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反硝化除磷的效能研究

SBAR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反硝化除磷的效能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排放标准不断严格,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为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提供了前提条件,反硝化除磷脱氮是近来颇受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本实验模拟城市生活污作为原水,首先在低温条件下利用含有反硝化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在SBAR间歇反应器中考察了反硝化除磷的效能,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的SBAR,当曝气量控制在0.05m3/h(DO为6.0mg/L),进水COD浓度控制在450mg/L左右时,具有较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反硝化除磷脱氮效能如下:COD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在72%85%之间;PO43--P的去除率达到99%;NO2--N、NO3--N的出水浓度稳定在1.0mg/L以下。为进一步探讨好氧颗粒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的特征和机理,又对厌氧释磷和缺氧吸磷过程的其它关键影响因子的作用规律和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用乙酸钠作为碳源,pH值控制在7.0+0.1,初始硝酸盐氮浓度为5mg/L,或者初始亚硝酸盐控制在15~30mg/L之间时,会有比较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此外,还对颗粒污泥细胞内的聚-β-羟基丁酸酯颗粒和聚磷颗粒进行了染色及显微镜检分析。通过试验表明,厌氧条件下反硝化聚磷菌利用COD合成了大量聚-β-羟基丁酸酯,同时释放大量聚磷酸盐,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并采用Comeau-Wentzel模式对除磷机理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理论及现状研究
  • 1.2.1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1.2.2 传统生物除磷原理
  • 1.2.3 生物脱氮除磷的技术现状
  • 1.3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3.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分析
  • 1.3.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因素
  • 1.4 反硝化除磷的研究现状
  • 1.4.1 反硝化除磷理论
  • 1.4.2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
  • 1.4.3 反硝化除磷工艺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动态试验装置
  • 2.1.2 静态试验装置
  • 2.2 试验用水及水质
  • 2.2.1 动态试验水质
  • 2.2.2 静态试验水质
  • 2.3 试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动态试验运行方式及试验方法
  • 2.4.2 静态试验运行方式及试验方法
  • 第3章 SBAR 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处理模拟生活废水的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
  • 3.2.1 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形态
  • 3.2.2 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
  • 3.2.3 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
  • 3.2.4 好氧颗粒污泥的容积指数
  • 3.2.5 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结构
  • 3.3 SBAR 好氧颗粒污泥低温脱氮除磷的效能研究
  • 3.3.1 COD 的去除特性
  • 3.3.2 氨氮的去除特性
  • 2--N、NO3--N 的变化规律'>3.3.3 NO2--N、NO3--N 的变化规律
  • 43--P 的去除特性'>3.3.4 PO43--P 的去除特性
  • 3.4 曝气量对低温SBAR 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3.5 碳源浓度对低温SBAR 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AR 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pH 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3--N 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4.3 NO3--N 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2--N 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4.4 NO2--N 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4.5 不同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好氧颗粒污泥除磷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碳源类型对合成PHA 的影响
  • 5.3 乙酸钠作为碳源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生化机理
  • 5.3.1 乙酸钠作为碳源考察PHA 与各指标的变化关系
  • 5.3.2 乙酸钠作为碳源研究PHB 与各指标的拟合直线
  • 5.4 SBAR 工艺一个反应周期里PHA 的变化情况
  • 5.5 生物除磷机理分析
  • 5.5.1 定性分析PHB
  • 5.5.2 除磷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9(01)
    • [2].污水反硝化除磷产电装置启动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7(09)
    • [3].污水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特性分析[J]. 水处理技术 2016(09)
    • [4].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水处理技术 2015(03)
    • [5].新型单级自养脱氮与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1)
    • [6].反硝化除磷菌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除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3(02)
    • [7].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北方环境 2012(03)
    • [8].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1(03)
    • [9].废水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11(01)
    • [10].反硝化除磷系统的驯化及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11].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 [12].反硝化除磷菌富集试验研究[J]. 化工文摘 2009(02)
    • [13].反硝化除磷脱氮理论及工艺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09(06)
    • [14].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富集方式的探讨[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12)
    • [15].多阴极室反硝化除磷产电装置启动运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15)
    • [16].反硝化除磷产电污泥特性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19)
    • [17].1株反硝化除磷菌的鉴定及其反硝化功能基因研究[J]. 环境科学 2013(07)
    • [18].反硝化除磷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07)
    • [19].反硝化除磷技术分析及展望[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11)
    • [20].不同温度下反硝化除磷污泥特性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09(08)
    • [21].生态处理系统内反硝化除磷研究评述[J]. 甘肃科技 2020(17)
    • [22].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的启动及稳定运行[J]. 环境科学 2019(11)
    • [23].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对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1)
    • [24].缺氧反硝化除磷菌驯X菌的筛选与生长条件优化[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02)
    • [25].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J]. 给水排水 2010(S1)
    • [26].进水碳氮磷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及碳源转化利用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06)
    • [27].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的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11)
    • [28].一株短程反硝化除磷菌的筛选及其生长影响因子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9(03)
    • [29].以硝酸盐为主要氮源的反硝化除磷细菌驯化[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1)
    • [30].影响反硝化除磷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因素[J]. 水资源保护 2009(03)

    标签:;  ;  ;  ;  

    SBAR好氧颗粒污泥低温反硝化除磷的效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