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侧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侧耳属,碳,氮源,pH,温度
亚侧耳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瑞,刘元涛,韩世龙,刘宇[1](2019)在《肾形亚侧耳的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肾形亚侧耳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对其菌丝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等营养条件以及pH、温度等环境条件进行研究,从而优化得出肾形亚侧耳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得出最理想的可利用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果糖和蛋白胨,pH最适为6.5,温度最适为32℃。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得出肾形亚侧耳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淀粉或果糖、氮源为蛋白胨、温度为28~32℃、pH为6.5。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的各组菌丝长度测量结果和生长势观察结果,肾形亚侧耳的菌丝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果糖、氮源为蛋白胨、温度为28~32℃、pH为6.5。(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刘梦雪,荣成博,牛玉蓉,宋爽,刘宇[2](2018)在《亚侧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RAP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全国范围内收集到的19个亚侧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简称SRAP)分析。首先随机选取19个亚侧耳菌株中的3个样本对ISSR和SRAP引物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最终成功筛选出13条ISSR引物和13对SRAP引物。利用这26个引物或引物对,以19个亚侧耳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共获得301条稳定且清晰的DNA条带,其中285条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70时,可将19个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19个亚侧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亚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酒连娣[3](2014)在《亚侧耳形态发育及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侧耳(Panellus serotinus)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些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率先人工栽培成功,并培育出优良品种。由于菌种会慢慢出现退化现象,所以要不断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本文采用单-单杂交的方法,进行了优良菌株的选育。运用结构植物学的试验方法,对亚侧耳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研究,为亚侧耳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明确了亚侧耳形态发育的过程:(1)亚侧耳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对亚侧耳担孢子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亚侧耳担孢子无色,透明度高,内含一个细胞核,表面光滑;腊肠形。采用无菌水和液体PDA培养基进行亚侧耳担孢子萌发试验,发现在无菌水中亚侧耳担孢子不易萌发,而在PDA液体培养基中易萌发。在PDA液体培养基中,36h内体积膨胀,48h时萌发产生芽管,84h时芽管分化为初生菌丝。(2)亚侧耳菌丝的形态观察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亚侧耳的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进行观察,发现亚侧耳初生菌丝分支少,无锁状联合结构,主枝与侧枝的直径相差不大,相邻两隔膜间只有一个细胞核;亚侧耳的次生菌丝分支多,主干较分支的直径大,且主干内相邻隔膜间距离较小,有锁状联合结构,相邻两隔膜间有两个细胞核。(3)亚侧耳担子果发育的研究运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对亚侧耳原基到成熟子实体各阶段的材料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亚侧耳原基先分化生成菌柄,继而出现菌盖,子实层最后发育成熟,成为完整的亚侧耳子实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子实层一直处于裸露状态,亚侧耳担子果的发育类型属于裸果型。亚侧耳原基的发育类型为菌柄发育型,菌褶的发育类型为不规则子实层型。菌褶结构可分为子实层和菌髓两部分,子实层主要由棒状担子构成,担子上一般有4个担子梗,每个担子梗上有一个担孢子。担子间混杂有少量呈梭形的囊状体。2.亚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利用单-单杂交法配制杂交组合138个。经过细胞学鉴定、生理特性鉴定和生化特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真实杂交菌株20个,通过菌丝生长特性和出菇特性的比较,筛选出优良菌株CE89、CE132。CE89、CE132菌株,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生长速度快,生育周期短,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商品性状好,抗逆性较强,具有开发成新品种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瑞[4](2014)在《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及部分关键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侧耳作为木腐型真菌,通过分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对培养料进行降解,以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本研究通过初步探究亚侧耳生长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及木质纤维素结构变化的表征,进一步了解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情况与亚侧耳生长发育的关系,并对亚侧耳子实体中部分相关降解酶进行了研究。对亚侧耳四个栽培时期(原料、发菌期、原基期、幼菇期)培养料中的部分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进行了活性追踪。在栽培早期淀粉酶的活性较高,栽培全程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较高,并在原基期达到最高值。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在原基形成后迅速升高,并在幼菇期达到峰值。通过分子量测定、糖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措施对四个时期培养料中的木质纤维素组分的结构表征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亚侧耳发菌阶段优先利用栽培料中的淀粉供给生长所需的碳源,而后分泌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对木质素进行降解。木质素结构的破坏使得亚侧耳的菌丝可以进入到木质纤维素结构内部,通过分泌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行降解以为其生长提供碳源。以通过种源关系鉴定的亚侧耳的干子实体为实验材料,综合运用离子交换层析、蓝胶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蛋白质纯化手段对亚侧耳中的部分降解酶一木聚糖酶、漆酶、核糖核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丰富了大型真菌漆酶、木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来源。对它们的生理生化性质的分析为后期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亚侧耳木聚糖酶是一个29.6 kDa的双亚基蛋白,最适反应pH为4.2,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作用底物为桦木木聚糖。Ca2+可以增强酶的活性,Hg2+、Cu2+等重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通过HPAEC-PAD和MALDI-TOF-MS两种检测手段对木聚糖和寡聚木糖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证明该木聚糖酶兼具转苷酶、β-1,4-外切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亚侧耳漆酶是一个分子量为57.8 kDa的单亚基蛋白,经LC-LTQ测序得到可信度高的五段序列,其中肽段HSL3和HSL4位于漆酶的铜还原酶超家族结构域,序列高度保守。该漆酶的最适反应pH为6.8,最适反应温度为30 ℃,最适作用底物为ABTS。Fe2+对其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Al3+、Mg2+和Ca2+次之,Mn2+和K+对漆酶活性的影响不大,Cu2+和Zn2+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强漆酶的活性。DMSO、EDTA、β-ME、SDS和L-半胱氨酸对漆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证明亚侧耳漆酶是一个具有二硫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含铜蛋白。漆酶对染料RBBR、CBB、M-GR、R-RV、K-BR、A-OR、RES和RW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脱色率由大到小依次为:M-GR > RBBR > CBB > R-RV >A-OR > RES > K-BR > RW。亚侧耳核糖核酸酶是一个分子量为27.0 kDa的单亚基蛋白,最适反应温度是80 ℃,最适反应pH为5.0。对四种寡聚核糖核苷酸的降解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oly (C) > poly (U) > poly (A) >poly(G)。通过测序得到与其他大型真菌同源性较低的部分N端序列(TVGGSLAEKGN)。不同浓度的核糖核酸酶对人肝癌细胞株MBL2和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的增殖以及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IC50分别为40.3μM、20.8μM和49.9μM。(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张跃新,闫宝松,马凤,胡伟[5](2012)在《亚侧耳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RAPD优化试验,确定适合亚侧耳PCR扩增体系(总体积25μL)为:10×PCR Buff-er 2.0μL、2.5mM/L dNTPs3.0μL、5U/μL Taq酶0.20μL、5μM/L引物1.5μL、200ng/μl模板DNA 2.0μL、去离子水16.30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37℃退火30s,72℃延伸2min,40个循环,72℃延伸10min。(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2年06期)
宋吉玲,姚方杰,王玉霞[6](2010)在《亚侧耳杂交菌株选育及其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味冬菇[Hohenuehelia serotina(perts:Fr.)Sing.]隶属于侧耳科,亚侧耳属,别名亚侧耳、元蘑。由于亚侧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上多采用简单驯化而来的野生菌株,产量与品质不稳定,因此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工作迫在眉睫。以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为主要目标的食用菌育种,仍然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育种方法为主。(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0-10-14)
刘宇,图力古尔,李泰辉[7](2010)在《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叁个中国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 Schulzer由Schulzer等人基于Agaricus petalodes Bull.于1866年建立。后来又经多次修订、完善了该属的特征范围。亚侧耳属的主要特征:子实体盘状、勺形、扇形、侧耳形或半圆形等,菌褶延生或从子实体着生点呈放射状向四周盖缘处生出,有或无菌柄,或常由菌褶延生至基部成假柄状。担孢子(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邹莉,杨民宝,王义,王丹[8](2009)在《亚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探讨了亚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以0.6mol·L-1的NaCl配制成浓度为2%、pH值6.5的溶壁酶溶液,32℃恒温水浴酶解菌龄8d的亚侧耳菌丝体3h,获得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0.6mol·L-1的蔗糖作为再生培养基中的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最高为6.0×10-2。(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09年03期)
王义[9](2009)在《亚侧耳生物学特性及与松口蘑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侧耳是中国东北地区着名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野生亚侧耳菌丝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五种供试碳源中,亚侧耳菌丝以利用葡萄糖最好;在六种供试氮源中,以利用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佳;亚侧耳菌丝能在碳氮比10/1~60/1的范围生长,但以20/1~40/1为宜;最适生长温度为23~25℃;最适pH范围为5.4~5.8。通过对亚侧耳菌丝液体培养研究表明:以培养7d的菌种转种,接种量15%,摇床转速为180r/min时,菌丝干重达到最高,为1.117g/100mL。对亚侧耳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研究表明:在供试的六种原种培养基中,亚侧耳在A_3配方上的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优于其它配方,平均生长速度为1.23cm/d,A_3配方为硬杂木屑58%、稻草30%、麦麸10%、蔗糖1%、碳酸钙1%;十种亚侧耳栽培种培养基中,A_5和A_4为最佳配方,配方分别为硬杂木屑78%、玉米秸秆10%、麦麸10%、蔗糖1%、石膏粉1%和硬杂木屑58%、稻草30%、麦麸10%、蔗糖1%、石膏粉1%,生物学转化效率分别为63.81%和60.92%,并且在与其他配方的对比中各指标均表现较好。对亚侧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表明:液体发酵培养8d的菌丝体,在以pH值为6.5的0.6mol/L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的溶壁酶32℃恒温水浴进行酶解3h为亚侧耳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蔗糖最适宜作为亚侧耳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再生率可达6%。在实验室原有对松口蘑原生质体制备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亚侧耳与松口蘑电融合参数研究表明:交流电场强度为150V/cm,交流电场持续时间30s,直流电场强度为1000V/cm,持续时间20μs,脉冲次数2次,亚侧耳与松口蘑原生质体的融合率分别达到19.7%和18.9%。(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全雪丽,张美淑,黄世臣[10](2008)在《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和温度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研究了pH值和温度两种因素对亚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试图求出最适宜亚侧耳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研究中pH值为5,6,7,8,9,温度为22℃,24℃,26℃,28℃,30℃。试验结果表明:以菌丝的日增长长度为统计指标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再通过对菌丝增长长度的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最后得出pH6为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酸碱度,26~28℃均适宜亚侧耳菌丝的生长,且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6℃、pH6。(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08年06期)
亚侧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全国范围内收集到的19个亚侧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简称SRAP)分析。首先随机选取19个亚侧耳菌株中的3个样本对ISSR和SRAP引物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最终成功筛选出13条ISSR引物和13对SRAP引物。利用这26个引物或引物对,以19个亚侧耳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共获得301条稳定且清晰的DNA条带,其中285条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70时,可将19个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19个亚侧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亚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侧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瑞,刘元涛,韩世龙,刘宇.肾形亚侧耳的生物学特性[J].北方园艺.2019
[2].刘梦雪,荣成博,牛玉蓉,宋爽,刘宇.亚侧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RAP综合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
[3].酒连娣.亚侧耳形态发育及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4].张瑞.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及部分关键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5].张跃新,闫宝松,马凤,胡伟.亚侧耳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J].中国林副特产.2012
[6].宋吉玲,姚方杰,王玉霞.亚侧耳杂交菌株选育及其鉴定[C].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0
[7].刘宇,图力古尔,李泰辉.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叁个中国新记录种[J].菌物学报.2010
[8].邹莉,杨民宝,王义,王丹.亚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9
[9].王义.亚侧耳生物学特性及与松口蘑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10].全雪丽,张美淑,黄世臣.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和温度的测定[J].辽宁林业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