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农业人口过多致使农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并且影响社会的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率,进而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本文对涟水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分析表明:到2005年,全县农业劳动力总量达到27.8万人,比1987年下降了6.8%。从整个时间序列上看,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不大。但是涟水县农村劳动力总量增长的速度和幅度都很大,至2005年,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50.1万人,比1987年增加了42.6%。农业劳动力数量在农村劳动力总量中的比例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从1987年的近85%降到2005年的55.5%。在此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涟水县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回流,2004年农业劳动力数量比2003年增加了4.3%。回流现象的出现是在大环境下发生的,可能与全国2004年初出现的“民工荒”的大背景有关。依据涟水县各乡镇各产业劳动力占整体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乡镇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进程不尽相同,内部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乡镇如涟城镇和高沟镇、朱码镇等往往表现为农业劳动力比例的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其他非农产业比例上升的趋势。特别的,在转移过程中,向第二产业的转移比例增加不大,呈现跳跃式转移模式。农业劳动力的经济相关性分析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关系可以看出:二者呈负相关趋势,相关系数为-0.53,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地区生产总值与农业劳动力数量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水平,相关系数为-0.80。改革开放以来,涟水县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67.4%下降到2005年的38.1%,降幅超过29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分别从1980的17.9%和15.3%增加到2005年的33%和28.9%。相关性分析表明:第一产业比重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和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3,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涟水县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农业劳动力数量论文; 农民收入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