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甘草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中药品种,炙甘草是其常用的炮制品。甘草蜜炙后功能主治的侧重点由清热转为补脾,但目前对甘草蜜炙补脾的炮制机理尚不明确,相关的成分、功效研究比较薄弱,部分理论问题存在异议,工艺仍未规范化。因此需要确定其工艺,对甘草炮制前后的变化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其炮制原理。本论文以甘草不同炮制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化学成分比较、炮制工艺、药理等一系列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分别提取甘草、清炒甘草、炙甘草各类成分及不同极性部位,比较其薄层色谱行为的差异,发现甘草蜜炙后总生物碱、糖类成分、乙酸乙酯部位和甲醇部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总生物碱部位及糖类成分主要是质变;极性部位的改变主要是炼蜜成分的加入造成的。根据饮片成分差异,确立了甘草常用炮制品的TLC鉴别方法。在对甘草古今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含量为指标,建立炙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及传统外观质量标准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分,优选出炙甘草炮制工艺。通过验证试验,证明该工艺合理可行。用利血平造小鼠脾虚模型以体重、脏器指数、碳粒廓清指数、血清D-木糖水平为指标,对甘草、炙甘草、清炒甘草、清炒拌蜜甘草、拌蜜甘草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补脾作用的初步比较。结果各种甘草提取物大多对小鼠脾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炙甘草作用最显著,说明甘草蜜炙后确能提高其补脾功效;生甘草单纯加热、加入炼蜜或两个因素单纯加合并不能等同于炙甘草,只有将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才能体现炙甘草的补脾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蜜炙法炮制甘草是有道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蜜炙后功效重点转为补脾,与其饮片成分发生的质变和量变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蜜炙透心”的传统操作与注意事项[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17)
- [2].与《中国药典》蜜炙品名称的商榷[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12)
- [3].蜜炙附子含咽法治疗咽痛的古籍整理[J]. 河南中医 2017(03)
- [4].桔梗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 海峡药学 2015(08)
- [5].桑白皮蜜炙前后水提液指纹图谱对比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6)
- [6].中药蜜炙法的探讨[J]. 海峡药学 2014(05)
- [7].中药蜜炙方法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02)
- [8].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佛手蜜炙工艺的研究[J]. 海峡药学 2018(01)
- [9].桑白皮蜜炙前后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纹图谱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0)
- [10].蜜炙桑白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06)
- [11].正交设计法优选红芪最佳蜜炙烘制工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2].蜜炙对桑白皮止咳祛痰作用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5)
- [13].浅谈中药的蜜炙工艺[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6)
- [14].蜜炙中药用蜜量的相关因素初探[J]. 光明中医 2009(12)
- [15].四种蜜炙中药的药物经济学应用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8)
- [16].桑白皮的鉴别及蜜炙炮制对其主要成分桑根酮C含量的影响[J]. 四川蚕业 2009(02)
- [17].正交试验法优选桑白皮蜜炙工艺[J]. 中草药 2013(03)
- [18].正交试验法优选甘草最佳蜜炙工艺[J]. 中成药 2010(03)
- [19].项目教学法在“蜜炙”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7(01)
- [20].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黄芪最佳蜜炙工艺[J]. 中成药 2013(07)
- [21].蜜炙对黄芪分级醇沉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军事医学 2019(08)
- [22].蜜炙枇杷叶中1个新酚苷类化合物[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3)
- [23].蜂蜜在中药炮制蜜炙法中的应用[J]. 蜜蜂杂志 2018(01)
- [24].蜜炙中药炮制新法探讨[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10)
- [25].HS-SPME-GC-MS分析百部及其蜜炙品挥发性成分[J]. 中国药师 2019(01)
- [26].均匀设计试验优选蜜炙枇杷叶工艺[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7)
- [27].黄芪蜜炙生产工艺研究及设备参数优选[J]. 西北药学杂志 2010(05)
- [28].桑白皮蜜炙前后及不同方法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11)
- [29].双蜜止咳饮[J]. 蜜蜂杂志 2015(06)
- [30].蜜炙桑白皮对经方泻白散止咳平喘作用的影响[J]. 药学研究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