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 ——以1952~1992年浙江为例

农民的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 ——以1952~1992年浙江为例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经验材料、具体的事件入手勾勒了1952至1992年国家建构乡村社会进程中浙江农民的自主行为的基本形貌和变迁轨迹,透视了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中这些自主行为的生成及其行为后果。在此基础上,旨在回答农民是如何推动制度变迁,又为何经常在浙江发生。文章考察的农民的自主行为分别有: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抵制行为、包产到户的改革试验与实践、农民经商、农民的多元非农经营以及农民进城、造城行为。纵观这一系列自主行为,可以发现,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中,农民扮演了既非革命又非保守的积极行动者的角色,成为了制度变迁的真正主体和改革的原始推动者。就行为结果来看,一系列农民的自主行为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了强有力推动作用。这不仅引发农业合作制度节奏的调整与变化,而且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推动了商业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突破了单一的公有经济格局、动摇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创新了城镇化建设之路,等等。就当时来看,这些客观存在的自主行为很难在文件规定和法律条文中找到合法根据,但又一直在乡村社会被反复实践,并在不同时期先后被正当化、合法化。在此意义上,笔者把这类行为称为创新性自主行为。所谓创新性自主行为主要是指人们基于生存和利益需要,在既有制度安排与约束条件下,人们既正视制度的限制又突破制度的障碍,能够推动制度变迁的一种创新行为。本文认为农民的创新性自主行为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这种动力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建构问题意识,驱动政府对正式制度进行自我反省与适应性调整;二是施予主政者换一种方式行事的压力和动力;三是由量变到质变,孕育并导致制度创新;四是行为的总体效用征服权威,进而改变主政者的认知与制度选择取向,助推民间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实践并发展成制度体系。当然,农民的创新性自主行为作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是有条件的。其中,行为方式的非极化与实践效用是无法忽视的两大重要因素。一个基本判断:农民推动下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冲击性制度变迁。所谓冲击性制度变迁,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变迁的行为主体是农民;二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力来源于社会,源自于在体制外生成一种新的因素并逐渐积累而冲击着体制,影响当政者而促进制度变迁。根据制度环境的不同,冲击性制度变迁又可划分为“危机——冲击型”与“积极——冲击型”。同时,在1952年以来的40年间,农民的一系列创新性自主行为连续不断地在浙江尤其在浙中南地区经常发生的经验事实表明:自然条件、工商习俗、事功文化等地方性知识,以及地方政府的意志与行为取向是影响农民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自然条件、高度紧张的人地矛盾与单一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二者的冲突尤为明显,浙江农民要求变革的诉求自然表现得更充分。第二,浙江农民从事个体、家庭经营的传统行为偏好与排斥个体经营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第三,内生性的底层工商传统及工商文化气质直接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为各种突破制度障碍的自主行为提供了可能。第四,受浙东学派代表的事功文化传统的影响,赋予浙江农民较为务实又不缺乏变革精神的品格。第五,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是关键的变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策略与资料来源
  • 四、结构安排与若干概念的简要说明
  • 五、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 第一章 农民抵制行为与农业合作制度的调整
  • 一、农业合作制度的安排与实施
  • 二、组转社时期的生产力暴动
  • 三、并社转高时期的闹退社
  • 小结
  • 第二章 包产到户的尝试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变革
  • 一、高级社与公社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及基本特征
  • 二、改革尝试:永嘉燎原社的包产到户试验
  • 三、包产到户仍在继续
  • 小结
  • 第三章 农民经商与商业制度的变迁
  • 一、公社时期的商业制度及特点
  • 二、公社时期普遍存在的商品贩卖
  • 三、亦商亦农:鸡毛换糖与出门做手艺
  • 四、进城经商到市场开放
  • 五、讨说法的女商贩与地方政策创新
  •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多元经营行为与经济格局的变革
  • 一、1952年以来40年间的经济格局变动的基本轨迹
  • 二、非农产业的个体与家庭经营的再生
  • 三、挂户经营:走向市场的支点
  • 四、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制的诞生
  •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进城·造城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动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进城的制度背景
  • 二、独特的进城之路及其社会效应
  • 三、集资造城:城市空间与身份的自我建构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农民推动制度创新
  • 一、农民是改革的直接推动者
  • 二、农民的创新性自主行为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
  • 三、农民推动的冲击性制度变迁
  • 四、影响农民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差点理论”视阈下幼儿游戏自主行为能力探究——以大班音乐游戏《朋友来跳舞》为例[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10)
    • [2].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09)
    • [3].农民自主行为与制度创新[J]. 政治学研究 2009(02)
    • [4].农民自主行为研究彰显问题意识——《草根政治:农民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评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7)
    • [5].论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的非自主行为[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02)
    • [6].《草根政治:农民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以1952-1992年浙江为例》简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7].听,那是职初教师成长拔节的声音[J]. 小学教学研究 2014(29)
    • [8].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治理与国家自主性建设研究[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05)
    • [9].脑-机接口对个人自主的挑战与哲学反思[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嚏”、“欠”和“唾”、“涎”词义考探[J]. 古汉语研究 2009(03)
    • [11].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行为的创新探究[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18)
    • [12].浅谈护士加强自主行为的培养[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30)
    • [13].创新,源于生活、成就发展[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06)
    • [14].深化农民政治区域研究的一部新作——读《草根政治:农民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J]. 社团管理研究 2011(06)
    • [15].不同剂量安眠贴巴布剂对失眠小鼠自主行为及睡眠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7(22)
    • [16].钩吻素子对小鼠自主行为、协调平衡和巴比妥阈下催眠作用的影响[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02)
    • [17].伦理型领导与员工自主行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J]. 管理评论 2018(09)
    • [18].大道至简——张化万《办法总比困难多》课例欣赏[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1(12)
    • [19].逆推艺术研究[J]. 东方艺术 2013(15)
    • [20].上市也要讲政治[J]. 国际融资 2010(10)
    • [21].环评或将成为企业自主行为,政府不再审批[J]. 乙醛醋酸化工 2016(09)
    • [22].移动机器人/无人系统自主行为高层论坛落幕[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9(10)
    • [23].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05)
    • [24].只有理解农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J]. 党政干部文摘 2009(06)
    • [25].尽可能的激起对真理的追求[J]. 教育 2011(02)
    • [26].移动机器人/无人系统自主行为高层论坛胜利落幕[J]. 国防制造技术 2009(04)
    • [27].做最好的自己——谈大学生独立人格之塑造[J]. 校园心理 2008(06)
    • [28].遵循数学特点 激活学生思维[J]. 成才之路 2010(32)
    • [29].略谈自我高效学习[J]. 成才之路 2008(28)
    • [30].工会不改革 和谐难实现[J]. 中国市场 2008(50)

    标签:;  ;  ;  ;  ;  

    农民的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 ——以1952~1992年浙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