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传统民居庭院交往空间构成要素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 谢芳
导师: 李志民
关键词: 传统,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庭院立体化
文献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是在人工环境的基础上,契合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建构而成的。它不但满足居民社会的、心理的、行为的需求,还能营造出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形成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新的人文气息,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在我国城市的传统居住区中,交往空间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特色。而受二战后期东、西方住宅大规模建设和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我国居住建筑的形式与规模与传统居住建筑相比出现了断层式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有:邻里关系逐渐淡漠,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层次——邻里单元的规模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交往空间的优势和特点很少在现代住宅设计中被传承和应用,这无疑是可惜的,同时作为一个建筑人的责任感也使我希望能够将传统中的精华发扬光大。本文试图探索在新的住区设计中回归传统居住文化的途径,通过对传统民居交往空间的解析和借鉴应用分析,探讨一些新做法的可能,并运用和掌握有针对性的调研和系统概括的方法,从而将研究成果和调研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设计中。运用设计者与使用者换位思考的方法,使设计能进一步体现对人的关怀。 本文以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四大部分逐层递进的分析了传统民居庭院交往空间构成要素在现代住宅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第—部分,分析交往与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交往功能的重要性以及交往空间的特性;第二部分,分析现代城市住宅中存在的交往问题,阐述邻里生活空间的缺失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第三部分,对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解析,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明确发展和改进的可能性;第四部分,阐述现代住宅设计对传统居住建筑邻里单元借鉴的具体方法——庭院立体化,希望能为今后的城市住宅设计提供参考。然后通过一些实例进行说明和具化。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5 论文简要框架
第二章 交往的特征与需求
2.1 交往的定义
2.2 交往的分类
2.3 交往的功能
2.4 交往的社会学特征
2.4.1 交往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属性
2.4.2 交往是人类基本的社会需求
2.4.3 城市居民交往需求的制约因素
2.4.4 城市居民人际交往的群体特征
2.5 交往的心理学特征
2.6 交往的行为学特征
2.6.1 行为的定义及其分类
2.6.2 交往行为的制约因素
2.6.3 城市居民交往行为
2.7 交往的文化特征
2.7.1 文化的定义及其分类
2.7.2 文化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2.7.3 建筑文化的特征
2.7.4 人际交往与人类住居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2.7.5 人际交往文化的形态特征
2.8 交往场所的空间特征
2.8.1 空间对交往的影响
2.8.2 城市住区中交往空间的界定
2.8.3 城市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形态构成
2.9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3.1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的交往问题
3.1.1 人际交往情况现状调查
3.1.2 交往问题总结
3.1.3 交往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3.2 交往问题成因分析
3.2.1 现代城市住宅的规划、设计特征对交往的影响
3.2.2 现代城市住宅的发展历史
3.2.3 人际交往与社会发展历史
3.3 小结
第四章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解析
4.1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的发展沿革
4.2 传统住区居住建筑的特征分类
4.2.1 传统居住建筑的分类
4.2.2 庭院类民居的分类
4.3 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解析
4.3.1 平面布局与功能
4.3.2 空间特色、空间组织与流线
4.3.3 空间的围合与分隔及其表面装饰艺术
4.3.4 庭院的陈设、铺装与休闲
4.3.5 庭院生态
4.3.6 庭院文化
4.3.7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对邻里交往行为的促进与制约
4.4 小结
第五章 庭院立体化对传统的借鉴与现代的创新
5.1 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
5.1.1 全球住宅的发展趋势
5.1.2 从城市居民的居住形态变迁看我国住宅的发展趋势
5.2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邻里模式的重构
5.2.1 构建背景:城市居民交往空间形态特征
5.2.2 构建背景:现代城市居民人际交往的特征
5.2.3 重构的必要性及建构的途径——庭院立体化
5.2.4 重构亲密邻里模式的先决因素与庭院立体化
5.3 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启示
5.3.1 老城旧住区改造的理论与实践之经验启示
5.3.2 现代住区借鉴传统优势的理论与实践之经验启示
5.3.3 高层建筑空间可持续研究之经验启示
5.3.4 小结
5.4 立体化庭院对传统民居庭院的借鉴与创新
5.4.1 从单元体建筑设计到住区规划设计
5.4.2 立体庭院与建筑的结合——立体庭院的空间载体
5.4.4 立体庭院的生态
5.4.5 立体庭院的休闲
5.4.6 立体庭院的安全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践与研究
6.1 庭院立体化在传统住区改造中的设计研究
6.1.1 方案背景
6.1.2 现状分析
6.1.3 理论借鉴
6.1.4 提出问题
6.1.5 机遇和挑战
6.1.6 分析问题:传统民居院落分析
6.1.7 解决问题:院落改建说明
6.1.8 分析问题:传统民居建筑分析
6.1.9 解决问题:建筑改建说明
6.1.10 设计理念综述
6.2 立体化庭院在现代综合性居住小区中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6.2.1.基地分析
6.2.2.观念分析
6.2.3 设计意向
6.2.4 规划设计
6.2.5 建筑设计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传统民居庭院类型的气候适应性初探[D]. 田银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 [2].传统民居庭院在城市居民向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D]. 杨伟峰.长春工业大学2012
- [3].关中民居“庭院”型制“新农村建设”景观保护规划设计基础性研究[D]. 李媛.西安美术学院2007
- [4].蒙古族乡村民居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 钱斌.大连理工大学2017
- [5].以川西既有民居改造的青年旅舍更新设计研究[D]. 杨浩.西南交通大学2017
- [6].基于现代生活模式的乡村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 郭冰洁.西南交通大学2017
- [7].川南乡村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研究[D]. 康庄.西南交通大学2017
- [8].武安安子岭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D]. 曹超.河北工程大学2017
- [9].胶东民居建筑空间生态化设计研究[D]. 王淞.山东建筑大学2016
- [10].建筑类型学下闽南古厝民居二维空间量化研究[D]. 张延安.华东理工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住区院落空间[D]. 王丽枝.同济大学2008
- [2].当代“中式住宅”设计对传统民居空间的转译[D]. 王文俊.昆明理工大学2007
- [3].中国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对当代住宅空间的影响[D]. 余剑峰.中央美术学院2007
- [4].庭院文化空间与设计元素的研究[D]. 翟艳.中央美术学院2007
- [5].迷失庭院[D]. 李大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 [6].庭院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 徐苏海.南京林业大学2005
- [7].传统民居聚居形态向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的演变[D]. 邓赵君.武汉理工大学2006
- [8].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比较研究[D]. 赵坤.东北林业大学2006
- [9].中国传统庭院构成分析与继承[D]. 赵凯.郑州大学2002
- [10].回归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民居环境之特征空间的再创造[D]. 韩宇星.大连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