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龙芪”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复方“龙芪”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龙芪方”为模型药物,选择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为给药载体,进行复方多组分SMEDDS的研究。“龙芪方”为临床抗癌验方,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疾病,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葵中的甾体类生物碱、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及白花蛇舌草的脂溶性三萜类成分是该复方的有效组分,本实验研究显示,这些成分的水溶性不太好。而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是水难溶性药物的理想载体,因此本复方有效组制备成SMEDDS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目前,有关中药单体成分被制备成SMEDDS形式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中药复方多组分研究却很少,而研究复方多组分SMEDDS更符合中医临床用药习惯,也更能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选择“龙芪方”为模型药物,探讨多组分SMEDDS处方和制备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龙芪方”物质基础研究“龙芪方”由龙葵、黄芪和白花蛇舌草三味中药组成,龙葵是本复方的君药。药理研究表明,龙葵中的甾体生物碱类组分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组分。本研究建立了龙葵药材中澳洲茄碱HPLC的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澳洲茄碱和浸膏收率为指标,优选了龙葵总生物碱的提取条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含有5%醋酸-55%乙醇(v/v)溶液,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8倍量,提取60min为佳。黄芪皂苷类是黄芪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考察了黄芪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结果表明,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效果较好。白花蛇舌草中三萜类组分的抗瘤活性较强,本实验在建立白花蛇舌草中指标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熊果酸为指标对白花蛇舌草中的三萜酸类成分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用95%乙醇8倍量体积,提取2次,每次1.5h效果较好。2、空白自微乳体系的研究以伪三元相图、微乳区域、增容水量为指标研究了:以Tween-20-OP乳化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体系和以豆磷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空白自微乳体系,为处方筛选打下了基础。3、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优选“龙芪方”单组分及多组分SMEDDS处方选择和乳剂粒径密切相关的透光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龙葵总生物碱和黄芪总皂苷单味药有效组分SMEDDS的处方。实验结果表明,龙葵总生物碱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100mg、Tween 20 150mg、油酸50mg、1,2-丙二醇500mg、龙葵总生物碱提取物13mg,该处方的载药量为1.60%;黄芪总皂苷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200mg、Tween 20 250mg、1,2-丙二醇300mg、油酸70mg、黄芪总皂苷提取物10mg、该处方的载药量为1.2%。研究了“龙葵-黄芪”两组分及“龙芪方”多组分SEMDDS处方,最终确定多组分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100mg、Tween 20 300mg、1,2-丙二醇500mg、油酸50mg、龙葵总生物碱25mg、黄芪总皂苷25mg、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25mg,该处方的总载药量达到7.3%。4、建立了“龙芪方”SMEDDS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是制剂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SMEDDS中三种甾体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并检测其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及Khasianine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四批“龙芪方”多组分SMEDDS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0.6120、0.5045、0.4986 mg·mL-1,0.6195、0.5605、0.5003 mg·mL-1,0.7950、0.7575、0.5053 mg·mL-1,0.6270、0.5253、0.4998 mg·mL-1。使用马尔文粒径测定仪检测了所制备的SMEDDS乳化后的粒径,Zeta电位,结果表明龙葵总生物碱、黄芪总皂苷、龙葵-黄芪两组分及“龙芪方”多组分SMEDDS乳化后的粒径分别为61.8、48.1、53.1、99.3nm,Zeta电位分别为-4.9、3.1、-2.8、-2.9mv。实验还考察了所制备的SMEDDS在室温及恒温恒湿稳定箱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浓缩乳无论在室温还是在加速条件下均较稳定,乳化后的微乳制剂在1个月内基本稳定。5、药效学初步研究选择S180肿瘤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对复方SMEDDS的药效学进行了相应的初步考察。实验结果初步显示,实验组和环磷酰胺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9.03%,47.49%,47.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瘤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SMEDDS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给药后小鼠的脾重和胸腺重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脾脏指数均有所增加,说明复方SMEDDS对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成功的制备了复方多组分SMEDDS,为开展复方多组分SMEDDS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 1.3 处方组成
  • 1.4 形成机制
  • 1.5 质量评价
  • 1.6 中药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处方前龙葵的物质基础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2.1 澳洲茄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龙葵总生物碱的提取
  • 2.3 酸性染料法测定龙葵总生物碱的溶解度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处方前黄芪的物质基础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黄芪总皂苷的提取
  • 3.2 黄芪总皂苷的纯化
  • 3.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溶解度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处方前白花蛇舌草的物质基础提取研究
  • 4.1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 白花蛇舌草中有效组分的提取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基础研究
  • 5.1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初步筛选
  • 5.2 以Tween-20-OP乳化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考察
  • 5.3 以豆磷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考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单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6.1 龙葵总生物碱单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处方的研究
  • 6.2 黄芪总皂苷单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处方的研究
  • 6.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复方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7.1 龙葵总生物碱和黄芪总皂苷两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7.2 “龙芪”复方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
  • 7.3 复方自微乳的质量考察和稳定性研究
  • 7.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复方自微乳给药系统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 8.1 材料和仪器
  • 8.2 实验方法
  • 8.3 实验结果
  • 8.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乳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水中9种防腐剂[J]. 广州化工 2020(04)
    • [2].自微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其固化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 2019(Z2)
    • [3].二丙酸倍他米松微乳泡沫剂的体外透皮考察[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7(03)
    • [4].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对绿原酸自微乳体内外性能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17(25)
    •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微乳中蛇床子素的含量[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11)
    • [6].微乳的性能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 现代畜牧科技 2018(11)
    • [7].他克莫司眼用微乳的制备及载药量测定方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05)
    • [8].伊维菌素微乳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6)
    • [9].自微乳缓释片中西罗莫司的稳定性提高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17)
    • [10].姜黄素-槲皮素复方自微乳制备与评价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0)
    • [11].油包水型微乳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 2014(22)
    • [12].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的口服微乳研究[J]. 中南药学 2010(05)
    • [13].复方薄荷脑微乳中薄荷脑与樟脑的含量测定[J]. 医药导报 2010(09)
    • [14].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9)
    • [15].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其免疫组织结构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01)
    • [16].粒径法筛选微乳固体型表面活性剂[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2)
    • [17].微乳凝胶新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05)
    • [18].川芎嗪微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3)
    • [19].丹皮酚自微乳的制备和评价[J]. 中成药 2012(05)
    • [20].微乳多氢酸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2(03)
    • [21].微乳技术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34)
    • [2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焕肤一号微乳中桂皮醛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19)
    • [23].微乳及其在不同给药途径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 2010(25)
    • [24].药用微乳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8)
    • [25].大蒜素自微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22)
    • [26].大蒜油自微乳的制备及其初步稳定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0(01)
    • [27].微乳技术在兽药中的应用[J]. 浙江畜牧兽医 2015(02)
    • [28].离子液体微乳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概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08)
    • [29].全稀释食品级单辛酸甘油酯微乳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3(03)
    • [30].熊果酸自微乳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  ;  

    复方“龙芪”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