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并联研究

逆变器并联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用电设备,特别是重要设施,对电源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UPS和逆变器的应用也越广泛。应用逆变并联的方法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扩大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所以现在不仅对模块单机如动态特性、输出谐波等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模块的并机性能也提出了要求。围绕逆变电源的并联,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探讨逆变器的硬件结构,重点讲述了DC/DC部分和逆变部分的主电路拓扑。并分别建立了了全桥DC/DC升压电路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分别应用MATLAB工具对其开环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补偿方案。同时分析了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块并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多机并联和双机并联的相通性。并主要以双机并联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了环流形成原因。并基于环流的形成原因,得到了并联的实现方案。并阐述了在并联两个中两个重要的环节:锁相和功率计算。最后对提出方案做了实验样机,对方案进行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状况
  • 1.1.1 电力电子器件
  • 1.1.2 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 1.1.3 控制技术
  • 1.2 逆变电源控制技术
  • 1.3 逆变电源并联运行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相逆变器的原理与设计
  • 2.1 DC/DC 部分的结构与控制
  • 2.1.1 基本移相全桥电路FB-ZVS-PWM 工作原理
  • 2.1.2 控制系统方案
  • 2.1.3 DC/DC 电路保护
  • 2.2 DC/AC 部分的结构与控制
  • 2.2.1 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
  • 2.2.2 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
  • 2.2.3 瞬时值PID 控制
  • 2.2.4 控制器设计和仿真
  • 第三章 逆变并联冗余技术
  • 3.1 引言
  • 3.2 并联原理分析与模型建立
  • 3.2.1 并联系统的数学模型
  • 3.2.2 并联系统的环流分析
  • 3.3 并联控制策略与实现
  • 3.3.1 逆变器的功率检测
  • 3.3.2 同步锁相控制
  • 第四章 10KVA 逆变样机研制及实验结果
  • 4.1 样机参数与指标
  • 4.2 单机实验结果
  • 4.3 双机并联实验结果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轴带发电机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10)
    • [2].基于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改进策略[J]. 技术与市场 2020(06)
    • [3].微电网中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协调控制技术[J]. 集成电路应用 2020(08)
    • [4].交直流配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 2019(20)
    • [5].引入自适应阻抗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8(05)
    • [6].含前置补偿环节的分布式主从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J]. 电气应用 2017(04)
    • [7].光伏离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研究[J]. 中国测试 2017(03)
    • [8].一种主从改进型辅助逆变器并联控制方式研究[J]. 变频器世界 2016(03)
    • [9].一种新型不同容量逆变器并联方法[J]. 微型机与应用 2015(03)
    • [10].基于虚拟同步机技术的辅助逆变器并联策略研究[J].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0(06)
    • [11].基于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网络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J]. 信息通信 2016(11)
    • [12].一种新型低压微网逆变器并联策略研究[J]. 电气传动 2016(10)
    • [13].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 2012(03)
    • [14].无互连线逆变器并联[J].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2(06)
    • [15].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半实物仿真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12(09)
    • [16].浅谈逆变器并联运行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28)
    • [17].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03)
    • [18].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J]. 电气技术 2008(01)
    • [19].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08(07)
    • [20].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研究[J].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0(02)
    • [21].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探讨[J]. 大众用电 2018(08)
    • [22].光伏系统并网的多逆变器并联交互影响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 2017(02)
    • [23].单相小功率并网光伏逆变器并联仿真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 2017(05)
    • [24].一种新型的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J]. 电子技术应用 2017(08)
    • [25].感性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分析及多环控制策略[J]. 电力电子技术 2015(12)
    • [26].基于功率完全解耦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J]. 陕西电力 2016(06)
    • [27].一种改进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研究[J]. 电源技术 2015(02)
    • [28].多逆变器并联的均流控制策略[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18)
    • [29].不同容量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分析[J]. 电焊机 2012(10)
    • [30].一种改进的中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J]. 电力电子技术 2011(06)

    标签:;  ;  ;  ;  

    逆变器并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