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银杏目与茨康目化石新材料

内蒙古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银杏目与茨康目化石新材料

论文摘要

内蒙古石拐盆地位于我国北方中部,属东北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生代断陷含煤沉积盆地,近东西方向,长约90km,宽约20km。地理坐标:N40°35′-40°45′,E109°45′-109°50′。盆地内地层主要由下侏罗统五当沟组、中侏罗统召沟组和长汉沟组、上侏罗统大青山组组成。作者对石拐盆地侏罗纪地层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其中重点开展了对中侏罗统召沟组详细调查,测制了剖面,系统采集了丰富的植物化石,并对该组的岩性岩相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盆地内召沟组岩性主要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粒岩屑长石砂岩、薄层粉砂岩、炭质页岩和薄煤层组成,根据沉积特征和岩性特征可以划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砂砾岩段,上段为含煤段,是召沟组主要含煤层。该组岩性、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南翼地层较厚,北翼较薄,反映了召沟组沉积时期盆地地形北陡南缓的不对称的特点。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该组分别与下伏地层下侏罗统五当沟组和上覆地层中侏罗统长汉沟组为整合接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岩石地层特征分析,对召沟组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前人划归中侏罗统召沟组上段划归中侏罗统长汉沟组。召沟组岩性、岩相在纵向和横向上变化较大,纵向上下部以河流相为主,间夹有短暂的滨浅湖相沉积;上部为滨浅湖-泥炭沼泽相沉积。在横向上盆地南翼以粗粒碎屑为主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相,而北翼为钙质细碎屑岩和黑色页岩为主,夹煤线,总体反映浅湖-半深湖相特点。盆地内中侏罗统召沟组富含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18属31种组成,分属于真蕨纲、苏铁钢、银杏纲、茨康纲、松柏纲和极少数分类位置不明分子Taeniopteris。该植物群的总体面貌是真蕨纲植物所占比例最高,茂盛的银杏目,茨康目和以针状叶为主的松柏纲也占有很大比例,而苏铁纲分子较少,主要为本内苏铁目和尼尔桑目,结合沉积特征分析,植物群的总体面貌反映了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温暖湿润的温带-暖温带气候环境。代表一个温暖潮湿气候具有季节性变化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群。根据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组成分子分析,当前植物群大致相当于李佩娟(1988)的饮马沟、大煤沟植物组合和周志炎(1995)提出的我国北方中侏罗世早期组合。通过与我国北方、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英国约克郡等地的一些中侏罗世植物群比较,反映植物群总体面貌,组成特征以及大多数属种与这些植物群近似,指示了与这些植物群是在相似环境下生长的大致同期的植物群。通过沉积学分析,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早期(召沟组沉积时期)遍布河流、湖泊和泥炭沼泽,形成了多层、大规模的工业煤层,分布范围较广。代表了当时植物繁茂,气候环境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温暖湿润的温带-暖温带气候环境。作者在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银杏目和茨康目的地史、地理分布,回顾了银杏目、茨康目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研究进展。重点对植物群中的银杏目、茨康目部分叶部化石角质层进行了分析,首次对该区的Ginkgo和Czekanowskia两个属的表皮构造进行了研究,描述建立了银杏目新类群1新种,石拐银杏Ginkgo shiguaiensis sp. nov.。茨康目新类群2新种,中华茨康叶Czekanowskia (Harrisalla) chinensis sp. nov.和石拐茨康叶Czekanowskia (Vachrameevia) shiguaiensis sp. nov.。作者通过对内蒙古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相关地层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特征,提高中侏罗世植物群研究水平,为开展相关地层对比工作增加了新资料。为深入开展植物区系研究,分析古地理、古气候环境提供了新证据。对在该区进一步寻找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依托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一章 中侏罗统召沟组地层
  • 第一节 地层概述
  • 第二节 地层划分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中侏罗统召沟组实测剖面介绍
  • 第四节 石拐盆地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二章 召沟组植物群研究
  • 第一节 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及其性质
  • 第二节 植物群的地质时代
  • 第三节 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对比
  • 一、与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植物群的对比
  • 二、与辽西海房沟植物群的对比
  • 三、与北京西山门头沟群植物群的对比
  • 四、与豫西义马组植物群的对比
  • 五、与柴达木盆地大煤沟组植物群的对比
  • 六、与英国约克郡植物群的对比
  • 七、与东乌拉尔奥尔斯克组植物群的对比
  • 八、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对比
  • 第三章 石拐盆地中侏罗世古气候分析
  • 一、植物群组成指示的古气候
  • 二、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古气候
  • 三、化石表皮构造特征指示的古气候
  • 四、沉积学特征指示的古气候
  • 五、结论
  • 第四章 系统描述
  • 第一节 材料及实验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角质层处理和样品制备
  • 三、图片拍摄及处理
  • 第二节 银杏目
  • 一、银杏目的地史分布
  • 二、银杏的起源与演化
  • 三、系统描述
  • 第三节 茨康目
  • 一、概述
  • 二、茨康目研究进展
  • 三、系统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内蒙古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银杏目与茨康目化石新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