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循环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析和多目标调控研究

基于二元循环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析和多目标调控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产生并进入水体中,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其组合类型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环境压力。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掌握水环境污染的特征与规律,并从流域和系统的角度统筹水环境压力调控,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基于水的“自然—社会”二元循环,构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核算模型,按照来源的不同对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讨论了模型的应用特点。利用核算出的承载力建立了水环境压力的评估框架。构建了水环境压力调控体系,给出不同类型污染源的具体压力调控步骤和措施。特别针对工业污染源调控,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揭示工业发展与承载力占用之间的博弈关系,量化工业结构和规模的调控措施。设计不同的产业发展和水环境管理方案,讨论管理方式对产业和水环境的影响。以环渤海沿海13城市为案例,应用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水环境承载力核算和压力调控。环渤海沿海13城市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36.464.4万吨,NH3-N承载力为1.82.8万吨。承载力年内分布不均,68月的承载力占全年的70%左右。区域面临较大的水环境压力,2007年区域年平均COD和NH3-N超载指数分别为1.13和1.99。完成了2020年的区域产业多目标调控:制定了各城市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环境效率要求,提出各个城市未来产业调控的建议。提出未来环渤海区域将重点发展石油、钢铁和装备制造业,并且限制食品、纺织和造纸业的发展的建议。在保持2007工业的承载力占用水平下,采用承载力城市内部使用、省内调配、全区域调配这三种情景,2020年情景二和情景三的工业区域总产值为情景一的1.13、1.14倍。可以看出,通过区域范围内的统筹,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现状研究
  • 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2.2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 2.2.1 水环境容量定义与内涵
  • 2.2.2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发展
  • 2.3 水环境管理方法
  • 2.3.1 水环境总量控制发展
  • 2.3.2 水污染负荷分配
  • 2.4 多目标规划
  • 2.4.1 特点及应用
  • 2.4.2 求解方法
  • 第3章 基于二元循环的水环境承载力核算及其压力分析
  • 3.1 基于二元循环的水环境承载力核算方法
  • 3.1.1 水的自然-社会二元循环
  • 3.1.2 水环境承载力核算的基本指标和假设
  • 3.1.3 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 承载力核算方法特点
  • 3.2.1 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2.2 承载力的时间变化
  • 3.3 基于承载力的水环境压力分析方法
  • 3.3.1 区域污染物排放结构
  • 3.3.2 区域污染物排放估算
  • 3.3.3 水环境压力分析方法
  • 第4章 区域水环境压力调控研究
  • 4.1 水环境压力调控步骤
  • 4.2 非点源与生活源调控
  • 4.2.1 非点源污染的减量
  • 4.2.2 生活源污染控制
  • 4.3 工业源的多目标调控
  • 4.3.1 单个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 4.3.2 工业整体结构的多目标调控
  • 4.3.3 区域工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统筹
  • 第5章 环渤海沿海地区水环境压力分析及调控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述
  • 5.1.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1.2 水系及水质状况
  • 5.2 水环境承载力核算
  • 5.2.1 计算条件说明
  • 5.2.2 多年平均承载力与承载力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3 承载力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2007 年区域水环境压力分析
  • 5.3.1 污染排放特征分析
  • 5.3.2 区域水环境压力评价
  • 5.3.3 评价体系验证
  • 5.4 2020 年区域产业发展多目标调控
  • 5.4.1 调控对象
  • 5.4.2 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 5.4.3 工业多目标调控
  • 5.4.4 调控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页岩气开发区域水环境差异及保护政策[J]. 环境工程 2017(01)
    • [2].武汉区域水环境质量生态经济评价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9)
    • [3].安徽省区域水环境质量生态经济评价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14)
    • [4].区域水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 水资源研究 2009(03)
    • [5].论述珠三角高经济密度区域水环境污染控制[J]. 农家参谋 2017(10)
    • [6].科学施策 多措并举 稳步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北京市顺义区水务局[J]. 北京水务 2017(05)
    • [7].中国跨区域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困境初探[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8].我国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12)
    • [9].浅析区域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 地下水 2011(02)
    • [10].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15(05)
    • [11].中国跨区域水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探析及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8)
    • [12].基于区域水环境规划的原则与任务[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12)
    • [13].区域水环境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构建初探[J]. 江西科学 2008(01)
    • [14].马尾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与对策建议[J]. 海峡科学 2014(05)
    • [15].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及建议[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8(06)
    • [16].信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兴建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8(06)
    • [17].胡杨年轮记录的塔里木河下游54年来区域水环境历史变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3)
    • [18].区域水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19].采煤沉陷对潘谢矿区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 能源环境保护 2017(03)
    • [20].加快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 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10(35)
    • [21].区域水环境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9(01)
    • [22].解释论视野下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体制构建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3)
    • [23].兰州-西宁区域水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下水 2011(03)
    • [24].我国跨区域水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之检讨与完善[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6)
    • [25].区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6].生态文明背景下流域/跨区域水环境管理政策评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7)
    • [27].区域水环境修复模式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8].区域水环境治理PPP模式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J]. 治淮 2020(03)
    • [29].北仑区全面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工作 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J]. 宁波通讯 2016(18)
    • [30].北京市开展区域水环境合作探究[J]. 中国环保产业 2009(08)

    标签:;  ;  ;  ;  ;  

    基于二元循环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析和多目标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