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的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其拥有校本课程开发权能的程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影响。教师拥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才能激发他们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而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优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状况的研究,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该拥有哪些方面的权能,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状况如何,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能状况如何,校本课程开发中为教师赋权增能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应采取哪些对策才能更好的实现为教师赋权增能,这些内容都是本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并对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说明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述。首先在分析和综合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赋权增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说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的意义,阐述了教师处于主体地位的原因、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再次分析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哪些权力主体为教师赋权,以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知识和能力。第三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现状调查。本研究以河北省初中和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和增能两大方面,调查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的状况。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还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教育部门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与经济支持的缺乏,二是校长的权力下放不到位与管理方式的独断,三是教师群体合作意识有待加强,四是教师个体动机有待提升,五是校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理论知识缺乏,六是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以往管理体制的惯性与整体教育投资的不足,二是学校存在科层制的弊端,三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影响,四是教师掌控感、参与感的缺乏,五是高师以往课程设置的偏差,六是增能措施不到位的影响。第四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中为教师赋权增能的策略。根据上文对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主要提出了五个方面为教师赋权增能的策略,一是完善地方教育部门管理,寻求多渠道经济支持,二是优化学校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方式,三是营造教师群体合作氛围,丰富教师群体合作方式,四是应用动机相关理论,提升教师内在动机,五是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为教师增能。第五部分,结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教师
  •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方面问题突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相关研究的文献情况
  •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综述
  •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关于教师方面的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第一章 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校本课程开发
  • (二) 教师赋权增能
  • 二、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主体地位
  • (一)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二)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
  • 三、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需权能
  •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所需权力主体的支持
  •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所需知能
  •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现状调查
  •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现状调查方案的设计
  • (一) 调查目的和方法
  •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 调查样本的选择
  •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能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状况的调查分析
  •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能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中为教师赋权增能的策略
  • 一、 完善地方教育部门管理,寻求多渠道经济支持
  • (一) 完善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
  • (二) 寻求多渠道的经济支持
  • 二、 优化学校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方式
  • (一) 优化学校组织结构,促进对话交流
  • (二) 转变管理方式,合理为教师赋权
  • 三、 营造教师群体合作氛围,丰富教师群体合作方式
  • (一) 营造教师群体协同工作的氛围
  • (二) 丰富教师群体合作的方式
  • 四、 应用动机相关理论,提升教师内在动机
  • (一) 自我效能感理论与动机提升
  • (二) 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提升
  • 五、 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为教师增能
  • (一) 完善高师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
  • (二) 增加教师的培训
  • (三) 邀请课程专家指导
  • (四) 减轻教师负担
  • (五)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赋权增能视角下高职院校诊改政策审思[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01)
    • [2].赋权增能视角下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改进研究[J]. 教育观察 2019(42)
    • [3].大龄孤儿“增能型”教育救助模式探究[J]. 当代青年研究 2020(01)
    • [4].教师赋权增能视角下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 现代特殊教育 2020(02)
    • [5].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困境与转向[J]. 继续教育研究 2020(01)
    • [6].西方文论关键词 增能辅助[J]. 外国文学 2020(05)
    • [7].增能视角下社区居民领袖的发现与培育路径研究[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04)
    • [8].增能视角下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5)
    • [9].增能视角下我国智慧化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J]. 理论月刊 2019(06)
    • [10].增能视角下残疾人婚姻问题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 [11].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增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0(Z1)
    • [12].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03)
    • [13].班级管理中“增能理论”的应用探究[J]. 江苏教育 2017(08)
    • [14].论教师赋权增能[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8)
    • [15].美国佐治亚州“教师赋权增能”实践的启示[J]. 江苏教育 2016(50)
    • [16].增能视角下贵阳背篼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究[J]. 祖国 2017(01)
    • [17].中学语文教育“减负增能”的路径分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3)
    • [18].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实施方案的通知[J].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 2017(04)
    • [19].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问题、策略与走向研究[J]. 学子(理论版) 2015(07)
    • [20].基于社会支持和赋权增能理论的老年教育价值功能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20(19)
    • [21].赋权增能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教育观察 2020(08)
    • [22].增能视角下“三无”老人的养老服务探析[J]. 南方论刊 2019(06)
    • [23].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女性就业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7)
    • [24].如实感知中的心灵解放:增能策略的东方视角[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05)
    • [25].赋权增能理论在癫痫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健康教育 2014(10)
    • [26].张忆:用命题研究为教师增能[J]. 上海教育 2019(36)
    • [27].增能理念下中职生异性交往中核心素养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7)
    • [28].论赋权增能评价在校本课程上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 2008(01)
    • [29].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及权能范围[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2)
    • [30].西方教师赋权增能研究的内涵及其发展探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12)

    标签:;  ;  ;  ;  ;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