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大开发中寻求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申红田[5](2019)在《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更新的大背景下,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已步入轨道交通全面发展的高峰期,开发潜力巨大。轨道交通对城市建设容量、空间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等方面的多维影响,使站点地区的综合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契机。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的站域更新,在理论研究上较为粗放,缺乏适应性,对站域更新的指导性不强,造成对轨道交通的潜在价值利用不足,往往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为导向;在更新模式上,更重视站点核心影响区的高强度开发,与城市空间的整合不足,且更倾向于物质、空间的改善,忽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需求;在更新策略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缺乏精细的、可量化的决策手段,导致项目同质化严重,地域特色缺失。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我国的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体系。本文引入“触媒”视角,以文献研究、调研访谈、统计比较、AHP-SWOT为主要研究方法,构建触媒式站域更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更新实施策略:首先对城市触媒发挥作用的主体及环境——轨道交通站域进行分类研究,对每种类型的站域特征、存在问题、更新现状、更新目标分别进行剖析,是后期制定针对性更新策略的基础。其次,对更新触媒——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析,将其可能带来的触媒因子按照城市更新的需求内涵分为物质性触媒因子、经济性触媒因子、社会文化性触媒因子,明确不同的影响方向。再结合站点的规模,确定各级站点所具备的触媒因子种类及数量。随后,对轨道交通站点作为更新触媒的运作模式进行剖析,指出触媒因子通过触媒介质发挥及扩大影响力,并通过点状激活、线状传导的作用机制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激发、强化、修复、创造等多种触媒效应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触媒视角下的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1)根据不同站域的更新目标进行差别化的策略引导;(2)引入AHP-SWOT法,构建站域更新中内部环境因子与外部触媒因子的整合筛选方法;(3)优化触媒介质,使触媒因子的传导路径更加通畅;(4)通过分期开发、使用后评价等动态的触媒调整手段,使站域更新的触媒效应保持活力与可持续性。本文是针对轨道交通站域更新前期阶段的基础性研究,旨在通过大量实证性研究,分析得出站点对站域更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与可持续更新的良性运作模式,提出不同类型的轨交站域更新需求及策略,为站域更新的科学决策和设计引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罗卫[6](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骆雪[7](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周芸帆[8](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张立凡[9](2019)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研究》文中指出近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国乡村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其积极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创产业)相互融合催生出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文创型乡村旅游)这一乡村旅游新模式,为扩充乡村发展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文创型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产业定位不明确、创新活力不够、竞争压力加大,内部利益矛盾阻碍发展等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文创型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其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文章在绪论部分针对当前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背景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的对象和拟解决的问题,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而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和“文创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研究”两个专题对已有文献展开研究,对研究运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再从调研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最后总结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其次,文章对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文创型乡村旅游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从中观和微观视角对文创型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征、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开发模式、利益主体构成及其利益动机、利益相关者对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利益相关者与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关联性、基于利益矛盾协调的改进策略模型、国内外相关案例等方面展开论述。然后,研究选取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为调研对象,对上文构建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创型乡村旅游相关理论进行实践调研。对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对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的判定识别、组合演变、相互关系、利益动机等展开研究;再从动力机制、发展关联性、主要问题、利益矛盾、协调机制等方面探讨利益主体与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再依据对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最后,研究总结了文创型乡村旅游的理论系统研究还不深入;文创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成长期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要避免资本化陷阱;预先沟通可以有效应对资本化对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冲击;文创型乡村旅游由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等结论。
张莞[10](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二、在大开发中寻求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大开发中寻求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由增量向存量的转变 |
1.1.2 大城市中心区更新内涵的转型 |
1.1.3 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触媒理论及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研究现状 |
2.1.1 相关基础理论 |
2.1.2 典型问题研究 |
2.1.3 小结 |
2.2 轨交站域的开发研究现状 |
2.2.1 轨交站域开发建设历程 |
2.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3 典型问题研究 |
2.2.4 小结 |
2.3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现状 |
2.3.1 相关基础理论 |
2.3.2 典型问题研究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比较及触媒理论的引入 |
3.1 国外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 |
3.1.1 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增量更新 |
3.1.2 以交通拓展为主导的区域重整 |
3.1.3 并行叠加的渐进发展 |
3.2 我国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 |
3.2.1 增量提质的区域再生 |
3.2.2 上盖物业的一体化开发 |
3.2.3 公私联合的发展 |
3.3 比较分析我国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问题 |
3.3.1 策略层面 |
3.3.2 设计层面 |
3.3.3 管理层面 |
3.4 现时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更新诉求 |
3.4.1 多维及动态的规划理论 |
3.4.2 长远及全局性的更新目标 |
3.4.3 完善及可控的技术体系 |
3.4.4 精细及差异化的更新策略 |
3.5 触媒视角的引入 |
3.5.1 轨道交通的触媒特质 |
3.5.2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核心要点 |
3.5.3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结构体系 |
3.5.4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交通站域更新主体解析 |
4.1 中心商务型站域 |
4.1.1 站域特征 |
4.1.2 存在问题 |
4.1.3 更新现状 |
4.1.4 更新目标 |
4.2 居住生活型站域 |
4.2.1 站域特征 |
4.2.2 存在问题 |
4.2.3 更新现状 |
4.2.4 更新目标 |
4.3 历史文化型站域 |
4.3.1 站域特征 |
4.3.2 存在问题 |
4.3.3 更新现状 |
4.3.4 更新目标 |
4.4 交通枢纽型站域 |
4.4.1 站域特征 |
4.4.2 存在问题 |
4.4.3 更新现状 |
4.4.4 更新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轨道交通站点带来的更新触媒因子解析 |
5.1 轨道交通站点带来的更新触媒因子分类 |
5.1.1 物质性触媒因子 |
5.1.2 经济性触媒因子 |
5.1.3 社会性触媒因子 |
5.2 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触媒分级 |
5.2.1 城市中心级触媒(A级) |
5.2.2 片区中心级触媒(B级) |
5.2.3 普通级触媒(C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道交通站点在站域更新中的触媒运作模式解析 |
6.1 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触媒介质 |
6.1.1 物质介质 |
6.1.2 经济介质 |
6.1.3 社会介质 |
6.2 触媒作用机制 |
6.2.1 点状激活 |
6.2.2 线状传导 |
6.3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更新的触媒效应分析 |
6.3.1 激发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要素 |
6.3.2 强化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功能及形态 |
6.3.3 修复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结构 |
6.3.4 创造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氛围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轨道交通站域的触媒式更新策略 |
7.1 差别化的更新策略引导 |
7.1.1 更新侧重点的差异 |
7.1.2 连锁反应的类型选择 |
7.1.3 详细的设计政策工具 |
7.2 基于AHP-SWOT法的站点更新触媒因子及策略选择 |
7.2.1 引入AHP-SWOT法 |
7.2.2 梳理更新主体背景,明确优势与劣势 |
7.2.3 根据站点级别,筛选触媒因子 |
7.2.4 构建分析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7.2.5 制定评估对策 |
7.2.6 以天津市和平路站点为例 |
7.3 更新触媒介质的优化 |
7.3.1 物质介质的优化 |
7.3.2 经济介质的优化 |
7.3.3 社会介质的优化 |
7.4 动态的更新触媒调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8.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天津市中心区4种轨道交通站域分类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7)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
1.4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
2.2.1 拐吉村概述 |
2.2.2 拐吉村的山歌 |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
小结 |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
小结 |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近年快速发展的背景 |
1.1.2 .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的背景 |
1.1.3 .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乡村旅游展开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
1.4.2 .文化创意和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相关研究 |
1.4.3 .综述评价 |
1.5 .相关理论 |
1.5.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3 .产业集群理论 |
1.5.4 .共生理论 |
1.5.5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
1.6 .研究设计 |
1.6.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6.4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7.1 .创新点 |
1.7.2 .难点 |
第二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文创型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 |
2.1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2.1.3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2.2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2.2.1 .文创型乡村旅游启动期及其特征 |
2.2.2 .文创型乡村旅游成长期及其特征 |
2.2.3 .文创型乡村旅游成熟期及其特征 |
2.2.4 .文创型乡村旅游消亡期及其特征 |
2.3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
2.3.1 .个体农户模式 |
2.3.2 .个体承包模式 |
2.3.3 .村集体合作模式 |
2.3.4 .外部公司导入模式 |
2.3.5 .股份合作模式 |
2.4 .文创型乡村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动机 |
2.4.1 .以政府为主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动机 |
2.4.2 .以村民为主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动机 |
2.4.3 .以创客为主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动机 |
2.4.4 .以游客为主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动机 |
2.5 .利益相关者对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动力模式 |
2.5.1 .政府主导模式 |
2.5.2 .村民自发模式 |
2.5.3 .创客入驻模式 |
2.5.4 .游客拉动模式 |
2.6 .利益相关者与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关联性 |
2.6.1 .核心关联层 |
2.6.2 .次级关联层 |
2.6.3 .外关联层 |
2.7 .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的内在逻辑 |
2.7.1 .从问题现象到利益本质的逻辑推导 |
2.7.2 .从利益矛盾到利益协调的逻辑推导 |
2.8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8.1 .四川明月村陶艺文创村 |
2.8.2 .台湾桃米村生态文创村 |
2.8.3 .韩国春川南怡岛 |
2.8.4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
3.1 .大李村基本概况 |
3.1.1 .行政概况 |
3.1.2 .人口概况 |
3.1.3 .发展资源概况 |
3.1.4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3.1.5 .主导产业发展概况及其演变影响要素 |
3.2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分析 |
3.2.1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启动期 |
3.2.2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成长期 |
3.3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特征 |
3.3.1 .文创工作室聚集度增强 |
3.3.2 .文创工作室数量增加 |
3.3.3 .文创工作室更新加快 |
3.3.4 .文创工作室改造升级 |
3.3.5 .文创工作室服务提升 |
3.3.6 .文创工作室租金上涨 |
3.4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现状开发模式探讨 |
3.4.1 .少量的个体农户模式 |
3.4.2 .主导的个体承包模式 |
3.4.3 .缺乏基础的村集体合作模式 |
3.5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上位规划指导 |
3.5.1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全域旅游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3.5.2 .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 |
3.5.3 .《大李文创村总体规划》 |
第四章 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
4.1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识别 |
4.1.1 .以相关政府为主的利益主体 |
4.1.2 .以大李村村民为主的利益主体 |
4.1.3 .以大李村创客为主的利益主体 |
4.1.4 .以大李村游客为主的利益主体 |
4.1.5 .以大李村外来暂住居民为主的利益主体 |
4.2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演变 |
4.2.1 .传统乡村两元利益主体阶段 |
4.2.2 .城镇化城中村三元利益主体阶段 |
4.2.3 .现代文创村多元利益主体阶段 |
4.3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间相互关系 |
4.3.1 .消费关系——游客与创客 |
4.3.2 .服务关系——创客与游客 |
4.3.3 .租赁关系——村民与创客、外来暂住居民 |
4.3.4 .雇佣关系——创客与村民、外来暂住居民 |
4.3.5 .行政管理关系——政府与创客、村民,外来暂住居民 |
4.4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动机 |
4.4.1 .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动机 |
4.4.2 .村民生产生活的利益动机 |
4.4.3 .创客产业发展的利益动机 |
4.4.4 .游客休闲娱乐的利益动机 |
4.4.5 .暂住居民居住的利益动机 |
第五章 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与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研究 |
5.1 .利益相关者对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动力模式 |
5.1.1 .政府政策引领 |
5.1.2 .村民租赁合作 |
5.1.3 .创客文创造血 |
5.1.4 .游客消费拉动 |
5.1.5 .暂住者社区融合 |
5.2 .利益相关者与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关联性 |
5.2.1 .以创客、游客和政府为主的核心关联层 |
5.2.2 .以村民为主的次级关联层 |
5.2.3 .以外来暂住居民为主的外关联层 |
5.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主要问题 |
5.3.1 .创客群体逐渐流失 |
5.3.2 .公共环境面貌较差 |
5.3.3 .游客导入能力较弱 |
5.3.4 .开发建设管理无序 |
5.3.5 .新旧村民融合困难 |
5.3.6 .文创发展水平不均衡 |
5.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矛盾 |
5.4.1 .创客群体逐渐流失的利益矛盾 |
5.4.2 .公共环境面貌较差的利益矛盾 |
5.4.3 .游客导入能力较弱的利益矛盾 |
5.4.4 .开发建设管理无序的利益矛盾 |
5.4.5 .新旧村民融合困难的利益矛盾 |
5.4.6 .文创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利益矛盾 |
5.5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 |
5.5.1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的内在逻辑 |
5.5.2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平台 |
5.5.3 .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进程 |
第六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6.1 .确立文创发展模式核心地位 |
6.1.1 .明确大李村文创发展的优先方向 |
6.1.2 .选择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
6.2 .成立环境建设发展合作基金 |
6.2.1 .扩充大李村环境维护资金来源 |
6.2.2 .规范环境建设发展合作基金用途 |
6.3 .建立多元融合的利益整合平台 |
6.3.1 .大李村利益整合平台构建目标 |
6.3.2 .大李村利益整合平台拓展补充 |
6.4 .规范引导利益各方主体行为 |
6.4.1 .政府——产业发展引导者 |
6.4.2 .村民——乡村旅游参与者 |
6.4.3 .创客——乡村旅游带动者 |
6.4.4 .游客——社区建设志愿者 |
6.4.5 .外来暂住居民——乡村旅游从事者 |
6.5 .丰富社区利益主体相互融合 |
6.5.1 .成立社区组织 |
6.5.2 .举办社区活动 |
6.6 .强化文创产业利益链条内涵 |
6.6.1 .打造文创型乡村旅游IP |
6.6.2 .开发文创型乡村旅游产品 |
6.6.3 .完善文创型乡村旅游配套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和系统 |
7.1.2 .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
7.1.3 .成长期文创型乡村旅游发展应避免资本化陷阱 |
7.1.4 .预先沟通可以有效应对资本化对文创型乡村旅游的冲击 |
7.1.5 .文创型乡村旅游由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四、在大开发中寻求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D]. 申红田. 天津大学, 2019(01)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7]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武汉市大李村文创型乡村旅游研究[D]. 张立凡. 武汉大学, 2019(06)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