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的坐标——“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历史境遇与文化视野

时空的坐标——“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历史境遇与文化视野

论文摘要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一方面是指由策展人张颂仁、栗宪庭合作策划,于1993年1月在香港艺术中心开幕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另一方面也是指展览所指向的1990年代初的中国当代艺术。“后八九”提供了对于1990年代中国艺术最深入精准的类型学分析和社会学描述,“后八九”的参与者们为中国当代艺术史创造了第一批深具国际影响力的图式,为199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奠定了基调。其次,“后八九”应时而动,以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洞见以及强有力的图像学创造,表述出了后八九时代的国人心事,创造了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的一面镜子。随着“后八九”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中国当代艺术成为全世界所有关注中国的人们理解中国的一个必要的中介。“后八九”不但引发了国际艺术界对于中国艺术的关注,而且触发了一种文化解释的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当代艺术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面相和征候,也正因此,它被关注程度之深远、它的影响范围之大,都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在2010年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重新反思20年前的这段历史?本文试图追溯“后八九”在国际学术界的解释情境,讨论“后革命”、“后殖民”话语和这一解释情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后冷战”的时间标记、“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对“后八九”艺术的塑造作用。在一个国际性的话语-语境中检视“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与政治论述的意义所在。

论文目录

  • 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后革命与后殖民情境下的后八九情绪
  • 第一节 后革命叙事中的文化反思
  • 1.1 后革命—挥别乌托邦
  • 1.2 从革命的"独白"到多元的"复调"
  • 第二节 后革命与后殖民的汇合
  • 第三节 后八九情绪
  • 第二章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 第一节 后八九情绪在后八九新艺术中的映衬
  • 1.1 "玩世"的背面
  • 1.2 孤独和惶恐是生活的现实
  • 1.3 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 2.1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叙事模式及策略
  • 2.2 观看的语境—关于当代中国论述
  • 第三节 后效及资源盘点
  • 3.1 后效
  • 3.2 资源盘点
  • 结论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时空的坐标——“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历史境遇与文化视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