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李建琴
导师: 史晋川
关键词: 蚕茧,价格管制,买方垄断,经济效应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茧丝绸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加工和出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农户从事蚕茧生产,茧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我国茧丝产量的70%用于出口,占国际市场总份额达80%以上,丝绸年出口创汇近50亿美元。茧丝绸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能够带动一个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尤其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入世以后,从农业生产领域看,我国茧丝绸业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茧丝绸业经历大起大落,目前该行业成为我国改革滞缓、问题最多、管理体制最复杂的行业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取消价格管制和放开流通渠道之后,蚕茧仍然是政府实行价格管制的极少数农产品之一。蚕茧价格问题关系到茧丝绸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是影响茧丝绸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管制,中国转型时期的蚕茧价格管制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中国转型时期的蚕茧价格管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以中国蚕茧价格管制为选题,共由八章组成。在综述了农产品价格管制理论与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蚕茧产品及其市场特征,研究了中国蚕茧价格与流通体制的变迁和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比较了中外茧丝价格与流通体制,得到以下创新结论: 1.转型时期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的实质是行政垄断,蚕茧市场是一个行政垄断下的买方垄断市场。运用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买方垄断与其它市场结构的效率比较,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论证了中国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率损失与利益分配不公;在蚕茧(原料)市场买方垄断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外贸体制改革,中国丝绸企业在国际丝绸(产品)市场的卖方地位由卖方垄断逐渐向寡头垄断及完全竞争演变,甚至面临着丝绸进口国的买方垄断,从而认为市场组合演变是丝绸企业与政府共同维持蚕茧价格管制的根源。
论文目录: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结构
2 农产品价格管制:理论与政策
2.1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管制的目的和理由
2.2 农产品价格管制的理论模型
2.3 各国的农产品价格管制政策
3 蚕茧产品及其市场特征
3.1 蚕茧及其所在行业特征
3.2 蚕茧的供求及流通特征
3.3 市场类型与蚕茧产量和价格决定
3.4 不同市场类型的效率比较
4 蚕茧价格管制与流通体制变迁
4.1 蚕茧价格管制制度变迁
4.2 蚕茧流通体制变迁
4.3 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变迁
4.4 蚕茧价格管制和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
5 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一)
5.1 蚕茧的管制价格水平
5.2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稳定性:短期影响
5.3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稳定性:长期影响
5.4 蚕茧价格管制与蚕业区域转移
6 蚕茧价格管制的经济效应(二)
6.1 蚕茧价格管制与茧丝利益分配
6.2 蚕茧价格管制与市场组合演变
6.3 蚕茧管制壁垒与丝绸企业规模
7 国外茧丝价格与流通体制
7.1 日本蚕丝业的衰退和印度蚕丝业的兴起
7.2 日本的茧丝流通体制及其特点
7.3 印度的茧丝流通体制及其特点
7.4 中、日、印茧丝价格和流通体制的比较
8 结论与启示
8.1 基本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政策启示
8.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05
相关论文
- [1].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山东农业大学2011
- [2].中国价格管理研究[D]. 刘学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 [3].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D]. 席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4].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价格管理研究[D]. 姜榕兴.福建师范大学2004
- [5].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改革的中西比较研究[D]. 李青.厦门大学2004
- [6].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D]. 吴远立.复旦大学2004
- [7].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D]. 孙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 [8].城市土地的政府管制研究[D]. 孟星.华东师范大学2005
- [9].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杨和荣.西南农业大学2005
- [10].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研究[D]. 胡筱秀.复旦大学2005