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番茄茎基腐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张掖市番茄茎基腐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张掖市番茄茎基腐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保护

作者: 张建文

导师: 陈秀蓉,王浩瀚

关键词: 番茄,茎基腐病,立枯丝核菌,致病性,寄主,抗病性,防治效果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番茄茎基腐病是张掖市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常年发生面积近5333hm2,平均发病率10%,年造成损失1200万元以上,因此,研究掌握此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病原生物学特性等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对保证当地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室内研究与大田试验相结合,大面积调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枯死病根病原分离、茎基腐病原种的鉴定、立枯丝核菌的培养性状、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寄主范围以及番茄品种苗期抗病性鉴定、田间发病规律和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致番茄枯死病原菌分离:采用PDA常规分离和黄瓜诱捕,从19份标样的452个组织块中分离到丝核菌Rhizoctonia sp.、镰孢菌Fusarium sp.、链格菌Alternariasp.、枝孢菌Cladosporium sp.和一种卵菌(种暂未定),分别占总标样的32.0%、45.1%、1.5%、1.2%和20.2%,计共5属9种真菌。致病性测定表明:丝核菌Rhizoctonia sp、卵菌和镰孢菌Fusarium.sp3是番茄枯死的致病菌,发病率分别为49.5%、53.5%和13.4%,即张掖市造成番茄茎基腐病的病原主要是丝核菌和一种卵菌,另有少量的镰孢菌。2、丝核菌种的鉴定:根据症状、菌落颜色、菌丝形态、29℃为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等培养特性和在含酚培养基上菌饼有轻度褐色反应(+)、菌丝上部细胞中有3~8个细胞核等试验结果,确定张掖市番茄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Rhizoctonia solani Kuhn。3、番茄立枯丝核茵对营养的利用:测定的11种碳源中,D-果糖、氯醛糖、乳糖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48h时菌落直径比对照小0.84cm、3.1cm、3.47cm,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8种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此菌可利用多种碳源;13种氮源中,大豆蛋白胨、蛋白胨对丝核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48小时菌落直径比对照均大0.58cm,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11种氮源均有抑制作用。4、寄主范围测定:测定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牧草等27种植物均为寄主植物,其中向日葵、茄子、苜蓿属高度感病寄主(严重度7级,发病率>70%);西瓜、丝瓜、棉花、胡麻、番茄、豇豆、箭舌豌豆属感病寄主;小麦、玉米、荞麦、油菜、黄瓜、甜瓜、瓠子、燕麦草为中抗寄主(严重度为3级),水稻表现高度抗病(严重度1级,发病率9%)。5、苗期抗病性鉴定和大田品种抗病性调查:苗期参试的38个番茄品种(品系)未发现免疫品种,严重感病的品种(严重度7级,发病率>50%)有世纪1号、粉都女皇。感病品种(严重度5级,发病率>25%)有佳粉15、世纪粉冠王、红宝石、同辉F1、霞光F1、红洋梨、美国大红豆、12号、内番三号、红杂二号、大红608等11个品种。其余毛粉802、早丰等多数品种属中抗品种。田间调查加工番茄品种14个,其中祁连巨峰198、红宝9号、甘红2号、石方15号、世纪星光108等发病较轻;屯河8号、屯河46号在田间发病较重,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品种对番茄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选择利用。6、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定点、定时观察,番茄茎基腐病在张掖市5月中、下旬为发病初期,6月中、下旬达高峰,7月份以后病情基本稳定。栽培措施与发病关系的调查表明:直播发病轻,发病率9.6%,移栽发病重,发病率21.3%;碱潮地发病重,发病率达20.5%,其次为灌漠地,发病率为7.1%,沙壤地发病率最轻,发病率为4.4%。平作发病重,发病率15.6%,垄作发病轻,发病率2.7%;膜面覆土发病轻,发病率3.1%,膜面不覆土发病重,发病率10%;中间破膜发病轻,发病率1.7%,中间不破膜发病重,发病率4.2%。7、药效试验:采用移栽前、定植穴、发病初期不同药剂罐根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以B1、B2生防菌混合液1:20倍液、3%秀苗水剂400倍液、琥.敌750倍液效果较好,分别为67.8%、55.5%、59.5%,且B1、B2混合液具有明显促进番茄生长的作用。8、综合防治措施:初步总结提出了品种选择、合理布局、采取各种栽培管理措施、适时适量用药等适合当地番茄茎基腐病防治的综合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 研究思路

2 技术路线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番茄茎基腐病致病性测定及病原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样采集

1.2 病菌分离

1.3 菌种保存

1.4 致病性测定

1.5 丝核菌种的鉴定

2 结果分析

2.1 植株枯死的症状及病株根部的分离菌

2.2 致病性测定

2.3 丝核菌(Rhizoctonia)种的鉴定

第三章 番茄立枯丝核菌对碳、氮源的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立枯丝核菌菌丝在各碳源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

1.2 立枯丝核菌菌丝在各氮源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立枯丝核菌菌丝在各碳源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

2.2 立枯丝核菌菌丝在各氮源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

3. 讨论

第四章 寄主植物测定及番茄苗期抗病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寄主植物的测定

1.2 番茄苗期抗病性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植物测定

2.2 番茄苗期抗病性鉴定

第五章 番茄茎基腐病田间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 调查时间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田间病害发生进程

2.2 不同品种与发病调查

2.3 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

2.4 土壤类型与发病关系

2.5 膜面覆土与不覆土对发病的影响

2.6 破膜与不破膜对发病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

1.2 种子处理

1.3 苗床处理

1.4 幼苗移栽前灌根处理

1.5 B_1、B_2生防菌处理定植穴

1.6 营养钵育苗药剂灌根

1.7 发病初期药剂灌根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处理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2.2 苗床处理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2.3 移栽前药剂灌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2.4 B_1、B_2生防菌处理定植穴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2.5 营养钵育苗药剂灌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2.6 发病初期药剂灌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3、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番茄茎基腐病症状

2 病原特性

3 寄主与品种抗病性

4 田间流行规律与防治方法

5 综合防治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图版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鉴定与防治[D]. 胡鲜梅.山东农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长春地区蝴蝶兰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化学防治效果研究[D]. 周亚丽.吉林农业大学2007
  • [2].河北省小麦根病的地域分布、病原种类及防治研究[D]. 李冬梅.河北农业大学2001
  • [3].草坪草腐霉枯萎病的研究[D]. 张玉琴.甘肃农业大学2001
  • [4].芽孢杆菌B1、B2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理化性质、抗菌机理及其防病研究[D]. 刘晓妹.甘肃农业大学2001
  • [5].草坪草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化学防治研究[D]. 陈海波.甘肃农业大学2001
  • [6].银杏疫病的发生及银杏对疫霉菌抗性的研究[D]. 林敏敏.广西大学2002
  • [7].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D]. 石洁.河北农业大学2002
  • [8].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寄主特异性研究[D]. 邵铁梅.河北农业大学2002
  • [9].枯斑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的研究[D]. 罗孟军.四川农业大学2002
  • [10].嘧菌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抗药性研究[D]. 张舒亚.南京农业大学2002

标签:;  ;  ;  ;  ;  ;  ;  

张掖市番茄茎基腐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