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应用近红外光谱(NIR Spectroscopy)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简称BP网络,对六种不同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适合于不同药物的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现了药物的无损非破坏定量分析。研究并建立了单一活性成分的扑热息痛片和西咪替丁片的最佳ANN模型,同时将它们分别研成粉末建立了粉末药的最佳ANN模型,并且和片剂模型做了比较。证明直接用片剂建立ANN模型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研究并建立了含有两个活性成分的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粉末药和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最佳ANN模型。前者与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做了比较,说明ANN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体系比PLS法具有优越性。将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引入神经网络,研究并建立了预测两个活性成分含量的去痛片和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PC-ANN模型,同时也建立了ANN模型,并将PC-ANN模型和ANN模型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得分的使用减少了ANN的输入节点数,同时全面包含了有用的化学信息,因而PC-ANN模型的建立更具有优越性。
论文目录
前言参考文献第一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1.1 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概况1.2 近红外光谱的产生及光谱特征1.3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1.4 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1.4.1 近红外分析中的样品采样1.4.2 近红外分析中的样品处理1.4.3 近红外分析中的样品装载1.4.4 校正集样品的选择1.4.5 固体样品分析1.4.6 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分析技术1.5 近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1.5.1 校正模型训练集样品的选择1.5.2 测量光谱数据1.5.3 原始光谱的预处理1.5.4 校正模型的建立与验证1.5.5 分析未知样品1.6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多变量校正技术1.7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参考文献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应用2.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2.2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性质2.3 神经元模型2.4 BP-前馈人工神经网络2.4.1 BP-前馈人工神经网络的提出2.4.2 BP 网络的结构与算法的递推关系式2.4.3 算法的实现步骤2.4.4 BP 算法的收敛性和改进2.5 使用BP 网络定量分析药物含量的整体设计2.5.1 实验仪器及软件2.5.2 BP 网络模型的设计2.5.3 逼近度的使用2.5.4 BP 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评价2.6 PC-ANN 网络设计2.6.1 主成分得分2.6.2 输入节点的选择2.7 人工神经网络在化学方面的应用参考文献第三章 扑热息痛片的定量分析3.1 实验部分3.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3.1.2 测量条件3.2 结果与讨论3.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3.2.2 扑热息痛片NIR 原始光谱建立最佳ANN 模型参数的选择3.2.3 扑热息痛片一阶、二阶导数光谱和粉末药品光谱建立ANN 模型参数的选择3.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评价3.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四章 西咪替丁片的定量分析4.1 实验部分4.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4.1.2 测量条件4.2 结果与讨论4.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4.2.2 使用SNV 预处理光谱建立最佳ANN模型各个参数的选择4.2.3 导数预处理光谱的最佳 ANN 模型以及粉末模型的建立4.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评价4.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五章 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粉末药品的定量分析5.1 实验部分5.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5.1.2 测量条件5.2 结果与讨论5.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5.2.2 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建立最佳ANN 模型同时测定双组分含量5.2.3 二阶导数和SNV 预处理光谱建立ANN 模型同时测定双组分含量5.2.4 三种预处理光谱单独预测两个组分含量的最佳ANN模型5.2.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评价5.2.6 偏最小二乘法预测双组分含量5.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六章 复方氨酚烷胺片的定量分析6.1 实验部分6.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6.1.2 测量条件6.2 结果与讨论6.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6.2.2 二阶导数光谱建立最佳片剂ANN 模型同时测定双组分含量6.2.3 SNV 和一阶导数光谱建立最佳片剂模型同时测定双组分含量6.2.4 三种预处理光谱单独预测双组分含量的最佳片剂ANN 模型6.2.5 粉末药品的ANN 模型6.2.6 ANN 模型的可靠性评价6.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七章 去痛片的定量分析7.1 实验部分7.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7.1.2 测量条件7.2 结果与讨论7.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7.2.2 SNV 光谱建立的最佳PC-ANN 模型7.2.3 其它预处理光谱建立的最佳PC-ANN 模型7.2.4 四种预处理光谱的最佳ANN 模型7.2.5 PC-ANN 模型和ANN 模型的可靠性评价7.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八章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定量分析8.1 实验部分8.1.1 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8.1.2 测量条件8.2 结果与讨论8.2.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8.2.2 一阶导数光谱建立的最佳PC-ANN 模型8.2.3 其它预处理光谱建立的最佳PC-ANN 模型8.2.4 四种预处理光谱的最佳ANN 模型8.2.5 PC-ANN 模型和ANN 模型的可靠性评价8.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摘要附录致 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探讨[J]. 大学教育 2014(17)
 - [2].基于定量分析的科学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06)
 - [3].公共政策评估中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与反思[J]. 区域治理 2019(44)
 - [4].新疆地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的定量分析[J]. 公共图书馆 2019(02)
 - [5].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6(37)
 - [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01)
 - [7].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构成及知识基础[J]. 高教学刊 2017(02)
 - [8].例析物质的定量分析[J]. 教学考试 2019(14)
 - [9].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1)
 - [10].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4)
 - [11].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2].试论互动教学法在《管理定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 2009(08)
 - [13].腐败问题的定量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02)
 - [14].普通院校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J]. 改革与开放 2015(06)
 - [15].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J]. 广西教育 2011(36)
 - [16].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探索[J]. 改革与开放 2014(07)
 - [17].“时间”、“地点”和“方式”——英汉状语的定量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02)
 - [18].直接定量分析的一种理论[J]. 大学化学 2012(01)
 - [19].金融定量分析中软件平台的构建——基于R软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0)
 - [20].管理定量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1)
 - [21].兰州化物所研究出定量分析新方法[J]. 化学分析计量 2009(05)
 - [22].文科管理类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融会贯通”[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 [23].定量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 2018(19)
 - [24].肝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医学 2015(23)
 - [25].客观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 数学教学 2012(12)
 - [26].部编版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选编维度的定量分析——以已出版的七八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8(09)
 - [27].唐宋词定量分析的理论探求与学术实践[J]. 词学 2010(01)
 - [28].定量分析在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兰台世界 2009(24)
 - [29].七十年档案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定量分析[J]. 档案管理 2020(02)
 - [30].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定量分析》课程改革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2)
 
标签:人工神经网络论文;  近红外光谱论文;  预处理论文;  无损非破坏论文;  
人工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法用于药物无损非破坏定量分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