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四川天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论文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做出的一项旨在改善我国生态状况的战略部署,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修复土壤退化、控制水土流失、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评价,不仅能及时掌握工程的成效,而且对生态工程的管理和宏观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课题来源是国家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区遥感监测评价项目。在2003年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建立2005年退耕还林现状数据库。对两期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坡耕地进行快速监测,再用转移矩阵动态分析退耕还林的变化趋势;在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引起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生态效益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将提取的耕地信息与通过DEM提取出的坡度图进行叠置分析,直接快速的监测到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研究表明退耕地主要是大于25度的坡耕地。(2)通过对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是耕地,林地和宜林地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总体来说,主要是耕地和宜林地大幅度转换为林地,表明退耕还林的实施取得良好成效;其次是少量林地转化为宜林地,说明了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轻度的土地退化现象。(3)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的转化导致了空间景观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多样性指数降低,破碎化程度减弱,聚集程度增高,这是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使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林地景观更为突出,各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变大,呈不均衡化分布趋势。(4)通过退耕还林,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林地这种相对生态价值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增加,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高。与此同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改善的总生态贡献率远大于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总生态贡献率,由此可以看出土地退化情况得到基本控制,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数据分析上,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进行互相转化以达到研究中各种不同分析的要求。将退耕地在DEM上的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合起来,全面分析退耕还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又以景观格局分析为手段,引入生态服务价值原理,进而对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内容
  • 2.3.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获取
  • 2.4.2 坡耕地信息分析
  • 2.4.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分析
  • 2.4.4 景观格局方法
  • 2.4.5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3.1.1 遥感图像处理结果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3.1.3 判读区划结果
  • 3.1.4 验证结果
  • 3.2 坡耕地信息分析
  • 3.2.1 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 3.2.2 生成坡度图
  • 3.2.3 坡耕地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分析
  • 3.3.1 土地利用状况总体分析
  • 3.3.2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特征分析
  • 3.4 景观格局分析
  • 3.4.1 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 3.4.2 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
  • 3.5 生态效益评价
  • 3.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3.5.2 生态贡献率分析
  • 3.5.3 生态综合效益评价
  • 3.6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3.6.1 经济效益评价
  • 3.6.2 社会效益评价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研究的成果
  • 4.1.2 研究的特色
  • 4.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装配式建筑生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和仿真[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0(01)
    • [2].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之监测平台构建——加强林业生态监测网络建设研究[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3)
    • [3].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 2015(02)
    • [4].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防护林科技 2012(01)
    • [5].生态效益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筛选[J]. 生态学报 2019(15)
    • [6].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J]. 天津农业科学 2009(02)
    • [7].基于江苏省森林资源普查成果的生态效益评价与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 2019(01)
    • [8].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4)
    • [9].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3)
    • [10].贵州西南部重要水系两岸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J]. 绿色科技 2017(11)
    • [11].浅谈世界各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 2010(03)
    • [12].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3].墨江县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1)
    • [14].北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 2013(02)
    • [15].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现状分析——基于对城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6].赤潮治理的技术、经济、生态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0(01)
    • [17].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4)
    • [18].当阳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分析[J]. 绿色科技 2016(10)
    • [19].彭州市建设用地生态效益评价[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1)
    • [20].基于灰色多层次分析两种壳斗科树种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3)
    • [21].基于鄱阳湖生态建设视角的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以九江市星子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2].阆中市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初探[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3].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 2009(02)
    • [24].浙江省遂昌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初步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15(01)
    • [25].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26].龙江森工集团森林生态效益评价[J]. 林业勘查设计 2014(02)
    • [27].火电厂生态效益评价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23)
    • [28].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J]. 现代园艺 2015(18)
    • [29].广东中山市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03)
    • [30].基于AHP的延安治沟造地项目生态效益评价——以延长县2018年治沟造地项目为例[J]. 南方农机 2020(21)

    标签:;  ;  ;  ;  

    四川天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