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开启学生的心灵——农村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用音乐开启学生的心灵——农村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夏金霞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44400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森林中没有鸟鸣;如果校园中没有歌声,就像大山中没有溪水。“音乐用和谐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校园不能没有音乐。美国音乐家和教育家关于音乐教育改革的《坦格尔伍德宣言》指出:“教育中必须把音乐置于学校课程中的核心。”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音乐教学还存在许多误区,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能合拍,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一、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的思想还未完全树立起来,专业课和实训课分割严重。三校生高考的推行,使片面单一追求升学目标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思维惯性严重影响着音乐课教学的导向和实施。重视主课文化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忽视音乐教育,人为地造成了许多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的学校音乐课甚至连计划、目标、考核的环节都没有,到幼儿教育岗位不能胜任工作,影响着儿童音乐天赋的开发。

误区之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太低。许多学校的音乐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乐理知识匮乏,基础薄弱,不能识乐谱,不能使用乐器,临时调派,草草上阵,敷衍课改,误人子弟。

误区之三:设备陈旧、简陋,不能有效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有些学校,音乐教具陈旧破损欠缺,更谈不上现代化教学设备。老师也不能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首陈年老歌唱一年。这样的设施,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激发起老师的激情,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音乐苗子在无趣中枯萎了。

误区之四:不能正确对待流行音乐,走极端。要么死堵严防不许唱,要么流行音乐到处泛滥,纯洁高雅的校园歌曲销声匿迹,缺乏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误区之五:学科独立,不能有机地整合渗透。音乐艺术与边沿学科进行渗透、整合,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可农村大多数学校把音乐独立起来,就音乐教音乐,单一的教法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二、建议与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音乐的艺术作用。音乐是培育高尚情操的土壤。因此,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要彻底转变教育工作者的陈旧观念,提高认识,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命理想、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伟大的睿智与哲思去陶冶感染学生,提升素养。在转变观念中,让音乐的土壤丰润起来、肥沃起来,音乐之苗才能碧绿如茵。

2.加强农村职业学校音乐教师的在职培训,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首先,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培训,请专家、学者来讲学,上示范课,开拓视野;其次,开展结队帮教,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音乐竞教,观摩示范课,共同提高。

“音乐语言的真正活动范围是没有界限的。”俄国音乐家谢洛夫强调了音乐沟通情感、增进理解的作用。一个班级用一首歌可以唱出团结,唱出力量,唱出沟通,唱出强大的凝聚力;一次歌咏比赛,一次文艺演出,不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丰富了学校统一和谐的集体主义情感。歌声中学生间多了几分友谊,歌声中师生间多了几分默契。

3.合理投资,增添设备,激发师生兴趣。充分利用国家远程教育投资的大好时机,各校应对音乐课教学进行合理投资,增加设备,积极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以立体式的教学来激发师生的兴趣。首先,要把音乐课与微机、多媒体教学进行整合,用图视、音乐、文字、舞蹈等多层次的手段创设情境,自然会激发起师生的情趣。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利用升旗仪式、课间音乐、每周一歌、运动会颁奖仪式等形式来感染、教化学生。

4.弘扬正气,吹起时代的号角。(1)正确对待流行音乐。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易于接受,虽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不能全面封锁、一味杜绝,也不能任其泛滥、无动于衷,而应正确引导。(2)精心挖掘教材内涵,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和艺术形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从视觉、听觉的初级阶段上升到情感体验。(3)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鉴赏音乐的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我提高。

5.重视音乐与语文、美术的有机渗透整合教学。“音乐和诗歌、文学、绘画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它的形象可以同样鲜明而生动”(《音乐的基本知识》)。学校可以把音乐教学渗透到美术、文学教学当中,给学生尽情想像的时空,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听着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就能看到“海上生明月”、“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图画;听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眼前就会闪现出“袅袅的炊烟,流淌着的河水,金黄的麦浪,火红的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绚丽画面,自然会涌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旋律、歌词的内涵,学好音乐。

“风物宜长放眼量”,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立足长远,开拓进取,积极挖掘课程资源,用音乐的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标签:;  ;  ;  

用音乐开启学生的心灵——农村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