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研究 ——以山西能源大省为例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研究 ——以山西能源大省为例

论文摘要

生态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副产物和能量的交换、废物和废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链上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协调发展。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区域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区域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入手,对区域生态产业链(网络)的形成机制、生态产业链优化以及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政府最优配套资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结合山西能源大省的实际情况,对山西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链构建中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山西构建生态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本文的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在分析山西能源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山西能源大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前瞻性的、与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产业园模式和产业链的加环闭合模式。系统动力学仿真表明: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相比,其经济、环境效益明显提高。(2)考虑到博弈中各参与方的信息缺失情形,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的思想,提出了重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灰博弈的相关概念,建立了重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灰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生态产业链的多阶段动态构建过程,以企业和政府的每一次决策作为一个博弈过程,企业与政府的效用函数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区域生态产业链的重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灰博弈模型,研究了生态产业链的形成问题。研究表明:生态产业链存在两种基本形成机制: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条件下,区域生态型产业链的构建运用政府主导或政府与市场并重的模式较为合适;而在市场机制较发达的地区,区域生态型产业链的构建运用市场主导模式较为合适。(3)本文提出了灰色动态规划及相关概念,建立了灰色动态规划模型,并运用标准区间灰数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算法,提出了第一最优灰策略和第二最优灰策略,把经典动态规划模型拓展到信息不确定性领域。基于生态产业链的多阶段动态构建过程,以产业链的每一次构建作为决策阶段,产业生态收益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生态产业链灰色动态规划模型,研究了生态产业链的优化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可行性。(4)基于内生经济理论,本文建立了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产出函数,构建了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政府配套资金最优化模型。研究了在相关可用资源、投入资金和制度约束程度等条件约束下,政府如何合理配置其生态产业链构建资金,获得生态产业链构建最大效益。讨论在多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条件下的盈亏平衡分析,设计政府在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等不同类型情况下投入量最小的盈亏平衡点,寻找政府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配套资金具有最优性和有效性的性质,且当政府资金增长的有效性大于1时,政府才会增加其生态产业链构建投入,否则不再增加其投入。(5)以山西能源大省为研究背景,针对其生态产业链构建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政策建议: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链;提升产业技术绿色支撑能力,建立生态工业的产业化体系;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产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强制体系,加强政府政策的导向功能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区域生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研究
  • 2.1 背景分析
  • 2.2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区域生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 2.2.1 区域生态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2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区域生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 2.2.3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区域生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性质研究
  • 2.2.4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区域生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3 山西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
  • 2.3.1 指标及数据的说明
  • 2.3.2 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山西生态主导产业选择
  • 2.3.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灰色重复动态博弈的区域生态产业链(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 3.1 背景分析
  • 3.2 基于灰色重复动态博弈的区域生态产业链(网络)形成的基本假设
  • 3.3 区域生态产业链(网络)形成机制的灰色重复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3.3.1 产业链(网络)形成机制的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灰色博弈模型构建
  • 3.3.2 产业链(网络)形成机制的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灰色博弈模型分析
  • 3.4 算例
  • 3.4.1 算例分析
  • 3.4.2 结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色动态规划的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研究
  • 4.1 背景分析
  • 4.2 灰色动态规划模型
  • 4.2.1 灰色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定理
  • 4.2.2 灰色动态规划的求解
  • 4.3 基于灰色动态规划的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
  • 4.3.1 基于灰色动态规划的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的基本要素
  • 4.3.2 基于灰色动态规划的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的基本方程
  • 4.3.3 基于灰色动态规划的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基本思想和步骤
  • 4.4 案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政府最优配套资金非线性规划模型研究
  • 5.1 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政府配套资金分析
  • 5.1.1 生态投资政府配套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
  • 5.1.2 生态投资政府配套资金配置的基本要素
  • 5.2 生态投资政府配套资金规划模型
  • 5.2.1 地区生产函数模型
  • 5.2.2 目标分析
  • 5.2.3 约束条件识别
  • 5.2.4 生态投资政府配套资金最优化模型
  • 5.3 生态投资政府配套资金最优化模型性质研究
  • 5.4 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政府最优配套资金盈亏平衡分析
  • 5.4.1 生产函数
  • 5.4.2 考虑生产函数的盈亏分析
  • 5.5 算例
  • 5.5.1 算例分析
  • 5.5.2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的经济、环境效益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为例
  • 6.1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模式分析
  • 6.1.1 生态产业系统的产业园模式
  • 6.1.2 产业链的加环闭合模式
  • 6.2 太原不锈钢生态产业链子系统划分
  • 6.3 太原不锈钢生态产业链系统动力学模型
  • 6.3.1 资源生产子系统模型
  • 6.3.2 加工生产子系统模型
  • 6.3.3 还原生产子系统模型
  • 6.3.4 生态环境子系统模型
  • 6.3.5 太原不锈钢生态产业链总系统模型
  • 6.4 太原不锈钢生态产业链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1 钢材库存量变化趋势
  • 6.4.2 不锈钢库存量变化趋势
  • 6.4.3 钢材还原量变化趋势
  • 6.4.4 污染量的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西能源大省生态产业链建设和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 7.1 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链
  • 7.1.1 推动同类产业聚集向生态经济模式的转变
  • 7.1.2 推动传统治理模式到成本内化模式的转变
  • 7.2 提升产业技术绿色支撑能力,建立生态工业的产业化体系
  • 7.2.1 建立产业技术绿色支撑体系
  • 7.2.2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 7.2.3 开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体系
  • 7.3 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产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 7.3.1 理清产权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7.3.2 规范资源市场交易制度,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
  • 7.4 建立健全法律强制体系,加强政府政策的导向功能
  • 7.4.1 建立和健全法律强制体系
  • 7.4.2 制订鼓励生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7.4.3 建立生态经济信息咨询支持服务系统
  • 7.5 完善GDP 统计和评价制度,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7.5.1 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
  • 7.5.2 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7.5.3 有利于山西经济起飞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 7.6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产业链构建的古镇社区营造方式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20(03)
    • [2].煤炭生态工业园产业链构建探讨[J]. 经济师 2016(07)
    • [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进城的产业链构建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4].循环经济视角下煤炭生态产业链构建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10)
    • [5].庆阳人文旅游产业链构建初探[J]. 城市地理 2015(12)
    • [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进城的产业链构建的实证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 [7].生态优先视角下资源型城市生态产业链构建[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9)
    • [8].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J]. 商业时代 2013(16)
    • [9].群体投资作用下的地方产业链构建与升级[J]. 北方经济 2010(18)
    • [10].区域生态产业链构建优劣势条件与途径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5)
    • [11].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2].巨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12)
    • [13].浅谈国际贸易及产业链构建[J]. 中外企业家 2019(26)
    • [14].基于循环经济的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2)
    • [15].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管理体系研究[J]. 管理观察 2014(09)
    • [16].SaaS在国外[J]. 电子商务世界 2008(06)
    • [17].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与发展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4)
    • [18].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24)
    • [19].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问题分析[J]. 青春岁月 2012(22)
    • [20].我国冷链装备产业链构建的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03)
    • [21].从哈利波特的成功看娱乐品牌的产业链构建[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9)
    • [22].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15)
    • [23].广东与浙江专业镇的发展模式与产业链构建对比研究[J]. 广东科技 2009(08)
    • [24].论社团组织成员的选择与制度建设——基于全新产业链构建团体标准特点[J]. 标准科学 2020(08)
    • [25].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02)
    • [26].我国动画产业链构建原则[J]. 经济论坛 2009(08)
    • [27].提高资源产出率对生态产业链构建中稳定性的影响[J]. 绿色科技 2015(06)
    • [28].我国产业链构建的思路探析[J]. 经济问题 2008(05)
    • [29].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构建和运行机制探讨[J]. 住宅产业 2016(10)
    • [30].现代农业产业链构建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2)

    标签:;  ;  ;  ;  ;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研究 ——以山西能源大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