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药理学与生物药理学——论中药药性学说的本质

生态药理学与生物药理学——论中药药性学说的本质

一、生态药理与生物药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常虹,张春红,张娜,王佳,王振旺,孟祥玺,李旻辉[1](2021)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对蒙古族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族药(简称蒙药)药性理论是蒙药学的核心,是蒙医药阐释药物性质、功能和运用规律的特色理论。目前关于蒙药药性研究较为缺乏,以及蒙药药性的记载模糊与缺失阻碍了蒙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成果可为其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蒙药性理论异同,归纳总结近15年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进而分析探索蒙药药性理论研究原则与模式,以期为蒙药药性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杨曙光[2](2021)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论源流及辨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梳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学术源流和学术特色,明确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影响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因素,归纳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辨识规律,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和临床正确认识与应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提供学术依据。方法: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以基础理论类、医经类、本草类文献为重点,同时结合有关现代研究文献,在总体把握相关文献基础上,将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发展概况进行研究,总结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学术特色,探讨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辨识规律。结果:(1)关于中药药性的内涵,可概括总结为:是中药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的总称,包括自然药性和效应药性两个方面,自然药性是效应药性产生的基础。自然药性是中药固有的,由种质、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所赋予的,包括其形、质、色、气味、物质成分等;效应药性是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后表现出的属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效应药性不仅受自然药性的影响,同时也受炮制、配伍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2)关于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内涵,可概括总结为:是中药作用于人体后表现出的作用趋向的概括总结,升是向上,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里。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并非是单一的、绝对的,而是多重的和相对的。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是可变的,炮制、配伍、用量等因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3)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形成发展源流,可概括总结为:秦汉时期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萌芽与形成期,唐宋时期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期,金元时期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兴盛与创新期,明清时期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完善与深化期。(4)文献研究表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和总结,中药升降浮沉药性在根据中药的气味厚薄、四气五味、质地、生熟炮制、用药部位、组方配伍等方面,可归纳出较为明确的认知和辨识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结论: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其从萌芽形成开始,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得到了普及,直至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客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是中药本身的固有属性,随着研究认识的不断加深,其影响因素和辨识规律日趋明确。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努力研究包括升降浮沉在内的中药药性的客观影响因素及其辨识规律,探明药物的升降浮沉药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邵欣欣[3](2020)在《基于文献与化学生物信息的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在文献信息挖掘的基础上,基于“性-效-物质三元论”,提出中药“性-构关系”的研究构想。目的:在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构想的指导下,探索构建寒热药性成分要素表征规律,以期在微观层次通过宏观方法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文本信息挖掘和可视化方法,以及化学生物信息分析、关联网络构建和分子对接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分子互作实验的验证,利用系统论的思想与信息论的科学方法从宏观角度解析中药药性,结果:得到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古代文献记载及近20年期刊文献的检索、归纳、整理和文本挖掘,初步分析了中药药性理论的源流和概念,发现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物质基础(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多糖以及其具备的相关的物理特性和含量等)、生物效应(生物热效应、抗菌作用、酶活性等),以及药性内部规律的研究;研究热点多与中药性效物质相关,主要分布在影响药性的因素、药性相关成分、药性生物效应的机制研究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构想,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对来源于2444种中药的23033个中药成分,按照生物利用度及来源中药的药性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分类筛选,并采用基于化学生物信息挖掘的方法进行中药成分“性-构关系”研究。共筛选出6736个小分子化合物(来源于寒性中药3539种,热性中药3197种),发现寒热之间存在显着的“性-构”分布规律,其中来源于寒性中药成分优势骨架为2-苯基色原酮,来源于热性中药化合物的优势骨架为α-吡喃酮;来源于寒性中药的化合物Aromatic Atoms等分子描述符所占的比率较高,而热性中药化合物Rotatable Bonds等分子描述符占优势。通过对相关度打分值大于0.9的靶点进行分析,发现与中药黄酮类成分密切相关的优势靶点为5-LO(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5-脂氧合酶),进一步通过基因注释分析,发现寒热相关靶点在运动系统、信号传递以及心脏和血液循环方面存在对立现象;在生命周期、能量代谢、免疫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筛选出18种含有2-苯基色原酮骨架的中药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实验方法,分析化合物和靶点5-LO之间的结合作用及其方式。分子互作实验结果发现11种化合物能与5-LO结合,其中来源于寒性中药的黄酮类化合物与5-LO的亲和力相比来源于热性中药的黄酮类化合物更强;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与5-LO亲和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其与靶点关键氨基酸形成氢键的数量;而成键数量与其来源中药的药性存在相关关系,相比于来源于热性中药的黄酮类化合物,来源于寒性中药的黄酮类化合物具备更多-OH取代,使得其分子骨架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化合物与靶点结合作用的差异。结论:本论研究结果从分子结构水平较全面的诠释了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药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药性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

周鸿云[4](2019)在《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五味合化”理论,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4只幼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A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30ml/kg,1次/d)。剩余72只为造模组,参考文献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方法制作腹泻模型。予以25%番泻叶灌胃(20ml/kg,1次/d);灌胃30min后,大鼠入水游泳(水深40cm,水温30℃,尾部负重约其体重5%铅丝),至力竭(大鼠鼻尖没水5s)后捞出烘干;连续造模21d。参考文献方法评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D组)、全方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E组)、去甘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F组)、去酸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G组)、去辛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H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30ml/kg,1次/d)、5%妈咪爱(0.7g/kg,1次/d)、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各中药组用法均为35g/kg,1次/d)灌胃,连续干预7d。观察造模及干预过程中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处死大鼠,分别取材送检。(1)取结肠组织经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2)取结肠组织经RNA保存液固定,进行RNA抽提、质检、纯化、放大标记后,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4*44K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统计筛选各组间差异基因(FC≥2,p<0.05);采用GO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释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3)筛选组间重叠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西药组、全方组可有效缓解腹泻大鼠一般表现和腹泻情况,并能明显改善腹泻大鼠结肠粘膜溃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反应,对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能力;去甘味药组、去酸味药组、去辛味药组肠粘膜损伤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2)全基因芯片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4个;GO富集获得123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92条(显着富集(p<0.05)44条),主要涉及离子转运、离子稳态、发育调节、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pathway富集获取21条通路,主要涉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收缩、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2)西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取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10个;GO富集获得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条(无显着富集),涉及细胞过程调节;pathway富集获得2条通路,涉及嗅觉转导、RNA降解。(3)全方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5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4个;GO富集获得12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80条(显着富集12条),主要涉及损伤反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pathway富集获得2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嗅觉转导、赖氨酸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味觉转导、钙信号通路等。(4)去甘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45个,其中上调基因19个,下调基因26个;GO富集获得72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35条,主要涉及对其他有机体的反应、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37条通路,主要涉及吞噬、嗅觉转导等。(5)去酸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45个,其中上调基因71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41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306条,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对干扰素-γ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53条通路,主要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胞质DNA传感通路等。(6)去辛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26个,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57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439条,主要涉及雄激素生物合成过程、C2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等;pathway富集获得73条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与模型组相较,各拆方组获得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功能以去辛味药组最多,各拆方组获得的差异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功能与全方组比较同时存在相似和不同;所有中药组差异基因及涉及的生物过程、通路均多于西药组。各拆方组与全方组相较,去辛味药组差异基因最少。(3)RT-PCR验证实验:筛选出Nlrp6、Tmem66、Gng10、Shc1、Ctnnb1、Trpm7、Vamp7、Gnas作为验证基因。验证基因经扩增后的整体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基因经扩增后,与空白组相较,模型组中Gng10、Trpm7差异有统计学(p<0.05),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较,全方组中Nlrp6、Tmem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调;且均与芯片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作用。(2)提示腹泻具有多基因、多途径的发病特点。CHRNA7下调影响钙离子调控,CACNA2D3下调、IL1R2上调影响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腹泻的发生发展。(3)初步证明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可通过调控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表达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可能通过下调F2RL3、GHR影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调SUV39H2影响赖氨酸降解途径,下调XPNPEP2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途径发挥治疗效应。(4)结合课题组前期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指纹图谱研究基础,提示酸味药+甘味药的配伍合化作用是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发挥止泻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5)RT-PCR验证实验证实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可靠,将Gng10、Trpm7、Nlrp6、Tmem66作为腹泻发病及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张惠宇[5](2019)在《《药品化义》的法象思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象思维是古人在生产劳动和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事物外部现象,经过人脑加工逐渐积累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用于认知事物,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模式。传统中医学诸如阴阳五行、臧象学说、病机学说等就是在法象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象思维渗透于理、法、方、药各个环节。宋代理学思想盛行,法象药理得以萌芽,金元以后逐渐形成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以金元四大家及其弟子们的贡献最为突出。法象药理归属于中药药性理论的范畴,是古代本草学家运用法象思维,依据药物的体质、色泽、气味等自然属性,并结合其生存的时空环境,反复推测和验证其可能的功效及其作用机理,经过长期的思辨和验证过程,最终形成的。明清时期的本草研究以实用性为主,本时期《药品化义》一书所创的“药母理论”就是将药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八法为主体来阐释药物性能。该书在中药药理的发展进程中有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法象药理专着。目的:对《药品化义》中的法象药理内容做系统梳理,归纳整理出药物的分类依据以及“药母理论”的理论基础,探讨作者如何应用“药母理论”把握中药药性及其功效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着、论文等,收集与《药品化义》相关的资料,挑选出可用于研究的版本;搜集与其相关的医史文献资料,归纳出《药品化义》中运用法象思维解释药物的内容,研究其药物分类依据。并结合频数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运用“药母理论”解释药物功效的特点。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药母理论”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各项之间相互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物“形”、“能”“性”皆是由“气”、“味”推导出来的;“气”“味”、“色”可推导药物归经。多种药性及相互作用构成了药物“力”。药物的性能与“力”是部分相关或不相关,表现为药物性能与“力”存在相对应的关系,亦或是药物“力”与药物性能相悖或者药物“力”不能依据药物性能进行合理解释。(2)“药母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格物致知”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四气五味学说、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理论。(3)《药品化义》的法象思维对药物分类的影响将药物依据气血津液失调、五脏功能失常、外感六淫及内伤五邪等不同病机进行分类,应用“药母理论”解释药物功效。(4)“药母理论”对药效的阐释“药母理论”是法象药理的具体化,药色、气、味、药用部位等复杂多样决定了药物功效具有多样性,且通过炮制、剂量改变等方式可使药物功效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某些中药的功效带有双向调节性,表现在通过炮制方法的改变、剂量上的增减、采收时间的差异等方式使药物药性发生变化,产生相反的药效。2统计分析结果运用药物各项性能解释药物功效,使用频数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味>归经>体>能>气>色>性>气味厚薄>形。药物的“味”对比其他药物性能在解释药物功效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除辨药八法外,药物归经使用频数居第二位,在解释药物功效方面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结论:《药品化义》的“药母理论”通过辨药八法(体色气味形性能力),交相详辨共同阐释药物功效,提纲挈领解说诸药药理,辨析清晰,是法象药理的具体化。

孙鑫[6](2017)在《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文中认为中药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中药理论的认知结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药理论体系自《黄帝内经》起源、《神农本草经》形成以来,经过历代的演绎与发展,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内涵也随之发展演变。因此,开展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提炼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古今中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而总结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能够为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探寻中药理论体系的“源”与“流”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思想和《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内容,以及以统编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内容,提炼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随后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理论模块、所涵盖的概念范畴及药物构成结构进行点对点式地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具有标志性或重大影响的理论演变,并试对其历史节点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梳理中药理论体系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脉络。最后,对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进行研究。《黄帝内经》虽记载具体方药不多,但其散见于多个篇章中涉及中药理论的阐发,为系统和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黄帝内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素问》《灵枢》原文,对其中的中药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药性理论、配伍原则、服药方法、临证用药法则及十三方用药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上述内容,初步提炼出《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书中所载的中药学理论知识颇为丰富。本部分立足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从中药分类方法、药性理论、组方配伍理论、药物制备理论、服药方法理论、临证治疗理论六个方面对其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进行阐发,并初步勾勒出《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部分是对以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药学教材发源自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现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学理论载体,其中药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中药理论体系共识。故本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对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中药学教材的概况及理论体系特点进行阐发,随后简要介绍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及特点,最后论述本部分的重点内容——1960年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框架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从1版至9版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于统编中药学教材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样貌。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现代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古今比较。中药理论体系方面的比较,是将古今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点对点式的对比,发现从古至今内涵产生了变化的概念,并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历史节点和原因。药物构成方面的比较,本研究择取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与现行9版统编教材《中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二者所收载药物的构成结构和性能分类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探明二者药物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性能分类特点,并尝试分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本文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中药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其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往往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它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的指导,稳定沿袭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科独立和分化等其他因素皆有关系,其研究方向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转变。各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从而使中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得以稳定沿袭,理论外延得以延伸发展。

赵军宁[7](2017)在《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与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在概述中药复方作用特点、作用原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moderation-integrated-balance presupposition)新假说,并对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作相关讨论,对于加快中药复方新药转化、构建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创新与审评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张志强,孟欣桐,苗明三[8](2017)在《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是在原有的药理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中药原有的功效进行再次验证,同样挖掘出中药潜在未知的某些性能,以一定的微观及定性指标表现出来,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应用临床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临床、药理学等多角度阐明中药药性的本质,使临床药理学的微观性、科学性与中药药性的宏观性、整体性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从多维角度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以"中药-中药药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为主线研究,将药性研究回归于临床研究,挖掘中药未知药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为老药新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建立新的中药药性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客观地阐述中药药性理论,促进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及药理学多学科融合,实现中药现代化研究。

许仕杰[9](2016)在《“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前期通过统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所载性、味、归经、功效记载齐全的中药,共计617味。发现175味归脾经中药“五性”频率差异显着,结果显示归脾经中药温性(温76、微温12,88/175占50.29%)最多,平性(平35,35/175占20.00%)次之,寒性位居第三(寒15、微寒9,24/175占13.71%),热性位居第四(热14、大热2,16/175占9.14%),凉性最少(凉12 12/175占6.86%),温热药对脾经的影响明显大于寒凉药,这与“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基本相符。同时,结合知识元语义分析,发现175味归脾经中药治疗“虚证”的“补益类”动词知识元占66.86%,“水湿痰饮类”名词知识元占57.14%。频数10以上且频率超过50%的归脾经中药功效知识元排序如下:健脾(18/18占100.00%)、温中(16/20占80.00%)、燥湿(20/30 占 66.67%)、益气(10/15 占 66.67%)、行气(21/32 占 65.63%)、散寒(15/23 占 65.22%)、止泻(12/19 占 63.16%)。同时,筛选中国方剂数据库549首治疗脾虚的方剂,结合《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以及《卫生宝鉴》69首与脾虚有关方剂,以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对中药的分类为标准,将脾虚相关方剂中52味高频出现的中药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治疗脾虚证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理气药、收涩药、温里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符合中医理论的“虚则补之”的原则。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课题选取临床使用频率最高、最常用的“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干姜(热性)、白术(温性)、茯苓(平性)、薏苡仁(凉性)、黄连(寒性)。考察这5种中药对“慢性束缚诱导诱导型肝郁脾虚证”、“劳倦伤脾型脾虚证”、“饮食失节型脾虚证”这三种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特点。鉴于中医“脾主运化”是脾的第一功能,选择与“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湿”相关的指标群,主要以物质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为切入点,进一步观察这三种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将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相联系,深入研究探讨脾虚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并从“异药同模”、“同药异模”等角度,比较研究“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这三种不同病因脾虚证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干预的作用特点。本课题对认识“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的“效用异同”,揭示“药证对应”、“性效关联”的现代科学内涵及阐明不同病因脾虚证本质,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1.造模方法购买SPF级昆明小鼠,雄性,20-24g,通过夹尾连续刺激16天建立“慢性束缚诱导应激诱导型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或通过游泳至力竭连续16天建立“劳倦伤脾型脾虚证”动物模型;或通过单日用酒精和猪油混合物连续16天灌胃造成“饮食失节型脾虚证”动物模型。2.给药方法将符合“脾虚”评判标准的动物作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干姜组(热性代表药,2g生药/kg)、白术组(温性代表药,2g生药/kg)、茯苓组(平性代表药,2g生药/kg)、薏苡仁组(凉性代表药,2g生药/kg)、黄连组(寒性代表药,2g生药/kg)。模型组和给药组均继续实施诱导脾虚的干预措施,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同窝未经任何干预的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动物干预实验,将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干姜组(热性代表药,2g生药/kg)、白术组(温性代表药,2g生药/kg)、茯苓组(平性代表药,2g生药/kg)、薏苡仁组(凉性代表药,2g生药/kg)、黄连组(寒性代表药,2g生药/kg)。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3.检测方法与指标(1)动物外观表征和行为学观察;(2)体重、体温、饮食量、饮水量、排便率、粪便含水量、肠道有毒代谢物水平检测;(3)主要脏器系数(肝、脾、胸腺)及脏器(肝、脾、小肠、结肠)病理检查;(4)全血细胞分析[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淋巴细胞含量(Lymph#)、单核细胞数量(Mon#)、中性粒细胞(Gran#)、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DW)];(5)血清生化指标[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二氧化碳(CO2)、总胆汁酸(TBL)、总蛋白(TP)等血清生化指标(TP)];(6)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脂肪酶、糜蛋白酶和α-葡萄糖苷酶]水平;(7)结肠AQP-3、AQP-4水通道蛋白表达量;(8)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结果[物种组成OUT统计、OTUs数目、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物种丰度、PCoA分析、物种注释GraPhlAn图等]。研究结果:1.“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饮水饮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与正常组比较,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小鼠动作迟缓、懒动,毛发枯黄、不光泽及松毛,饮食下降,体重增长缓慢(P<0.05),喜欢扎堆;空腹状态下体温下降明显(P<0.05);粪便含水量显着增加(P<0.01),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肝脏、脾脏显着肿大(P<0.01)伴随胸腺显着萎缩(P<001);血清学指标中TCO2上升较为明显(P<0.05),ALB下降明显(P<0.05);血液学指标中WBC、Lymph#、Mon#、Gran#及 PDW 指标显着性升高(P<0.01 HGB、HCT、MCV、MCH及MCHC指标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小肠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动物脾脏肿大、炎症浸润明显;肝脏轻度肿涨、轻度炎症浸润;小肠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坏死伴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除黄连组外,其余给药组动作迟缓,消瘦,毛发枯黄有改善,动物饮食增多,粪便较为正常,无出现明显的大便溏泄;黄连组动物体重下降明显,饮食、饮食明显下降,动物少动,多群堆;各给药组(除黄连组外)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薏苡仁组于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但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的体温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各给药组小鼠排便重量呈现出下降趋势,排便数量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干姜和白术组动物粪便的含水量明显的下降(P<0.01或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显着降低(P<0.01或P<0.05)、胸腺萎缩程度减轻,其中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P<0.01或P<0.05)。各给药组的血液生化参数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的ALB显着升高(P<0.01),TCO2显着下降(P<0.01或P<0.05);白术组TBA显着下降(P<0.05);黄连组中TBA显着升高(P<0.05)。干姜、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能够有效的缓解肝郁脾虚证动物中血液学参数的变化,其中Lymph#、Mon#、Gran#、Mon%、Gran%及PDW血液学指标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及Lymph%、HGB、HCT及MCV显着性升高(P<0.01或P<0.05);黄连组能够显着下降血液学参数Gran#和Gran%指标(P<0.01)。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结肠AQP-3、AQP-4的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黄连组仅AQP-4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的脾脏、肝脏、小肠损伤均有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白术、茯茶、薏苡仁组结肠的损伤有显着性改善(P<0.05)。从肠道菌群的结果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肝郁脾虚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絮乱。改变这种絮乱肠道菌群的结构,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稳态或增加新的有益菌,可能是干姜、白术、茯苓、薏苡仁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主要靶点。而黄连给药组在对抗肝郁脾虚证的过程中,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着,而其在改变菌群分布和结构中却与干姜、白术、茯茶、薏苡仁给药组异常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探讨。2.“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劳倦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未见大便溏泄。与正常组比较,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模型小鼠逐渐出现精神萎靡、倦怠、懒动、扎堆、皮毛枯杭、眯眼、抓取时挣扎无力、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小鼠(P<0.01)等现象;基础体温降低,粪便含水量显着增加(P<0.01),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肝脏肿大(P<0.01),脾脏、胸腺萎缩(P<0.05);血清学指标中GLU和TCO2显着升高(P<0.01),TG含量降低明显,TBA含量显着升高(P<0.01);血液学指标中WBC、Gran%明显升高(P<0.01),MCHC降低明显(P<0.01);小肠胰蛋白酶、α-葡萄糖苷酶下降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增加,可能游泳时呛水,导致结肠水通道蛋白3、4表达代偿性增加。模型动物肝肿大,见明显炎性浸润:脾小体萎缩,生发中心不明显;小肠和结肠未见明显病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毛发不泽、松毛、眯眼、抓取挣扎无力现象有所改善,动物饮食增多,粪便较为正常,排便增多;各给药组(除黄连组外)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薏苡仁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干姜、白术和薏仁组小鼠体重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禁食与非禁食体温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白术组空腹体温升高显着(P<0.01)。各给药组小鼠排便重量和排便数量呈现出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干姜、白术和黄连组动物粪便的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显着升高(P<0.01)、白术和茯苓组脾脏系数显着增加(P<0.05),白术、茯苓、薏仁及黄连组小鼠胸腺系数萎缩程度显着下降(P<0.05)。血液生化指标显示各给药组能增加TG的含量(P<0.01),降低TBA的含量(P<0.01)。各给药组WBC均显着降低了升高(P<0.05),白术、茯苓组HCT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的脾脏损伤均有显着减轻(P<0.01或P<0.05):仅白术、茯苓组肝脏的损伤程度也有显着改善(P<0.01或P<0.05)。3.“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饮食不节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粪便排泄量也比模型组多。与正常组比较:饮食不节模型组小鼠动作迟缓、懒动,毛发不光泽及松毛,饮食下降,饮水量下降、体重增长缓慢(P<0.01),喜欢扎堆;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上升(P<0.05);肝脏、脾脏显着肿大(P<0.01);血清学指标中GLU、TC、TCO2等均上升(P<0.05),ALB、TP均下降(P<0.05);血液学指标中LymPh%、Mon%指标显着升高(P<0.01或P<0.05),WBC%、HGB、RBC及MCHC等指标显着下降(P<0.01或P<0.05)。小肠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出现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动物脾脏肿大、炎症浸润明显;肝脏轻度肿涨、轻度炎症浸润;小肠上皮细胞部分脱落缺损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够提高动物的体重,增加动物的饮水量,增加动物排便量。各给药组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白术组和薏苡仁组动物体重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茯苓组升高幅度具有显着性(P<0.05),白术组和茯苓组动物的饮水量显着增加(P<0.05)。各组动物禁食与非禁食条件下基础体温均无明显改变。黄连组排便重量增加(P<0.05),各给药组小鼠排便数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干姜、茯苓、薏苡仁均能显着性的降低粪便中H2S的含量(P<0.05或P<0.01),各给药组均NH3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降低,其中干姜、茯苓、薏苡仁、黄连组均呈现显着降低肝脏系数(P<0.05),茯苓和薏苡仁组的脾脏系数显着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的血液生化参数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各给药组TCO2、TC、GLU含量显着下降,其中干姜组TC、TCO2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薏苡仁组ALB的水平显着下降(P<0.05),黄连TP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干姜、茯苓及薏苡仁组动物Mon%、Gran%及WBC等值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干姜、白术、茯芩组RBC、HGB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茯苓、薏苡仁和黄连组小肠中糜蛋白酶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白术、茯苓和黄连组胰脂肪酶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干姜组胃蛋白酶的含量显着下降(P<0.01)。茯苓组结肠AQP-3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干姜组AQP-4水平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脾、小肠的损伤程度显着减轻(P<0.01);除干姜组外,其余各组结肠损伤均有显着改善(P<0.05);仅黄连组肝脏损伤显着减轻(P<0.05)。4.“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比较与正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体重、饮食、饮水均无明显变化,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说明给药并不影响正常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干姜和白术能升高正常小鼠体温,其中干姜对禁食后体温作用明显。各给药组小鼠的排便数量和排便重量无明显差别,干姜组的粪便含水量显着下降(P<0 05),白术组NH3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均无显着变化。各给药组GLU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薏苡仁组GLU含量降低最明显(P<0.05),茯苓、干姜、薏苡仁组血清中TCO2含量升高(P<0.05),白术血清中TG含量升高(P<0.05),薏苡仁血清中TC含量升高(P<0.05)。各给药组Mon#和Mon%均降低(P<0.01或P<0.05),干姜组Gran#和Gran%均降低(P<0.01或P<0.05)、Lymph%升高(P<0.01),白术和茯苓组WBC、Mon#降低(P<0.01)、Lymph#降低(P<0.05),白术和干姜组PLT升高(P<0.05);各组消化酶都表现升高趋势,其中干姜对糜蛋白酶、胰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升高作用明显(P<0.05);干姜组AQP-3表达量升高(P<0.05),黄连组AQP-4表达量降低(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脾脏、肝脏、小肠、结肠均未见明显损伤。研究结论:束缚法、力竭游泳或是饮食不节,均可诱导小鼠出现典型的“脾虚证”症状。在本实验中,从物质能量代谢角度分析,“脾虚”动物均表现为体重、摄食量、基础体温的显着下降,伴随着关键消化酶活性、部分肝功能的下降和血中C02含量显着升高,这与临床脾虚证患者胃口差、消化力下降、容易困倦等情况相吻合;“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以上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温热药干姜、白术对基础体温的升高作用较为显着,而寒凉药对消化酶的活性抑制作用偏突出,这是本实验中两类药性的主要区别之一。从水液代谢角度分析,除饮食不节脾虚模型饮水量增加外,其它模型动物的饮水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各个模型的粪便含水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与临床脾虚证患者容易便溏相吻合,但这现象与结肠AQP-3、AQP-4的表达及小肠、结肠的损伤程度未有明显相关性;“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均能一定程度降低粪便含水量,但是以干姜、白术的作用最为显着,这可能是温热药区别于其它药性药物的另一特色之一。从免疫调节角度分析,“脾虚”动物均表现脾肿大或萎缩等病理改变,胸腺萎缩,伴随炎症细胞水平显着升高,这与临床脾虚证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胃肠道炎症反应的症状相吻合;“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均能一定程度抑制这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其中白术、茯苓均能同时显着抑制三种模型的免疫损伤,这可能是白术、茯苓作为最重要的健脾药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五种不同中药对正常动物部分生理指标水平有影响,但整体上对肝、脾、小肠、结肠等未有器质性影响。归纳不同模型上各味中药的药效优势如下:在肝郁脾虚证的模型上,健脾补气的温性药白术效果最佳,热性的干姜、平性的茯苓、凉性薏苡仁的药效次之,寒性的黄连最差;在劳倦脾虚证的模型上,健脾补气的温性药白术效果最佳,平性的茯茶、热性的干姜效果次之,凉性薏苡仁和寒性的黄连效果再次之;在饮食不节致脾虚证模型上,平性淡渗利湿的茯芩、凉性薏苡仁对该模型的治疗效果最佳,寒性的黄连次之,温性的白术和热性的干姜效果再次之。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1.研究创新点:①本研究依据临床脾虚证的发病诱因,采用不同的单一因素逐一考察不同的致病因素对脾虚的表现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性中药对相关脾虚证的治疗效果,在脾虚模型上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出不同诱因所致的脾虚的特点,在治疗上也能分别对应分析“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性中药对不同诱因所致脾虚的药效作用;②有针对性的采用多角度分析的研究方法,依据脾虚证的临床表现,针对便溏、精神不振、乏力等表现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和突破口,针对消化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生化、组织病理检查、代谢毒物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相联系,深入了解分析脾虚这一中医病症的内在特点和中药归脾经的不同“性”中药之间的差别;③对中医药中不同“性”归脾经中药的临床应用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不同的病症采用相应的药物,为临床上针对不同致病因素所导致的脾虚证的提供了实验参考。2.研究展望本研究对脾虚证的研究采取单一的因素确实利于分析实验结果,但是与临床上脾虚证的复合因素致病的真实情况有差距;肠道菌群对脾虚证的影响的研究亟待深入,应在研究肠道中各菌群的丰度相对含量,分析不同脾虚证之间的差异、“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药物作用的差异和寒凉药物、温热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探讨其机制;后续希望能够在同一水平上进一步评价同一药性、不同气味、不同功效归脾中药的作用差异,丰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揭示脾虚证本质。

王蒙[10](2016)在《防己的性味研究》文中认为中药性味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医药特色的突出体现,是对临床辨证论治用以组方遣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药物与人体交互作用结果的集中体现和总结,内涵丰富而复杂。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其临床药用历史已有近两千年的记载,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有关防己性味的内容一方面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文献记载和功效传承的谬误。此中差异,导致现代学者对其性味的认识产生歧意,并影响性味理论在防己应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运用导师匡海学教授创新性地提出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和进一步提出的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新假说配合与之相对应的“中药性味可拆分与可组合”研究模式,首次对防己性味进行研究。这既是对防己性味科学内涵的探索,也是对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验证和对其研究模式的实践。通过研究,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全方位阐明防己性味的科学本质,进一步深化对传统中药防己性味和功效的认识,丰富防己相关中医药科学内容。1.通过整理分析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着作(时间横跨2200年),对防己的性味进行考证,发现:防己性味最早以“味辛,性平”出现,现阶段以“味苦,性寒”存续。系统梳理防己性味的演变历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防己性味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知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阐明性味变化与临床功效和应用的相关性,2.建立了防己全成分互不交叉拆分工艺,即采用水煎煮法获得防己水煎液,综合运用差异溶解度沉降、液液萃取和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将其拆分成生物碱组分、非生物碱组分、多糖组分和甾体组分。进一步通过HPLC、UPLC-MS和GC-MS进行化学成分表征,明确了各化学拆分组分的物质基础。通过PCA和OPLS-DA多元数学统计,验证各组分化学成分互不交叉。同时,首次应用RSM对防己中多糖类成分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设计获得最优提取工艺。3.将“防己及其性味拆分组分”与“药味”和“具体功效”相关联,分别从防己的六方面药效,通过12种药理学实验建立了防己性味药理学评价指标体系。即以抗炎(抑制急性炎症肿胀、降低细胞炎症因子释放)、镇痛(外周抑制、中枢抑制)、解热(抗致热源引起体温升高)、利尿(增加尿量排出)、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抑制)和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评价防己药味的科学内涵,并通过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结合数值分类学技术(Clustering Analysis)进行了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的药味进行了归属。阐明防己苦味的功能体现是抗炎、镇痛、解热、利尿、免疫抑制和抗风湿作用等,物质基础为生物碱拆分组分;防己辛味的功能体现是镇痛、解热、利尿和免疫增强作用等,物质基础为甾体拆分组分、非生物碱拆分组分和多糖拆分组分。4.基于中药四性综合利用反映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状况的指标T3、T4、TSH、TRH、17-OHCS、cAMP、cGMP、PA、PDH、IUPAC、LDH、SDH和Na+-K+-ATP以及中枢神经递质指标5-HT、DA、NE和AchE等评价防己及各性味拆分组分的寒热药性,通过促进或抑制机体代谢状态对其药性进行归属。研究证明,防己水煎液和生物碱拆分组分具有抑制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作用,其药性应属寒性;非生物碱拆分组分、甾体拆分组分和多糖拆分组分不影响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其药性应属平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防己的性味标示应为味苦辛、性寒平,其性味的精细结构应标示为防己苦寒、辛平。5.本文以性味“苦寒”最为显着的生物碱拆分组分中典型单体化合物汉防己甲素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苦寒之性,以味苦具体功效选择抗肿瘤作用,以性寒作用机制选择细胞能量代谢变化,对汉防己甲素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与机制进行了探索。分别选取HepG-2、BGC-823、MCF-7、A253和SKOV-3细胞测试细胞毒活性;通过Seahorse XF24 Extracellular Analyzer对具有显着细胞毒活性的HepG-2、BGC-823和MCF-7细胞进行能量代谢分析,发现其能够降低肿瘤细胞基础氧消耗,减少线粒体产能,降低线粒体储能并减弱质子漏作用;进一步通过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三磷酸腺苷含量、活性氧含量和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酶I-IV活力,发现其可影响线粒体功能。研究证明,汉防己甲素可通过破坏线粒体结构,降低细胞能量代谢促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其性味应归属为苦寒。综上,本文将性味理论新假说和与之相应的研究模式,应用于中药防己的性味研究,建立防己性味物质基础拆分工艺,实现了全成分拆分且各组之间化学成分互不交叉;建立了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防己及其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评价与归属;同时,将性味理论延伸至单体化合物,并以此为指导探索其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可为以后相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

二、生态药理与生物药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药理与生物药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对蒙古族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及蒙药药性理论研究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1.2 蒙药药性理论内涵
    1.3 中药药性理论与蒙药药性理论的异同点
2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1 四气研究
        2.1.1 基于生物学效应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
        2.1.2 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2.2 五味研究
        2.2.1 基于“真实滋味”的五味研究
        2.2.2 基于药理药效的五味研究
        2.2.3 五味物质基础研究
    2.3 中药药性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2.3.1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2.3.2 网络药理学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2.3.3 肠道菌群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3 蒙药药性理论研究思考
    3.1 研究方法与路径应符合蒙药药性的理论特点
    3.2 正确理解中蒙药药性理论关系
    3.3 着力发展蒙药药性独特理论
4 结语

(2)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论源流及辨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中药药性内涵概述
2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述要
3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形成发展源流
    3.1 秦汉时期: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萌芽与形成
        3.1.1 《黄帝内经》奠定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根基
        3.1.2 《伤寒杂病论》对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实践运用
    3.2 唐宋时期: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3.2.1 《本草拾遗》药物性能“十剂”分类法
        3.2.2 《圣济经》开创法象药理
    3.3 金元时期: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兴盛与创新
        3.3.1 刘完素心肾水火升降观
        3.3.2 张元素升降浮沉用药理论
        3.3.3 李杲基于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风药”运用
        3.3.4 王好古对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深化阐发
        3.3.5 朱丹溪提出阴升阳降观
    3.4 明清时期: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完善与深化
        3.4.1 陈嘉谟总结炮制对升降浮沉药性的影响
        3.4.2 李时珍总结提炼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药性的关系
        3.4.3 汪昂提出药物形质影响升降浮沉药性
4 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辨识规律
    4.1 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
        4.1.1 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辨识升降浮沉药性的一般规律
        4.1.2 影响药物气味厚薄的因素
    4.2 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
    4.3 根据药物质地
    4.4 根据药物生熟炮制
    4.5 根据用药部位
    4.6 根据组方配伍
5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及意义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基于文献与化学生物信息的中药“性—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及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构想的提出
    1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的古代文献记载
        1.1 中药药性理论
        1.2 中药四性理论与中药寒热药性理论
    2 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2.1 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2.2 中药寒热药性生物效应研究
        2.3 中药寒热药性的数据挖掘研究
    3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3.1 文献检索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4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性-构”关系研究构想
        4.1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性-构”关系研究构想的提出
        4.2 研究思路
        4.3 研究方法概述
    5 讨论与小结
        5.1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5.2 中药寒热药性“性-构”关系研究构想
第二章 基于化学生物信息挖掘的中药成分“性-构”关系研究
    1 中药主要成分信息筛选及标准化处理
        1.1 中药主要成分信息来源
        1.2 成分筛选及信息标准化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子骨架的提取
        2.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2.3 靶点预测
        2.4 构建“成分-靶点”网络
        2.5 关联规则挖掘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中药成分药性相关分子骨架结构信息分析
        3.2 中药药性相关靶点及功能的预测与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子对接以及靶点受体结合实验的中药成分“性-构”关系研究
    1 实验仪器及耗材
    2 研究方法
        2.1 分子对接
        2.2 分子互作实验
        2.3 药效团构建
        2.4 关联网络构建与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分子对接与药效团构建结果
        3.2 5-LO分子互作实验结果分析
        3.3 “成分-氨基酸-成键”网络分析结果
        3.4 中药性味-5-LO活性关联网络分析结果
    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4)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1.2 “五味合化”的性味配伍理论
        1.3 酸甘化阴法的研究价值
    2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2 西医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 人参乌梅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1 人参乌梅汤的历史渊源
        3.2 人参乌梅汤的临床实践
        3.3 人参乌梅汤的实验研究
    4 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作用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制备
        2.3 模型制备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
        4 小结
    实验二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全基因芯片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及模型制备
        2.3 实验取材
        2.4差异基因筛选实验
        2.5 统计分析
        2.6 芯片质控
        3 结果
        3.1 总RNA质检结果
        3.2 芯片实验结果质控
        3.3 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图片结果
        3.4 芯片数据结果质量评价
        3.5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步骤
        3 结果
        3.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3.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实时荧光PCR验证实验
        1 实验用品
        1.1 实验样品
        1.2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筛选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1.5 引物
        2 实验方法
        2.1 RNA抽提
        2.2 RNA质检
        2.3 反转录
        2.4 SYBR Green qPCR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RNA质检结果
        3.2 RT-PCR验证结果
        3.3 验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
        1.1 腹泻模型动物选择
        1.2 腹泻疾病模型制备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1.3 腹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1.4 课题组前期动物腹泻模型研究
    2 人参乌梅汤加味组方理论
        2.1 人参乌梅汤加味立论及方解
        2.2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效应评价
        2.3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现代机制研究
    3 人参乌梅汤加味对幼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的应用
        3.2 全基因芯片实验结果讨论
        3.3 芯片实验RT-PCR验证结果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全基因实验荧光芯片扫描图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药品化义》的法象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进展
    2 中药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研究
    1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内容
        1.1 药性理论
        1.2 配伍原则
        1.3 服药方法
        1.4 临证用药法则
        1.5 《黄帝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
    2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1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内容
        1.1 中药分类方法
        1.2 药性理论
        1.3 组方配伍理论
        1.4 药物制备理论
        1.5 用药方法理论
        1.6 临证治疗理论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第三部分 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1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1.1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基本概况
        1.2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2 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沿革及特点
    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
        3.1 统编中药学教材概况
        3.2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内涵的演变
        3.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结构的演变
    4 统编中药学教材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1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
        1.1 中药分类方法的比较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比较
        1.3 中药配伍理论的比较
        1.4 中药效用的比较
        1.5 中药制备理论的比较
        1.6 用药禁忌理论的比较
        1.7 服药方法理论的比较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药物属性和性能构成的聚类分析与比较
        2.1 《本草经》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性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2.2 方法及步骤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五部分 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指导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内经》《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沿袭使中药理论体系得以稳定表达
    3 临床实践需求和经验积累推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4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影响近现代中药理论的研究方向
    5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对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与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复方作用原理:从传统中医药理学到现代中药药理学
    1.1 传统中药复方的发展与转化
    1.2 中医药理学———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
    1.3 中药药理学———中药作用规律与原理的现代阐释
2 中药复方作用原理新假说:MIBP
    2.1 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特点
        2.1.1 药理作用[15-25]
        2.1.2 毒副作用[26-31]
        2.1.3 物质基础[1, 20]
        2.1.4 临床疗效[1-2, 16]
        2.1.5 质量控制[32-33]
    2.2 中药复方作用“MIBP”新假说
        2.2.1 适度调节 (moderation)
        2.2.2 系统整合 (integrated)
        2.2.3 纠偏求平 (balance)
3 中药复方新药评价困境与挑战: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
    3.1 中药复方新药转化的关键要素
        3.1.1 用药需求
        3.1.2 特色优势
        3.1.3 药品属性
        3.1.4 风险收益
        3.1.5 作用特征
        3.1.6 资源环境
    3.2 中药复方新药评价和新药转化面临的困境
    3.3 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评价问题
        3.3.1 中药复方新药生物活性评价, 要同时考虑效能和效强2个方面, 而且效能更为重要
        3.3.2 模型和观察指标选择, 合理的平衡点更为重要, 而非要求绝对的正常值
        3.3.3 要体现主要作用、次要作用的药理作用谱, 量效关系可能并不显着, 或者是非线性量效关系
        3.3.4 在病、证、症等疗效转归判定方面, 应当引入更有价值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ffect)
        3.3.5 应当体现多靶点综合的效应增强机制
        3.3.6 中药复方新药相对安全, 要关注微小毒性
        3.3.7 中药质量控制的生物评价模式
4 总结与展望

(8)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成就
    1.1 中药药性核心内容———寒热药性的研究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部分学说
    1.3 中药药性的现代药理研究
2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局限于已知古文献,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2.2 中药有效成分分离导致中药药性单一化
    2.3重视中药文献记载,忽视地理环境影响
    2.4 重视单一药理作用,缺乏中药药性整体关联性
3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研究
4 基于临床药理学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展望

(9)“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性效关联”探讨
        1.1 关于“五性”的理解
        1.2 “药证对应”和“性效关联”的思考
        1.3 《药典》(2010年版一部)归脾经中药性效统计分析
        1.4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筛选及其研究进展概述
    2 脾虚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2.1 脾虚理论的阐述
        2.2 脾虚动物模型评述
        2.3 脾虚证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2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劳倦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杲
        2.4 讨论
        2.5 结论
    3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饮食不节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防己的性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药性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1 五味的形成与发展
        1.1.2 四气的形成与发展
        1.1.3 五味与四气的关系
        1.1.4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1.1.5 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提出和内涵
    1.2 防己的研究概况
        1.2.1 防己的品种考证
        1.2.2 防己的药材鉴别
        1.2.3 防己的化学成分研究
        1.2.4 防己的药理作用研究
第2章 防己的性味考证
    2.1 防己“味”的考证
        2.1.1 味“辛”的考证
        2.1.2 味“苦”的考证
    2.2 防己“性”的考证
        2.2.1 性“平”的考证
        2.2.2 性“温”的考证
        2.2.3 性“寒”的考证
    2.3 小结
第3章 防己性味物质基础的可拆分性研究
    3.1 药材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防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工艺研究
        3.2.2 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研究
        3.2.3 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研究
    3.3 实验结果
        3.3.1 防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工艺
        3.3.1.1 防己性味物质基础拆分结果
        3.3.1.2 响应曲面法优化防己多糖提取工艺
        3.3.2 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表征
        3.3.2.1 多糖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表征
        3.3.2.2 生物碱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表征
        3.3.2.3 非生物碱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表征
        3.3.2.4 甾醇拆分组分的化学特征研究
        3.3.3 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研究
        3.3.3.1 定性化学反应分析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
        3.3.3.2 TLC法分析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
        3.3.3.3 HPLC法分析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
        3.3.3.4 UPLC-MS法分析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
        3.3.3.5 PCA与OPLS-DA分析防己化学拆分组分的成分互不交叉性
    3.4 小结
第4章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与药味归属研究
    4.1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药味科学内涵的研究
        4.1.1 药物、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2.1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抗炎作用研究
        4.1.2.2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研究
        4.1.2.3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解热作用研究
        4.1.2.4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利尿作用研究
        4.1.2.5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4.1.2.6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抗风湿作用研究
        4.1.3 实验结果
        4.1.3.1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抗炎作用结果
        4.1.3.2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结果
        4.1.3.3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解热作用结果
        4.1.3.4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利尿作用结果
        4.1.3.5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4.1.3.6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抗风湿作用结果
    4.2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药味归属
        4.2.1 从传统中医药学角度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
        4.2.2 从现代科学角度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
    4.3 小结
第5章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与药性归属研究
    5.1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药性科学内涵的研究
        5.1.1 药物、试剂与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2 防己性味拆分组分的药性归属
        5.2.1 从内分泌系统影响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性归属
        5.2.2 从环核苷酸系统影响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性归属
        5.2.3 从三羧酸循环影响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性归属
        5.2.4 从中枢神经递质环影响对防己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药性归属
    5.3 小结
第6章 汉防己甲素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
    6.1 药物、试剂与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汉防己甲素的制备
        6.2.2 汉防己甲素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6.2.3 汉防己甲素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6.2.4 汉防己甲素对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6.3 实验结果
        6.3.1 汉防己甲素的结构解析
        6.3.2 汉防己甲素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6.3.3 汉防己甲素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6.3.3.1 汉防己甲素对HepG-2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6.3.3.2 汉防己甲素对BGC-823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6.3.3.3 汉防己甲素对MCF-7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6.3.4 汉防己甲素对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6.3.4.1 汉防己甲素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6.3.4.2 汉防己甲素对BGC-823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6.3.4.3 汉防己甲素对MCF-7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6.4 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生态药理与生物药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对蒙古族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J]. 常虹,张春红,张娜,王佳,王振旺,孟祥玺,李旻辉. 中草药, 2021(23)
  • [2]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论源流及辨识规律研究[D]. 杨曙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文献与化学生物信息的中药“性—构”关系研究[D]. 邵欣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周鸿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药品化义》的法象思维研究[D]. 张惠宇. 承德医学院, 2019(02)
  • [6]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D].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与中药复方新药转化中的药理学问题[J]. 赵军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5)
  • [8]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J]. 张志强,孟欣桐,苗明三. 中医学报, 2017(02)
  • [9]“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D]. 许仕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防己的性味研究[D]. 王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生态药理学与生物药理学——论中药药性学说的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