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经济价值是什么、教育的经济价值如何测度、以及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着教育——劳动生产率——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教育所培养的个性品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得出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或者说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本文通过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对教育的经济价值进行测度,扩大了对教育成本和收益的度量范围,指出了以往的研究者忽略的成本和收益,特别是在收益方面,大多研究者忽略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和外部性收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在宏观领域是如何表现的,即教育是如何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阐释了教育所培养的价值观,对改变劳动力的整体质量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理论综述1.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1.1 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1.2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2. 本文研究的范围2.1 教育的经济价值2.2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2.3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4 对中国教育的经济学建议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4. 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历史和现状4.1 对教育经济价值研究的历史和现状4.2 对教育的成本、收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4.3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二章 教育的经济价值1. 教育改变了劳动者的预算约束1.1 劳动者的预算约束是什么1.2 劳动者在预算约束下的选择1.3 劳动者改变预算约束的两种途径1.4 教育在预算约束改变中的作用2. 在单一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假设条件下,教育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1 教育与收入关系的表现2.2 工资收入的决定2.3 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2.4 不同教育劳动者的收入决定2.5 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3. 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假设条件下,教育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1 现实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3.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3.3 教育并没有通过认知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3.4 教育的作用是——教育再生产了业已存在的经济等级3.5 在劳动力市场的技术性分割条件下,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间接作用4.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部,教育、工资、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1 主要劳动力市场支付的是效率工资4.2 雇主根据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提供雇佣租金5. 在劳动力的雇佣过程中,教育文凭提供了哪些信息5.1 教育文凭为雇主筛选劳动力提供信息5.2 教育传递信息的机制5.3 雇主利用的是教育的结果—教育文凭—进行筛选5.4 教育文凭传递的信息6. 教育真正的经济价值是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6.1 对以往论述的总结6.2 雇佣合同的不完善6.3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6.4 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6.5 对教育经济价值最后的结论第三章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成本1.1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直接成本1.2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间接成本1.3 对个人间接成本的测量及其存在的问题1.4 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的个人间接成本2.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收益2.1 个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即属于投资又属于消费2.2 教育的投资收益2.3 教育的消费收益2.4 教育的外部收益3.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收益率3.1 以往在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遗漏3.2 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与个人对教育的需求3.3 对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评价3.4 对个人教育需求曲线的评价4. 社会在教育投入上的成本4.1 在计量社会成本时,私人成本增大4.2 政府对教育的支出4.3 社会成本总公式5. 社会在教育投入上的收益6. 社会在教育投入上的收益率第四章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证明2.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外生贡献2.1 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忽略了人力资本投资2.2 教育改变了劳动力的质量进而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2.3 技术水平 A 是生产函数的外生变量2.4 没有外生技术进步条件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5 在外生技术变动的情况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内生贡献3.1 技术进步是内生的3.2 教育和内生技术变革的关系3.3 教育、内生技术变革、经济增长3.4 教育与技术普及、技术垄断第五章 对中国教育的经济学建议1. 中国家庭对各级教育投入及收益的现状1.1 教育在中国职业角色流动中的作用1.2 中国家庭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成本、收益1.3 中国家庭在中等、高等教育投入上的成本、收益2.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各阶层占有的教育资源不平等2.2 私人成本过高2.3 教育目标不合理3. 中国的教育应当生产什么3.1 中国教育目前主要生产的是书本知识和心智技能3.2 关于学校教育所生产的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理论争议3.3 中国教育应该生产的是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3.4 社会价值观如何生产4. 中国的教育资源应当如何配置4.1 对教育资源配置原则的解释4.2 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5. 中国中学后教育应该向何处发展5.1 从教育经济价值的角度,中国应当重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非职业技术教育5.2 从教育收益的角度,中国应当重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非职业技术教育5.3 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角度,中国应当重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章 本文观点综述及创新1. 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或者说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2. 教育经济价值的重新测度2.1 个人的教育支出具有一项支出三重收益的性质2.2 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是一种预计的收益率2.3 以往的经济学家低估了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2.4 在计量社会成本时,私人成本增大2.5 全新的社会成本总公式2.6 社会投资收益率低于个人投资的收益率3. 教育通过两种途径刺激了经济增长3.1 与以往研究的最大的不同之处3.2 教育刺激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4. 对中国教育的经济学建议4.1 中国教育应当生产的是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4.2 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4.3 中国应当重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非职业技术教育参考文献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论文摘要(中文)论文摘要(英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劳动力市场”的提出[J]. 党史博览 2019(12)
- [2].劳动力市场监测机制的国际经验及政策启示[J]. 统计与决策 2019(23)
- [3].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分析——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4].机遇与挑战: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冲击[J]. 现代管理科学 2019(12)
- [5].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就业:基于非对称信息经济视角[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12)
- [6].德国“劳动力市场4.0”建设:机遇、挑战和应对[J]. 德国研究 2019(04)
- [7].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研究[J]. 辽宁经济 2020(02)
- [8].如何应对疫情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挑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4)
- [9].新时期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9)
- [10].中职教育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回报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05)
- [1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原因、影响与测度:一个文献综述视角[J]. 西部金融 2020(04)
- [12].劳动力市场改革与发展历程[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9(01)
- [13].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16)
- [14].初探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力资源 2019(12)
- [15].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非正规部门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32)
- [16].中国高校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10)
- [17].一级劳动力市场下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J]. 现代商业 2018(10)
- [18].上海劳动力市场分层研究[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8(05)
- [19].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不足[J]. 北方经贸 2018(11)
- [20].新都区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现状思考[J]. 四川劳动保障 2017(01)
- [21].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学术月刊 2016(12)
- [22].教育要更多聆听劳动力市场的声音[J]. 教育经济评论 2017(02)
- [23].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密切相关[J]. 中国民政 2017(09)
- [24].在线劳动力市场就业效应研究[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4)
- [25].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基于广东省335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17(07)
- [26].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一个综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 [27].英国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政策建议[J]. 中国财政 2017(16)
- [28].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市场调整:研究进展及启示[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2)
- [29].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 当代经济 2016(14)
- [30].不完全学术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教师流动[J]. 江汉论坛 2016(08)
标签:教育的经济价值论文; 教育的收益率论文; 内生技术进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