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西藏佩枯错、扎日南木错湖相沉积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沉积学、同位素年代学、环境地球化学、孢粉与微古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西藏腹地第四纪典型湖相沉积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恢复了当时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其湖泊环境演变规律,并与纳木错环境演变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湖泊演化与高原隆升、环境演变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西藏腹地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单位—佩枯错群(QP)。佩枯错群是由第四系下更新统拉洋组(Qp1ll)、中更新统茫家冻组(Qp2lm)、上更新统帮荣组(Qp3lb)和全新统罗马仁布组(Qhll)4个组组成。为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气候环境变迁研究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资料。2、通过对湖相沉积的同位素测年和粒度、磁化率等分析,结合微体古生物组合、孢粉组合分析,恢复了佩枯错、扎日南木错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佩枯错从早更新世—全新世植被由针叶林—疏林草原—草原,气候由湿润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反映了湖泊形成→扩张→萎缩的全过程。扎日南木错晚更新世早中期古植被为高寒荒漠草原,气候以干冷为主,但是,在88.8~87.8kaBP、86.3~84.7kaBP、81~71kaBP左右湖泊出现三次湖水上涨期,湖水淡化,湖水位上升,气候较为湿润。3、对西藏腹地三个典型湖泊佩枯错、扎日南木错和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进行了对比,结论为:(1)佩枯错在晚更新世为湖泊发展的鼎盛时期,经历了由浅湖-半深湖-深湖的过程。通过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判定佩枯错在56~31kaBP时期湖水达到相当深度,为深湖环境。扎日南木错在120~71kaBP湖泊水位升降交替,为大湖期。而纳木错在115.9~78.5kaBP时期已成为深水大湖,之后则在波动中总体下降。(2)佩枯错和纳木错的植被具有相似性,都以森林草原为主,孢粉以乔木植物居多数,而扎日南木错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植被为高寒荒漠草原。推测佩枯错和纳木错的气候环境相似,气候温和,扎日南木错气候干燥,温度较低。(3)佩枯错和纳木错在11kaBP左右,气候都由早期的偏干向后期的偏湿转变。说明11kaBP以来,佩枯错和纳木错气候环境相似。4、讨论了高原腹地的古气候演变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研究区的气候环境影响是明显的,总体显现正相关关系—随着高原高度的不断增加,研究区的气候环境总体趋向寒冷干旱。但两者并不总是呈线性关系,青藏高原腹地的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演化还应该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藏佩枯错盆地第四纪湖相地层的厘定、划分和佩枯错群的建立[J]. 地质通报 2008(07)
- [2].西藏佩枯错盆地帮荣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J]. 中国地质 2009(04)
- [3].西藏佩枯错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 草地学报 2019(04)
- [4].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广西植物 2018(11)
- [5].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资源特征分析[J]. 高原农业 2018(05)
- [6].藏南马拉山穹窿佩枯错复合淡色花岗岩体的多期深熔作用[J]. 科学通报 2013(27)
- [7].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球学报 2013(01)
- [8].2003-2011年青藏高原佩枯错相对水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13(03)
- [9].2000—2017年西藏佩枯错流域积雪变化及其对湖泊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8)
- [10].1975-2013年西藏佩枯错湖面变化及分析[J]. 湖泊科学 2016(06)
- [11].1972-2012年青藏高原中南部内陆湖泊的水位变化[J]. 地理学报 2014(07)
- [12].青藏高原南部佩枯错流域冰川-湖泊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2)
- [13].中国至尼泊尔跨境铁路最大坡度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20(03)
- [14].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研究[J]. 湿地科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