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高度论文-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

刈割高度论文-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刈割高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黑山”饲用薏苡,刈割高度,营养分析

刈割高度论文文献综述

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1](2019)在《“大黑山”饲用薏苡不同刈割高度营养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1.5、2、2.5 m和3 m四种不同刈割高度,对"大黑山"饲用薏苡鲜草茎和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为"大黑山"饲用薏苡适时刈割及营养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在不同生长期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溶性总糖、全磷、全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11%、5.19%、61.25%、41.46%、13.77%、0.17%、0.38%;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5%、15.81%、9.64%、63.46%、33.55%、4.36%、0.30%和0.95%。试验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适宜贵州省的土壤气候条件,营养品质较高,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可在不同生长时期刈割以满足牛、羊及其他动物营养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17期)

吕仁龙,胡海超,张兴波,李茂,王定发[2](2019)在《不同刈割高度王草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在青贮前后的变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刈割高度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er×Pennisetum glaucum (Linnaeus) R. Brow n]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在青贮前后的变动以及王草青贮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与发酵品质之间的关系。试验选定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有4个小分区,分别在草高50~80 cm(T1)、80~120 cm(T2)、120~180 cm(T3)和180~220 cm(T4)时对4个小分区中的1个进行刈割。将刈割的王草自然干燥至水分含量约为80%后,剪切至2 cm左右,制备青贮,发酵60 d。青贮开封后,测定pH以及有机酸、常规营养成分、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并解析其青贮前后变动情况。结果显示:无论是在青贮前还是在青贮后,王草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均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在青贮后,王草中约有74%的叶绿素被分解,但叶绿醇的含量变化不大。尽管在不同刈割高度下王草青贮中有机酸含量表现出了显着差异(P<0.05),但并没有发现王草青贮中叶绿素、叶绿醇含量与发酵指标(pH以及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存在相关性。综上可知,王草中叶绿醇在青贮过程中可被良好保存,并且王草青贮中叶绿醇含量与发酵品质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郝为,王启业,吴端钦[3](2018)在《刈割高度对象草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刈割高度象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象草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180 cm与60 cm高度相比,分别降低了64.79%、23.55%和56.54%;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呈先增后降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最低,相对于140 cm而言,分别降低了18.21%、12.40%和19.66%;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呈先降后增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达到最高,比140 cm高度分别提高了12.62%、10.09%、21.24%和17.50%。综合分析,象草以株高60 cm刈割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8年03期)

都帅,尤思涵,刘燕,孙林,格根图[4](2016)在《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叁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kg·hm-2和807.3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着(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军,陈有才,吕佳,戴悦涵,曾玉清[5](2016)在《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禾本科牧草(玉淇淋58号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分别简称YQL58和GM1)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试验通过3个刈割高度(70cm、100cm、150cm)分别记为YQL58-70、GM1-70、YQL58-100、GM1-100、YQL58-150、GM1-150,结合牧草品质评定预测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粗蛋白含量(CP)方面,YQL58-70和YQL58-100极显着大于(P<0.01)对应刈割高度的GM1-70和GM1-100,YQL58-150显着大于(0.01<P<0.05)对应刈割高度的GM1-150;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方面,同一刈割高度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小于GM1的趋势;(2)在饲用价值方面,同一刈割高度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量(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差异不显着(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大于GM1的趋势。综上,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优于GM1。(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5期)

马健,毛江,刘艳芳,李胜利,余雄[6](2016)在《不同刈割高度对禾王草干草和青贮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禾王草干草和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禾王草的最佳刈割时间。以禾王草为原料,比较1.0、1.5、2.0、2.5和3.0 m 5种刈割高度禾王草制作的干草和青贮的营养成分,及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禾王草干草刈割高度的增加,DM、NDF和ADF含量逐渐升高,相对价值指数(RFV)和CP及Ash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显着(P<0.05)。所有刈割高度的青贮p H均在4.2以下,1.0和1.5 m高度青贮品质较差,2.5 m青贮乳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高度(P<0.05),乙酸含量最低,2.0和2.5 m青贮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着低于1.5 m青贮(P<0.05);禾王草青贮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RFV和CP及Ash含量显着降低(P<0.05),NDF和ADF含量显着增加(P<0.05),2.5 m青贮WSC含量显着低于1.0 m青贮(P<0.05)。综上所述,刈割2.0~2.5 m高度的禾王草制作干草和青贮最为合适。(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雷雄,游明鸿,闫利军,白史且,季晓菲[7](2016)在《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老芒麦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盛花期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4cm刈割高度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22 029.95kg/hm2和5 755.94kg/hm2,但牧草品质较差,其CP为11%;6cm刈割高度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0 207.32kg/hm2和4 781.259kg/hm2,但牧草品质最好,其CP达到15.73%。综合各项指标,"川草2号"老芒麦在盛花期,以刈割高度为6cm时,能使牧草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草业与畜牧》期刊2016年01期)

白玉超,郭婷,杨瑞芳,佘玮,曹诣[8](2015)在《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着,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着。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kg/hm2。(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郇树乾,王坚,王志勇[9](2015)在《不同刈割高度对香茅草生物量及香茅草精油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条件下,以香茅草为研究材料,研究在40、70、100、130 cm的生长高度下刈割对香茅草生物量及香茅草精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香茅草生物量和香茅油产量都有显着的影响,在100 cm的刈割高度下,香茅草的生物量和香茅草精油浸提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 120 kg/hm2和371.26 L/hm2。(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李德明,蔡兴来,张容鹄,符坚[10](2015)在《不同刈割高度对红苋草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苋草(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Nichols)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1、5、10 cm)对产量、净菜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数、叶重率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红苋草基本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冬季生产中,红苋草适宜的采收次数为3~5次;留桩1 cm刈割早期产量最高,可达1 235.71 kg/667 m2,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P<0.01);并且净菜率(69.24%)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叶重率适中(306.52%),口感脆嫩(含水率92.02%),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着(P<0.01),质量也高;营养分析显示,红苋草与普通苋菜营养成分相当。(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刈割高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刈割高度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er×Pennisetum glaucum (Linnaeus) R. Brow n]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在青贮前后的变动以及王草青贮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与发酵品质之间的关系。试验选定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有4个小分区,分别在草高50~80 cm(T1)、80~120 cm(T2)、120~180 cm(T3)和180~220 cm(T4)时对4个小分区中的1个进行刈割。将刈割的王草自然干燥至水分含量约为80%后,剪切至2 cm左右,制备青贮,发酵60 d。青贮开封后,测定pH以及有机酸、常规营养成分、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并解析其青贮前后变动情况。结果显示:无论是在青贮前还是在青贮后,王草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均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在青贮后,王草中约有74%的叶绿素被分解,但叶绿醇的含量变化不大。尽管在不同刈割高度下王草青贮中有机酸含量表现出了显着差异(P<0.05),但并没有发现王草青贮中叶绿素、叶绿醇含量与发酵指标(pH以及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存在相关性。综上可知,王草中叶绿醇在青贮过程中可被良好保存,并且王草青贮中叶绿醇含量与发酵品质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刈割高度论文参考文献

[1].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大黑山”饲用薏苡不同刈割高度营养品质分析[J].中国饲料.2019

[2].吕仁龙,胡海超,张兴波,李茂,王定发.不同刈割高度王草中叶绿素和叶绿醇含量在青贮前后的变动[J].动物营养学报.2019

[3].王郝为,王启业,吴端钦.刈割高度对象草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的影响分析[J].中国饲料.2018

[4].都帅,尤思涵,刘燕,孙林,格根图.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6

[5].张军,陈有才,吕佳,戴悦涵,曾玉清.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

[6].马健,毛江,刘艳芳,李胜利,余雄.不同刈割高度对禾王草干草和青贮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6

[7].雷雄,游明鸿,闫利军,白史且,季晓菲.不同刈割高度对“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16

[8].白玉超,郭婷,杨瑞芳,佘玮,曹诣.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

[9].郇树乾,王坚,王志勇.不同刈割高度对香茅草生物量及香茅草精油含量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

[10].李德明,蔡兴来,张容鹄,符坚.不同刈割高度对红苋草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刈割高度论文-罗玉洁,周树峰,李龙兴,孙赵龙,廖胜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