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在铁路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贺斯顿[1](2021)在《高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静力及循环荷载作用下串联式锚板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锚拉式桩板墙和椅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理论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双参数地基梁基本思想、土力学及力学理论,建立了锚拉桩板墙内力与变形关系的矩阵方程,提出了锚拉桩板墙内力与变形分析的新方法,编制MATLAB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在条件完成相同的前提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随嵌固段土体剪切模量降低而增大,土体剪切模量取5.6×10 MPa与嵌固段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相比,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降低达40%。2)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锚拉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差分模型,获得了内力及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吻合。3)在不考虑桩的竖向荷载传递规律及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基于Winkler地基梁基本思想,将传递矩阵法与平面杆系有限元相结合,提出了椅式双排桩内力及变形分析的混合算法,编制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位移与监测位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理论计算结果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可供椅式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参考。
肖杰[2](2021)在《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的运输量逐年递增,部分既有铁路线路已经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对铁路既有线改建或增建二线。铁路增建二线的工程往往被地域条件所限制,需要采取一些防护和加固措施。桩板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其侧向抗力较大、施工方便、圬工量小,能够挡护边坡,且不受高度的限制,在边坡及道路工程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新建线路接近既有路堤桩板墙敷设时,由于受地形限制,需在既有桩板墙间设置新的桩板墙收坡,两者并排布置,共同承担新增荷载。目前,加宽边坡时对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桩板墙结构受力的影响,两者协同作用时的荷载传递机理还不明确。因此依托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甘肃段)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开展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借助理论分析并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路基加载时对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桩板墙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两者协同作用时的荷载分担情况。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桩板墙以及组合支挡结构的研究现状,总结桩板墙的作用机理。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得出铁路挡土墙中墙后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对桩板墙的设计进行研究。(2)依托实际工程典型断面,按相似理论取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比为1:8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发现在路基顶面加载时,新-旧组合桩板墙桩身悬臂段的土压力沿桩顶往下先增加后减小,旧桩和新桩分别在距离各自桩顶0.48m和0.78m处土压力值达到最大,新建桩板墙桩身承担的土压力有向既有桩板墙转移的过程,最终两者几乎各承担组合结构荷载的一半;旧桩板墙和新桩板墙的桩身弯矩沿着桩顶往下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新桩板墙桩身的最大弯矩在距离桩顶2.1m处,旧桩板墙桩身的最大弯矩在距离桩顶1.35m处。新建桩板墙后施加轨道及列车荷载时,旧桩和新桩桩顶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3)建立试验模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分级加荷条件下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桩板墙的土压力分布、内力及变形的发展规律,对比设计荷载作用下模型试验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发现数值模拟得到的墙后土压力、桩身内力和变形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雅丽[4](2020)在《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重视,随之发展的岩土锚固技术也形成了多种类型,但是各种锚固技术各自存在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上的不足。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坡桩加固方式,与传统的桩加固技术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技术还未在工程中进行推广使用。充分研讨其应用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为日后在工程中推广使用该技术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幸福林带深基坑工程为项目背景,针对试验工区B区中使用的新型护坡桩加固方法——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分别进行了现场试验监测分析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同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将其与传统锚固方式的加固效果对比,从而进一步分析了该工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且节省人工、占用肥槽空间小、开挖及回填量小、用钢量大幅度减少、受力均匀、变形控制效果好的特点。(2)通过整理分析现场试验的监测数据得到了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作用下基坑工程桩体加固过程中桩顶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地表竖向位移随土体开挖的变化规律。(3)通过使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来建立工程的三维模型,提取数据并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作用下桩体加固过程中桩体水平位移、桩顶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地表竖向位移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数值模拟中的相关位移变化规律与试验现场得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而说明了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此技术的应用效果。(4)通过分别与传统锚索传力体系—型钢腰梁+OVM型锚具加固技术加固的试验监测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在支护桩加固施工过程中对桩体水平位移、桩顶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地表竖向位移的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类似工程中进行推广使用。
曹利宏[5](2019)在《深路堑桩板墙受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的中,出现了许多深路堑工程。深路堑工程的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成后,土方的卸载会导致初始地应力重新分布,从而打破周围已修建工程的稳定平衡,并且不利于环保。由开挖形成的高边坡会引发一系列工程和环境问题,因此,合理选择支挡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所依托工程的原设计采用桩板墙结构,桩板结构是由抗滑桩演变而来,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加固效果,用途广泛,但是其受力机理却较为复杂,缺乏系统完善的总结,并且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设计成果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还有待商榷。对深路堑桩板墙支挡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时,不仅要满足结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还要考虑工期因素、工程投资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参照哈牡客专某深路堑桩板墙支挡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桩板墙结构进行受力特性分析,研究其受力机理,对深路堑桩板墙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深路堑桩板墙工程的研究现状,对桩板墙结构的工作机理及形式进行总结,探讨了在桩板墙优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对桩板墙的设计方法进行归纳,并结合工程背景,采用适合该地区的一种新型的深路堑支挡方案即门型桩板式支挡结构,并对两种支挡方案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为后文支挡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依托工程,结合该深路堑的地形地质条件,利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支挡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符合规范要求。并对比分析不同桩锚固深度、桩间距、桩截面尺寸下结构的位移、受力的变化规律可知,桩截面尺寸增大会增加桩的受力,从而使桩承受荷载的能力得到增强;随着桩间距的增大,桩身内力桩顶位移都相应的增大,但同时考虑土拱效应,合理确定桩间距;随着桩锚固深度的增加,桩身内力位移都相应增大,但变化幅度变小,达到一定值后其对桩身受力影响不大。同时,对比分析不同形式的挡土板和抗剪强度对桩板结构受力和土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弧形挡土板优于直形挡土板,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桩间土拱效应逐渐增强。(3)对门型桩板式支挡结构进行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软件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支挡结构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4)将两种支挡结构从设计思路、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结构优选模型,从安全性、经济性、工期、施工难度和环境的角度出发,量化了两种设计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门型桩板式支挡结构优于原设计方案。在类似深路堑桩板墙工程中可借鉴此研究成果。
邢文强[6](2018)在《吉图珲高铁路堑边坡矩形桩与圆形桩—板墙体系支护性能分析》文中认为桩板式挡土墙是复杂边坡场地高速铁路路堑边坡支护常用的支挡形式。目前工程中桩板墙桩孔施工只能以人工挖孔为主,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差,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解决或规避当前施工方法的不足或缺陷,发展安全、高效、可靠的工程建造技术与施工工法,对推动我国传统工程建设的工业化与产业化发展而言具有很好的工程意义。圆形抗滑桩在深基坑支护和公路边坡中有很多应用,且可采用机械钻孔或冲孔施工,能够很好地规避矩形桩板墙在施工方面的缺陷,因而采用圆形抗滑桩代替当前桩板墙中的矩形抗滑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结构优化思路。本文首先依托吉图珲高速延吉段铁路工程,建立了人工路堑边坡桩板墙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路堑边坡开挖支挡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对比验证,针对桩长、桩间距、桩截面尺寸、桩身抗弯刚度等重要参数对桩板墙体系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获得了桩水平位移、土压力、桩身内力等指标变化规律。在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用圆形抗滑桩代替矩形抗滑桩,建立采用圆形桩-板墙体系支护的人工开挖路堑边坡模型。针对桩长、桩间距、桩径和桩身抗弯刚度等参数分析了桩水平位移、土压力和桩身内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圆形桩板墙与矩形桩板墙的参数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形式桩板墙各项指标的参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强度折减法,对吉图珲高铁延吉段边坡典型断面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开挖支挡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作为桩板墙支挡性能好坏的评判标准,结合支挡结构材料用量,探讨了新的桩板墙结构形式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大桩长,圆形桩板墙可以获得与矩形桩板墙相当的支挡效果,且二者材料用量基本相同。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新形式桩板墙体系的替代当前一般形式的桩板墙是可行的。
侯洪飞[7](2018)在《黄土地区桩板墙嵌固段受力机理及动力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铁路工程设计中,桩板墙广泛应用于高路堤、深路堑的边坡防护中,其水平承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嵌固段埋深。若桩板墙嵌固段地层软弱地基厚度较大,且施工锚索抗拔力得不到有效保障,此时为控制桩身的侧向变形,需要对桩前地基进行加固。本文依托蒙华铁路三门峡铁路建设工程,针对黄土地区桩板墙支护边坡的情况,采用旋喷桩对桩板墙桩前土质地基进行加固。通过探讨黄土区桩板墙受力机理并结合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研究黄土地区桩板墙前地基系数的取值规律;分析不同设计参数下旋喷桩的加固效果;分析在地震力作用下地基加固后桩板墙的动力响应、地基反力变化及边坡稳定性。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桩板墙受力机理。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出基于m法的桩板墙基本微分方程并得出数值解。(2)结合工程实际,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旋喷桩在不同设计参数下对桩前地基的加固效果以及加固前后地基系数的变化。研究发现:旋喷桩加固深度在桩板墙嵌固段长度的1/3到1/2范围内经济效果最佳。桩前地基加固可以将部分桩前地基土压力转移至地基埋深1m范围内,但对桩后土压力影响不大。加固深度越深,土压力转移率越大。在旋喷桩加固范围内,桩前地基系数和m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主要增长区域集中在地表和1/3嵌固段深度之间。(3)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试验,主要针对旋喷桩长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体现的规律基本吻合。(4)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单向地震动力分析,发现桩前地基加固可以有效的嵌固桩板墙,控制桩身在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减小桩身应力。其次,桩前地基加固可以有效控制桩前土压力在震中的增长。
蒋怀军[8](2017)在《高边坡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是近年来在高陡边坡工程中应用很热门的一种支挡结构,但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学术界对预应力桩板墙支护结构的系统分析研究还很有限,对其在支挡过程中的工作原理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关于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现有设计计算公式都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尤其组合支护结构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贡献还没有较多的研究结果。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支护高边坡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对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主要从分类、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和设计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为获得某高填方边坡不同配比下重塑土体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的压缩变形特性,采用固结仪对40组160个试样进行压缩试验,总结出ei─Pi曲线变化规律,分析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垂直压应力与垂直压应变关系,拟合出最佳应力─应变曲线公式,并推导出试验土体所符合的本构关系,最后进行沉降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粉质粘土:红砂岩=2:8(质量配比)土体的压缩性比粉质粘土:红砂岩=4:6(质量配比)土体的压缩性低,更适合做高填方填料;不同配比的土体在各压实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符合双曲线函数模型;通过用规范推荐法和割线模量法计算沉降量,发现割线模量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作用于桩板墙上的锚索施加不同预应力,通过分析预应力与桩和挡土板的位移关系、预应力与桩后和挡土板后的土压力关系,以及预应力与桩和挡土板的剪力关系分析了预应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发现单纯的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控制边坡的整体位移效果不明显,随着预应力的增加,桩载荷段和挡土板侧移量明显减小,土体受力特性也发生了改变,预应力作用处的土压力和剪力值随着预应力的增大而有较明显的增大。(3)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通过改变桩嵌固段深度,通过分析桩嵌固深度与桩和挡土板的位移关系、桩嵌固深度与桩后和挡土板后的土压力关系,以及桩嵌固深度与桩和挡土板的剪力关系分析了桩嵌固深度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发现单纯的通过增加桩嵌固深度来控制边坡的整体位移效果不明显,而且随着桩嵌固深度的增加,桩和挡土板的侧移量逐渐减小,但减小量很有限,载荷段土压力近似于梯形分布,嵌固段土压力由于桩前土的作用近似呈倒梯形。桩身剪力随着嵌固深度的增加而有增大趋势,而挡土板剪力变化很小,而且桩在地面线附近剪力最大,为最危险截面。
江涛[9](2016)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西康复线铁路深路堑边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铁路在经过深路堑地段时,往往对边坡处理和运营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结合西康复线深路堑边坡处理工程实例,梳理了预应力桩板墙的加固机理与设计,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该地段的应用。结果表明:预应力桩板墙在铁路深路堑边坡处理工程中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
刘璐[10](2016)在《推移式边坡不同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铁路的新建及增建已然成为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铁路修筑过程中面临不同类型的滑坡、坍塌等问题,抗滑桩、桩板式挡墙等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例中,但针对于推移式滑坡中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依托渝怀线增建二线工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别研究无支护、抗滑桩支护和桩板式挡墙支护三种情况下土体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式,对比两种不同支护桩身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研国内外抗滑桩及桩板式墙的研究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桩间土拱效应的受力特点,总结推移式滑坡的演变过程,基于实际工程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2)设计推移式边坡模型试验,通过室内物理特性试验测定试验材料性质,利用无支护滑坡模型试验验证人工预设滑面为模型的最危险滑裂面,为后续模型试验做准备。(3)通过三组模型试验研究推移式滑坡试验中土体的破坏机理及受力状态,对比抗滑桩支护和桩板式挡墙支护两组试验中间桩的变形特点,总结两组试验桩身的变形规律将滑坡的破坏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得到设置挡板后对滑坡变形控制的阶段及承载力的提高率。(4)进一步研究水平推力加载作用下两组试验在不同加载阶段桩身前后土压力的分布特点,发现设置挡板有效控制桩身土压力变化的速率,但破坏时两组试验在相同位置土压力达到最大。(5)根据应变计算两组试验桩身弯矩并观察其分布规律,对比桩身的受力特点及变形规律,得出两组支护最危险破坏位置,并与土体发生剪切破坏的位置相互验证。(6)基于Midas-GTS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抗滑桩和桩板墙支护两种工况下在自重荷载作用下整体的变形,及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和受力特点,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加载位置对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规律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二、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在铁路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在铁路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研究现状 |
1.2.2 桩板组合挡土墙研究现状 |
1.2.3 锚拉式桩板墙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填方边坡锚拉式支挡结构理论分析方法 |
2.1 锚拉式桩板墙的构造 |
2.2 现有模型和国内外计算方法 |
2.2.1 现有锚拉式桩板墙计算模型 |
2.2.2 国内外现有计算方法 |
2.3 理论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基本假定及力学模型 |
2.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算例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算例计算 |
2.4.2 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填方锚拉式支挡结构的数值模拟 |
3.1 FLAC3D计算原理 |
3.1.1 FLAC3D简介 |
3.1.2 FLAC3D计算原理和结构单元形式 |
3.2 数值模拟分析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土体与结构参数 |
3.2.3 本构模型的确定 |
3.2.4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水平位移分析 |
3.3.2 结构内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椅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 |
4.1 概述 |
4.2 混合有限元模型 |
4.2.1 基本假定及计算方法 |
4.2.2 模型建立 |
4.3 算例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 |
4.3.3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支挡结构发展历史 |
1.2.2 桩板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组合支档桩结构协同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桩板墙的计算理论 |
2.1 土压力 |
2.1.1 土压力概论 |
2.1.2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 |
2.1.3 铁路挡土墙中库伦土压力的应用 |
2.2 桩板墙的设计 |
2.2.1 支挡桩的设计 |
2.2.2 桩间挡土板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模型试验研究 |
3.1 原型工程背景 |
3.1.1 地形及地质概况 |
3.1.2 工程措施 |
3.2 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参数 |
3.2.1 相似理论 |
3.2.2 模型试验参数 |
3.3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3.1 模型几何尺寸设计 |
3.3.2 桩身测试元器件布置 |
3.3.3 试验土样选取和桩板预制 |
3.3.4 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 |
3.3.5 模型填筑及压实 |
3.3.6 加载及数据采集 |
3.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组合桩板墙土压力分析 |
3.4.2 组合桩板墙桩身内力分析 |
3.4.3 组合桩板墙桩身水平位移分析 |
3.4.4 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MIDAS GTS NX简介 |
4.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4.2.2 本构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3 MIDAS GTS NX使用流程 |
4.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有限元模型分析 |
4.3.1 工况一下既有桩板墙有限元分析 |
4.3.2 工况二下组合支挡结构有限元分析 |
4.3.3 工况三下组合支挡结构有限元分析 |
4.4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墙后土压力对比分析 |
4.4.2 桩身弯矩对比分析 |
4.4.3 桩身位移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4)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锚支护结构的提出及发展 |
1.2.2 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现状 |
1.2.3 桩锚支护结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桩锚支护结构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 |
2.1 交叉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
2.1.1 交叉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形式 |
2.1.2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的特点 |
2.2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原理 |
2.2.1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原理 |
2.2.2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施工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方案 |
3.2 试验区监测方案 |
3.2.1 监测目的 |
3.2.2 监测内容、方法及测点布置 |
3.2.3 监测频率、控制标准与警戒值 |
3.3 试验区监测结果分析 |
3.3.1 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3.3.2 桩顶竖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3.3.3 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数值分析 |
4.1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及软件简介 |
4.1.1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
4.1.2 软件简介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假定 |
4.2.2 模型尺寸及参数取值 |
4.2.3 模型的建立 |
4.2.4 施工过程的模拟 |
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桩体水平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4.3.2 桩顶水平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桩顶竖向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4.3.4 地表竖向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4.4 数值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1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4.2 桩顶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3 地表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5.1 传统方案试验及数值模拟概况 |
5.1.1 传统方案试验概况 |
5.1.2 传统方案数值模拟概况 |
5.2 基于监测的应用效果分析 |
5.2.1 桩顶水平变形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2.2 桩顶竖向位移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2.3 地表竖向位移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3 基于数值分析的应用效果分析 |
5.3.1 桩体变形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3.2 桩顶水平变形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3.3 桩顶竖向位移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3.4 地表竖向位移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
5.4 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深路堑桩板墙受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板墙研究现状 |
1.2.2 深路堑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2.3 桩板式挡土墙在铁路、公路中的优化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深路堑桩板墙计算模型及计算理论 |
2.1 土压力 |
2.1.1 土压力分类 |
2.1.2 土压力理论简介 |
2.1.3 悬臂锚固桩土压力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2.2 桩板墙设计方法 |
2.2.1 支挡桩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2.2.2 支挡桩的设计 |
2.2.3 桩板墙桩间挡土板的设计 |
2.3 门型支挡结构工作机理及计算模型 |
2.3.1 门型支挡结构构造 |
2.3.2 门型支挡结构土压力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桩板墙受力特性研究与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3.1 工程背景 |
3.1.1 地形及地质概况 |
3.1.2 工程措施 |
3.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2.1 本构模型和单元体的选择 |
3.2.2 模型的建立 |
3.3 桩板墙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整体应力分析 |
3.3.2 桩身应力分析 |
3.3.3 桩截面尺寸影响分析 |
3.3.4 桩间距影响分析 |
3.3.5 桩锚固深度影响分析 |
3.4 抗剪强度对桩间土拱效应的影响 |
3.4.0 桩板荷载分担比的概念 |
3.4.1 计算模型 |
3.4.2 挡土板形式对桩板墙工作机理的影响 |
3.4.3 不同形式挡土板数值计算结果 |
3.4.4 不同参数对桩间土拱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门型支挡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4.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4.2 门型支挡结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整体应力分析 |
4.2.2 桩身应力分析 |
4.2.3 横撑受力分析 |
4.3 路堑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两种支挡结构对比研究 |
5.1 设计思路的比较 |
5.1.1 桩板墙设计思路 |
5.1.2 门型支挡结构设计思路 |
5.1.3 设计思路对比 |
5.2 结构形式的比较 |
5.3 最优方案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吉图珲高铁路堑边坡矩形桩与圆形桩—板墙体系支护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支挡结构 |
1.2.2 桩板墙试验研究 |
1.2.3 桩板墙数值模拟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矩形桩-板墙体系支护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路堑边坡板桩墙支护结构性能分析三维数值模型 |
2.3.1 几何模型 |
2.3.2 模型网格 |
2.3.3 接触面力学模型 |
2.3.4 边界条件 |
2.3.5 施工步序模拟方法 |
2.3.6 模型参数及本构模型 |
2.4 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及验证 |
2.4.1 地应力平衡 |
2.4.2 开挖模拟结果 |
2.4.3 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
2.5 边坡桩板墙体系参数分析 |
2.5.1 桩长 |
2.5.2 桩的截面尺寸 |
2.5.3 桩身抗弯刚度 |
2.5.4 桩间距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矩形桩-板墙体系支护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新型圆形桩-板墙体系 |
3.3 数值模型 |
3.4 圆形桩-板墙体系参数分析 |
3.4.1 桩长 |
3.4.2 桩径 |
3.4.3 桩抗弯刚度 |
3.4.4 桩间距 |
3.5 参数影响效应对比 |
3.5.1 桩水平位移 |
3.5.2 桩上土压力 |
3.5.3 桩身内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桩-板墙体系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4.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1 开挖前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2 人工开挖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 两种桩板墙支挡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黄土地区桩板墙嵌固段受力机理及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
1.2.2 数值模拟研究 |
1.2.3 试验研究 |
1.2.4 桩前地基土抗力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路堑桩板墙受力机理分析 |
2.1 桩板墙简介 |
2.2 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 |
2.3 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的应力分布 |
2.4 滑面以下地基抗力 |
2.4.1 基本假定 |
2.4.2 滑面以下桩的正面计算宽度 |
2.4.3 地基弹性抗力系数 |
2.5 桩板墙m法的基本微分方程 |
2.5.1 滑动面以上桩身内力与变形 |
2.5.2 滑动面以下桩身内力与变形 |
2.6 桩板墙m法的数值求解 |
2.6.1 幂级数法 |
2.6.2 有限差分解 |
第3章 黄土地区路堑桩板墙前地基加固数值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主要工程措施 |
3.2 数值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
3.2.1 数值计算模型 |
3.2.2 模型本构及参数选取 |
3.2.3 边界条件 |
3.3 旋喷桩桩长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3.3.1 工况介绍 |
3.3.2 结果分析 |
3.4 旋喷桩y向排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3.4.1 工况介绍 |
3.4.2 结果分析 |
3.5 旋喷桩布置方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3.5.1 工况介绍 |
3.5.2 结果分析 |
3.6 旋喷桩半径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3.6.1 工况介绍 |
3.6.2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板墙前地基加固模型试验 |
4.1 模型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4.1.1 模型试验目的 |
4.1.2 模型试验内容 |
4.2 试验准备 |
4.2.1 试验设备和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点布置 |
4.2.4 实验步骤 |
4.3 实验过程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板墙前地基加固前后地震动力分析 |
5.1 FLAC 3D动力分析简介 |
5.1.1 FLAC 3D动力分析计算方法 |
5.1.2 FLAC 3D动力边界条件 |
5.1.3 地震波的输入 |
5.2 动力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1 地震波的加载 |
5.2.2 模型边界条件及阻尼 |
5.3 动力计算监测点布置 |
5.4 地基加固前后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5.4.1 路堑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
5.4.2 桩板墙桩身动力响应分析 |
5.4.3 土压力动力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边坡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锚固结构支护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边坡中的工作机理及填方边坡特定填料压缩变形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分类和组成 |
2.2.1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分类 |
2.2.2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组成 |
2.3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适用范围 |
2.4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设计计算 |
2.4.1 锚索拉力值的确定 |
2.4.2 桩身内力的确定 |
2.4.3 桩嵌固深度的确定 |
2.5 填方边坡特定填料压缩变形特性分析 |
2.5.1 实验方案 |
2.5.2 填料压缩变形特性分析 |
2.5.3 压缩固结沉降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边坡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
3.1 引言 |
3.2 FLAC3D软件简介 |
3.3 网格模型的建立与待分析的问题 |
3.4 加固前边坡潜在滑移面分析 |
3.5 加固后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 |
3.5.1 桩嵌固深度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
3.5.2 锚索预应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地质条件 |
4.3 边坡设计参数 |
4.4 边坡支护设计 |
4.5 数值模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9)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西康复线铁路深路堑边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地形地貌 |
1.2 地层岩性 |
2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加固机理 |
2.1 抗滑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2.2 预应力锚索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 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之间的相互作用 |
2.4 挡土板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3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设计 |
3.1 设计参数 |
3.1.1 锚索最优方位角 |
3.1.2 锚索预应力 |
3.1.3 锚固段锚固长度 |
3.1.4 抗滑桩锚固长度 |
3.2 工程设计 |
4 结语 |
(10)推移式边坡不同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桩板墙的发展及现状 |
1.2.3 桩板结构研究方法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推移式滑坡及桩板式挡土墙的受力特性 |
2.1 滑坡的定义及受力特点 |
2.2 推移式滑坡的演变过程 |
2.3 土拱效应 |
2.3.1 土拱效应的发展 |
2.3.2 土拱效应的受力状态 |
2.4 桩板墙结构形式 |
3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
3.1 模型试验的工程概括 |
3.2 模型试验的总体设计 |
3.3 模型试验材料及尺寸 |
3.3.1 模型箱结构及尺寸 |
3.3.2 模型桩板材料及尺寸 |
3.3.3 土体材料 |
3.4 模型试验加载及测量装置 |
3.4.1 加载装置 |
3.4.2 测量装置 |
3.5 模型试验过程 |
3.5.1 试验原件排布 |
3.5.2 试验填筑 |
3.6 模型实验结果 |
3.6.1 宏观结果分析 |
3.6.2 微观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两组试验过程 |
4.1.1 试验原件排布 |
4.1.2 模型试验的填筑 |
4.2 土体变形结果对比分析 |
4.2.1 宏观结果分析 |
4.2.2 土中压力结果分析 |
4.3 桩身变形结果分析 |
4.3.1 位移值变形结果分析 |
4.3.2 桩身土压力 |
4.3.3 桩身弯矩结果分析 |
4.3.4 不同支护结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5.1.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优点 |
5.1.2 有限元计算中边坡整体失稳的依据 |
5.2 工程概括 |
5.3 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 |
5.3.1 模型的力学参数及本构模型 |
5.3.2 模型的建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土体位移结果分析 |
5.4.2 支护结构位移结果分析 |
5.4.3 支护结构应力结果分析 |
5.4.4 支护结构内力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在铁路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方法研究[D]. 贺斯顿.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2]并排新-旧组合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D]. 肖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4]交叉预应力锚索加固损伤支护桩技术的应用研究[D]. 李雅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5]深路堑桩板墙受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 曹利宏.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6]吉图珲高铁路堑边坡矩形桩与圆形桩—板墙体系支护性能分析[D]. 邢文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黄土地区桩板墙嵌固段受力机理及动力响应分析[D]. 侯洪飞.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7)
- [8]高边坡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D]. 蒋怀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
- [9]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西康复线铁路深路堑边坡中的应用[J]. 江涛. 路基工程, 2016(06)
- [10]推移式边坡不同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 刘璐.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