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语法论文-王永娜

早期语法论文-王永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汉语八百词》,韵律语法,韵律合法度,倾向与规则

早期语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娜[1](2018)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韵律现象及其韵律语法的早期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八百词》释义中的216条韵律语法现象(见文后附录)。文中首先归纳了现象背后的12大类单双音节(简称"单双")制约下的语法规则,其次讨论了其所发现的语法现象的重要价值。文章认为:尽管马建忠最早提出了韵律影响词序的看法,但《现代汉语八百词》已用非法标记("×")明确标出韵律不允许但句法合法的现象,把韵律影响语法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当然,时代的局限也使它无法避免归纳不充分、表述不清以及以倾向代替规律等方面的不足。文章最后指出,《现代汉语八百词》虽属早期研究,但对今天以及将来的韵律语法的探索,仍有启发和推动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韵律语法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李丹[2](2018)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现代英语是英国文学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英语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词汇的应用以及语法方面都有着时代特有的印记。通过乔叟及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对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中,词性转换灵活,句式表达多样,并且外来词及连字符的使用,都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形象、更具兼容性。(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丹[3](2018)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Geoffrey Chaucer及William Shakespeare的部分作品为例,来对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中,英语词性转换灵活、句式表达多样,并且外来词及连字符的使用,都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形象、更具兼容性,这些对研究英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以及英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海伦,邓赐平[4](2017)在《汉语双字词早期加工阶段整词语义与语法信息的启动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的词语判断任务,在启动词呈现时间为40ms的条件下,考察高频透明双字词词语加工中的整体语义表征与语法表征问题。实验一招募60名大学生被试,以首字语素为多义字的复合词语为材料,在控制语素结构、整词词性、词频、透明度等变量基础上,考察不同启动条件对首字为语素主导语义的目标词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首字为语素主导语义的启动词对主导语义目标词具有显着的启动效果,而首字为语素次级语义的启动词并不会产生强启动作用,甚至不会促进对主导语义目标词语的加工。结果表明汉语双字词加工的早期阶段包含对词语的整体语义表征。实验二在控制启动词与目标词语义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语素结构、整词词性等整体性语法信息在词语加工早期阶段的作用。结果发现,语素结构和整词词性等语法特征可以促进对目标词语的识别,表明在汉语双字词早期识别阶段语法信息具有独立于语义信息的启动作用。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二者均表明,在双字词的早期加工中存在对词语的整体表征,整词语义与语法表征都会在早期阶段对双字词词语的加工产生激活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基于拼音文字的lemma理论的修正模型(Crepaldi,Rastle,Coltheart,&Nickels,2010)同样可以解释汉语双字词识别的早期过程:在多语素词语加工中,字形表征与语义表征之间存在着抽象的lemma表征层,lemma表征层中储存了语义表征与语法表征相关的信息,如果启动词和目标词在语义和语法特征上相同,启动词的呈现就会启动共同信息的lemma表征,并最终促进对目标词语的识别。(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刘海伦[5](2016)在《汉语双字词早期加工阶段整词语义与语法信息的启动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的词语判断任务,在启动词呈现时间为40ms的条件下,考察高频透明双字词词语加工中的整体语义表征与语法表征问题。实验一: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首字语素为多义字的复合词语为材料,在控制语素结构、整词词性、词频、透明度等变量基础上,考察不同启动条件对首字为语素主导语义的目标词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首字为语素主导语义的启动词对主导语义目标词具有显着的启动效果,而首字为语素次级语义的启动词并不会产生强启动作用,甚至不会促进对主导语义目标词语的加工。结果表明汉语双字词加工的早期阶段包含对词语的整体语义表征。实验二: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在控制启动词与目标词语义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语素结构、整词词性等整体性语法信息在词语加工早期阶段的作用。结果发现,语素结构和整词词性等语法特征可以促进对目标词语的识别,表明在汉语双字词早期识别阶段语法信息具有独立于语义信息的启动作用。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二者均表明,在双字词的早期加工中存在对词语的整体表征,整词语义与语法表征都会在早期阶段对双字词词语的加工产生激活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基于拼音文字的lemma理论的修正模型(Crepaldi, Rastle,Coltheart, & Nickels, 2010)同样可以解释汉语双字词识别的早期过程:在多语素词语加工中,字形表征与语义表征之间存在着抽象的lemma表征层,lemma表征层中储存了语义表征与语法表征相关的信息,如果启动词和目标词在语义和语法特征上相同,启动词的呈现就会启动共同信息的lemma表征,并最终促进对目标词语的识别。(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5)

张祎[6](2014)在《追溯早期语言学——分析古罗马语法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希腊的文学和哲学进入罗马,并使得罗马人对希腊文化成就敬佩不已。在罗马帝国中,操着不同语言的人接触频繁,语言的学习和教授成了迫切问题。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希腊文化在罗马广泛传播。创有《论拉丁语》的瓦罗在当时最为着名。他对语言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继他之后,出现了多纳特斯和普利森两位着名的拉丁语法学家,他们对语法理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4年20期)

邱晓岚[7](2014)在《早期白话诗的语法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脱胎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母体之中,是五四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与发展。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白话诗。早期白话诗不但揭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革命领域的序幕,也奠定了现代新文学乃至整个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其功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汉语语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18期)

董方峰[8](2014)在《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西方最早的汉语语法研究者,卫匡国、瓦罗、马若瑟等人的语法作品是天主教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一方面模仿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另一方面又力图接近汉语本身的特性,体现了天主教传教士语言学家在汉语研究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这些作品促进了当时西方世界对汉语的认知,推动了西方语言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构成汉语语法史的重要史料,对现代汉语研究不无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化研究辑刊》期刊2014年01期)

庞真[9](2013)在《早期语言起源初探对生成语法学派与认知语言学争论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派的争论由来已久。学者们一直致力从各个角度来证明两个学派孰是孰非,然而一直未有定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主要研究内在语言,即语言的句法结构与音系结构而不涉及语用及社会意义,强调人的语言能力是一种特殊的专有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语言学派则从更加广义的角度研究语言,并把语言放入人类一般认知能力框架中。如此要解决两派的纷争就需要从内在语言的本质出发。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从语言本质出发来解决两派的争论,而从根本上了解语言的本质则需探索早期语言起源。因此可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早期语言起源中寻找启示以找到解决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派争论的新路径。语言进化虽然对于两派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却同样的重要。语言起源问题大而杂,早在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就立下禁令禁止讨论这一问题。本文并未挖掘语言起源细枝末节,而是总结前人的结论从中寻找与语言本质的结合点—即早期语言起源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语言器官(Languagefaculty)以及语言演化的方式—即突变还是渐变。探索语言起源的学派并非仅有转换生成学派和认知语言学派,本文还着力讨论了达尔文进化论,Pinker语言本能论,Aitchison镶嵌进化论以及文化进化论等学说,并进一步总结出对于早期语言起源问题有两个基本立场:一是乔姆斯基的语言官能论,即突现论;二是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进化论,即渐变论。本文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从新的角度—复杂性科学即复杂性系统出发来论证这两个立场的正确性。通过将语言系统与复杂系统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相似性、自我组织性等其他复杂系统具备的性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论证证明语言这一复杂系统的主体不是一般的认知能力而是乔姆斯基所提出的语言官能,即特殊的、专门化的认知能力。而且语言是通过变异突现出来而不是渐变。在理论论证之后本文又通过实例来证实理论结果。在阐述胚胎重演律适用于早期语言起源的探索之后本文接受了婴幼儿语言习得重演了人类早期语言起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婴幼儿语言习得发生了突变。在儿童语言习得问题上乔姆斯基的语言官能论具有不可撼动的影响力,而事实也一再证明如此,相比之下,认知语言学说在解释后期语言在不同的语用社会文化背景下传播演化发展上则更有发言权。总之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例上均支持语言官能论,既而得出转换生成语法能更科学地解释早期语言起源问题。本文还强调对-错这种二分法并不适用于这两个学派的争论。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对早期语言起源的探索与进一步理解使得我们发现在对内在语言以及语言本质的解释上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语言官能论比认知语言学更科学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2)

刘凡[10](2013)在《两部早期语法学着作中的词无定类》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热门,早期研究者所持有的词无定类的观点在结构主义时期曾受到了猛烈批判,但近些年来学界对词类的态度又呈现出反复。《马氏文通》和《新着国语文法》中的某些词类观点,与当代语言学的词类观有相似之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早期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期现代英语是英国文学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英语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词汇的应用以及语法方面都有着时代特有的印记。通过乔叟及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对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中,词性转换灵活,句式表达多样,并且外来词及连字符的使用,都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形象、更具兼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语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娜.《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韵律现象及其韵律语法的早期探索[J].韵律语法研究.2018

[2].李丹.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

[3].李丹.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国文学作品的词汇及其语法特征[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8

[4].刘海伦,邓赐平.汉语双字词早期加工阶段整词语义与语法信息的启动作用[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5].刘海伦.汉语双字词早期加工阶段整词语义与语法信息的启动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

[6].张祎.追溯早期语言学——分析古罗马语法代表人物及其理论[J].科技致富向导.2014

[7].邱晓岚.早期白话诗的语法规范[J].青年文学家.2014

[8].董方峰.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对汉语语法的研究[J].语言文化研究辑刊.2014

[9].庞真.早期语言起源初探对生成语法学派与认知语言学争论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0].刘凡.两部早期语法学着作中的词无定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  

早期语法论文-王永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