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瑞香属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

三种瑞香属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药理活性筛选指导分离的方法研究了瑞香科瑞香属植物毛瑞香(Daphne odora Thunb. var. actrocaulis Rehd. )、陕甘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和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Thunb. var. Marginata)植物中的抗炎镇痛活性成分。从三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3个化合物,其中5个新化合物,2个新天然产物,5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抗炎镇痛、抗肿瘤等的活性实验研究证明:三种植物总提物及其相关萃取部位有抗炎镇痛的活性,单体化合物DT-5,DT-23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DT-5,DT-7,DT-14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DT-31,DT-35能够抑制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的活性。本研究将三种瑞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运用LC-MS技术,首次建立了瑞香属化合物的数据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三种瑞香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
  • 1. 毛瑞香研究概况
  • 2. 陕甘瑞香研究概况
  • 3. 金边瑞香研究概况
  • 二、选题指导思想
  • 三、课题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毛瑞香活性成分研究
  • 一、提取与分离
  • 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 新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
  • 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四、实验部分
  • 1. 仪器与材料
  • 2. 毛瑞香药材
  • 3. 单体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1 新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2 新天然产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3 已知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陕甘瑞香活性成分研究
  • 一、提取与分离
  • 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 新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
  • 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四、实验部分
  • 1. 仪器与材料
  • 2. 陕甘瑞香药材
  • 3. 单体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1 新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2 新天然产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3 已知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边瑞香活性成分研究
  • 一、提取与分离
  • 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四、实验部分
  • 1. 仪器与材料
  • 2. 金边瑞香药材
  • 3. 单体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1 新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2 已知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药理活性成分研究
  • 一、抗炎活性实验
  • (一) 毛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
  • (二) 陕甘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
  • (三) 金边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
  • (四) 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 二、镇痛活性实验
  • (一) 毛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镇痛活性研究
  • (二) 陕甘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镇痛活性研究
  • (三) 金边瑞香总提物及其萃取部位的镇痛活性研究
  • (四) 单体化合物的镇痛活性研究
  • 三、陕甘瑞香氯仿部位的急性毒性实验
  • 四、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实体型)的疗效
  • 2. 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
  • 第六章 利用 LC-MS技术建立瑞香属化合物数据库
  • 一、LC/MS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 二、用 LC-MS法建立瑞香属化合物数据库
  • 三、用 LC-MS分析比较三种瑞香属中的化学成分
  • 第七章 小结与讨论
  • 一、化学成分
  • 二、药理活性
  • 三、利用LC-MS技术建立瑞香属化合物数据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 附:发表论文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杜仲中可食用活性成分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09)
    • [2].蜂花粉营养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2020(02)
    • [3].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 2020(01)
    • [4].隐孔菌的发酵培养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16(17)
    • [5].运动疲劳机制及食源性抗疲劳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11)
    • [6].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08)
    • [7].植物资源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的发现[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7(03)
    • [8].苜蓿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饮料工业 2012(12)
    • [9].天麻质量控制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09(S1)
    • [10].枣果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4)
    • [11].莲藕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 2013(18)
    • [12].荞麦蜂花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1)
    • [13].荨麻属植物抗类风湿作用及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20(03)
    • [14].1株北极真菌Eutypella sp.D-1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20(02)
    • [15].宜春学院学研平台——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J].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6)
    • [16].药用水蛭炮制及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分析[J]. 中国药师 2014(10)
    • [17].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1)
    • [18].中国主要沙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05)
    • [19].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06)
    • [20].地瓜藤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1)
    • [21].长果颈黄芪根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 2017(04)
    • [22].艾草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10)
    • [23].镇痛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5)
    • [24].红背山麻杆根中PTP1B抑制活性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12)
    • [25].旋覆花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15)
    • [26].不同产地蜂胶抗氧化活性评价与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J]. 河南农业 2020(20)
    • [27].民族药刺齿凤尾蕨抑制人源结肠癌细胞活性成分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6)
    • [28].荸荠功能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6(07)
    • [29].野生多穗柯活性成分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15)
    • [30].甘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04)

    标签:;  ;  ;  ;  ;  ;  ;  ;  ;  ;  ;  ;  ;  ;  

    三种瑞香属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