33万、12.50万和16.67万穴·hm-2 3个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比较了各处理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草产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方面,品种间从孕穗期开始后差异明显。在农艺性状方面,"海牛"两年的分蘖数和全株叶片数均高于"大卡",其他各性状均以"大卡"最高;两个品种的茎粗、分蘖数、全株叶片数、节间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和单株茎重连续两年均随着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主茎叶片数随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产草量方面,连续两年"大卡"的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海牛";鲜草产量均在8.33万穴·hm-2处理下最高,且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鲜草产量下降的趋势;干物质产量丰水年2014年在16.67万穴·hm-2处理下最高,欠水年2015年在12.50万穴·hm-2处理下最高。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覆盖方式种植光敏型高丹草时,品种应选择"大卡",在有灌溉条件或降水较多的地区,以16.67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而在降水较少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12.50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生物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推动稻草焚烧、高氮低密等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在稻草还田下设置:常氮常密(T1)、常氮增密(T2)、减氮常密(T3)、减氮增密(T4)4种双季机插栽培模式,研究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T4通过早、晚稻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密27.3%,显着提高了成穗率、有效穗及结实率(P<0.05),早、晚稻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重较T1仅分别减少3.3%、1.3%,早稻产量较T1增加1.6%,晚稻仅降低0.5%,周年产量增加0.4%。稻草还田下,早、晚稻T4的生育期较T1缩短2 d,有利于保障晚稻适龄机插;早、晚稻的个体SPAD及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群体叶面积衰减率、群体表观转运率、SPAD衰减率及Pn衰减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以T4最低。综上,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虽然抑制了机插双季稻的个体生长,但提高了抽穗期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为双季稻区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1].庄文贤,穆方,王雯,卢中华.水肥耦合因素对烤烟生物学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9
[2].李超,肖小平,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减氮增密对机插双季稻生物学特性及周年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3].蔡莉.金钗石斛不同种质生物学特性及产量质量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潘绿昌.贵州不同生态区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品质及产量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9
[5].王帅帅,吴人敏,张传进,杨尚东.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杜慕云,陈旭,朱森林,李剑,魏善元.皇竹草对灵芝“南GL11”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8
[7].刘均霞,罗元琼.不同硼砂施用量对油菜生物学积累根际养分及产量影响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
[8].宋宇,刘东,李金启,王怡,杜凯.生物复混肥对强筋小麦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8
[9].孟祥海.丘陵区暗棕壤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18
[10].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