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以中国工业废水治理为例

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以中国工业废水治理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深入,长期以来积累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事故频发。我国环境规制的实施已经将近30个年头,然而,环境状况总体上呈进一步恶化趋势。因此,对我国环境规制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影响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全文基于“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环境规制的有效性”这一分析框架,从信息不对称和主体行为(包括企业行为、政府行为和公众行为)两大因素展开理论分析和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将信息不对称与主体行为两个因素相结合,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和图表数据说明的方法,部分章节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企业行为、政府行为和公众行为三个方面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指出,环境规制中规制者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环境违规成本过低是导致企业环境机会主义行为的根源。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企业环境治理决策与治理成本大小关系不大,而主要受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空间大小影响。不过,信息不对称具有“双向”作用,除了信息不对称的负向作用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声誉机制及其溢出效应来发挥正向作用,即促进企业对环境规制的遵从和超越遵从。其次,环境规制的制度有效性、政府进行环境规制的执行有效性和环保投资有效性是政府影响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其中,环保系统的监控能力、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和环保基础设施投资尤为重要。最后,论文分析指出,公众行为对政府和企业都存在一定的监督作用,公众对企业的环境监督必须通过政府起作用。但由于参与机制的缺失,使公众对企业污染行为的监督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公众监督的弱质性是中国目前的一个重要特点。实证分析部分对理论分析部分所提出假说进行分类检验。实证数据的总样本范围覆盖1997—2006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和199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发现:(1)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有着明显的负向影响,环境机会主义行为的数量受规制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环境违规处罚成本影响较大,即哈里顿悖论现象在我国并不存在;(2)政府的环境监控力量、环保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环境规制力度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还存在鲍莫尔和克莱沃里克所提出的规制滞后效应,即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规制效果有1年左右的时滞效应;第一类政府行为(基础性环保投资)对环境规制有效性产生影响的时滞效应为6年左右;第二类政府行为(环境规制力度)的时滞效应为5年左右;并且,第一类政府行为最强作用表现在第4年,而第二类政府行为的最佳作用表现在第3年。(3)污染企业的治理资金和设备投入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呈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且,于我国企业而言,环境规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环保投资A—J效应;(4)公众行为和政府行为都会显著受到环境状况的影响,即随着环境恶化程度增大,公众的环境监督意愿增强,政府的环境规制力度加大;(5)实证发现:公众的环境监督行为在1%显著水平上对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有正向作用,但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实际监督效果却非常弱小,这说明我国公众的环境监督渠道不畅。另外,公众对政府的环境规制执行效率方面的影响比对政府的环境规制力度的影响更显著,且我国公众行为对政府行为产生影响的时滞效应约为3年。最后,论文针对提高中国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附录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动机和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注释
  • 2 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研究综述
  • 2.1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视角的环境规制有效性研究
  • 2.1.1 环境规制成本与环境规制工具
  • 2.1.2 环境规制实施过程的多层面分析
  • 2.2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环境规制有效性研究
  • 2.2.1 信息不对称与环境规制低效
  • 2.2.2 信息不对称与环境规制中的企业行为
  • 2.2.3 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环境规制
  • 2.3 关于环境规制的实证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4 小结:当前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向
  • 注释
  • 3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3.1 相关理论阐述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不完备契约理论
  • 3.2 关键概念界定
  • 3.2.1 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
  • 3.2.2 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和不对称信息
  • 3.2.3 管制、规制与环境规制
  • 3.2.4 违法型污染、素质型污染和环境机会主义
  • 3.2.5 政府、环境规制机构、环境监控能力、监督力量与监测能力
  • 3.3 基本分析框架:"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环境规制有效性"
  • 3.4 小结
  • 注释
  • 4 信息不对称、企业行为和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4.1 信息不对称、环境要素与环境决策机会主义
  • 4.1.1 环境要素、惩罚成本与环境规制下的价格机制
  • 4.1.2 环境治理决策博弈分析:企业环境机会主义探源
  • 4.1.3 小结
  • 4.2 信息不对称、环境规制遵从与坏境规制的有效性
  • 4.2.1 环境规制遵从与环境规制有效性的关系
  • 4.2.2 信息不对称对环境规制遵从的影响
  • 4.2.3 环境违规成本对环境规制遵从的影响
  • 4.2.4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对环境规制的超越遵从
  • 4.2.5 小结
  • 注释
  • 5 信息不对称、政府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5.1 信息不对称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5.1.1 信息不对称与环境规制的制度(政策)有效性
  • 5.1.2 信息不对称与对规制者的规制
  • 5.2 环境规制的执行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5.2.1 环境监控是环境规制执行的基础
  • 5.2.2 环境规制的手段
  • 5.2.3 环境规制的执行效率
  • 5.3 政府环境投资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5.3.1 国家的环保意志对坏保投资的影响
  • 5.3.2 国家的环保投资结构与环保投资有效性
  • 5.3.3 国家环保投资的资金渠道与环保融资有效性
  • 5.4 小结
  • 注释
  • 6 信息不对称、公众行为和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6.1 信息不对称与公众环境意识
  • 6.2 信息不对称、公众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 6.2.1 信息不对称与公众消费行为
  • 6.2.2 信息不对称与公众投资行为
  • 6.2.3 信息不对称与公众监督行为
  • 6.2.4 提出假说
  • 6.3 小结
  • 注释
  • 7 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之实证分析
  • 7.1 提出研究假设
  • 7.2 关于变量选取和数据收集的说明
  • 7.3 实证1: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关系
  • 7.3.1 信息不对称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关系实证
  • 7.3.2 企业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关系实证
  • 7.3.3 政府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关系实证
  • 7.3.4 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关系实证
  • 7.3.5 小结
  • 7.4 实证2:环境状况对政府/公众行为的影响实证
  • 7.4.1 环境状况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7.4.2 环境状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 7.4.3 小结
  • 7.5 实证3:环境规制的相关主体行为间相互影响实证
  • 7.5.1 公众行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7.5.2 政府行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7.5.3 公众行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7.5.4 小结
  • 注释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提高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信息不对称、主体行为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 ——以中国工业废水治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